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民国当小编 第453章

作者:约翰留着长长的胡子

距离驱逐舰20公里,A-26轰炸机投下一枚“蝙蝠”空舰导弹的训练弹,这个小不点喷着火在300米的巡航高度,朝驱逐舰飞来。

参加测试的一门4联装40毫米博福斯炮乒乒乓乓地开火,炮弹拖着曳光一串一串地朝天上飞。短短10秒之内,炮组的装填手居然完成了一次炮弹再装填,但很遗憾,还是一枚炮弹都没有命中。

美国海军作战部长罗伯特·卡尼就呆在基林级“盖亚特”号驱逐舰的舰桥里。“蝙蝠”导弹导弹毫发无损从驱逐舰上空掠过,带起巨大的轰鸣声。导弹过顶,说明拦截失败,40毫米炮的炮手也停止射击,不用转炮口再追尾射击。

罗伯特·卡尼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无论博福斯还是厄利空,对导弹的拦截率都不怎么样。”舰长说。

罗伯特·卡尼:“这大概也在我的预料之中。如果博福斯和厄利空有效,‘曼彻斯特’号就不会沉在台湾海峡了。”

舰长:“所以应该把希望押在‘小猎犬’身上。”

“我想也是这样。“盖亚特”号可以离开了。发电报,让密西西比号战列舰进入测试区吧。”

第六十二章,硬盘可以做小一点

“小猎犬”舰空导弹是50年代末到60年代美国海军舰空导弹的3T组合之一。

3T分别是“黄铜骑士”(远程)、“小猎犬”(中远程)和“鞑靼人”(中程)。

后来鞑靼人被标准中程型取代,小猎犬被标准增程型取代,黄铜骑士没啥鸟用直接淘汰了。

不过鞑靼人和黄铜骑士出现得稍晚一些,1954年唯一能用的是小猎犬,唯一的试验舰是“密西西比”号战列舰。这艘华盛顿条约前建造的旧战列舰现在舷号已经从BB-41改成了AG128,就是对空导弹试验舰。

这次拦截空舰导弹靶标的测试异常惨烈,先是单发拦截来袭导弹,“密西西比”号拦截了10次,拦截成功率是0。然后是一次发射2枚小猎犬拦截一个目标,拦截了6次,第六次终于揍下了一枚靶弹。

每当靶弹毫发无损地从“密西西比”号头顶掠过飞向远方然后受控入海自毁,罗伯特·卡尼就陷入沉思。

“我认为,或许‘小猎犬’过于笨重,影响了它追踪目标时的准度。”罗伯特·卡尼对着全长8.2米、自重1400公斤的小猎犬导弹研究了一个小时,终于找到了原因。

嗯怎么说呢,红旗-2的全长是4.4米,红旗-4增程型的全长是4.1米,刚好是小猎犬的一半。

当然,小猎犬的最大射程40多公里,最大射高24000米,这红旗-4都比不上。红旗-4B(增程型)射程才25公里,最大射高14000米的样子。

……

从1953年到1956年这段时间被美国海军称为“台海危机期”,中国反舰导弹在台湾周边的作战颠覆了以前美国海军的防空理论,逼美国海军做技术转向。

之前美国海军是以己度人,觉得自己的航母怎么作战,苏联的岸基航空兵就用什么方式来攻击靠近苏联的美国舰队。

现在好像彻底改变了。

从1954年起,美国侦察机在黑海、波罗的海和摩尔曼斯克附近都陆续发现了携带反舰导弹的苏联驱逐舰、护卫舰、导弹艇,证明这种导弹已经扩散到苏联、中国,或者说整个社会主义阵营。

