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民国当小编 第687章

作者:约翰留着长长的胡子

……

沈阳。

赫鲁晓夫出席完国庆庆典后,还安排了到沈阳、哈尔滨、大连等几个城市参观,总共要花大约10天的时间,10月中旬才回苏联。

这才是正确的国事访问方式,看看中国过去10年的发展成就,还可以看看随处可见的苏联援华重点工程留下的印记,双方不都其乐融融嘛。

要是跟原来历史一样,那赫鲁晓夫可就苦了。窝在北京和主席辩经一星期,辩不过是小事,主席请赫鲁晓夫游泳,边游边谈。主席水里一晃一晃飘了两小时还觉得意犹未尽,共运历史才讲到一半呢,赫鲁晓夫这时只能趴在游泳圈上喘气儿。

一行人北京到沈阳坐的是专列,李复春、谭振林、唐华、刘鼐、钱之光陪同。

这次去沈阳第一个没想到的事是——堵车。

这可是基本没有私家车的年代,沈阳,堵车了。

专列抵达车站后,从火车站到宾馆三四公里的路程,车队就在路上卡了两次。只见公交车、无轨电车、大工厂自己买的通勤大班车、忙碌运货和交通的大卡车、中卡车、吉普车塞满了大马路,还有乌央乌央的自行车洪流……

谁让专列抵达沈阳下车时,赶上晚下班高峰呢。这时候也没有为外宾和领导人清空道路的程序化体制。

“怪不得沈阳上个月打报告说申请兴建地铁。”李复春说。

唐华:“沈阳建地铁……略微有点早。”

李复春:“重工业部重型机器局不是能做盾构机了嘛。再想办法解决地铁专用的动车组,地铁我们就能大部分自己搞定了。”

唐华:“重型机器局能做2.6米的、4米的盾构机,目前主要是给矿山和隧道建设用的。地铁建设的话,应该要6米盾构。当然能做4米的,6米迟早也能做,但这需要时间。主要是我觉得,北京、沈阳、长春、上海、天津、武汉这几个城市虽然发展速度很快,但还不到不建地铁不行的地步。”

谭振林:“英国186几年就有地铁了,那时候中国还是满清时期,圆明园刚刚被英法联军烧了。转眼世界第一条地铁通车都快100年了,我们发展比较快的中心城市率先修建地铁,也不算特别夸张。”

唐华:“稍微超前一点发展是可以,但难点是投资比较大。”

刘鼐:“其实这个地铁,它还有人防工事的职能。”

苏联第一条地铁是1935年莫斯科的1号线(红线),然后马上又修2号线(绿线)和3号线(蓝线),莫斯科战役时三条地铁都开通了,这时候苏联发现了地铁的第二个好处:只要地铁停运,那就是绝佳的平民防空掩蔽所。

不但平民,苏联权力机构在莫斯科保卫战最危险的时候也钻进了地铁,部长会议的办公场所就搬迁到了2号地铁线上的马雅科夫斯基站。斯大林也经常呆在马雅科夫斯基站,而且多次在这里通过广播发表公开演讲。

在核战争时期,其实原子弹空爆也很难摧毁地铁隧道,地铁四通八达的属性还能让平民跑远点,疏散到安全地带才上地面,不用原地上到地面吃辐射。

这么说好像修地铁也不是不可以的事了……

……

沈阳第一机床厂。

赫鲁晓夫到沈阳,参观的第一个项目就是沈一机。这是当前中国尖端的工业母机生产厂,也是苏联援助的重点工程之一,而且沈一机还有后续的中苏合作规划,因此赫鲁晓夫必然到这里打卡。

和五年前主席来沈阳参观沈一机时一样,在各个机床的生产、测试、组装车间转了一遍,厂长把一行人带到了数控机床展示车间。

“数控机床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它其实就是机床带了一台计算机,由数控计算机经运算处理发出各种控制信号,控制机床的动作,按图纸要求的形状和尺寸,自动地将零件加工出来……”

厂长向赫鲁晓夫介绍面前的这台数控铣床,赫鲁晓夫也不是理工科出身,实际上他没受过高等教育。在厂长介绍数控机床的时候,赫鲁晓夫是保持礼节性微笑在听介绍。

“现在我们向您演示这台数控机床的工作过程,”唐华上来,出示一张三维绘图,然后举着一根黄铜棒说,“在15分钟内,这台数控机床会把它加工成图纸中的样子,而且所有的操作都由计算机完成,只需要您按下‘开始’的按钮。”

