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1991 第67章

作者:陈家过河卒

第一百四十一章 黑鹰还是米17?

通过美国的国会议员的牵线搭桥之后,西科斯基公司的代表,销售经理塔斯曼终于开始了与中方的民间代表私底下的谈判。这场打着机械机床贸易,看起来并没有什么不同特别的商业贸易其实是两个国家之间一场秘密会晤。

东亚国家方面派出的是人是一家名为北方精密机械的空壳公司的代表,反正这种事情具体拍板的还是上级领导,至于过程如何完全不是重点。

雄心勃勃的西科斯基公司这次想要一口气出售至少六十架黑鹰直升机,用这笔订单来度过销量低迷的这段时间,从这么多年的零件进口情况来看,塔斯曼相信这个国家急求黑鹰直升机,所以无论西科斯基公司开出什么样的价格,他们都会在谈判桌上迫不及待的答应。

换句话来讲,这场交易中西科斯基公司是完全掌握了主动权的。他认为甚至不需要花费太多的口水,就可以完成这单交易。于是在谈判桌上,塔斯曼表现出来的咄咄逼人也就变得情有可原了。

“当初我们购买的黑鹰直升机民用型号单价六百万美元,现在居然已经涨到了八百万,这水涨船高的速度,有些离谱了吧?”北方精密公司的代表是一个文质彬彬,大约四十多岁的中年人。面对美国人狮子大开口,他不满意的回答道。

“我想你是有些误会了,你想想上一次采购二十四架黑鹰直升机的时候还是在1985年的时候,距离现在已经过去了七年了。再这么没价值的商品也该随着原材料涨价而涨价了吧,何况还是技术不停翻新,不停进步的黑鹰直升机。在高原环境中,贵国可是再也找不到像我们一样优秀的直升机了,不买的话就是你们的损失呢。”讲到这里,西科斯基公司的代表塔斯曼语气有些威胁的味道了。

“但是八百万美元的单价,着速度可比通货膨胀率要可怕得多啊。”北方精密公司的代表还真的跟美国人杠上了,他继续砍价,“虽然我国在高原运输直升机这一方面有着庞大的缺口,不过我不认为我们就非得要接受你们的价格。你要知道在这一方面,我们同样也有相当的经验。这几年来我们一直在进行高原直升机的研究,可以说从黑鹰入手到现在,已经积攒了大量的经验。只是还未能一下子全军装备而已。”

对面有恃无恐,甚至不想采购的模样,让塔斯曼有些疑惑了,按道理来讲对方不应该是这种“爱要要不要滚”的态度,莫非其中有着别的猫腻?

北方精密公司的代表一边忽悠对方,然后在等着另外一场交易的结束。所以他也不介意现在跟塔斯曼扯一下别的事情。一身笔挺西装的代表曼斯条理的倒上一杯茶,说道,“虽然我不知道美国人做生意是怎样的,但是中国人做生意讲究一个诚信,只有双方都在诚信和平等的角度上,才能真正的做到双赢的局面。”

当翻译将这段话告诉塔斯曼的时候,对方一头雾水,他问道,“道理我都懂,但是我想问一下这跟我们的交易有什么必要的联系吗?”

中方的代表笑而不语,就在他继续说下去的时候,塔斯曼身后突然步履匆匆的走出一个人,低声的附在耳边讲了一句话。同时中方代表旁边的人也朝着他耳边低语了一句。

只是同样的动作,坐在沙发正对面的两个人流露出的是截然不同的表情,塔斯曼的脸上浮现出来的是震惊和愠怒,而中方代表一如既往的温和如水,波澜不惊。仿佛一切都在他们的掌控之中。

