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1991 第444章

作者:陈家过河卒

列昂尼德轻描淡写的说道,“这是苏联和德国之间签订的秘密协议,就连美国总统也不知道这一内幕。之前他们不是许诺只要介入轰炸罗马尼亚的战争,他们就会帮你们加入欧盟的游戏之中么?”

他的提问没有得到回答。列昂尼德指出了另外几点有趣的情况。

“当然你也可以认为这份文件是假的,不过你可以咨询一下德国驻匈牙利大使,他们或许会知晓这份文件的内幕。当求证完毕之后,我们可以再来谈接下来的内容。”

阿尔巴德深吸了一口气,他在思考这项计划的可行性。

美国人给自己制造了一个美妙的骗局,而现在苏联则提出了另一份交易。

阿尔巴德再厌恶共产主义,但是在利益面前还是不得不服软。政治家之间只讲求利益,资本和共产之间的争执是幼稚的。只要有利可图,他们可以从敌人变成朋友。

“而且匈牙利不是唯一一个受到了邀请的国家,但是欧盟的门户开放只有一个。也就是说,最终决定谁能够进入欧盟,主动权完全的掌握在德国人手中。”

列昂尼德不急不缓,因为局势完全偏向了自己。以欧盟来要挟对方退出战争,才是明智之举。

“只要你们愿意退出罗马尼亚的轰炸,这上面所有的条件都会如约的实行。如果不愿意的话,我们只能用全世界通用的一种方式来表达苏联的抗议了。”

“战争。”

列昂尼德的语气依旧平淡,但是从他嘴里吐出的每一句话都带着压迫感和杀意。让阿尔巴德无法反驳。

“否则接下来进入罗马尼亚境内所有战斗机都将失去音讯,就像当初两个战斗机编队在罗马尼亚上空莫名其妙的消失一样。所有的战斗机飞行员最后都会以烈士的身份,回国安葬。”

苏联向来说一不二,亚纳耶夫在某些方面一向手段残忍,赶尽杀绝,干脆利落。他在隐忍但不代表他不会出手,以欧盟为条件的让步已经是底线了。

列昂尼德举手投足之间已经有了杀伐果断的气息,这不是与匈牙利的商量,而是最后的警告。警告对方别在苏联失去耐心之间做出某些错误的事情。

“我向你保证,阿尔巴德总统。苏联现在说的一切,都是真的。这并不是在针对谁,我们有足够的能力在罗马尼亚的空域制造一道绝对的禁飞区。”

“苏联有这个实力和底蕴。”

“你们有胆量死战到底吗?”

阿尔巴德嘲讽道,“苏联行事还是如此的简单粗暴,难道你们的总书记就没有教会你们不要再全世界树立敌人吗?要挟东欧国家小心成为西方世界集火的目标。”

“我很难向你反驳什么,因为靠一张嘴来说服别人是很苦难的事情。”列昂尼德不屑的嘲笑他的迂腐和成见。

“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正确的,这就是为什么西方世界称慕斯林为恐怖分子,他们却自称自由战士。原教旨主义者认为他们自己是正确的,资本主义者认为他们是正确的,共产主义者当然也宣扬自己时对的。所以没人能通过讲理来劝服任何人任何事。再看看你们所有这些体面地腐朽之辈在议会或者国会里孜孜不倦的教诲着他人的同时,至少在公共场合下,还不愿意承认一个事实。”

“主义不决定谁是对的,实力决定谁是对的。现在苏联有震慑欧洲的实力,所以我就是对的。”

简单,粗暴却由无法反驳的逻辑,把阿尔巴德说的一时语塞。

他涨红了脸,反驳说道,“你们没有未来,亚纳耶夫只是延缓了社会主义的死亡宣判而已。”

阿尔巴德恼羞成怒的于对方的强词夺理,并且试图进行反驳,但列昂尼德却一句话把他打回了圆形。

“俄罗斯。”

“这是斯拉夫文明的摇篮,同时也是无数的沙皇,领主,暴君还有你们口中独裁者的故乡。1991年是戈尔巴乔夫政权行政失败的终极典范,他们天真的认为只要放弃了自己的制度,西方世界就愿意伸一把手,把他们建造成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然而东欧解体之后曾经许诺的西方领导人却任由那些前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自身自灭。别忘了,是苏联接过了千疮百孔的烂摊子,拔掉了吸附在国家身上的寄生虫,并且将他们重新改造。”

“你们所看到的罗马尼亚,看到的德国,不仅仅是战乱和政变的代名词,他还代表了繁荣和未来。”

大使参赞停顿了一下,缓缓说道,“一个邪恶资本家们不敢动手的平等国度。”

阿尔巴德已经被反驳的哑口无言,最后列昂尼德扬了扬手中的“条件”,微笑问道,“苏联拥有让匈牙利加入西方世界的机会,这就是我们的实力。”

第九百零六章 画上句号的终章(2)

捷克谈判桌上的周旋不比匈牙利那边来的轻松。他们同样需要那份“秘密文件”的内容来要挟对方。东欧剧变之后并非所有国家都穷困潦倒,有赢家也有输家。匈牙利和捷克无疑是那一小撮赢家俱乐部里的会员。

捷克和匈牙利都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东欧剧变之后经济迅速发展,就算强调欧盟的高门槛,五年之后也达到了入门水准。这也是为什么克伦茨愿意和亚纳耶夫做这笔交易的原因。东欧穷国他是看不上眼,欧盟不是用来一带一路的扶贫项目,但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却是来着不拒。

哈维尔只是纳闷为什么会由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来跟他做这笔交易,难道不应该是克伦茨来向他们讨论入欧盟申请么?

