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民国当小编 第122章

作者:约翰留着长长的胡子

“杜鲁门总统郑重声明,他希望世界局势永远不至于有使用原子弹的必要。总统告诉首相说,他也希望把可能改变这种局势的情况发展随时通知首相。”

英美联合公报,在否认美国会使用原子弹的同时,嗯,还求和了。

……

第一站,长春;第二站,沈阳;第三站,大连。

从50中心返回,得是绕着回北京。

“唐部长,112B厂的主要设备都已安装完毕,过半数设备经过了调试, 这个月底就可以完成生产准备。”

在已经被内定为112B厂的空军第三十八厂东区,黄志千向唐华介绍厂区的设备安装调试情况。

冲床、刨床、铣床、磨床、锯床

螺纹加工花键加工齿轮加工刻线机……

再巡一遍为正式生产囤积的铝材,钢条,铜线,从大连要过来的火箭发动机和引信战斗部,还行,配制得很齐全。不过唐华特地在沈阳下车可不是为了做个例行生产检查。“老黄,三十八厂东区你们继续做下去就行了。要不,咱们现在就去西区看新家伙?”

三十八厂西区,也就是原来的航空修理厂主要厂房所在地。除了密集的厂房和仓库,这里还有一条2000米的飞机跑道。毕竟飞机大修厂,出厂的飞机是要经过试飞才能重返部队的。

几个月前,唐华问空军要两架图-2,再要几架滑翔机改为拖曳靶机,用来做防空导弹的实弹打靶测试。刘业楼皱皱眉头,虽然原则上是同意了,但还是表示出对拖靶的母机的安全性的担忧。

唐华回来考虑考虑,也觉得有一些问题。自然防空导弹系统的火控雷达是不会照错的,一千米长的缆线,靶机和母机差一千米的距离,在8公里以内,雷达还是比较容易分辨出来的。

但是万一操作手就是搞错了,雷达对着母机直照呢?

除了操作手犯错,还有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导弹出错。实弹打靶会经常有导弹尾追靶机的时候,如果导弹尾追靶机,而无线电近炸引信又没有被靶机的电磁信号回馈触发,导弹超过靶机继续往前飞,那可就钻到母机附近去了。

还是无人的遥控靶机最安全。

在给黄志千发电报,询问空军第三十八厂的仓库里有没有什么日本鬼子库存的旧货,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唐华就给黄志千下了个任务,就地取材制造五六架遥控靶机。

汽车开进三十八厂西区,一个机库的大门已经打开。

“这是……这不就是中岛91式战斗机么?”唐华看着机库里的无人靶机乐了。

中岛91式,1928年日本陆军研制的上单翼战斗机,虽然是从双翼机进化到单翼机了,其实飞行速度才300公里/小时。

1931—1934年日本共生产了320架中岛91式,30年代初期在关东军配属了不少,而且在1937年突然全部退役,所以在沈阳的飞机修理厂找到几台中岛91式的发动机应该是不难的。其实黄志千找到的不只是中岛91式的发动机,还找到了很多散装的破烂中岛91式战斗机机身构件,发动工人一阵攒,就攒出了第一架靶机。

“这种飞机我们在三十八厂找到的废旧零件最多,”黄志千说,“就目前挖宝挖到的成果来算,一共可以组装出三架中岛91式无人靶机来。另外还能组装出一架三菱九二式侦察机、一架川崎九二式战斗机。”

这就好玩了,都是30年代初期的老古董,既然黄志千说能做,那组装好的飞机肯定可以再飞起来。唯一的问题,就是这些靶机速度有点慢,最大飞行速度两三百公里/小时,美国的喷气式战斗机,在低空飞六七百公里的时速也很常见。不过因陋就简,就顾不得这么多了。

为了搞无人靶机,黄志千申请在三十八厂成立了一个无人驾驶飞机研究室,这也是三十八厂/沈飞的第一个飞机(含靶机)研制设计部门。

“自动起飞控制系统,按你的设计概念图做的。”

“遥控机。飞机屁-股的天线是无线电接收机。”

“半自动的飞行稳定控制系统。”

唐华一个个系统看过去,这个时代的无人靶机,那就是一个遥控航模,大号的航模。

为了缩短研制周期,其实也是简化设计,唐华让黄志千不要搞着陆系统了,直接绳网回收。毕竟这三款靶机速度最快的才300公里/小时,它们起飞/降落的最低速度可到100公里/小时左右,重量1吨多点儿,绳网直接就兜住了。这不断缩短了至少一个月的研制周期,还能让靶机便宜不少。起落架和着陆遥控电路可值不少钱呢。

