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民国当小编 第456章

作者:约翰留着长长的胡子

考虑完这些不能直白说出来的事情,接下来就基本是好消息了。

主要的好消息是1954年会增加数千万美元的对西方出口额,去年对西方的进出口贸易就是出超,今年还得继续出超——诺兰建立的违禁品出口渠道虽然安全而且畅通,但他的渠道运营能力有限,8、9、10月份各弄到了两三百万美元的违禁物资,这个数字远低于计算机的销售收入。

另一个好消息是中国与法国、瑞典的暗中接触,这两国政府当然没法交流,但一些胆大包天的海运商表示可以试试操作此事。

附带着还有一个意外的利好,那就是一小群荷兰商人不知道从哪里得知的消息,在法国找到了中国驻法外交人员,表示法国与瑞典能走这条路赚钱,他们也能走。

……

“我个人觉得,荷兰人做这种生意可能比法、瑞更有利。瑞典在远东啥殖民地都没有,法国势力刚刚被赶出印支半岛,而荷兰在东南亚还残留了很多殖民地。有殖民地而且离中国近,那荷兰的货船晃来晃去瞅空晃进中国港口就容易多了。”

这话是总会计师说的。总会计师这次不是来上海假装养病,而是来办事。一到年底,总有副总理级的领导人来上海视察,这在50年代几乎就形成了惯例。

还好现在总会计师来上海是帮上海理清地方关系整顿金融的,不是春节前来要钱的。

唐华:“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美国和中国能稍微缓和一点,别天天在公海上张牙舞爪,拦截开往中国的货船要赔钱。英国人对这个意见应该最大,按说英国也该劝劝美国了。”

总会计师:“他们啊,现在不喊赔钱了,喊的是‘还钱’”。

唐华:……

是还钱,常凯申借的,我们一直不认。

最大的一笔还是顾维钧1948年从美国借到的,10亿美元。本来民国还在的时候,约好用关税和盐税抵押,到还款的年份,中国海关的关税结余自动转账到美国去,直到本息付清为止。

现在民国貌似没了,但美国说民国还有,就是你中华人民共和国,你们得继承债务。中国当然不继承,这就开撕了。

总会计师:“算了算了,说点高兴的事。青藏公路下个月就要通车了。”

唐华:“是个好消息,前两天报纸已经打预告了。”

……

青藏公路自1950年初动工修建,总共历时将近5年。

在色齐拉山,解-放-军修路部队和支前民工总计一万一千多人,正在攻克最后一座山的最后一段路。

在过去的4年,二郎山、折多山、雀儿山、矮拉、宗拉、格拉、加皮拉、达马拉、年拉、郎拉、业拉、安鸠拉……一座一座的山被踩在脚下,修路地区的海拔也从起始时的2000米攀升到4400米。

10月底的青藏高原已是滴水成冰,泥土冻结得像坚石一样。爆破声、锤打钢钎声荡漾在深山峡谷中,这就是建设西藏高原的进行曲。

1954年7月,大喇嘛和班禅从拉萨去北京开会,色齐拉山还没有通公路,西藏代表团是人走轿抬翻过去的。

54年12月,西藏代表团要从北京返回拉萨,他们从北京回来的时候,这里就会通上公路。

“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的勘探队上个月已经出发了,”总会计师说,“他们打算用3年的时间,对从兰州到拉萨这两千多公里的线路做一次考察,搞清楚如果要修一条铁路到拉萨,应该走什么线路。”

唐华:“青藏高原铁路这事,有时候不是堆人力物力财力就能修成的,现在技术上还有很多难题要攻克。光一个高原永久冻土筑路问题就很要命,连苏联同志都没有研究过。这些技术问题不解决,砸钱也修不成。我觉得兰州到西宁的这一段路可以先修,反正就两百多公里,至于什么时候从西宁修到拉萨,等以后再说吧。”

“技术难关那就没辙了。我还想着三年以后要是真开始修去拉萨的铁路,财政上得拨多少钱呢。”

