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强侯爷 第161章

作者:东一方

  朱善长神色睿智,缓缓道:“我上任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明律法,整顿民风民俗。”

  “如今的大周境内各地,法纪废弛,地方混乱,更有宗族欺压地方的百姓,还有无数的游侠儿四处为祸。我如果上任处理政务,第一件事,那就要整饬民风。”

  “伤人、欺辱人、杀人,一概依照律法处置。”

  “绝不徇私枉法。”

  “这么做,是重申‘律法’,让所有人知道,新上任的官员,并非和以往的人一样。新上任的人,是要为民造福,是能为民做主的人。”

  朱善长侃侃而谈,说道:“这是所有事情的前提,如果没有这个前提,法纪废弛,地方混乱,要再安排命令,地方上也不会有人遵守。建立了威严威信,才有后续的安排。”

  王奇点了点头。

  朱善长的思路是正确的。

  王奇脸上有期待神情,询问道:“乱世当用重典,你所言不错。那么建立了威严威信,你的下一步,又打算怎么做呢?”

  

第234章 捡到宝了

  

  朱善长脸上的神情,颇为严肃,不急不躁的道:“第二,是清查南阳县的人口,丈量南阳县的土地,重立户籍和土地的黄册。”

  “整个南阳县境内,贼匪肆虐,百姓流离失所。”

  “地方上,彻底荒废了。”

  “值此之际,南阳地方上的世家大族,以及其余一应都已经毁掉。所以在这时候,南阳县是一张白纸,可以任由我们安排。”

  朱善长说道:“我们在这时候,可以顺利的清查当地人口,重新统计户籍。地方上的人口统计清楚,那么对于地方上的管理,以及治理,才大好处。”

  “再者,人口调查清楚,施政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如果没有这一前提,一切的发展,都是睁眼瞎。譬如说,官府要免税,到底免除多少百姓的赋税,到底能落实多少,都是问题。”

  “唯有把地方上的人口、土地,彻底弄清楚,才有后续的治理。”

  朱善长道:“没有这一前提,处理政务就不容易。”

  王奇听得眼前一亮。

  心中已经认可了朱善长。

  不论是第一点的律法,亦或是第二点的户籍和土地政策,那都是治理地方上的关键。

  是最根本的问题。

  王奇颔首问道:“第三点呢?”

  朱善长道:“第三,以工代赈,救济百姓,让南阳的流民和百姓,至少能生活下来。地方上很乱,百姓的日子很不容易。”

  “如今的地方上,百姓已经陷入困境。他们如今最大的难题,不是说没有耕地耕种,而是没有钱没有粮食,无法活下来。”

  “所以第三点,必须以工代赈,由官府牵头,出钱招募百姓做事。由官府牵头,开沟挖渠,修筑堤坝,疏通河渠,加固城墙。”

  “但凡来做工的百姓,都可以赚钱。只要有了钱,他们就可以购买粮食。至少,百姓能活下来,不至于直接饿死。”

  “只要百姓有了活下来的机会,才算有了生机。”

  朱善长侃侃而谈,继续道:“如果地方上的百姓,连最基本的生活都无法满足,没有饭吃,无法活下来。其余的一切,都是无根之萍。”

  “啪!啪!”

  王奇闻言,忍不住鼓掌称赞。

  他更是赞许朱善长的逻辑,从第一点开始,是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最关键的是,这些是一步一步安排的。

  每一步,都为后面做铺垫。

  王奇赞叹道:“不错,说的极好,可还有后续?”

  朱善长道:“有!”

  王奇道:“我洗耳恭听。”

  这一刻的朱琛,苍老的面颊上,满是自豪和骄傲。

  他的孙儿,是他教导出来的。

  他知道孙儿的能力。

  是内政高手。

  这样的人,必须要追随人才有施展的空间。在未来的乱世中,更是要选择一个好的效忠对象。唯有如此,才有施展才华的空间。

  王奇是最佳的人选。

  朱善长这时候,也是大受鼓舞,他思路更是清晰,不急不躁的道:“第四,按照百姓的人口,重新划定土地,分配田地,再鼓励百姓农耕。”

  “因为地方上遭遇了诸多的混乱,百姓的日子,极为艰难。”

  “所有地方上的赋税处理,不可能完全按照朝廷的规定来。譬如,如今朝廷的税收很是严苛。如果按照这一税收来,百姓难以休养生息。”

  “所以,必须要减免百姓的赋税,让百姓至少能真正的养家糊口。”

  “官府以工代赈,是为了让百姓熬过艰难困苦的日子。等官府给予他们耕种的种子,他们栽种了一季,收获了粮食。那么南阳县的地方上,也就有了一个良性的发展。”

  朱善长说道:“不至于说,一切需要官府来帮忙,”

  王奇赞道:“说得好!”

  朱善长继续道:“第五,是发展南阳县的商业。纵观天下各地,但凡繁华富庶的地方,商业必定极为兴盛。如果没有商业,单纯是农耕,百姓顶多是不饿。”

  “地方上想发展起来,必须要有商业的汇聚。”

  “在发展商业上,给予经商的商人,减免赋税,以及给予各种优惠。有了这些条件后,商人云集,渐渐地方上繁华起来。”

  “如此,才算得上大治。”

  朱善长说道:“当然这些安排,实际上是建立在地方上安稳,不遭到贼匪入侵的前提。如果时不时,就有贼匪入侵,时不时就被贼匪攻占,一切都是白搭。”

  “而且虽说我阐述的是五个方面,实际上的操作,却远远不止这些。”

  “每一项,都是千头万绪。”

  “要运作,都不容易。”

  “再者五个方面的事情,也并非一步一步完成才会安排,有些可以同时安排的。涉及到具体的操作,会更加的复杂。”

  朱善长说道:“如今,我只能是纸上谈兵,简单阐述一个大方向的施政。”

  王奇赞道:“朱公,你有一个好孙儿啊!朱家,有麒麟儿!”