苏联驻捷克大使自始至终都保持着隐忍和克制的姿态,来跟捷克总统讨论这个问题。

表面上不做什么的多余的表态,哈维尔但暗中多留了一个心眼。在苏联驻捷克大使馆的人员走了之后,就立刻私底下的联络德国驻捷克大使馆,希望能够求证这一事件。

经历过布拉格事件的人总会对那个宣称共产主义的国家没有半点的好感。他对苏联大使馆参赞提出的这份条件表示非常惊讶。

“我不相信,不相信这帮人有这样的能耐。德国没有理由要帮助苏联这么做,即便美国欺骗了我们,也不能相信亚纳耶夫的谎话连篇。立刻向德国大使馆求证。”

虽然嘴上这样安慰自己,但心里还有有些在意的望向那份计划,如果是真的,捷克应该做出什么选择?

当初同意轰炸不过是被美国人怂恿,现在入欧的决定权却在苏联身上,就连他们也不清楚美国,德国和苏联之间有着怎样的交易。处于局势的考虑,哈维尔还需要再观望一阵子。目前的局势尚未明朗,空袭也已经停止了,就看最后事态会往什么方向发展。

哈维尔的自我安慰很快就被一声电话铃声打破,他接到了来自德国驻捷克大使馆的电话。德国大使格雷兹曼出现在总统府时,哈维尔感到意外。

“我们已经了解到事态的情况了,那份文件的确出自柏林……并且是由克伦茨总理经过批准的。”

格雷兹曼这样一说,就让捷克总统感到奇怪。

“但是为什么这么一件事,连欧盟内部都没有通知?而且克伦茨刚刚强调了要提高欧盟入门标准,背地里还会收纳新的国家进入?”

哈维尔最在意的就是整个欧盟都没有风吹草动,按道理来讲即便是德国也会召开一场会议讨论捷克是否有资格加入整个欧洲最大型的组织。

格雷兹曼平静的回答对方,“因为只有一个名额,捷克和匈牙利之间。具体如何就看你们的表现了。”

哈维尔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什么?只有一个名额是什么意思?”

“这次欧盟会先接纳少部分的国家,然后再看后续发展如何。”

但随即想想,他就明白了格雷兹曼的意思。克伦茨想要做出一个表率,表示他们愿意将东欧国家接纳到欧盟的体系之中,但是面对良莠不齐的东欧,捷克和匈牙利这个两个高速发展的国家是最好的选择。

亚纳耶夫以入欧来换取罗马尼亚和平,也不过是顺水推舟的功劳而已。

苏联应该在这个问题上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入欧的谈判一直在持续,反正他们之中迟早都会成为欧盟的成员国,只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但更重要的问题摆在了哈维尔的面前,那就是他们的任期。

如果能将他们的国家拉入欧盟的格局之中,也就意味着选票和声望的大增,也为连任打下基础。哪个政客不希望自己成为这个国家的英雄?而且还能获得连任的机会。

“匈牙利……他们也有收到了吗?波兰呢?或许同样的话三个国家都收到了吧?亚纳耶夫真不简单啊,这样以来谁在罗马尼亚的问题上撇的越干净,谁入欧的希望就越大么?啧啧啧,入欧和轰炸,哪个更让人心动一目了然。”

人性,私心,利益,他全部都算到了。

“我听说匈牙利那边也有了回馈,可能在近期会有消息传回。哈维尔总统,如果你有打算的话,做好准备吧。”

大使的暗示已经非常明显了,他们的相关利益已经和千里之外的罗马尼亚战场捆绑在一起。不去说苏联到底在背后与德国达成了什么样的协议,但这一份隐藏的内容不是他所能想象的。

挤在德国,苏联和美国之间,哈维尔的日子并不怎么好过。尤其是几天之后,他看到了阿尔巴德宣布匈牙利终止对罗马尼亚的轰炸之后,就明白对方已经开始动手了。

屏幕面前的新闻发言人义正言辞,以团结欧洲为名,终止一切轰炸,希望维和部队能够介入维持罗马尼亚地区的和平。不知道马里奥总统看到这一幕时会有什么样的表情。他处心积虑的维持罗马尼亚战事就被对方一个利益胁迫直接放弃。

哈维尔明白过来,如果他再不行动的话,只会让机会白白的流失。

接下来不仅在罗马尼亚的轰炸问题上做文章,还要采取更多的心动。

上一篇:重生之抽奖空间

下一篇:游戏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