给中岛91式无人靶机装上一点油,三十八厂的工人把靶机拖出机库,拖到跑道的起飞点。用摇把启动,等飞机发动机“突突突”地动起来之后,工人赶紧撤离。黄志千就摁着遥控器,指挥这架老爷机加速升空。在天上转了几圈,用望远镜可以看到靶机上用来表示油量的灯从闪绿光变成黄光再变成红光,说明油快烧完了。在跑道一头遥控飞机的黄志千就让飞机降下来,一头扎进降落减速用的绳网。

“老黄,1月2号,元旦过后就动身,时间节点千万记住了啊。”

靶场在北京十三陵,当然要把所有的靶机都装箱打包,火车运到北京再组装起来。

沈阳造靶机,但下一批打靶测试的导弹目前还不是沈阳生产的,是在大连。

说起来,刘鼐已经在大连蹲点两个多月了,可能还要继续蹲下去。朝鲜前线战斗这么激烈,大连的军工生产压力太大。

“唐部长,从12月起,40火和108火的产能基本上就能满足前线需求了。你这次来,是不是又有什么新奇武器要搞?”

唐华:“这……暂时还没有想法。不如看看前线作战的指战员有什么反馈?”

我就是来看看防空导弹最后一批打靶试验弹备齐了没有而已……

“反馈还能有什么,一片叫好呗。去抗美援朝的都是百战老兵,用过的枪炮多得很,一对比,那对40火、108火就只有夸。不过要说想法……前线指战员没有,我这边……我倒是有一个。”刘鼐摸摸自己脑袋,“就这个步枪。有什么法子能让步枪打得特别准?”

“你是说打得又远又准的步枪?”唐华大为惊奇,不过再想想觉得这也很合理。刘鼐在根据地兵工厂做的最著名的一件事,就是由李强牵头,他实际操刀,在根据地的小作坊修造厂里自制了八一式马步枪。所以说刘鼐实际上是个枪迷?

“不瞒你说,老哥我的枪法还是可以的,在根据地兵工厂我兼职试枪员,修的造的枪,出厂前我都要打上三发。”

“那就太好了,这个有意思。”唐华笑了,“行,就搞这个!不过,没那么快。”

众所周知,1950年中国是没有光学仪器生产能力的,连军用双筒望远镜都生产不了。好在还有伟大的社会主义大家庭,还有东蔡——蔡司耶拿,因为二战而被一拆为二的蔡司公司东德分公司。

唐华觉得自己或者说中国重工业部门已经成东蔡的大客户了。50年初就去订购无线电制导炸弹系统的瞄准镜,接着是夜视仪/红外系统的光学器件,都是一大批一大批地买,现在还要加上狙击步枪瞄准镜。

简单写了个8倍光学瞄准镜的规格需求表,特别提到要定制20毫米宽度的横向槽螺帽紧定装置,先发给北京,让周宽拿给王大衍细化,再交给外贸部发订单。

狙击步枪用什么口径……其实也没得选。

12.7毫米子弹不考虑。虽然大连建新公司在生产美式12.7X99弹,可能要转产苏式12.7X108弹,但现在唐华还没有信心把12.7毫米步枪的重量降低到人力可以方便携带的程度。

8~9毫米的弹药,现在找不到。只能在7~8毫米的传统制式步枪弹药里选。

7.92X57弹丸太重,初速捉鸡。日本6.5、两种7.7弹更渣,直接排除。

美式7.62X63倒是挺好的,可不是我军大规模生产装备的型号。

只能选苏式7.62X54R。

接下来就没什么事可做了,大概也就是让刘鼐盯一下刚刚建立的苏制7.62X54R子弹生产线,看有没有可以抽调出来的特别优秀的熟练工人。其他等几个月后东蔡的货到了再说。

第九十八章,卖超算给苏联吗?

莫斯科,鲍曼工程学院。

航空工程学院教授奥列格从办公室匆匆赶往计算机室。走近门口,就看见两个自己的研究生夹着书包匆匆撤出计算机室。

“到底发生了什么?”奥列格一脸迷惑。

“教授,您进去看看就知道了。噢,塔吉扬娜阿姨也在里面。”

奥列格一拍脑袋,糟了。

“塔尼亚,为什么你要带这么多人来,都是来借用计算机的吗?”

塔吉扬娜,奥列格教授的妻子,是苏联中央统计局国内经济普查和调查处的科长。时间已是12月中旬,年底例行的经济大统计又要开始了。已经运行了二十多年的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必须依托于全面的国情统计调查,每年年底,中央统计局的各个部门科室便要面对堆成小山的数据资料。奥列格教授看见妻子最近忙得不但每天加班两小时,有时候回家还要带一包资料表格回去边算边填,便告诉妻子,他们学院今年9月购买了一台“电子计算机”,好像可以加快计算速度。

在一个周日的下午,奥列格把塔季扬娜带到学院,启动计算机让塔季扬娜用计算机给她的工作完成一些“简单计算”。

第二天,周一,塔季扬娜就带着部门的全部6名员工,把奥列格的计算机占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