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1991 第402章

作者:陈家过河卒

联邦国防军是时候到了被清算的地步了。

乔尼什基斯已经打好了腹稿。

就等待消息的发布了。

第八百四十七章 惊天阴谋

1998年1月10日,东正教圣诞节后第三天,亚纳耶夫踏上了访问德国的旅程。

重新踏上柏林的土地,亚纳耶夫的表情并没有想象中的轻松,维克多已经和东德敲定了价值20多亿的军火交易,作为支援德国空军建设的建设。这笔资金支援的实际上是东德民主共和军,德意志民主复兴党毕竟是唯一一个党指挥枪的政党。没有军队他们将是去一切。

重新踏上柏林,亚纳耶夫显得感慨万分,上一次还是跟科尔商讨欧洲的国事,没想到眨眼之间对方就以一种黯然的方式退出了德国政坛,取而代之的是迅速崛起的东德民主复兴党,还有这片土地新的主人克伦茨。

柏林的氛围开始变得严肃而紧张,到处都是巡逻的士兵警戒着环境的安全,柏林的反对派们并没有偃旗息鼓,尤其是当联邦德国改成德意志共和国时,几乎触动了他们最敏感的神经。导致后来一系列更加疯狂的反扑,反对克伦茨的新政权与新国名。刚开始的每一周几乎都要流血事件的发生,直到反对派意识到局势的不可逆转。人民站在德意志民主复兴党的这一边,国家暴力机关站在他们这边,几乎所有人都站在了联邦德国的对立面。联邦德国成为了无解的死局,她们终究会像行将就木的枯枝一样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连水花都泛不起来。

是时候让东德人民登上历史的舞台了。

而亚纳耶夫再次接见克伦茨时,对方已经是以国家领导人的身份与他会晤。

尽管是秘密的会晤,但客厅里还是占满了德意志民主复兴党的高层,有部分面孔是他在1989时见过的,转眼之间就已经站在了德国的高层之上。

亚纳耶夫握住了克伦茨的手,微笑着说道,“不错,我没想到事情的进展居然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这么快我们就以国家领导人的身份见面了。当初德意志民主复兴党势如破竹的攻势简直让莫斯科都刮目相看,甚至狠狠的扇了那些军事评论家的耳光,他们预测的是这场战争可能要持续四到五年的时间。”

说实话如果不是亚纳耶夫遗留在东德境内的那些军火,民主复兴党能不能打赢这场战争都难说。在苏联援助之下发展起来的军队有一个坏处,就是过度的依赖他们的武器。原本亚纳耶夫只是将德意志民主复兴党当成处理最后的军火的绝佳途径。没有想到对方反客为主吞下了整个德国,这一点真的让各方都始料未及。

不过最大的受益人显然是苏联,亚纳耶夫做梦都不会想到这一手棋居然在德国内部阴差阳错的培养起亲苏势力。

“接下来我希望德国能够和苏联合作,解决掉这战火纷飞的纷乱局面。如你所见,现在的德国经济状况并不如想象之中好转,我们也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处境……”

亚纳耶夫直截了当的回答对方,“关于这一点,苏联中央银行已经早有准备。我们会将一笔石油贷款提供给德意志民主复兴党,帮助你们兴建各项措施,摆脱经济困难。”

这笔价值几百亿的石油贷款是亚纳耶夫拯救德国的强心针,要让民主复兴党长治久安的直接方式就是为他们提供造血的机会,稳定对方的内部政局。没有人会拒绝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尤其是对方愿意掏出钱包的情况下。

“但是,我们这笔贷款有一个条件。”

亚纳耶夫示意克伦茨先别意得太早,他有言在先,“为了德法苏三国同盟,我们必须看到你们的付出才对,不是么?”

“当然了,我们从来没有忘记过伟大的联盟,一直都没有。希拉克方面已经搞定了,对方在听到有利可图之后,直接同意了这个提议。”

亚纳耶夫微微一笑,苏联可是地中海联盟的大力支持者,法国能否成为主导也决定于亚纳耶夫的态度,如果他抽身从地中海联盟的势力圈子内离开的话,损失最大的就是法国人。然而美国会将地中海联盟变成自己的势力范围,逼得德国走无可走。

“亚纳耶夫总书记,你也报出筹码吧。谁都知道苏联的要价一向不会很低,今天你让我们拿到了这笔援助贷款,不仅仅只是因为法德苏同盟的缘故,想必背后还有更大的考虑而存在吧?”

克伦茨不喜欢不干脆的交易,他希望亚纳耶夫最好将自己的筹码全部抖落出来。谈判桌上有所隐瞒本来就是对盟友的不尊重。

“是的。”

亚纳耶夫用赞赏的目光看着克伦茨,历史上因为苏联当局的解体导致这位东德末代领导人匆忙上台不足一个星期就被迫解散最高苏维埃。现在让他有了发挥的余地之后,作为国家领导人的天赋渐渐的发挥了出来。

铁血的政变戏码,铁腕的治国手段,最终将德意志带上钢铁战车,继承了俾斯麦意志的人,居然是一个前共产党员。

果然历史总喜欢跟人开玩笑。

亚纳耶夫深吸一口气,终于要达到他计划最关键的一步了。

这是苦心孤诣谋划好几年的一步棋。

深知无法将整个东欧用政治手段吞下,亚纳耶夫就再拉拢其他的盟国,将东欧瓜分殆尽。远踞西伯利亚的自己,还可以吞掉最大的一块的势力范围。

既然自己得不到东欧,干脆直接摧毁掉,别人也别想得到。

“我的筹码,就是改变之前北约和欧盟的拉拢政策。我只是有些搞不懂,为什么要费尽心思的去拉拢一个经济政治上会明显拖后腿的东欧国家,即便如同希腊,他们都还没有达到进入的门槛。预期降低标准,让不成气候的东欧成为拖垮欧盟前进的累赘。”

亚纳耶夫眯起了眼睛,里面蠕动的阴暗就像是魔鬼的诱惑。当克伦茨听到亚纳耶夫的提议之后,也不由自主的呼吸急促起来。

“用经济手段也好,政治手段也罢,到不如我们瓜分了它。”

第八百四十八章 靠不住的革命友谊

瓜分东欧?

