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1991 第155章

作者:陈家过河卒

整座城市像是陷入了炼狱之中,到处都是爆炸声和炮火,美军的态度也从尽量将巴格达的态势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变成了无论付出什么代价也要将所有存在的敌人消灭。A10攻击机冒着被萨姆导弹锁定的风险在黑暗城市的上空搜寻着目标,一旦发现可疑目标之后立刻从天空向地面宣泄火炮。

不过美国显然想错了一件事,1991年A10攻击机为他们带来的战场成功导致美军方面相信在伊拉克这种防空火力网薄弱的地区,完全不用担心会被萨姆导弹锁定和击落,毕竟他们的飞机还有热诱弹这种玩意。但是美国想错了一件事,那就是苏联当年帮助萨达姆拟定这个计划时,送的萨姆防空导弹几乎和送的RPG火箭筒一样多。

到达巴格达上空的A10攻击机还没展开支援,雷达就传来了被防空导弹锁定的警告声。当探测到萨姆导弹向自己靠近的时候飞行员毫不犹豫的投掷了热诱弹。

导弹在自己尾部爆炸,顺利的躲过了一劫,在第一枚防空导弹爆炸之后,接下来第二枚,第三枚似乎无穷无尽的防空导弹瞄准了他们。

“不是告诉我们只有少量的防空导弹吗?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飞行员想选择撤离已经完了,现在的巴格达就像1992年的索马里一样,只要发射的RPG足够多,靠着信仰也能命中好几架黑鹰直升机。

派遣去执行任务的五架A10攻击机居然被击落两架,剩下一架在尾翼受损的情况下逃窜了回去,这样一来连空中支援都被切断,只能靠地面进攻的装甲部队缓慢的推进来救援被围困的部队。

不单单是肩扛式导弹组成的防空火力网,还有一种人成为了驻守伊拉克士兵的噩梦,那就是身着炸弹背心为萨达姆尽忠的自杀小队,这些从敢死队中选拔的精锐人员在美军队员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突袭装甲车和悍马,身上捆绑的炸弹足以将半个街区的人受到重伤。之前萨达姆的军队完全不屑的不入流战术全部被运用起来,给予美军最大程度的伤害。

在沙漠行动中被打得节节败退的萨达姆军队却在巴格达城展现出最强悍的一面,强悍的让美军高层指挥恍然以为他们又面对上1968年顺化市那群可怕的共产主义军队,而不是1991年中战争还没开始便被打得节节败退的萨达姆陆军。

“宾福德将军,我们的空中支援没能进入指定的区域,敌人的防空火力网强大的超乎我们的想象。虽然我们的支援击溃了最外围的部队,但是被围困的部队正在被削弱。”班尼上校特地用上了削弱而不是歼灭,为了照顾此时宾福德将军的情绪。

“黎明快要到来了吧,这样一来我们的机会就到了,加大进攻的力度,我不在乎平民区内是否有大量的人员伤亡,我只需要将我的部队从围困中救出来,之后华府的问责我会承担。”

在没有空中掩护的情况下,推进变得缓慢而血腥,几乎每向前走出一步都要付出鲜血的代价,而同样伤亡惨重的伊拉克游击队居然没有退缩,直到被消灭干净。

天亮之后枪声开始从密集变得稀疏起来,经过一夜的激战之后,美军支援部队消灭了绝大多数的进攻部队,而被围困的军队也陆续得到了解救。那些或者的人心有余悸的亲吻胸口的十字架,缓缓说道,“感谢上帝结束了这场噩梦。”

不过这场战役没有让美国人露出胜利的微笑,因为巴格达城的形式变得更加严峻起来,小部分人丢下自己的枪械改头换面成平民躲进居民区之中,而因为美军的无差别进攻导致激起了平民方面的愤慨,将美国侵略者从土地上驱赶出去的想法在他们的脑海里变得根深蒂固起来。

