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民国当小编 第217章

作者:约翰留着长长的胡子

不过还是留了个尾巴,在文字改革方案后面附带了一句流毒很广的话“汉字的最终发展方向是拼音化,汉字简化是汉字拼音化道路的第一步”。

第三次汉字拼音化浪潮是80年代初期,原因就是计算机。

这第三次,表面原因是因为汉卡,本质原因是因为摩尔定律,汉字进入计算机系统的问题很快就解决了。

不过在现在这个时空,市面上销售的计算机存储容量50K,又遇到了一群精神矍铄的大叔大伯新文化运动健将,这一关可不好过。

唐华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一样,坚决否决搞拼音化,并且保证两年之后计算机的存储容量会是现在的100倍。

最终第一场会议还是投票出了决议,汉字走简化字的道路降低学习难度就行,拼音化就不必了。

……

将汉字从危险的边缘拉回来,唐华接着还有一堆关于字的事。

简化汉字和挑选六七千个常用汉字看起来是一先一后的顺序,但为了加快速度赶上两年之后的新计算机系统,所以这两件事同步进行了。一边依据古体字、俗字、行草写法和1936年民国的汉字简化表,对汉字进行简化,一边挑选最常用的汉字,挑选出来先放着,等简化汉字完成之后一替换就成。当然,如果简化汉字的时候把一些字形合并了,那么常用汉字表还是会有变化,会少几个字。

简化汉字则是出一批,就交给唐华一批,要用这些简化后的字形做点阵字模集。华为的小组在完成英俄字符集和英俄字模集之后,就有一拨人要北上建立华为北京研究所,明年初就要开张,第一个项目就是做汉字的点阵字模集。

不过,对唐华的六七千个常用汉字的说法,有人表示太多了。

叶圣陶:“我刚才搞懂了计算机存储汉字的道理。……六七千个常用汉字是不是太多了?我搞了很多年基础教育,我发现只要掌握1500个汉字,人们就可以应付绝大部分的日常文字工作了。如果你们确实有困难,可以先做一个1500汉字的基本汉字集合。”

唐华:“叶老,别这样……嗯,这样说吧,使用计算机的人,目前以及未来好几年,可能都是受过高等教育或中专教育的人,他们使用计算机完成的工作,肯定不会是像小学毕业生那么简单。六七千个汉字的集合,目的就是要能够保证理工科学生在完成他的本科学业和硕士学业时,计算机里可显示的这六七千个汉字仍旧是够用的。”

叶圣陶:“唐院士,照这么说,计算机只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能使用的机器?”

唐华:“最近几年可能是这样,但计算机未来会越来越便宜,数量也越来越多。大概二十年后,计算机就会成为一件很普通的日常工具。那时候计算机的使用也更简便,不一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能掌握,普通人也可以使用。”

季羡林:“刚才你说的是理工科的本科生和硕士生,那么文科的大学生是不是就和计算机没关系了?”

唐华:“……这个,回答和上一句一样,只是最近几年。而且文字改革协会之前也有过倡议书,在法律专业、会计专业都不提倡用复杂深奥的字,另外政府公文和公告也是一样的,所以并不是所有的文科专业都不能使用计算机处理文字信息。而且,季教授,我保证五年之内计算机将可以容纳得下三万多字的汉字全字库。”

季羡林获得了基本满意的回答,不过还是半开玩笑地说了一句:“我这个东方语言系的教授,看来是要暂时被你忽略喽。”

唐华也笑着说:“而且我肯定不会成立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的制作小组,要想开发这些语言文字的字模,让那些国家自己搞。”

季羡林:“说起来,像印度土耳其伊朗这种国家,他们全国上下估计都没有一个人知道什么是计算机,怎么搞?到时候不但梵文、巴利文这种古文字无法传承,现在正用着的印地语,也要被计算机排除在外。”

唐华:“那他们就被信息化时代的第一列火车抛弃了。很遗憾,也有点残酷,但这是……历史必然。”

……

季羡林的话提醒唐华得把控计算机硬件研发和汉字系统研发的进度,这两头的研发时间最好统一起来,不要互相拖后腿。

马上要问世的T52计算机有CRT显示器,T53预定1953年2月推出,来不及装汉字系统了,所以应该是T54,1954年2月。

到时候T54计算机加上480X320分辨率的CRT显示器,可选16点阵或24点阵汉字系统,达不到出版水平,但打印公文的需求可以满足。点阵字体本来就和针式打印机是绝配。说起来T54计算机现在还在犹豫是上集成电路还是用高频晶体管,或许到时候会开发两种版本,一种藏起来一种外卖。