听唐华这么说,赫鲁晓夫十分惊讶。唐华让工人把黄铜棒放进加工台,固定校准,然后把赫鲁晓夫领到计算机操控台,提示按这个按钮就可以。

赫鲁晓夫一按按钮,数控机床就动了起来,灵活的刀头不断在玻璃罩子里上下翻飞,六个喷水口不停地朝铜棒喷水冷却工件。

陪同赫鲁晓夫参观的几个人都见过数控机床工作,但赫鲁晓夫和苏斯洛夫是没见过。两人哇、哦地叫个不停,而且不管操作规范中4米的安全距离,硬是往前走了两步想看清楚数控铣床是怎么工作的。

铣床本是用来加工钢铁制品的,加工黄铜基本没什么难度,而且加工得很快。

15分钟后,一根逼真的、和真玉米棒子几乎一模一样的黄铜玉米棒子雕塑做成了。工人打开数控铣床的玻璃罩,用戴着手套的右手把滚热的雕塑拿出来,再喷凉水冷却一番,擦干之后递过来。

赫鲁晓夫举着铜玉米,左转右转仔细端详,笑得合不拢嘴。在一旁的中苏两国记者赶紧抓拍下这历史性的一幕。

“总书记同志,”唐华说,“此前中苏商谈的机床技术合作项目已经启动,沈一机与列宁格勒机电仪器厂将共同合作,沈阳提供工控计算机解决方案,列宁格勒研发下一代的高精度机件,共同打造社会主义阵营的尖端工业母机。”

赫鲁晓夫哈哈大笑,“这个小小的控制台就能替代两个熟练的工人,如果所有的工厂都像这样,那就是共产主义到来了。”

……

沈阳飞机制造厂。

赫鲁晓夫访问沈阳的第二站。

一五的150项重点工程执行完后,二五期间中国还继续从苏联引进了19个重点项目,这些项目算是商业引进的,中国照价付款,但能把这些东西拿到手,也是中苏同盟依旧坚挺的明证了。

沈飞在一五期间的重点工程项目是引进米格-17的生产线,现在歼-5投产已经三年多了。二五期间,沈飞引进米格-21生产线。

1958年完成了新厂区基建,1959年2月安装苏制设备,预计1960年1月可以用苏联提供的零部件组装制造米格-21,随后逐渐提高国产化率。

“三年前刚刚会造歼-5,现在就要跨入超音速战斗机的时代了,而且一步跳到两倍音速,各位感觉如何?”

赫鲁晓夫在米格-21的生产线厂房参观,唐华去了沈阳飞机设计所。

黄志千:“图纸和技术资料拿到以后,包括我在内,设计所的大部分人又把航空的基础知识体系重刷新了一遍。”

唐华:“我有一个问题,55、56年你们把米格-17的资料看完之后,有没有想过:‘如果我就是这套图纸的原创者,我是怎么设想米格-17的下一代飞机应该是什么样的?应该从什么地方着手改变,去提高战斗机的关键技战术性能?’”

在座的几名设计所的骨干发出哼哼唧唧的声音。

有一两位想开口说话,但又觉得无法组织语言。

冷场了一会儿,黄志千先说了:

“熟悉了米格-17的设计之后,我自己想过一些新战斗机的方案,以实现超音速为主要设计目的。其中有一种设计方案,自我感觉很好。但是,57年我们看到了米格-19的简要资料,又去苏联看到了实机,于是就觉得自己的那个方案也没必要提了。”

“是配用推力更大的发动机,主机翼加大后掠角以适应超音速飞行的气动外形?”黄志千说见到米格-19之后就缩了,唐华猜到大概是什么设计了。

黄志千点点头。

“那很可以,说明你已经把自己代入一个设计者的角度去思考了,而不是模仿者或者逆向工程师。”

黄志千:“但是想到加大后掠角之后我就停了。哎,其实小宋搞过一个方案,放进风洞吹过,大致上是可以飞起来的,但后来没下文了。”

唐华看看,是宋文聪。

“我……我设计的战斗机也不是三角翼,没能和米格-21同步。”宋文聪说话时略有些紧张。

唐华:“大概描述一下是什么样的。”

“也采用后掠翼,后掠角没有特别地加大,就是加宽加厚机翼,增加强度便于跨过音障实现超音速。但是这样设计出来的机翼风阻比较大,我又用了两侧进气,更大了,现在的发动机没法支持这种战斗机设计。”

咦,这说的难道是F-105?

“听你的描述,这有点像美国的那个F-105“雷公”啊。”唐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