只有躲在幕后的苏联露出了收获胜利果实的微笑,这次的计划几乎根据2003年之后美军在伊拉克的惨痛遭遇的经验而改编过来的战术可是由那位苏共最高领导人所提出。当时苏联军部高层还不相信亚纳耶夫的这个方案会有多大的效果,习惯了在欧洲平原利用钢铁洪流碾压一切的苏军实在无法理解游击战术和城市巷战的精髓所在。

美军在伊拉克捅开了一个马蜂窝,点燃了战争的态势,现在要做的就是将他们拖入战争经费燃烧的泥潭和深渊之中。

第三百四十一章 隐藏的代理人

苏联情报局与萨达姆之间的情报互换并不是没有索取的,比如在战争开始之前,提供了军事援助之后克格勃对外情报局向萨达姆索要了一个人,既不是伊拉克军方高层,也不是政府要员,而是一个非常平凡的,甚至连巴格达高层都感到有些奇怪的伊拉克平民。

在巴格达政府方面查明了这个人的确只是平凡的萨迈拉的一名普通学者之后,尽管带着满腹疑问,但是他们还是将这位没有价值的利比亚公民交给了苏联情报局。当巴格达的情报人员试图从交接的克格勃特工口中得到风声时,得到的回答却让人大失所望。

“这只猎物可不属于我们苏联情报局,他是莫斯科中央指名要求见到的一个人,所以我们也只是按照规矩办事而已。”

“阿瓦徳·易卜拉欣·阿里·巴德里·萨马赖,一位逊尼教徒,出生于伊拉克北部城市萨迈拉,他的叔叔是宗教学者,阿拉伯语教授。除此之外这个男人并没有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亚纳耶夫总书记。”

克留奇科夫将亚纳耶夫指名道姓要抓捕的伊拉克平民资料放到亚纳耶夫的桌上,他实在不明白为什么亚纳耶夫会对这样一位默默无闻的小角色倍感兴趣,甚至使用掩人耳目的手段将他从伊拉克送到莫斯科。

亚纳耶夫望着照片上那位棕色眼睛的圆脸男子,对克留奇科夫说道,“一个人可不应该看着他过去如何,而是将来能为苏联创造怎样的价值。你有想过让美国人在中东头疼不已吗?那么这个人就是最好的选择。”

“最好的选择?最好的选择难道不是萨达姆吗?”克留奇科夫瞪大了眼睛,他实在看不懂这个短发的男子到底有怎样可怕的实力让美国人都头疼不已。但是亚纳耶夫却明白这个人将来能变成怎样的残暴统治者。

“萨达姆已经是落日的余晖,何况在巴格达空袭之后我们也不清楚他是否还活着,现在我们在伊拉克需要扶植一个忠实的反美代理人。”

只有亚纳耶夫清楚,这个男人会在日后化名为阿布·巴克尔·巴格达迪,伊撕烂国的建立者,最残忍和臭名昭著的恐怖分子头目。不过亚纳耶夫考虑的更加深刻,那就是让这个人成为苏联在伊拉克地区的一枚忠实的棋子。对付美军的最好武器。

“是的,克格勃情报局从接手的那一刻开始就要将他训练成一枚忠实的棋子,然后再放归伊拉克,相信我这个人会为我们创造出无可比拟的价值。比起萨达姆,他会成为我们更有价值的伊拉克地区代言人。”

“我们要怎么做?将他训练成一个克格勃的忠实特工?还是将他训练成杀人机器。”虽然对亚纳耶夫的话保持一定的疑虑,但是克留奇科夫尊重他的选择,毕竟亚纳耶夫以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告诉所有人,他的选择往往都是正确的。

“这么做就太屈才了,我们要将他训练成中东伊拉克的代言人,既然他是一位宗教主义者,不如就将他训练成为红色的宗教主义者。”

克留奇科夫还考虑到了其他的影响,“像伊拉克那种地方一旦棋子发展壮大之后不再想受制于我们,应该怎么办?”