青藏高原地区的铁路修筑的难度在中国排第二,仅次于苏北平原的筑路难度。

青藏铁路的技术难点排第一的就是永久冻土带如何修路基。铁路火车经过的震动会改变地下的冰晶、土壤原先的稳态结构,日积月累,本来硬邦邦的冻土突然就成烂泥了。

其次是高寒缺氧问题,不仅是人,现在的蒸汽火车头也会喘不上气,得用涡轮增压柴油机内燃机车、电力机车、或者干脆上燃气轮机火车头也可以。

然后是地质监测和环境保护——地质监测是防地震,环境保护主要是防止高原植被破坏带来的生态灾难,这个问题要是不解决,路修成之后几年来一场山洪泥石流,那画面太美。

唐华:“先做两手准备吧。成都周边抗战时就有美国人修的B-29机场,还不止一座,把这些机场恢复起来驻扎图-4,一旦有事,从四川起飞的图-4可以覆盖西藏全境。”

“怎么转到军事上来了,我在考虑的是西藏经济和工农建设……”总会计师说。

……

“陈副总理,给,”唐华递过去一个发着金属光泽的小匣子,“刚研制出来小规模试用的样品,能听评弹。”

总会计师接过小匣子,这东西大小和袖珍收音机差不多大,然而在唐华的指点下,一按侧面的按钮,正面的面板就斜拉出来,刚好可以放一盒磁带。

把面板再按回去,按下开关,薛筱卿的评书《珍珠塔》声音就放了出来,虽然音量不大,但音色还是很清晰的。

唐华教总会计师把这个微型录音机卡在腰带上,能站能走,动作不受什么影响。再戴上耳机插上线。“现在您可以一边散步一边听评弹了。”

总会计师现在的表情就跟两年前他拿到集成电路的计算机一样夸张。

“这东西,在苏联那边又能赚个几千万吧?”总会计师说。

唐华:“当然是能赚钱了。有点贵,但是青年人可能比较喜欢。而且,这东西和大录音机不冲突,一个家庭里头,一个大的录音机一个小的随身听,可以都买。”

总会计师:“……随身听这名字不错。”

唐华:“陈副总理,我拿这随身听跟您交换个东西,我想请您帮我找一两个评书或评弹的艺人,跟他琢磨琢磨一个剧本怎么改。”

……

11月初,周璇从北京回上海。

也在差不多的时间,还有一位重要人物也从北京到了上海视察工作。

“江委员,这电影一定要彩色宽银幕,4:3的屏幕在描述战争大场面的时候表现力是不足的,1.66:1才勉强可以。”

“这次的电影是国内首次采用的制式,而且电子信息工业局和重机局准备了很多全新的电影拍摄器材,有的器材世界范围内最先进,是我们先想出来的点子,所以肯定要视觉效果最好的彩色宽银幕制式才能搭配得上。”

“胶片的问题解决了?那太感谢了!”

江委员是文化部电影事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央宣传部电影处处长,但一般还是比较喜欢别人叫他江委员。

过了几天唐华又给江委员打电话:

“江委员,我还是不明白为什么一个战争戏那么多的剧本交给了郑君里。……汤晓丹的《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拍得那是杠杠的……对,我就是想把所有的都换成最好的配置。……那,我来和他说叨说叨?”

电话打多了,江委员干脆就来上海计算机所看个究竟。

“怪不得你电话里说有些器材是重工业部重型机器局搞的。”

江委员眼前是一座卡车拖曳的、摇臂长十几米的拍摄台。

因为摇臂太重,拍摄台工作的时候要先像高射炮那样放下四个脚插下驻锄,然后摇臂才能工作。可旋转、可俯仰、可伸缩,摇臂的末端可以放两台摄影机再坐一个摄影师。还有一个特殊设计,那就是摇臂的旋转俯仰伸缩都可以由摇臂末端的摄影师用手中的控制器操纵。

唐华:“这一套系统稍微改一改,就可以作为城市火灾时的高楼层救援车来使用,因此虽然一个电影厂只需要配备一两台,但研制出来也不算浪费。”

超长摇臂拍摄台旁边是一辆拍摄车,4X4小吉普改的底盘,车上坐一个司机、一个摄影师、装两台摄像机。两台摄像机装在一个很复杂的平台上。

小吉普旁边是一个更小的车,它没有动力,是手推车,但很显然这种车能钻进更狭窄的地方,比如插进人列之中。

“这是稳定平台,小车开动的时候,摄像机也基本上不会晃动。其实刚才的摇臂拍摄台,它的摄影机也有自稳定功能。”

“除了自稳定之外,摄像机平台还具有可控匀速运动的功能,这些都是由电子控制器来控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