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民国当小编 第735章

作者:约翰留着长长的胡子

李承晚是想迁都到汉城南边,不过新首都一直没修成,只好暂且安顿在釜山。

原历史位面,419事件的汉城街头流血事件,现在就不可能发生——419事件成了49事件,被挪到釜山发生。相对来说,釜山市民(比汉城)少而军队很多,李承晚下令军警开枪,痛下杀手就能搞定。

朝鲜停战后,汉城一直比较特殊,整个汉江北平原地区没有南朝鲜军队,只有警察,警察要扩编或者从外界输入枪械,要向联合国打报告走繁琐的流程。

至于汉城?汉城法律上是南朝鲜的领土,但又是南朝鲜的法外之地。

南朝鲜政府享受汉城的财税,但南朝鲜官僚和兵痞无法盘剥汉城的市民。所以……讲真,汉城市民对李承晚又双叒叕连任南朝鲜总统这个事,也表现得比较无所谓。因为汉城市民生活得还可以。

“好,很好,”唐华说,“南朝鲜的这一轮骚乱我们的预判是准确的。不过终究还是没有发生什么大事,朝鲜同志估计也在一直关注南朝鲜,有机会可以通过总参的渠道和他们交流一下情报分析心得。”

85岁的李承晚会不会干到90岁去呢?

这真是个有意思的话题。

……

“陈司令员?你好你好,”唐华接到的电话是陈锡连打来的。“哦?陈校长手术成功了?是完全成功还是基本成功?那太好了,301医院?我现在就赶过去,我到医院,他的全麻也应该醒了吧?”

第十五章,神迹即将出现

“吴大夫提出的冠状动脉支撑结构植入手术,真的是非常天才的构想,而且,我们在全世界范围内首次做成了心脏支架手术,而且做到了连续成功,可以说,医学领域里面,我们在这个方向,是确确实实领先世界了。”

唐华手里一个透明的小塑料管,头尾密封,里面是一套由细若发丝的金属丝构成的网管状物体。这就是心脏支架的样品。

1960年5月,中国工程院成立五周年大会&中国工程院学部会议。

唐华第一个拿出来说的就是心脏支架以及心脏支架手术。

这个手术足可入列去年中国工程院重大技术突破top5;而且这个手术技术并不是唐华提出的,而是在1958年的工程院学部会议上,301医院心外科吴英恺主任自己想出来的点子;最重要的是,这个手术在陈庚身上做成功了。

吴英恺:“嗨,我那时候就是天马行空地提出了这么一个粗略的构想,没想到我们硬是用技术力量,直线前进,把所有的技术障碍都给克服了。”

“是啊,就是直线前进,”副手苏鸿熙附和,“这么细小的结构,耐用、耐磨、还要百分百防锈,我们硬是做出来了;金属与人体组织的排异反应,我们硬往细细的金属丝覆膜;介入手术的器械,也硬做出来了,介入手术的X光机、显影药水,硬做出来了……这真就是直线前进。”

唐华:“现在国内的精细化工、特种材料方面的技术,我们还是有一些底气的。说到底这还是被电子工业带起来的。……就说这个覆膜吧,几个微米的覆膜算什么,电子工业马上就要进入亚微米级别的覆膜了,是在直径10甚至15厘米的圆形面积覆膜,而且要求零瑕疵。”

吴英恺:“小小一个手术,最后牵涉到了这么多的部门大联动,我们也没有想到。”

“还要特别感谢陈庚大将,在我们手术刚刚获得连续成功的时候,他就主动来301医院接受心脏支架手术,他是很高行政级别的病人,率先接受手术,真的是大将风范。301医院这个心脏支架手术在国内的信誉就算是立起来了。”

301医院的院长说。

主动接受手术……

唐华转头看看吴英恺、苏鸿熙,两人面色毫无波动。

也对,那天唐华赶到医院的时候,特别嘱咐两人,不要把陈庚在手术前手术后的言行表现说粗去……

301医院的医生保密意识和专业素质一样高。

手术刚取得初步成功,陈庚就来301做手术,其实本来的计划不是这样儿。唐华原先想让支架手术再磨炼个半年,医生技艺和手术器械完全成熟之后再把陈庚拉来安个心脏支架。

可李刻农的突然去世让唐华心里绷起了一根弦,这事儿不能卡着历史上的时间点来做,太冒险了。技术突破成功、能保证病人的手术安全就马上安排。尤其是心肌梗塞这种偶然性很高的突发疾病,谁知道什么时候突然发作呢。

