华娱之风起2005 第399章

作者:树下有只猫

  美国人一看,日本男人血性尚存,这肯定不行。

  那个时间点,又不能再次出核日当午。

  于是扶持了一个拥有美国国籍的日本人,杰尼斯·喜多川。

  喜多川成立了大名鼎鼎的杰尼斯事务所,杰尼斯事务所在日本一直是一個“神”一般的存在。

  这个事务所有多牛呢?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日本所有能叫得上号的男团男星全部都出自他手。

  比如小虎队的学习对象:80年代火遍日本的偶像组合,少年队。

  还有在中国火出圈的木村拓哉等等。

  隔壁的韩国看在眼里,馋在心里,有样学样地搬走了杰尼斯的造星流程。

  1998年,韩国政府在美爹的示意下,直接把文化产业当成了立国方针,要举全国之力推广韩流。

  韩国的偶像团体,就像流水线上的产品一样,按照一道道标准的程序流向市场。

  从东方神起到super junior,再到Bigbang。

  听完分析,刘施施微微张嘴:“所以韩流、偶像化都是一场阴谋?”

  “大概率是这样。”陆远点了点头。

  “你看好莱坞大片里,那些欧美崇尚的男性体质,棱角分明的硬汉脸,没有花里胡哨的发型,身材个个都壮的跟头牛似的。”

  “估摸着美国人的战略意图,就是巴不得亚洲的男性都和女人一样娇柔体质!”

  《步步》卖到韩国后,这段时间里,他没少和同行聊韩流,聊它为啥能火。

  圈内聪明人很多,从各种角度分析,他也因此对韩流的本质有了更深的认知。

  刘施施略微犹豫,试探道:“那我们去看女团吧,像少女时代之类,白花花的大腿哦.”

  陆远瞟了她一眼,义正言辞道:“一路货色,前者为了娘化男性,后者为了消磨男性的意志。”

  刘施施啪叽把胸前的手拿掉,翻身压上去,手指扒拉着他的眼角,撑大,盯着仔细打量。

  陆远满脑门黑线。

  半分钟左右,大抵是眼睛酸了,刘施施才放过他,道:“韩国有一个女歌手看过《步步》之后,想邀请我去参加她的演唱会。”

  “哪个歌手?”

  “李知恩,在韩国很火的,被称作国民妹妹。”

  “你想去吗?”

  “想。”刘施施嘴角微翘,人家在韩国还蛮出名。

  “那就去呗。”陆远往下一缩,脑袋微抬,嘴上开始不老实。

  刘施施哼唧一声,咬着嘴唇,上半身贴着,磨啊磨,道:“哥哥,伱陪我一起去好不好。”

  “不去。”

  “去嘛~啊.”

  好吧,在她的软磨硬泡下,陆远还是答应了。

  其实他自己也需要好好歇一阵子,不如陪着她出去走走。

  《番号》后期的拍摄实在太累,这种累不单是拍摄环境,更是来自角色本身,来自精神上。

  随着李大本事身边的人一个个下线,角色的伤感,悲壮也愈发强烈。

  饶是陆远从业多年,也不可避免的受了点影响,想要完全从角色中抽离,也是需要花费点时间。

  韩国,金浦国际机场。

  没去过首尔的人,会觉得首尔是一个高楼大厦林立、繁华发达的大城市。

  而来到首尔后,却发现没有想象中的好,放在国内不过是一个二线城市。

  倒是路上的姑娘挺多,已是五月,各个穿着清凉,露出白花花的大腿,刺眼。

  陆远不动声色地扶了扶墨镜,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你快点!”刘施施背着个双肩包,站在一辆现代前嚷嚷。

  “谁让你带这么多东西。”陆远看着两侧的大行李箱,无奈的叹了口气。

  和女朋友一起出国,其实是一件特操蛋的事情。

  因为这个时候,她们往往是不带脑子的。

  所有事情都得你事先计划,她只负责,吃,喝,睡,玩,不爽了,还得跟你急眼。

  比如,你们可能因为对当地环境不熟悉没搭上车,或者走得太累,点了又贵又难吃的食物,甚至找不到酒店歇脚

  女人往往会唉声叹气,一通抱怨,男人听完,会不耐烦,然后拉着对方去酒店打一架。

  要是打完架还不满意怎么办,分手!

  从现代里下来一矮胖的韩国人,是司机。

  这辆车是提前预定的,会把两货扔到酒店,然后车留下,直到他们离开韩国。

  许是离的近,这司机哥们一嘴泡菜味,对了下信息,确定本人无误,利索的打开后备箱,帮陆远把行李塞进去。

  那双肩包倒没管,里面有些护照之类的玩意儿,刘施施就自个搂着。

  车子缓缓发动,顺着略显空旷的机场大道向市区驶去。

  “我们先去看少女时代怎么样!”刘施施没完没了地撩拨。

  “要去你自己去。”陆远望着窗外的景色。

  在汉江两岸,一片片略显陈旧的高层公寓,造型雷同,色彩的搭配也完全一致,感觉这城市也就那样,没有什么稀罕。

  “去嘛去嘛。”

  “不去!”

