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1991 第359章

作者:陈家过河卒

要求惩治贪污腐败,要求减少贫富差距,要求几本的生活权利得到保障。看似与大选毫无联系的主张结合起来,就是矛盾危机爆发的根源。真实情况是让沃伊内亚和他的支持者们走上街头煽动群众,给罗马尼亚政府施加压力。

要么同意大选,要么我们借助游行搞事。对于在任的康斯坦丁内斯库来讲,这一步棋怎么看都非常棘手。一旦出动警察部队镇压就正好落入克格勃设计的圈套之中,这样一来他们就有光明正大的理由在布加勒斯特发动骚乱,逼迫康斯坦丁内斯库下台。

“至于如何策布加勒斯特的民众,我想这个就不用我来多说了吧?”亚纳耶夫压低了声音,“这是你们克格勃的拿手好戏。事实上苏格兰公投和德国分裂你们都干的非常漂亮,我想在罗马尼亚问题上会更加的出色。”

现在的苏联就是滴水不漏的铁桶,无论是颜色革命还是政变策反,外国的势力都无法渗透进来,但是乱入散沙的东欧却像筛子,亚纳耶夫可以轻而易举的出手,把收拾的对象一个一个的处决掉。

“我当然知晓怎么做,亚纳耶夫总书记只需要在几天之后观看新闻就行了。到时候你会看到罗马尼亚街头动乱的消息。”

挂断了亚纳耶夫的电话之后,克留奇科夫又忙不迭的开始新的计划。莫斯科已经亲自致电下来催促这件事,就说明总书记已经开始对罗马尼亚的局势上心了。上一次他像这样着急的来亲自来过问还是在处理加盟国危机的时候。

他将计划的副本传到了克格勃在罗马尼亚办事处,当特工拿到计划书之后,第一时间递给了正在与沃伊内亚接触的奥古斯特。

“这是莫斯科方面传过来的加急文件,克里姆林宫已经按耐不住了。他们迫切的希望我们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发动一场政治危机。”

几张薄薄的纸,分量甚至只有几毫克。但是背后的分量却异常的沉重。这关系到一个国家政局的改变,甚至牵扯到祖国的未来的命运。他们不可能不谨慎的对待。

奥古斯特接过文件,翻看之后陷入了沉思。显然克里姆林宫要求他们以恶性党争为突破口来解决问题。但是很多时候他们并不能控制和左右他国政局的走向。

一切的关键都落到了沃伊内亚的头上,他是这个政治阴谋的中心。如果在他身上的投资失败了,那么一切就输了。

“奥古斯特同志?”

站在他身边的助理小声的问道,“你还好吗?”

奥古斯特回过神,向他摆了摆手,“我知道了,你先去忙吧。”

该来的都躲不过。

奥古斯特把烟头掐灭,然后拿起了电话,拨通了那个熟悉的号码。

“喂,是沃伊内亚议员吗?我是奥古斯特,是的,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我想要跟你商量一下。”

他深吸了一口气,缓缓说道,“关于向康斯坦丁内斯库政府施压,要求重新进行总统大选。”

第七百八十五章 黑色十月

虽然花费的时间比预想中的稍稍久了一些,但是奥古斯特和他的团队总算是拉起了一场两千多人的游行集会。当然这一切都是利用沃伊内亚的身份的组织和策划,把那些支持民主社会党的人联合起来,向康斯坦丁内斯库所代表的联邦政府施加压力。

原本是民主派们用来对付东欧各国共产党的拿手戏码,现在反过来被亚纳耶夫所利用。天道轮回,报应不爽,做的孽迟早是要偿还的。

谎言,这就是成为扳倒康斯坦丁内斯库的第一件武器。

社会民主党党魁伊斯埃斯库因为受贿而辞去党内一切职务成为了借口,在技巧十足的暗示之下,原本的受贿辞职变成了政治迫害,他们试图将右翼政党民主协议会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聚会集中的人群都相信伊斯埃斯库是无辜的,就跟他们无条件的相信社会民主党一样。他们认为这是一场不公正的判决,想试图向总统府施压,争取到伊斯埃斯库自由的权力。

总统府门口聚集了大量的支持议会公民——因为宪法的关系康斯坦丁内斯库还真不敢随意的驱逐这些人,生怕被烙上了独裁的标签。而且支持议会的民众和一部分收了钱过来作秀的家伙举起了牌子,上面有着各种各样激进的标语。包括释放他们支持的伊斯埃斯库主席,争取民主自由的审判等等一系列的尖锐的讽刺。

十月的罗马尼亚已经是呵气成冰的寒冷深秋,却没有丝毫减缓聚会民众的热情,裹着棉衣和羽绒服的民众一边高声呼喊,一边向总统府的方向前进。虽然在康斯坦丁内斯库的眼皮底下爆发一场针对的他的游行,但是他没有选择任何行动。

他认为这不过是无关痛痒的指责而已,而且还是毫无道理的那种。

路边上占满了举牌示威的群众,白色的纸板上用鲜红的字体赫然写着侮辱性的话语,还有威胁要将康斯坦丁内斯库赶出总统府的标语。虽然有警察试图驱逐这些人,并且发生了肢体冲突,但还是有越来越多的人民加入到示威的行列之中。透过汽车车窗往外观看,康斯坦丁内斯库发现他们的诉求无外乎有两种。

一是释放伊斯埃斯库,二是要求重新进行总统大选。

他们居然认为一场合法的选举是无效的,这已经是街头政治的戏码了。这一刻康斯坦丁内斯库意识到了事情有些严重了,如果继续放任自流而不加强管理的话,不知道接下来局面会变得怎么样。