此时距离这间谈判室只有一层楼之隔的另外一个房间,苏联的代表维克多正和中方谈判代表握手欢笑,庆祝一单生意的达成。

“你们居然在跟苏联人做生意?这算是什么意思?挑衅吗?”塔斯曼恼怒的说道,这一切看起来就是中方精心设计好的局,等着美国人难堪。

“没有啊,只是你们的黑鹰直升机民用版本实在是太贵了。八百万美金的单价足够我们买三架同样是高原型号的米17直升机了。”中方代表托着下巴微笑着说道。

“虽然米14直升机在性能方面的确比黑鹰要略逊一筹,但是中国有一句老话,叫朱砂不足红土为贵。便宜且质量可靠的米17直升机自然成为我们的不二选择。哦对了,我们可是达成了三十五架米17直升飞机的订单呢。如果贵国不愿意再降价的话,那么很可惜我们仅仅会少量采购了。”

塔斯曼已经信誓旦旦的向上层说过自己绝对会完成这项交易,突如其来的打击却让他整个人不知所措,头脑一片空白。在最茫然的时刻,塔斯曼作出了一个错误的选择。

“那你觉得单价多少钱适合?”原本紧紧咬着价格的塔斯曼终于松开了嘴。

见有了突破口之后,中方代表忙不迭的说道,“我们做生意讲究一个诚信,也不会太过得寸进尺,单价四百万美金,我们愿意买三十六架黑鹰直升机。”

“四百万?那可是整整一半的价格啊,我的上帝,不,我不同意,绝对不能以四百万的价格出售。”塔斯曼疯狂的摇着头,他说道,“最少六百万,你知道黑鹰直升机不是粗糙的俄国产品,我们是性能最优越的飞机,不是那群喝伏特加的家伙们可以研制出来的!”

“五百五十万?”中方代表有恃无恐的继续逼迫,“如果还不愿意答应的话,那么我们就只好放弃黑鹰直升机,直接找苏联方面进口四十一架米17直升机高原型号了。”

在双方的唇枪舌战之后,想狮子大开口的美国人最终以单价五百九十万美金的价格成交了四十一架黑鹰直升机,虽然他们还是大赚了一笔,但是比起之前的价格。塔斯曼觉得西科斯基公司至少少赚了一半。

与美国不同的是,苏联方面的维克多代表一开始就表现出非常谦虚的姿态,不但在价格方面给予数量上的优惠折扣,而且承诺提供零件维护等各种售后服务。在中方的眼中,苏联的态度获得了好感加持,最终让原本只想购买十八架直升机的他们翻了一倍。

最重要的是,米17和黑鹰相比起来,实在是便宜不少。

维克多从大楼出来的时候,刚好遇到了有过几面之缘的西科斯基公司销售经理塔斯曼,这位之前嘲讽过自己是劣等军火商人的高傲犹太佬没想到也有神情沮丧的一天。

“呦,这不是塔斯曼经理吗?怎么这么巧你也在这里。”维克多乐呵呵的向他打招呼。

看到死亡商人维克多的身影,塔斯曼先是一愣,然后也好像有些明白,再看看身边中方代表脸上会心的微笑,让他瞬间明白过来发生了什么。

这绝对是一场局,中方两边下棋,好让利益最大化,而现在从苏联代表的表情看来,吃亏的就只有美国一家而已。

但是这些事情在公共场合不好发作出来,塔斯曼只是狠狠的盯了一眼维克多,反击道,“我刚好来看看公司有什么质量优越的产品可以推销出去。只是有些意外在这里遇到一个出售假冒伪劣产品的商人。”

“哦?假冒伪劣产品?可是据我所知贵公司的产品在谈判中并没有多的顺利吧?可能甚至被人步步紧逼,以至于到了割让一大块利润的地步?”维克多毫不客气的嘲讽道,“不好意思啊,这次看起来好像优质产品并没有占到多少便宜嘛。反倒是你口中劣质产品口碑一致的好评呢。”

说完这句话,苏联代表维克多不再理会一脸酱紫色的塔斯曼,他转过身向中方人员友好的握手,然后用标准的中文说道,“希望下次有机会我们还可以再次合作,张将军。”

