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树下有只猫
“他就更没什么好写的啦,徐长卿这个角色给他拉了一大票女粉,你是不知道他的粉丝有多疯狂,而且自从获封白玉兰视帝,媒体一面倒的都在夸他。”
“所以啊,你得换个思路,得反其道而行之,要标新立异。”
“你听我分析”
陈道名的表演深味,在于隐忍和温厚。
尤其擅长给角色设计特色肢体语言,并以“重要的东西演三遍”的重复强调,加深、固化人物动作特征。
譬如《黑洞》中聂明宇,多次重复手指打枪的动作。
他在《唐山大地震》里饰演养父王德清。
原著《余震》中养母董桂兰是中学英语教师,养父王德清是工厂财务处长,且有养父猥亵养女的情节。
冯晓刚改编时删掉养父猥亵养女的内容,却加上了养母无端怀疑丈夫对养女意存不轨的桥段。
养母的这一猜疑,如一颗楔入父女间醇厚之爱的钉子,让养父对养女的爱不自觉地多了一层克制隐忍。
而这恰恰是陈道名最擅长的地方,他的处理,让一旁观摩的陆远在心里称赞连连。
人的名树的影,老前辈真不是盖的。
这条戏要拍的是陈道名从家里赶到学校,拎着大包小包,汗流浃背地去敲女儿宿舍的门,却意外发现张婧初和陆远在屋内“苟且”。
“全场安静。”
“Action!”
宿舍前,陈道名先是指关节敲在门上“嘟嘟嘟嘟”四下,倒平淡无奇。
少顷,无人回应,他又是“嘟嘟嘟嘟嘟”,五下。
屋里传来张婧初的声音:“谁呀?”
陈道名脸上浮出一抹自得的笑,这抹自得克制得恰到好处,如果过分偷笑的话,感觉那就是小年轻,不是成熟的中年男了。
他并不应声儿,又伸出指关节轻快急促地“嘟嘟”两声,然后脸带温笑等着门开。
门开了,随着门缝的张开,他弓下背去,脸上慢慢开花。
等到门缝大开女儿整个脸出来,他蜜糖般唤了声:“登儿~”
陆远在监视器后头托着下巴咂咂嘴,这个瞬间的确耐人寻味。
突然袭击的惊喜,这是绽放在小恋人之间的甜蜜。
如果是一般的父母去看子女,那就是明确告知我要来,大概什么时间段到,也许不一定要你去接我。
陈道名这一个片段,太不父亲了。
父亲是嘛?
父亲就是哪怕突然袭击,女儿问声:“谁呀?”
父亲定会爱怜地隔门答应一声:“闺女开门,是爹地。”
而陈道名的反应是没有回应,是突然袭击到底。
就是要惊喜的甜蜜。
他表演的细节也藏着人物情感的变化。
第三个敲门“嘟嘟”迥异于前两个正常的“嘟嘟嘟嘟”,是轻快短促微带急切的“嘟嘟”两声。
这一刻他是雀跃的。
但天不遂人愿,开门后屋里除了女儿,还有个小伙子。
“Action!”
张婧初身上的蓝色体恤有些凌乱,依稀能看见松松垮垮的胸衣。
门只开到一半的位置,便再也不动。
她微愣,略带惶恐,又很快挂上笑,勉强道:“爸,你怎么来了?”
陈道名拎着大包小包往里走两步,呵呵笑道:“没想到吧。”
他下意识往屋内看了看,注意到陆远,侧脸盯着,面上笑容不改,但点了几下头。
含蓄,特别内敛克制。
张婧初僵着身子,手指搓动裤缝,不知所措。
陈道名视线从陆远脸上收回,看向女儿,温声道:“把帘子打开吧。”
“哎。”张婧初答应一声,扭头便走。
陆远从床上坐起,将手表戴上,动作不快不慢,恰好能被陈道名瞅见。
意思很明显,手表都摘了,衣服更不必说,该干的不该干的,刚才全都已经做过了。
张婧初借着拉窗帘的功夫,偷偷摸摸整理上衣。
陈道名摘下军帽,放在桌上,再也没朝陆远看一眼。
“爸,您来怎么也不打个电话啊。”张婧初笑着问。
“不用。”陈道名在另一侧坐下,又叹一口气,道:“这杭洲的天儿,可是真够热啊。”
他将重音停在“真够”俩字上,带着点发泄的意思,好似要将心中的郁气散开。
“是啊,杭洲这地儿,暑期就是特别闷。”陆远低声接茬。
他小心翼翼地坐下,两条胳膊摁着床沿,大腿合拢,眼眉下弯,脸上堆满笑容。
陈道名是第一次和陆远合作,虽然年纪不大,可白玉兰视帝名头的加持,让他并不会去怀疑对方的业务能力。
但陆远现在的肢体语言,还是让他微微怔了一下。
一米八几的大高个,臊着脸,弓着腰,低眉顺眼,愣是演出女婿第一次登门的味道,局促而不安。
陆远念完台词,他板着脸,一个警告的眼神直直扫过去。
陆远脸上的笑容顿时尬住,咽了口唾沫,眼神躲闪,讪笑道:“你们聊,我去买个瓜。”
“好。”
“过。”冯晓刚盯着监视器里的画面出神。
这场戏三人可谓不分伯仲,陆远的戏份相对少些。
但他通过几个特定的肢体动作,将角色的情感完全显现起来,也将镜头拉了过去。
在感慨三人演技在线的同时,他也在暗自庆幸,王登一角得亏没选章子依。
决定拍摄这部戏时,他对投资的预估是2亿元,结果只拿到1.2亿。
预算不够,可有些地方不能省。
比如场景的搭建,为了高度还原当年唐山大地震的情景,他特意花了2000万提前搭建唐山老街。
又准备7000多万制作唐山大地震中的7分钟特效。
算下来只剩2000万,还有不少地方需要用钱,哪够请大牌演员加盟。
章子依最早收到剧本,看完后很喜欢,她的片酬本是3000万,知道预算不足,自己降到1000万。
但她认为王登这个角色有点弱,想改剧本,给自己加戏。
可这部戏有一定的政治色彩,TS市作为投资方,冯晓刚很为难,并不想因为她的原因修改,直接说加不了戏,给拒了。
章子依没放弃,又问能不能出演母亲李元妮,但这个角色他心中的人选是自己老婆徐帆。
最后只能找来有“小章子依”之称的张婧初,意外的不错。
至于其他几位演员,陈道名因为特殊原因零片酬加盟,陆远戏份少要的也不多。
剧组休整的空隙,陆远来到监视器前,习惯性地调出回放。
他琢磨了一会儿,忽然道:“陈老师,你在个性化表演这条道上可是越走越远了。”
所谓的个性化表演,是指演员在塑造角色时有意识地加入个人痕迹,让角色有表演者的某些底色、独特气息和多个侧面,但又不全是演员本人。
陈道名笑了下,问:“怎么,你对这方面也有研究?”