康斯坦丁内斯库通过内政部长向布加勒斯特警察局下达清场的命令,如果不再苗头燃起之前将他压下去的话,那么接下来愈演愈烈之后就更无法将他们压下去了。

“你直接跟他说,如果今天下午我看到街道两边还有人举着反对标语的话,那么他这个警察局局长直接滚蛋!就这么简单,听懂了吗?我不管他说什么,也不想听到辩解,你告诉他,总统府只想看到结果,不在乎过程。”

说完康斯坦丁内斯库非常气愤的挂断了电话。

当他冷静下来之后,康斯坦丁内斯库就开始思考这场雨后春笋般的游行背后的秘密。似乎这一切看起来就像是伊斯埃斯库在背后操控一样,利用舆论逼迫自己释放他。

越是这样,康斯坦丁内斯库的态度就越要严厉,他不希望自己成为第二个倒霉的科尔。

然而他这样做就落入了沃伊内亚的圈套之中。

在康斯坦丁内斯库的强硬态度之下,布加勒斯特警察局立刻行动了起来,他们可不希望被总统下令直接撵出警局。手持盾牌的防暴警察迅速到达现场戒备,试图驱散人民。

这可不是1989年维护人民利益的警察了,经过这些年的“改造”之后,他们成为了寡头暴政们的帮凶。想要国家的暴力机器来替底层说话?简直是痴心妄想。不知道那些当初协助救国委员会推翻齐奥塞斯库暴政的,拥抱自由的人民在面对上严阵以待的防爆警察时,会不会有一丝的后悔。

手无寸铁,高举招牌的人民终于尝试到了资产阶级转政的可怕。武装到牙齿的防暴部队开始往前进攻,整齐的步伐还有令人胆战心惊的警棍敲打声让他们逐渐往后撤退。1989年的军方和警察不忍心将枪口对准人民,但是这群人却不一样。

作为利益集团服务的暴力机器,哪怕是死多少人都不会牵扯到他们的头上。当年的东欧剧变是一群获取国家利益的寄生虫通过打着民主,自由,人权的旗号来忽悠群众帮助他们推翻齐奥塞斯库的暴政。然而令人失望的是,当共产主义成为了过去式之后,他们的生活却变得更加糟糕。

起码在齐奥塞斯库时代,所有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而现在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只能居住在下水道里,裹着老鼠一般肮脏的生活。

天壤地别。

愤怒的群众在自己的诉求无处发泄之后,终于选择了爆发。

不再是无自由,毋宁死的口号,而是他们需要工作,他们需要面包。

一切兜兜转转,又回到了十月革命之前的原点。工人们号召平等和面包,高呼打到资本主义的口号,实现利益的重新分配。

他们冲向警察,试图用血肉之躯与坚硬冰冷的警棍抗衡。试图用手中轻薄的纸板砸在他们的防刺背心上面,一切看起来显得如此苍白和无力。

然而这只是一个信号,反抗无耻的资产阶级统治者的信号。他们欺骗了人民,甚至比齐奥塞斯库还要独裁和冷血。

1997年10月5日,罗马尼亚首都发生了惨烈的街头冲突,一共有超过50名示威者重伤送进医院。罗马尼亚政府表示他们将会继续逮捕剩余的示威者,铲除首都所有不稳定的因素。

这个十月,被冠以黑色之名。

人民开始对资产阶级政府失望了。

第七百八十六章 号召人民反抗暴政

黑色十月事件让康斯坦丁内斯库的政治形象大打折扣,从上台之初就要改善的民生质量,为人民争取各种自由的政治承诺变成了不攻自破的无耻谎言。同时也击碎了人民对民主协议会的憧憬和希望。

铺天盖地的报纸宣传出乎康斯坦丁内斯库的意料,实际上他忘记了罗马尼亚社会民主党才是掌握了全国绝大多数媒体的第一政党。新一轮的政治调查显示康斯坦丁内斯库的民选满意率暴跌了百分之三十,这还是罗马尼亚转入民主政治以来第一次发生了这种情况。

按照先前设定好的计划,在布加勒斯特警察发动了清除攻势之后,社会民主党就展开铺垫盖地的舆论宣传。他们故意淡化了示威人群为受贿案而鸣冤不平的伊斯埃斯库,而是将火力集中到了对人民的镇压上。

镇压在东欧诸国的政党中是一个讳莫如深的词,它往往代表了独裁和暴力。

所以街头政治也成为了某些别有用心的野心家们惯用的伎俩。

沃伊内亚这一手毒辣且不留痕迹。康斯坦丁内斯库只会以为是伊斯埃斯库在背后搞鬼策划一切,却忘记了还有另外一方的政治势力暗中挑拨着双方的关系,准备坐收渔利。

“昨日发生在布加勒斯特的惨案震惊全国,警察部门向一群手无寸铁的人民痛下毒手,这一惨剧的发生让人始料不及,一共超过100多人在示威中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目前为止,总统府并未作出任何回应。”

“现在已经有在人布加勒斯特警察局外示威,而局长伊特塞斯库坚决认为他们是在执行上级下达的命令,接触任何危害罗马尼亚首都安全的危险因素……”

沃伊内亚关掉了电视,新闻主持人的喋喋不休被突然的打断。他回过头对在座会议室的社会民主党成员说道,“你们已经看到了,我们与右翼政党民主协议会之间的矛盾正在慢慢地凸显,在他们大选上台之后,社会民主党的日子就不好过了。而我们作为在野党,也一直被认为是私有化改革的眼中钉。”

上一篇:重生之抽奖空间

下一篇:游戏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