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穿越,签到十年 第264章

作者:铁头扑街

  到处能听见两个小丫头的欢声笑语。

  哪怕是冯轩,忙里偷闲也会回来逗逗两个小侄女。

  “真乖!小叔亲一口!吧唧!”

  说话间。

  冯轩一口一个。

  在两个丫头的小脸蛋上分别亲了下。

  “咯咯!!!”

  这一下高兴的二小直接笑出了声。

  “宝琪、宝琳!”

  “小叔还有事情要办,妈妈带你们去吃饭好不好?”

  霎时。

  江景涛直接从冯轩手里把两个小丫头接了过来。

  看着冯轩脸上那疲惫的样子,她哪里会不明白自己这个二弟又是彻夜未眠。

  只是心疼归心疼,但她并没有劝说冯轩保重身体。

  有些时候,人活在世上就是身不由己。

  冯轩是谁?

  那是奉系六千万百姓和五十万大军的统帅。

  肩负国家民族复兴之大任。

  谁都可以休息,唯独冯轩不可以。

  “嫂子,那我就先去休息了。”

  微微一笑,冯轩朝江景涛点了点头。

  转身直接向自己房间走去。

  身体上的疲惫感已经容不得他再继续强撑着。

  奉军同苏军之间的决战还没开始。

  冯轩必须尽快调整状态,迎接更艰巨的挑战.

第两百七十八章:吸纳白俄,以夷制夷

  下午2点。

  奉军警备司令部。

  “大帅!”

  “西出集团军已经抵达了车臣汗旗,陈军长发来急电!”

  “西出集团军想趁着苏军还没反应过来,直接穿过乌尔再塞坎山。”

  “直插赤塔,同东进集团军合围。”

  “拿下贝加尔以东广大地区。”

  冯轩刚一进办公室,但见赵镇藩和张廷枢等人迎了上来。

  做为军需后勤部长兼半个参谋长的赵镇藩赶紧汇报道。

  “嗯?”

  皱了皱眉,冯轩并没有多说什么。

  下意识端起一旁的搪瓷杯,喝了一大口水。

  刚睡醒,难免有些口渴。

  “大帅!”

  “如今我两个集团军加在一起,足有八个师。”

  “同罗刹国远东特别集团军主力部队持平。”

  “然则,老毛子在贝加尔地区经营多年。”

  “当地驻军不少,还有蒙伪军在旁边摇旗呐喊。”

  “仅凭我军野战部队,恐力有不逮。”

  “方才卑职和张师长聊到了大帅在满洲里组建的乞活军。”

  “奉军各地白俄人众多,最少也有二十万。”

  “若是武装起来,再怎么也能弄出一个师。”

  “而且,白俄对苏军的仇恨不逊色于乞活军。”

  “他们很大部分都是贵族退伍军人。”

  “只要稍微武装,就能成为一只强悍军队。”

  “我军何不吸纳白俄,用以对付罗刹国。”

  这时候,赵镇藩看冯轩没有反应,又补充道。

  事实上。

  早在1917年以后。

  大批沙皇时代的贵族、小地主、军队流亡异地。

  近在咫尺的龙国成为了最好的选择。

  高尔察克政权覆灭后。

  又有大批残兵败将沿着西伯利亚铁路涌入龙国。

  仅1921年1月,就有24000多白军残部。

  此外,后续零零总总多达十数万人迁徙至东三省地区。

  现在,哈尔滨生活有2万白俄,海拉尔、大连、奉天、长春、黑河等地皆有不少。

  并且,这些人具备极强的反苏情绪。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你们用什么来保证白俄不会反叛?”

  闻言。

  冯轩缓缓抬头,问了句。

  开玩笑!

  这个方案他并不是没有考虑过。

  在军阀混战时期,不只是关外,就连关内很多军阀都招募了白俄做为主力。

  不得不说,这些训练有素且身体素质超群的白俄成为了战争好手。

  之所以奉军迟迟没有招募白俄,最关键的原因就在于如何保证白俄不反叛?

  只是他没想到,赵镇藩等人居然会在这个时候提出这个问题。

  “大帅!”

  “白俄之于我军无异于蜉蝣之萍。”

  “若是我军愿意承认并接纳白俄,自然白俄就是我之子民。”

  “为我炎黄而战,有何不可?”

  这时候,赵镇藩沉声禀报道。

  话音刚落。

  冯轩眼中不禁迸射出亮光。

  说实话。

  赵镇藩的提议很符合后世合众国的方案。

  无论什么人,只要愿意加入我们,那就是自己人。

  二十余万生活在关外白俄,大多数都是当年沙皇时代的贵族、高级知识分子和技工。

  如果他们愿意为奉军效力,那对于关外的发展极具好处。

  “东三省容量已经到了极致,不宜划出新城。”

  “朝国地广人疏,倒是极适合安置白俄。”

  “清川江以南有一安州。”

  “毗邻海港,再兼多条河流汇聚。”

  “铁路贯穿枢纽,交通极为便利。”

  “无论是居住还是工作都极为合适。”

  “命朝国总督府将安州附近清空。”

  “原生活在我东三省境内的白俄全数迁往安州。”

  “调集大批军用物资充作生活物资,发放给白俄平民。”

  “此外,允以民籍,麾下儿童皆可入汉学。”

  “任何人不得擅自欺侮白俄,违令者枪决!”

  沉思之后,冯轩最终做出了一个决定。

  “是,大帅,我马上下去安排!”

  赵镇藩立马应声。

  就目下而言。

  没有任何方案比现在这个更好了。

  将所有白俄安置在安州,以夷制夷。

  同时,带动新工业基地发展。

  哪怕有动乱,新义州方面的驻军用不了两个小时就能抵达安州。

  再加上朝国十万警务部队、二十万预备役,十二万正规野战部队。

  别说区区20余万白俄人,再来100万都无济于事。

  “且慢!”

  “既然做了,那就要做到最好。”

  “我记得关内、朝国方面也有不少白俄人。”

  “尤其是沪都、北平,生活了不少十万白俄。”

  “即刻通告各地,我军全盘接纳这些人,并且承认国民之籍。”

  “一应衣食住行全数安排妥当。”

  “电告朝国总督府,务必协调好当地百姓关系。”

  还没等赵镇藩离开,冯轩又补充了几句。

  仅20万白俄人能做些什么?募军两个师都勉强。

  若是将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的白俄收拢到一起,那可就是几百万人。

  轻轻松松募集十万白俄大军甚至是更多。

  这样一来,对付北极熊就更有把握了。

  没有什么比两只军队说一种话,长着同样的面孔更为滑稽的事。

  “大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