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树下有只猫
“什么,喊我去开会,他们真的去广电局告状了?”
第250章 我养你啊
人间最美四月天。
绿柳吐烟,陌上花艳,微风过处,迷了眉梢,甜了心尖。
复兴门外大街,路上的姑娘们衣着清凉,白白的腿子,嫩滑的胳膊,又长又细。
墨镜、帽子、太阳伞,下身穿着条齐臀迷你裙,露脐装将曼妙的身材完美地勾勒出来。
与西便门外大街交叉的路口,熙熙攘攘围着一群人。
正在等红绿灯的矮个妹子感到好奇,踮着脚尖往里瞅,只可惜是萝莉身材,根本看不见。
她尝试几次后便作罢,扭头朝同伴道:“这谁啊,真能装,整这些人,不晓得还以为是四大天王呢。”
身侧妹子点点头,深有同感:“无非是明星罢了,嘚瑟什么,对社会有什么贡献吗,这些人真无聊。”
俩姑娘转身欲走,余光瞟见隔壁大院涌出一队保安,迅速冲进人群。
短暂的功夫,一名略显狼狈的高个青年在他们的簇拥下走了出来。
青年身材高大,上身穿着件纯白衬衣,薄薄的汗透过衬衣渗出来。
身形匀称,腰身挺直,两条大长腿拖着一双锃亮皮鞋,发型是三七分,刘海偏多的一侧,带一点弯钩的效果。
萝莉身材妹子仔细瞅几眼,红唇微张,揉了揉眼睛,喊道:“陆远,你看,是陆远,是陆远欸。”
她乐的原地蹦起,米黄色紧身衬衣上印着俩眼珠子,狠狠晃了晃。
同伴反应特快,拉着她就往前冲,嘴里大喊:“还等什么,去要签名啊。”
两人身旁还站着一大爷,大爷嘴角一咧,不屑的笑了笑。
年轻的小姑娘啊,嘴里说一套,做起来又是一套。
他掏出手机,朝青年的方向咔咔拍几张,翻看照片时骂骂咧咧道:“这破手机,像素咋这么差。”
抱怨几句,他摸着自己稀疏的头发,感叹:“妈的,余则成演的是真特娘的像啊。”
乌压压的人群里,有姑娘举着书本大喊:“陆远,你不是行动上的矮子,你是行动上的巨人,从来不打嘴炮,说签名就给签名。”
陆远:“.”
于心不忍,又选几人签了名,才在保安的护送下离开。
身后的粉丝仍在不断挥手,他只觉得世界太疯狂。
以前主演的电视剧热播时,不是没被撞见过,但比不了这回。
今天他受邀来电视总局旁听《潜伏》研讨会,实则是针对四家卫视滥播的协调会议。
哪想到刚下车,就被路边一哥们认出来。
那哥们声音贼大,好家伙,只一嗓子,步行街附近的人全围了上来。
签名的签名,拍照的拍照,忙活近十分钟,围观的人数却丝毫不见少。
最后只能让吴朗去隔壁大院求援,否则凭他自己还真出不来。
被热情的粉丝堵在广电门口,让院里派人来接,装逼装到这种程度,想想都觉得离谱。
他回头看向仍在不断呼喊的粉丝们,深深鞠了一躬,都是群可爱的人呐。
“大伙都散了吧,注意安全,感谢你们喜欢余则成这个角色。”
这票人见他这般,愈发兴奋。
有年轻姑娘喊:“喜欢余则成,更喜欢你。”
有大妈不甘示弱:“陆远,我养你啊!”
这是一间会议室,布置得井然有序。
正中央的位置摆着棕色长桌,两侧各放十几张黑色皮质办公椅。
墙面高挂红色横幅,上书《潜伏》研讨会。
此时距离会议开始还有段时间,人没到齐,三三两两。
陆远的位置靠后。
姜韦坐在他左手边,调侃道:“诶哟,听说大明星被堵楼下了?”
陆远讪笑一声:“路人太热情,你是怎么知道的?”
姜韦笑了笑,朝斜对面的位置努努嘴。
陆远看过去,是一名戴着眼镜的圆润中年,座位牌上写着穆永两字。
中年人似乎一直在关注他,注意到陆远的眼神,脸上立刻浮现笑容,瞧着特和善。
“他是芒果台影视频道总监,刚才来的路上看到你被堵在下面。”姜韦在一旁介绍。
陆远嘴角带笑,客客气气的点头回应。
他小声问:“知道是哪家卫视向上反应的吗?”
“你当我是谁,我就一个小导演,哪知道这些内幕。”姜韦翻了个白眼:“再说这种事,哪家吃亏了就是谁呗。”
是这么个道理,陆远道:“四家电视台抢播,按理说只要把各家的负责人喊过来商量解决方案就行,为什么把咱们也叫来。”
姜韦端起桌上的茶杯,吹口气,道:“前两天有人知会我,让我筹备续集,说是总局领导看过以后表示很喜欢。”
导演,主演喊过来商量续集,倒也说得通。
陆远微微颔首:“续集你怎么想的?”
姜韦没说拍不拍,反而问道:“要是拍的话,你还演不演?”