儒雅的中方代表微微一笑,说道,“乐意至极。”

第一百四十二章 祖国没有让你失去更多

尽管美国人将苏联横插一脚的做法看作是一次蛮横的挑衅,并在私底下提出了抗议,但是这依旧改变不了苏联人开始从美国手中争取中方订单的做法。何况美国人虽然答应出售黑鹰直升机,但毕竟是民用版本。在亚纳耶夫的特别叮嘱下,苏联出售的武器可是实打实的军方专用,比起美国的猴版,性能方面当然比前一批的交付的米17直升机要好得多。

这样一来,双方的诚意高下立见。而中方军队领导人也有同样的考虑,既然美苏之间都想拉拢自己,那么就利用这个机会继续引进新型的武器装备,以便用来淘汰军队中已经过时的产品。现在的苏联就是一台接到订单之后,开足了马力疯狂的生产机器,利用军售订单来摆脱财政赤字的问题。

不像美国为了顾忌盟友的掖藏,苏联将军售战胜美国的新闻大方的刊登到了报纸上,也好恶心一下美国人和欧洲人,至少让他们看清楚你们自由世界的领袖是什么样的德行。

所以当弗拉基米尔同志看到这一则新闻的时候不禁拍手称赞,差点翻到了桌子上的一盘菜。但是弗拉基米尔毫不在意,因为对他而言,祖国母亲的一荣一耻才与这位快七十岁的老头子息息相关。

反而在他身边吃饭的娜塔莎有些不乐意了,照顾了伤残的丈夫这么多年,哪次让她省心过,娜塔莎放下碗筷,揪着弗拉基米尔的耳朵吼道,“都说了多少次了,看报纸就看报纸,你那么激动干什么!那让不让人好好吃饭了。”

“别激动,别激动,亲爱的妻子,你看,我们的祖国刚刚在军售问题上打败了美国人。这难道不是一件值得令人高兴地事情嘛?”弗拉基米尔同志就像一个孩子,笑的很开心。

“那是人家外贸人员的功劳,跟你一个几十年都没上过战场的人相比。”娜塔莎继续挖苦他,“祖国,也就去年二战士兵补贴提高了一些,你觉得还有什么值得你骄傲和庆贺的事情吗?”

“当然有,就是这一件事情,就值得我们庆贺。”弗拉基米尔同志表情变得严肃了起来,他对自己的妻子说道,“去年是我们国家经济最困难的一年,政府削减了很多的项目,唯独在老兵待遇福利这一块,不降反升。这难道不是说明了祖国没有忘记我们吗?”

亚纳耶夫上台之后在退役士兵和现役士兵的待遇上都有所拔高,这也是为了预防平衡大规模裁军之后出现社会问题。

“是是是,你说什么都是对的,弗拉基米尔同志。”娜塔莎没好气的说道,收拾好他身边的碗筷后,顺手拉开了身后的窗帘,望了一下外面晴朗的天气,问道,“老头子,天气这么好,要不要出去逛逛?”

“好。”弗拉基米尔同志爽快的答应道。

娜塔莎抱起自己的丈夫,像抱着一个轻盈的孩子一样将他放到轮椅上。弗拉基米尔的双腿早就在卫国战争中被纳粹的炮弹炸毁,虽然在医院中截肢捡回了一条命,但是医生告诉他下半生都只能坐在轮椅里过日子了。

这对身为军人弗拉基米尔同志来讲,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失去了双腿的士兵就像被抽空了灵魂的躯壳一样让人不知所措。所幸的是,他的未婚妻并没有抛弃自己,弗拉基米尔同志回到自己的家乡,与等候他归来已久的妻子结婚之后,就在家乡平静的度过了下半生。除了每个月准时到手的伤残退役士兵补贴之外,仿佛祖国已经遗忘了他,就像那些曾经出生入死的战士一样,长眠在苏联各地的某一片白桦林之下,再也没有人想起。