“只要他依旧是反美政权,我们就不用管。哪怕是一条狗,只要能为我们所用,就有值得去扶植的力气。而且你真的以为一股同时影响到美国和苏联利益的势力,还能在这个世界相安无事的存在下去?”

萨马赖被请到了卢比扬卡,克格勃的总部。在这里接待他的并不是对外情报局的局长,而是整个克格勃部门的主席,克留奇科夫同志。显然克格勃方面还特地为这位只会说阿拉伯语的教授配上一位翻译。一开始萨马赖还有些惴惴不安,不知道被世界上最凶残的情报组织盯上是好是坏。

显然克留奇科夫开篇没有废话,直接询问他是否愿意效忠苏联的情报组织,只要他愿意的话,可以获得政治和军事上的双重援助,而苏联方面只有一个要求,就是让他建立反美武装力量,没驻伊拉克美军进行军事打击。

“为什么是我?”

萨马赖开口的第一句话与克留奇科夫所想的如出一辙,不过这位情报部门的实权人物最终也只能给他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为什么是你?那我换一个问题,为什么不能是你?”

“我有什么值得你们情报局看中的优点?我只不过是一个大学教授而已,没有任何值得你们扶持的地方。”知道自己不会死,萨马赖终于鼓起勇气反问克留奇科夫主席。

“这个问题我也不能回答你,既然莫斯科的高层选择了你那么你也一定有我们看得上的价值,现在给你一个选择的机会,你愿意选择效忠克格勃吗?只需要回答愿意或者不愿意。”

“假如我说不愿意呢?”萨马赖试探性的询问对方,他想知道苏联情报局的底线在哪里,这样才有跟苏联政府讨价还价的资格。

“那么你永远都走不出卢比扬卡,我发誓。”克留奇科夫说的非常轻描淡写,亚纳耶夫已经给他下达了命令,如果对方不愿意配合,直接将他抹杀。宁愿失去一枚棋子,也不要让它成为美国人的走狗。

看来不答应是无法活着离开这间办公室了,萨马赖相信门外正有一群等着将他抹杀的克格勃特工。除了选择与苏联合作之外就没有办法了,他只好点头答应了克留奇科夫,“我愿意,但是我想要知道你们能给我什么?总不能许诺一张空头的支票吧。”

“我们能给你枪支,建立武装派系前期所需要的资金,而你们只要在伊拉克的混乱局势中组织起一个反美政权,打击驻扎在伊拉克的美军。我才不管你们是用狙击枪还是路边炸弹袭击,只要能达到我们的目的。”

“如果你能野心勃勃在伊拉克建立起反美政权的中坚力量,那么苏联将会考虑给你更多的军事援助,这就是我们提出的要求和条件。”

克留奇科夫望着沉默不语的萨马赖,显然任何人都无法拒绝这样丰厚的要求,他再次询问道,“你看如何?”

萨马赖在苏联签下了一系列的保密协议之后返回伊拉克,根据苏联的指示,他要在政治最不稳定的北部建立起一股自己的武装势力。而这股精心策划的势力将会成为苏联日后控制伊拉克的一个隐藏代理人。

第三百四十二章 军备改革,毛将不毛

在经历了巴格达城梦魇屠杀般的战役之后,美军总算控制住了这座对于他们的战略而言非常重要的一个目标城市,接下来只要慢慢的清扫干净参与在伊拉克全国各地的残余政府武装力量,之后扶植起一个倾向西方的美国政权,那么对于马里奥总统来讲,自己部署在中东的目标就实现了一半。

接下来美国政府只要以中东为跳板,不断的煽动叙利亚和伊朗的反政府势力进行革命,那么接下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美国甚至可以出兵其余的两个国家推翻亲苏联的政权,在三国建立起一个中东盟友集团,专门对付苏联的中亚地区。