陆远犹豫,莫名想起李又斌,在创作闯关东续集剧本时,高满唐想再次以他为主角,结果对方想都没想便拒绝了。
“只要剧本质量过关,我没问题。”
姜韦笑了笑,摆手道:“好了,不逗你,我明确拒绝了,对我来说,这个故事已经结束,没什么可再说的。”
在他看来潜伏的结局非常完美,剧中的人物都找到了各自该有的归宿,没必要狗尾续貂。
这类高口碑剧作,拍续集的风险和难度都非常高,自己好不容易竖起金字招牌,可不能轻易塌咯。
《潜伏》收视飘红,受益者不仅是陆远等演员,他“天才编剧”的名号同样流传开来。
陆远看向最前面刚入座的几位领导,琢磨道:“想来没那么容易拒绝吧。”
“当然,他们又提议拍摄电影版,我还是没同意,结果昨天康红雷从张婧那买走电影版权,说不定过几天就会联系你。”
上个月康红雷携带《我的团长我的团》登陆各大卫视。
只是与前年《士兵突击》开播时无人关注、后形成口碑越播越火形成了鲜明对比。
《团长》刚开播极为火爆,口碑也相当不错。
不过播到中段,观众普遍反应节奏太慢,剧情晦涩难懂,剧中人物灰头土脸、衣冠不整,结果收视高开低走,黯淡结尾。
“或许吧。”陆远耸耸肩。
康红雷的拍摄风格注重细节、抒情,以此渲染气氛,说人话就是墨迹。
对方能否拍好一百来分钟的谍战电影,他表示怀疑。
PS:
第251章 芒果邀约
“做电视剧一般有三个最重要的元素,第一是编剧,第二是导演,第三是主演,这三部分找对了,基本这个戏就成功了70%,姜韦、陆远,秦海露是站得住的。”
“《潜伏》能够赢得大家的认可,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它是国家电视剧经过多年来的整体发展,总结成功和失败的教训等等各方面的基础之上的一个成果,它代表的是一种电视剧创作的总体趋势。”
“《潜伏》是总局的骄傲,但卫视之间滥播和抢播的行为,不仅会对国内电视剧市场造成硬伤,还会严重损害电视台固有的品牌价值。”
“如果在首轮播出的周期内就如此滥播,造成了观众的审美疲劳,势必会造成二轮、三轮播出的电视台观众的流失,也极大地影响发行方的音像制品销售,造成经济和行业口碑的双败。”
“.”
这场由总局组织召开的会议,名为研讨,实为协调。
出席人员有四家卫视代表,总局相关领导,出品方代表以及剧组主创人员。
会议最开始,总局领导针对《潜伏》的热播现象,对其思想性、艺术性和商业上的成功进行总结。
随后又对剧组主创人员提出了表扬,紧接着话锋一转,谈起了四家卫视的滥播现象。
按照世界惯例,电视节目产品在相同的平台本应互相避讳。
但国内的播出体制又有其特殊性,一家电视台买一部大剧成本过高,所以才几家联手。
抢播和反复重播,目的很简单,让自己购买的产品实现利益最大化。
从当前国内的市场情况来讲,疯狂连播电视剧其实是一个很短视的行为,对影视剧的潜力是一种透支。
“啪啪啪啪!”
领导发言结束,众人默契拍手。
话说陆远不晓得从小学几年级开始就讨厌起开会。
什么晨会,班会,家长会,还有各种讲座、报告之类的,无聊透顶,这场研讨会同样如此。
他相当佩服这些个领导扯淡的能力,讲了半天愣是不进入正题,就围绕着关键点附近摩擦,和特娘的不举有啥区别。
所谓的协调,无非就是批评四家卫视毫无契约精神,不该为了抢夺收视份额不按照常规出牌,不该为了利益撕破脸皮。
就这短短几句话,愣是来来回回掰扯了两小时。
百无聊赖,临到会议快结束时,总局领导才用他那格外缓慢的语调道出解决措施。
这段话陆远听的相当认真,大意是对卫视电视剧的播出提出限制政策。
要求卫视晚间黄金时段(一般指19点到21点30分)只能播出两集电视剧。
晚间时段(一般指18点到凌晨1点)同一部电视剧不得播出超过3集。
白天时段同一部电视剧不得播出超过6集,每天电视剧播出量不得超过卫视总节目量的45%。
有意思的是,在这个提案中还明确规定了每集电视剧的长度不得超过46分钟。
这个规定,就是为了防止某些卫视钻空子,把几集电视剧剪成一集播出。
目前只是口头草案,但想来距离“限令”颁布也不远了。
会议结束后,陆远和姜韦被几位领导拉过去灌了些迷魂汤。
好在俩人早有准备,陆远表示参演电影不是问题,但首先要看到剧本,剧本质量必须过关。
而姜韦则兴味索然,一直推脱应付。
东拉西扯,好不容易出了办公室,又在楼梯口见到芒果台影视频道总监穆永。
这人手中拎着份文件,来回徘徊,似是等候多时。
瞅见俩人出来,穆永笑着靠近,伸手道:“陆远,恭喜了,内地第一小生。”
“哈哈,您抬举,网上瞎传,当不得真。”陆远同样伸手,嘴上笑,心里却在琢磨,对方找自己有什么事。
穆永道:“可不是瞎传,这是实至名归。”
余则成大杀四方时,所谓的四大小生评选对陆远再无意义,压根不是一个量级。
如今媒体统称其为内地第一小生,虽无官方认证,但事实就是这样。
至少在电视剧板块,当前八零后再无敌手!
三人稍微寒暄几句,便一同走进电梯。
电梯里,穆永旁敲侧击:“我听说你下半年一直没安排?”
陆远瞥了眼他手里的文件,心里大致有了猜测,点头道:“目前倒是接到几个本子,不过质量不是很满意,还在考虑。”
如今剧本他是不愁的,每天几十个往他这里递,只是品质参差不齐。
穆永微不可察的松了一口气,原本台里安排来京参加研讨会的人选并不是他。
研讨会说好听点叫开会,实际上就是挨批,过来纯纯找罪受。
上一篇:神话高武:我的凶兽分身无限进化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