人老之后总会沉浸在过去的某些记忆之中,而参加卫国战争的弗拉基米尔同志自然会喋喋不休的跟自己的老伴讲述当年的战争史,“我跟你说啊,当初……”

“行啦!”娜塔莎打断了弗拉基米尔准备好的长篇大论,说道,“你那些陈年往事的光荣事迹我都听了不下几千遍了。再说你都在七十多岁的人了,怎么还在唠叨着当年如何如何。换一个话题吧,老头子。”

娜塔莎叹了一口气,说道,“都这么多年过去了,别再想着当初的事情,你也应该放下了。人还活着,比什么都好。”

弗拉基米尔默不作声,任由妻子娜塔莎推着轮椅走在长长的河堤上,温暖的风挂过他的脸,舒服惬意的他眯起眼睛,静静的欣赏着春季来临的风光。

他并不是沉浸在过去之中走不出来,只是当年一个连队的士兵,最后只剩下了他一个人。如果连他都不说,那么这些人的事迹将会埋没在一块无名碑之下。等他死后,将会真的没有人在想起。

“1942年,那是严寒的冬天。”弗拉基米尔同志望着逐渐融化的河流,一个人自言自语的说道,“我们连队将要度过一条河,朝对岸看守物资的德国军队发动一场突袭。那是德国人在战争地区所有的燃料物资。我们一如既往的接受了命令,趁着炮火和夜色的掩护,悄悄接近敌人的阵地。”

“但是我们没有想到,那是敌人精心设计好的圈套,等我们的军队快上岸一半的时候,德国人的机枪开始朝我们扫射,很多同志倒下了,我亲眼看见政委的手掌被敌人的枪打断。但是我们没有放弃,向敌人的营地匍匐前进。直到那些该死的纳粹点燃了车辆的油料和燃料物资。熊熊燃烧的火焰就像岩浆一样,顺着斜坡往下流淌,无情的吞噬我们的同志。而我们和纳粹之间隔开一道火墙,攻不过去,就在我们一筹莫展的时候,走在最前面的政委,毫不犹豫的冲向燃烧的油料之中。高声的喊着,‘前进,同志们’。”

“有了政委的开头,然后是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没有人选择后退,就算跑在最前面全身被火焰包裹。像一个移动的火球一样的政委,毫不犹豫的冲向对面的敌军。有些同志已经被烧成了一片焦黑,但是依旧朝着纳粹开枪。呵呵,娜塔莎,你看见过吗?无数被火焰席卷的战友,就这样喊着乌拉,压向对面的敌人。这场景,让跑在最后的我终生难忘。”

“那时候,德军在漫长的冬季之下兵力急速消耗殆尽,看守物资的军队其实所剩无几。在全连队付出三分之一的伤亡之后,我们占领了他们的后勤营地。也就在那一天,我们连队获得了一个新的称号,红军地狱连。听那些俘虏说,当时就像看到无数从地狱里面爬出来的恶魔,准备将他们撕扯殆尽。”

娜塔莎想起丈夫所说的全身是火的士兵,就感到一阵莫名的恐惧。更别提那些亲眼目睹这一幕的德军。

“也就是那一个晚上,我被迫击炮炸断了双腿,送到了后方的医院。后来连队在一场战争中被包围,援军来得太迟。除了少数几个幸存者之外,其他人都阵亡了。”说到这里,弗拉基米尔的眼角滴下浑浊的泪水,娜塔莎从口袋里掏出手绢,小心的帮他擦掉。白发苍苍的她一概往日的唠叨,轻轻抱着弗拉基米尔的胳膊,说道,“老头子,别再想过去的事情了,你还有我,这就够了。”

弗拉基米尔没有回答,只是默默地念出几个他还能记住的名字。

“列兵,卡德罗夫,去年三月逝世。”

上一篇:重生之抽奖空间

下一篇:游戏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