  朱琛闻言,老脸笑容绽放。

  布满了脸上的褶子,彻底舒展开来,脸上尽是喜色,他笑道:“小侯爷谬赞,这小子也只是自己瞎琢磨的。实际上,他可没有什么经验的。”

  王奇说道:“已经很不错了。”

  说到这里,王奇郑重道:“朱公,朱善长的才华,我已经确定,很是不错。他或许在施政上,还有很多瑕疵,毕竟不曾亲自去做过,没有经验。但他的思路,以及他的逻辑,极为严谨。可是他到了我的身边,连县令都不是,这会很屈才。你,当真舍得,让他跟随我。”

  说到这里,王奇又看向朱善长,问道:“朱善长,你当真愿意吗?”

  朱琛不曾说话,而是看向了朱善长。

  他该说的早就说过。

  他相信,朱善长不是什么浮躁的秉性,能踏踏实实的做事情。

  朱善长神色不卑不亢,道:“我甘愿为小侯爷效力,虽说小侯爷如今,还是一县之长,但我相信未来,小侯爷必定龙腾九霄。”

  顿了顿,朱善长双手合拢,躬身道:“朱善长,愿为主公效力,恳请主公接纳。”

  王奇上前,搀扶起朱善长。

  王奇知道捡到宝了。

  他治理地方,需要朱善长这样的治理人才。有朱善长在,王奇能脱身出来,不至于全身心都得在县衙处理政务。

  王奇这时候转身看向朱琛,拱手向朱琛揖了一礼,感激道:“朱公,王奇在此多谢。谢你,为我培养了这样的一个人才。”

  朱琛道:“小侯爷客气。”

  王奇说道:“既如此,事情就定下。我出发之际,朱先生随我前往南阳。”

  “喏!”

  朱善长躬身应下。

  王奇不曾多逗留,简单又说了一些安排,让朱善长提前了解南阳县的情况。然后,王奇便起身告辞,毕竟接下来,还得看荀家筹集兵马的事情。

  他得回荀家去看着。

  王奇一回到荀家,苏烈就道:“公子,荀祯先前派人来请您去,说有要事商量。卑职先前说您外出办事去,等您回来了再去见他。”

  “知道了。”

  王奇点了点头,便往荀祯的书房去。

  

第235章 训话

  

  王奇进入书房中,见到了荀祯,落座后道:“荀家主找我,有什么事情吗?”

  荀祯道:“小侯爷,士兵的事情,已经安排妥当。我们颍川各大家族,筹集了两千士兵。其中,我荀家出五百私兵,是最多的一家。”

  王奇拱手道:“荀家主的恩情,王奇感激不尽。”

  荀祯说道:“小侯爷客气,说起来,这本就是合作,而且也是互利共赢的事情。毕竟,小侯爷要对外宣传我颍川世家的仗义,以及颍川世家的倾力相助。”

  王奇说道:“不管如何,如果没有荀家等大家族的慷慨支持,我就没有士兵剿匪。这一点,很是重要。”

  荀祯见王奇这么说,心下松了口气。

  王奇认这个人情。

  那么以后荀家如果有什么事情,找王奇帮忙,王奇肯定不会推脱的。

  这是人情的好处。

  荀祯继续道:“我们各大家族商议了一番,除了赠送两千士兵给小侯爷外,还给予粮食和一些钱财。毕竟沿途,需要花销,也需要粮食。”

  “我们各大家族,还筹集了五万两银子,以及十万斤粮食,供小侯爷带上。毕竟沿途,需要粮食给士兵吃。”

  “至于五万两银子,便是赠送给小侯爷的。”

  荀祯说道:“这些钱,算是我们颍川世家的薄礼。”

  五万两银子,对各大世家来说,一家一户出一点,实际上是极小的开销。

  不是什么大问题。

  十万斤粮食,那更是不值一提。

  这对王奇来说,却是极大的帮助,能使得王奇这一路,不担心军队的开销和粮食补给,不担心沿途消耗的粮食,能确保他稳稳的进入徐州。

  王奇微微颔首,道:“荀家主的恩情,王奇谨记在心,多谢。”

  荀祯仍是摇了摇头。

  既然做了,自然做好,要让王奇生出感激之心。

  这才是关键。

  荀祯说完正事后,话锋一转,笑道:“听府上的人说,小侯爷一早就外出办事。不知道,可有什么需要老夫帮忙的?”

  这是试探情况。

  了解王奇出去做什么?

  王奇察觉荀祯的心思,却不以为意,直接道:“是朱琛朱公相邀,他膝下有一孙儿朱善长,颇有才学。朱公希望,我收下朱善长在身边做事,就是这一事情。”

  荀祯道:“小侯爷收下了朱善长?”

  王奇点了点头道:“朱公一片苦心,我自然只能答应。”

  对于朱善长的情况,王奇没有多说什么。

  毕竟是秘密。

  荀祯点了点头,不再多言,心头却是冷笑。昨晚上朱琛,就建议所有人,把自己家族的年轻俊杰,都送到王奇的麾下做事,只是所有人都拒绝。

  即便荀祯,也不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