“私下和王劲嵩老师讨论过一二。”
“那你认为演员的个性魅力和角色魅力,哪一方更重要。”
陆远下意识瞥了他一眼,道:“没有谁更重要,在我看来两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的,相互影响,互为制约。”
“嘿,你这是和稀泥啊。”天太热,陈道名抖了抖衣领:“我倒是觉得演员的个性魅力更重要。”
“演员这个职业比较独特,创作者和材料都是自己,演完还是自己,演戏的过程其实就是寻找自己内心与角色相吻合的地方,一旦找到就要把它放大,因此一定是角色先走向演员,而不是演员走向角色,加入自身的某些特质是不可避免的,国内外许多成功的大牌演员,无疑是加进了个人魅力的缘故。”
陆远点点头,不去争辩,很显然,陈道名对斯氏理论“人物至上”原则,持有反对意见。
他早年拍摄《黑洞》的时候就有了这个趋势,从“角色导向型”往“演员导向型”转变。
不被剧本中人物拴住,而是试着将角色往自己身上拉。
当下许多人认为陈道名有“康熙范儿”、有聂明宇“黑老大”的气场,原因就是他在塑造这些角色的时候,加入了个人的独有魅力。
陆远嘴上和稀泥,心里却不是这么想的。如果不求名利,金字塔顶端的演员应该没有“自我”,只有人物,就像丹尼尔·戴·刘易斯那样,生活中尽量保持平凡,把自己的全部都交付于角色。
但娱乐圈是名利场,“好演员”不一定能扛起收视,没有号召力,自然没有商业价值。
港岛演员,梁佳辉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像杰克·尼克尔森、艾尔·帕西诺、罗伯特·德尼罗等著名好莱坞影星。
他们演出的角色虽然似有雷同,但演员的个人魅力却为每个人物赋予了独特之处,观众就是喜欢他那劲儿,他演啥都要去看。
追求艺术或名利,在于个人取舍。
俩人又聊了几句,就见吴朗小跑过来。
“老大,快看百度搜索排行榜,有条关于你的帖子冲到前三啦。”
第278章 奖励自己
吴朗觉得自己特幸运。
自2007年被公司安排到陆远身边当助理兼司机。
两年时间,随着对方在圈内混得风生水起,他也跟着水涨船高。
业内不知多少人羡慕,称他走了狗屎运,遇见贵人。
他不介意旁人的看法,因为这是事实。
但他心里明白,命运的垂青只是暂时,不够进取,当下拥有的一切迟早会被收回。
脚踏实地才是根本,因此他对自己的要求也愈发严格。
作为陆远实际意义上的经纪人,他的日常工作,除了对接品牌代言,谈戏约,整理采访素材,筛选适合参与的项目外。
还有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负责对陆远进行宣传和包装,通过各种手段提升他的知名度。
网上的舆论导向自然是重中之重。
每天醒来,首要任务就是打开手机,看看圈子里有没有大事发生,与陆远是否有关联。
周而复始,一日三复。
倘若和陆远有关,得先判断事件影响程度,有必要的话还会联系公关团队紧急处理。
如果和陆远无关,就得琢磨以后这种事真的发生该怎么应对,提前计划,防止被打个措手不及。
譬如前段时间华仔承认隐婚事件。
起因是港岛媒体曝料,称刘德桦结婚已有时日,有图有真相。
刘德桦迫于无奈只能站出来承认已婚,为欺骗大家这么长时间而道歉,同时请求原谅,一度热泪盈眶。
此举瞬间登上娱乐版头条,标题非常醒目地写着“讲大话终于知衰”。
用“衰”字形容刘德桦,是好人缘的他第一次享受这个“待遇”。
随后媒体跟风讨伐,谴责他撒谎隐瞒实情。
粉丝和吃瓜群众对此不满,普遍认为结婚没问题,但撒谎就是刘德桦的不对。
于是舆论发酵,沸沸扬扬,谁知祸不单行,紧接着又被爆出他还与其他女人签过婚约。
上一篇:神话高武:我的凶兽分身无限进化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