T53没有汉字系统,那么就加入图形系统?1M硬盘?这两种新功能新硬件貌似都很有诱惑力,到时候看哪个技术更成熟、生产成本更让人满意吧。

至于5年之后也就是T56计算机,32000字字库或许会作为排版计算机/文科僧/文科叫兽计算机的选装软件,但这不是关键。

最关键的事情,是1956年2月之前搞出激光照排和激光打印系统来。要不然,用大字库+矢量字模集来干啥用呢。

虽然几种标准矢量字体和特色字体是要在汉字简化方案、常用汉字表出台之后才开始的工作,但委员会的委员和特邀顾问们对这个工作可是感兴趣得很。虽然要从事在16点阵和24点阵的图上画出几千个汉字这种辛苦的工作,画出来之后还要由几位书法名家一起品评这个字写得好不好、要不要调整一下,但书法家们已经自觉开始写楷书和自己的特色字体了。

这些工作倒是可以随时并行,比如沈尹默和启功现在就已经自觉拿起毛笔在一张一张的方块纸上写汉字。当然离矢量字体的开发还早,这些写好的(每个人)几千张方块纸就暂时在档案柜里放着。唐华知道有些事是得提前做,晚了就来不及了……比如齐白石老先生(1864-1957)。

……

“吴老,这么快第一版常用汉字表就出来了?”

唐华拿着厚厚一叠纸,很是意外。

“这只是我们几个人碰头商议后出的第一份草稿,”吴玉章说,“草稿当然不是定稿,草稿出来之后要多找些人,在尽量大的范围内进行讨论,讨论会还要多开几次,增订修删,到时候最终版变动几十个字上百个字都有可能。”

唐华随便翻了翻,当然都是繁体字,但上面也标记了是代表哪几个异体字,以及选这个字的基本理由。

吴玉章:“根据委员会上次会议的决定,常用汉字表在收录理工科名词的时候要多收,科研、工程、生产中会用到的字尽量全收。比如说,元素周期表上所有的字儿,一个不漏,都在里头了。”

唐华点点头,“理工科名词是要尽量囊括。”一边说一边翻到了常用汉字表的金字部。果然元素周期表里的金属没有拉下的。

“Californium,我觉得可以叫锎。”唐华发现了一个,“吴老,去年西博格、汤普森在试验室里用氦离子轰击锔获得了锎,第98号元素。”

“好吧,那就加上一个。”

唐华继续往下看。

“哎?金+容?这可不是元素名字哦。”唐华发现了一个以前一度非常熟悉的字。

吴玉章:“哦,呵呵,鎔啊,金属铸器的模型,《史记·平准书》里出现过,不太常用的汉字,但是……”

“但是是这样的,”叶圣陶说,“北京计算机所负责与文字委员会交接工作的小组长,他名字里刚好有这个字,他有一次就偷偷地问能不能把鎔字加到常用汉字表里面。这小伙子说,鎔字虽然在古今文章里不常用,但作为人的名字有时候会遇到。我们听了觉得有一些道理,就把鎔字加进去了。”

唐华手突然抖了一下,哆哆嗦嗦地放下草稿。

北京计算机所和通信电子所今年招了好大一批清华大学电机系的学生。

清华大学电机系,1951年毕业……

“加,这个字一定加上。”

第192章,只能等南朝鲜军完成训练

在文改委折腾、遥控上海苏州造T52计算机样机、准备空地电子战的工作中,10月和11月就这么过了。

文字改革与信息化委员会两个月的内部评议,拿出第一份初稿准备开各种讨论会审议改革方案。唐华只提供技术支持,大部分时间不开口说话。不过看齐白石老爷爷也兴致勃勃地做点阵字体、提笔写自己的“齐体字”原稿,唐华还是忍不住抽空向齐老求画。

“这是什么?”齐白石问。

“齐老,这是晚辈喜欢的几张……漫画。我就想看这些漫画用国画水墨的形式表现出来是什么样子。”唐华恭恭敬敬地说。

齐白石看了看,虽然构图奇怪了一些,但背景不杂乱,人物细节也比较简单,并不是很难画。

铺开宣纸,磨墨挥毫,一张画就是在构思时齐老会沉思十几分钟,一旦下笔齐老就手不带停,以极快的速度一口气画好。署名“白石老人敬赠唐华”、盖章、完事。

“谢谢,谢谢齐老……”

小心翼翼地捧着几卷国画画卷,唐华一边窃喜一边告别。

齐白石真迹美国队长、蝙蝠侠、超人……先藏起来不要让任何人知道,几十年后再放出来,看那时候大家会不会疯掉。

……

朝鲜战场电子战的工作现在全权交给李强,唐华从北京用50中心-志司的计算机通信线路与李强联系。不过问题就是李强经常不在志司,每周只有1天在志司,这还是唐华要求之下才安排出来的。其他的时间,计算机通信线路就成了真·电邮,或者说一个留言板。

李强:“至11月10日,美军的干扰飞机仍在使用8频段干扰器,但美军基地军械部似在自行调节干扰器的干扰频段。11月3日进行了一次绕山侵入尝试,11月8日进行了一次高空降高尝试。11月8日美军的尝试使我军击落一架F-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