其实“鹰击”-1的射程还真没有小猎犬的对空射程远,只是反舰导弹的发射载机可以用低空突防的方式躲过舰空导弹的攻击,然后突然跃升给你一下。

由于小猎犬测试拦截反舰导弹目标基本失败,美国海军提前开始了鞑靼人导弹的研制。

……

上海。

唐华和刘鼐很快理清楚了上海船舶工业的发展方向。

江南和沪东中华这两个厂暂时不做太明显的分工,并行建设。

组装建造的01型护卫舰已经交付,正在着手仿制建造后续。其他的工作就是组装56型、改造基林和弗莱彻、预先研究新的导弹驱逐舰、预先研究民船构型。

民船是考虑到未来美国海军不可能永远这么剑拔弩张,总得进入冷对峙阶段。

但建造新的驱护舰最大的问题还是基本原材料的供应链不全。

唐华来上海首先考察的上钢一厂,并不具备供应船用材料的能力。

民国时期,上海的造船厂还能建造千吨以上新船的时候,使用的是进口钢材进口主机。况且上海造船厂在民国时能建造大量新船的时期很短。上钢一厂、上钢二厂这些本地钢铁厂,是为上海企业民用钢铁制品供应原料的,这两个厂都没有造船所用的宽板轧钢机。

再加上现在上海企业多、钢铁制品的需求量大,也不好把上钢一厂或上钢二厂改成船舶工业供应商。甚至上钢一厂完成转炉改造之后,增加的产量也会全部被急速扩充的上海企业用钢量吸收掉。

所以,只好等武钢1955年投产了。

……

船舶工业的事情结束,刘鼐动身前往沈阳,海军新一代舰载高炮的研制计划该下达了。

枪炮是他的老本行,机工部一局的工作他是可以亲手过问的。

到1954年下半年,全国的兵器工业经过了调整分工,基本分成了大连、沈阳、太原、重庆四个基地。

火炮方面,大连负责坦克炮、加农炮、大中口径舰炮等高膛压火炮;

沈阳负责小口径自动炮(沈飞的机炮就是在这儿仿制的),当然也包括37和25毫米的舰炮;

太原主攻的是各种口径榴弹炮、火箭炮;

重庆主攻迫击炮、无后坐力炮等低膛压炮。

枪械和40毫米火箭筒则四个兵器工业基地全都能生产,只是平时略有一些侧重点,比如7.62毫米狙击步枪现在只由大连生产。

……

送走刘鼐,唐华自己去了苏州,第一站是苏州磁性机器厂。

1950年,磁性机器厂是一个厂,现在分成了三个厂,正在建第四个厂。

其中技术含量最高、地位最高的当然是一分厂——硬盘厂。

“唐部长,现在硬盘容量已经达到10兆,个人计算机根本用不完,所以我们现在的技术研发,主要精力集中在缩小硬盘体积。”

磁性机器厂一分厂厂长黄利达其实不是计算机或机电专业出身的,实际上他都不是大学生,以前是个工厂的职业经理人。但在一分厂呆了两年,他也能把硬盘技术的大方向给说清楚。

“10M硬盘根本用不完……”唐华重复了黄厂长这句话,感觉有点滑稽的样子。

“全世界最多只需要5台计算机。”(1946,IBM创始人小托马斯·沃森)

“10M硬盘根本用不完。”(1954,中国磁性机器厂一分厂厂长黄利达)

“PC永远别想成功,人们不需要自己的个人计算机。”(这句话现在还没被说出来)

唐华觉得,过个十几年可以把早期计算机业的大佬讲过的一些贝利式预言整理整理,在计算机学院的教学楼里挂出来,上边儿是这些大佬的照片或油画,下面的字是这些神预言。

意思就是让学生明白,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发展速度之快,发展方向之神鬼莫测,足以让所有的传统权威跌倒在地。既然踏进了这个行业,那就要多看看这些大佬和他们的名言,从中吸取一些东西,避免以后犯下墨守成规的错误。

“咳。这个方向是对的,下一代和下下一代应该钻研小体积的硬盘,”唐华说,“但归根结底还是提高硬盘盘片单位面积的存储数据量,这样才可以在体积缩小的时候,容量却保持不变。”

黄利达:“是的是的,我知道。李强局长说了,我们的下一代计算机只有这么大,而且以后的普通计算机机箱都会只有这么大,所以硬盘得做小一点了。”

黄利达伸出双手在胸前比了一下机箱的长宽和厚度,“但是我感觉10兆硬盘最近一两年还装不进这种箱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