于是,陈庚就成了勇于尝试新技术的典范表率了。

……

“路桥工程,确切地说,是那几条难度很高的铁路线的瓶颈技术,”唐华说,“现在国家在扩展铁路网,路桥的技术需求越来越大了。”

“南京长江大桥的设计方案已经完成了,这里我要着重指出,大桥的主任设计师是彭敏同志,他做了最主要的设计工作,我只担任他的顾问。”康斯坦丁·谢尔盖耶维奇·西林说。

武汉长江大桥的主任设计师,苏联援华专家康斯坦丁·谢尔盖耶维奇·西林,现在是中国工程院的外籍院士。今年的工程院学部会议,他特地从苏联来到北京参会。

彭敏:“西林同志是我的师傅,南京长江大桥比武汉长江大桥长得多,技术难度很大,好在在整个设计小组的共同努力下,去年我们完成了最后的设计。”

西林:“这是中国境内的第一座3000米以上特大桥。”

唐华:“那就是说,1963年12月通车是没有问题的?”

彭敏:“还可以稍快一点,63年秋季就可以通车了。”

“青藏高原的冻土带铁路修筑技术,我们工程学部研究之后,制定了几个方案,”黄文熙说,“我本人呢,最看好的也是‘直线前进’方案,建旱桥,用桥墩把铁路支起来,让大部分的铁路与冻土隔离开,相互不影响。”

刚才心脏支架的讨论提到的“直线前进”一说,被黄文熙活学活用了。

冯叔瑜:“也就是说,在永久冻土带,我们连续不断地修桥,直接跨过去。这成本太高了,一条青藏铁路,那岂不是到处都是桥。”

“考虑到以后的维护成本,建桥方案其实比其他两个备选方案都要节省……”

唐华听着铁路和建筑工程学部的几位委员在讨论。

“黄委员,冯委员超长隧道超长桥梁这些,恐怕现在我们最优先的是西南地区的几条铁路。”

唐华说,“现在国家最需要的是渝汉铁路,从重庆到武汉。其次是昆明-南宁-

广州的铁路,其中南宁到昆明的路段技术难度比较高。再次是贵阳过柳州最后到达南宁的铁路。青藏铁路……怎么说呢,也是很重要的,但国家建设最需要的是把西部和东部地区联系起来。”

这都是技术难度比较高的。至于苏北铁路系统、天保(天津-保定)铁路这些,难点不在工程技术,就不在会上说了。

黄文熙:“渝汉铁路的特点是需要大量桥梁大量隧道,其中的技术难点是特大桥和超长隧道。南昆和黔桂铁路呢,既有桥梁隧道的需求,还要克服喀斯特地形的难题。这喀斯特地形的地下洞穴和地下水侵蚀太厉害了。”

冯叔瑜:“西南地区地震频繁,在断裂带修筑铁路还要考虑更多的地质问题。”

“黄老,”唐华朝黄汲清招招手,“西南地质构造总数据库,您这几年忙得怎么样了?”

“没几年,从建军油田勘探完成之后做的,满打满算才两年,”黄汲清说,“西南地质总库啊,还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你们在决定铁路线路勘测的时候我肯定能整理出来。”

唐华:“那李部长呢?”

“老李啊,嘿,他在弄全国地质总库,西南地区除外。”

……

“我看看,丁颖丁老今年又缺席会议了。”唐华每年例行想念一次这位杂交水稻的先行者。

“唐院长,”戴松恩说,“丁老现在在北京,不过是被运到北京来做治病的。”

“哦?这么严重?”

“他去年底到今年初,在云贵高原勘测考察当地水稻种植情况和稻种亚种,长时间在茅草房住,甚至露营,得了重感冒,开始他就只吃吃药,后来病就严重了,3月份到广州住院,不太行,干脆把他送到北京来治疗。”

……

协和医院。

“丁老,您今年可是七十三了,”唐华走进病房,“去年前年我都说过可以让学生和青年研究院去做野外工作,您在实验基地里不是更好么。”

“1919年,我在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部学习,那时候中国的农业技术很落后,日本也很落后,可日本在努力发展新稻种,高产的、耐寒的、耐旱的,很多尝试,虽然大多都失败了,可他们还是在不断尝试。”

丁颖在病床上半躺着,回忆年轻时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