这个想法的确非常的疯狂,先不提如何分配势力范围,光是划分欧洲这四个字就已经和原本的大一统潮流趋势相违背,毕竟担任欧洲的领导人是德国千百年来想实现的愿望。

重新陷入割据的局面,只不过是苏联为了挽回战略上的劣势而已。现在的北极熊处于四面包围的状态,战略环境险恶。尽管试图进行过扶持亲俄政权上台,取得小范围内的成功过,但总体来讲如果不是图做出改变的话,接下来十几年,二十几年苏联还是处于被压制的状态。

想要从政治的牢笼里解放出去,亚纳耶夫就必须看到东欧的动乱。

乱套了,才有浑水摸鱼的机会。

“军事上的侵略是绝无可能的了,东欧国家目前为止除了不稳定的罗马尼亚遭受着政治上的洗劫之外,其他的国家都基本算是平稳过度的发展,既然强硬的手段不能来,那么就直接将东欧削弱成软的。”

亚纳耶夫所说的一番话,颇有当初第三帝国和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时的样子,只不过背后隐藏着更深的阴谋。

苏联野心勃勃的扩张势力范围,如果单独一家的扩张步伐,剩下的德国和法国肯定会对红色北极熊充满敌意性的侵略虎视眈眈,背后加上美国教唆的话,三国同盟就不攻自破,搞不好又落入冷战时期,被全世界针对的状态。

想要扩张就得担任风险,失败的结局无外乎像霍亨索伦家族一样出逃到荷兰。

最好的方法就是将欧洲大国拉下水,掩盖自己的政治扩张的意图。大国同盟牺牲掉小国的利益,建立更加稳固的政治圈子。也算是亚纳耶夫为后来的继任者解决掉东欧问题的一张底牌。

与虎谋皮最好的方式是,你自己就是比老虎还要可怕的巨熊。

“成交,虽然我也非常讨厌科尔所谓的同盟政策,这只不过是拖累德国的发展而已,真正的扩张就应该是征服和掠夺,将东欧国家划入西欧市场原产地的范围。只不过是东欧扩张的范围,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论调,会非常的头疼吧。”

克伦茨翘起腿,一字一句的问道,“比如我们能侵吞到哪个国家,又比如你们能侵吞到哪个国家?”

亚纳耶夫推了一下鼻梁上的镜片,沉声回答,“我们只需要保证苏联的边境安全,其余的一切都不想管。至于德国能够侵吞到哪一步,就看自己的本事了。”

这是模棱两可的回答,苏联的边境线从芬兰自罗马尼亚,直到亚洲地区的土耳其,几乎囊括了整个东欧地区,保证边境政治安全等同于让所有的东欧国家都囊括进自己的势力范围里,这简直就是为苏联自己量身裁定的战略战策。

克伦茨看穿了这一点,但他没有说出口。因为对德国也非常有利,把华沙变成德国政治阴云笼罩的势力范围,还不需要花费一兵一卒就完成了当初元首闪电战。

“非常好,我同意你的观点。只要苏联和德国联合起来,没有哪个东欧国家会是我们的对手。”

苏联不出手,德国就可以肆无忌惮的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一切都回到了1940年之初,英法的绥靖膨胀着帝国的野心。最终导致了肆无忌惮的燎原之火焚烧了一切。

“还有关于石油贷款的问题,偿还期限是四年。”

四年之后原油价格的窟窿早已跌到难看的状态,实际上亚纳耶夫用石油代替自己,最终的结果还是自己赚了。

克伦茨的手指敲打着沙发,眼睛里流露出欣慰和不可名状的神情,他伸出手,对亚纳耶夫说道,“没有问题,我们应该为苏联和德国的合作而干一杯。”

亚纳耶夫笑了笑,没有说话。双方很快签订了秘密协议,包括苏法德三国之间的限制性条约,权利与义务。说实话亚纳耶夫对这张薄薄的纸没有抱太大的希望,只想能够短暂的解决掉在西线面临的压力,好争取转化东欧的机会。

这次的秘密会晤之后,亚纳耶夫则带着秘密协定返回莫斯科。来的时候神情严峻,离开时也没半点好转。即便是踏上了飞行的克里姆林宫之后,依旧是一副冷淡的神情。默默在笔记本上记录东西。

普里马科夫意识到亚纳耶夫隐约在担心什么,他小声的问道,“总书记是在担心我们与德国之间的交易?”

他摇了摇头,合上了笔记本。抬起头对着普里马科夫说道,“不是。到底是我把三国同盟想的太理所当然,还是德国比我想象中还要复杂?”

上一篇:重生之抽奖空间

下一篇:游戏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