  那司机透过后视镜,悄咪咪的打量。

  心里一个劲的猜测两中国人来的目的,首先排除来韩国整容,因为这俩的长相都十分出色。

  男的剑眉星目,妥妥的中式美男子,女的气质温婉,清新脱俗。

  而且隐隐约约的好像在哪里见过。

第450章 滚回老家

  “你们也知道少女时代。”司机尝试用英语开口搭话。

  “嗯,知道一点。”陆远笑道。

  司机用特自豪的语气表示:“她们在美国很火的,许多老外是她们的粉丝,人气超高,我们全家都喜欢,尤其是泰妍。”

  “我比较欣赏允儿。”刘施施插了嘴,她最近恶补英语,有了显著的进步。

  “你们是来旅行的么?”他又问。

  “对的,我们从中国来。”刘施施回答。

  “我刚才有猜到,因为我奶奶是华裔,我能听懂一点点中文。”

  “哇,真的吗?”

  “当然,她是山东人。”

  韩国华裔中,山东人最多,为毛,很大一部分原因,隔海相望,离得近。

  她一听,立马换上普通话。

  “能听懂,你可以叫我,李明哲。”

  最后那三字,他是用中文说的,发音还算标准。

  刘施施用中文夹杂着英语,东拉西扯,下车的时候,朝他挥了挥手。

  “李明哲,很高兴认识你。”

  那司机拦下一辆出租车,转身,又来了一句中文:“也很高兴认识你,你很漂亮,像大明星一样。”

  “哈哈,你也很帅!”

  刘施施莫名心虚一秒,见对方只随口一说,违心地夸了一句。

  可随即,她又搂过男朋友的胳膊,小声嘀咕:“他是不是认出我来了?”

  陆远望着酒店招牌,无语道:“想什么呢,又不是在国内,这大哥看着最少四十起步,每天忙着养家糊口,累死累活的,哪来的时间关注咱们这些外国明星。”

  “也是哦。”刘施施愣了愣。

  “不对呀,他对少女时代怎么也了解的那么清楚。”

  “额”

  从京城到韩国,航班两个小时左右,从机场到酒店又花了接近一个小时。

  韩国地方虽不大,路上却堵得慌。

  此番两人来韩,除了刘施施受邀去参加IU的演唱会外,再没其他计划了。

  总共十天时间,大体就是吃喝玩乐,玩的累了,不愿动弹,窝在酒店睡大觉也不是不行。

  收拾完毕,在酒店歇了一阵子,出来后,俩人没急着去玩,开着车,准备先搞定午餐。

  韩国的传统饮食,一直以来都深受中国的文化影响。

  譬如韩国人喜欢吃的饺子、年糕等食物,都是从中国传入朝鲜半岛的。

  古代《诗经》里出现的一种名为“菹”的食物,就是常说的酸菜,正是三国时期从中国传入,改名换姓,成为泡菜。

  路上行人匆匆,陆远摁了下喇叭:“你想吃什么?”

  “随便。”刘施施扒拉着车窗,盯着外头的帅哥美女。

  “拉面?”

  “嗯”她犹豫数秒:“换一个。”

  “部队锅怎么样?”

  “噫~”她来之前特意了解过这方面的知识,一脸嫌弃:“那不就是传说中的泔水嘛。”

  “那是以前。”

  好吧,早些年,受战争影响,韩国人民生活条件差,从垃圾桶内,将美军吃剩下的午餐肉找出来,与泡菜、泡面一起放进锅里煮,就成了所谓的部队锅。

  “所以,伱到底要吃什么。”

  “随便。”

  陆远:“.”

  末了,刘施施挑了一家烤肉店。

  韩国除了泡菜比较出名外,也就剩下烤肉了。

  店面不大,人进人出,还有不少活力四射的年轻学生。

  为啥能确定是学生呢,因为着装,清一色的折边小短裙,丫跟偶像剧一样。

  能让学生时常光顾的地儿,味道保准差不到哪里去。

  “滋滋滋。”

  肥嫩的肉片,逐渐散发出诱人的金黄色泽,香气四溢。

  刘施施从卫生间回来,喊:“欧巴。”

  “干什么?”他将烤肉翻面,戳了戳。

  “陆欧巴,你的长相,在韩国也很受欢迎呢。”

  陆远头也不抬,忙着对付烤肉。

  “我刚才回来时,发现靠近门口的那桌小姑娘,一直在偷偷摸摸盯着你看,呐,又在看。”

  陆远顺着她说的方向看过去,是三个女学生,坐一桌,十五六岁的样子,其中一位和他对视,立马害羞的低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