美国人的考虑非常周全,但是他忘记了自己在中东积攒下的那么一点好感早就随着1991年的海湾战争之后消失殆尽,战争造成的流离失所让中东人民普遍相信,自己的不幸来自美国,反美和仇美的情绪正在滋生和蔓延,萨马赖选对了一片适合自己的政权和教义传播的土壤,召集那些仇视美国的年轻人,将他们训练成效忠于自己的武装战士。美国的主要精力还是集中在萨达姆残余装甲部队的身上,他们对那些在战乱地区慢慢成长的小鱼虾没有半点的兴趣,对于美国人而言,只要控制了军队和油田,那么整个国家都是美国的囊中之物。

中东安插的隐藏势力已经布下了局,亚纳耶夫暂时没有多余的闲心关注巴格达迪未来的成长,他希望这个野心勃勃想要发展壮大的家伙总有一天能成为美国都不得不正视的庞然巨物,在对方不经意的情况下露出獠牙狠狠的咬人一口。

亚纳耶夫关注点放在了苏联士兵的携行具和枪械配件上面,绝大多士兵使用的还是80年代在阿富汗战争时期设计的老式携行具,虽然苏联的作战思路已经从大规模的简易生产到提高高新技术和战场生存率的转换,但是携行具方面始终没有人认识到它的重要性。

至于皮卡丁尼导轨这种东西?之前毛熊庞大的军队可支付不起一人一个的AimpointComp反射式瞄准镜同样庞大开支,但是亚纳耶夫却有着尝试性的在内务部部队大规模的普及Kobra反射式瞄准镜的打算。

在车臣战争时期曾有过小规模使用的Kobra并不是后来采用导轨形式的反射式瞄准镜,而是别出心裁的使用了侧镜桥。但是在后来的一系列作战中表明导轨的确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以亚纳耶夫才想要现在内务部门中推广这种小玩意。毕竟军队中保守派势力还是挺强大的,除非看到了效果之后才会考虑革新装备。

这样的事情自然不能找亚佐夫同志,所以亚纳耶夫找来了克留奇科夫和普戈,向他们说明了自己的观点。

“模块化轻量负载装备是一种可自由组装的携具,其物品在表面加装梯状副包附着系统的尼龙织带,可与其他装具组合成个性化携具,使战术系统组件个体与整体间相互协调,包括加强战术承重背心。这样一来在内务部士兵执行不同的任务的时候可以搭配不同的组合,打个比方,现在的装备是RD54携行具加上R22Z战术胸挂的组合,然而使用模块化背心之后我们可以随意的搭配不同的组合,不再需要根据其他的任务来使用不同的携行具。便捷性,这才是伟大的革新。”

亚纳耶夫向他们解释为什么要跟换之前的携行具,Molle系统还是特别防护系统公司在1998年为美军开发的个人携行装备,显然苏联是打算野心勃勃的将单兵装备发展走在美国人的前端。

“这的确是一个非常新颖的方式,只是现在还没有实体的情况下,我们很难根据一个新颖的设想来进行装备的革新。”普戈有些面露难色,他们总不能凭借亚纳耶夫一句话就去弄出亚纳耶夫口中所述的模块化轻量负载背心,而且这种东西对于内务部而言真的有必要吗?

“关于装备革新这件事我已经吩咐让人去坐了,想必很快就有结果。”亚纳耶夫也是想方设法的要在军警部门推广自己的设想,所以早就安排好了一切。他选用的还是6094的背心形状,正好用来在内务部小范围内进行测试。

“还有战术导轨的事情也准备在内务部的士兵中进行推广,众所周知我们的步枪完全没有安装导轨的习惯,如果想要装备附件只能加装侧镜桥,所以我设想在内务部推广皮卡丁尼战术导轨,为军队未来的推广做出表率。”

皮卡丁尼导轨,molle系统的战术背心,就差一个精斑迷彩和战术头盔,毛子的内务部部队就跟未来美帝的特种部队没什么两样了,长久以往,毛将不毛。未来发展的趋势本来就是精锐化,那么为何不完善士兵的细节,增加他们在战场上的存活率呢。

当然亚纳耶夫相信经过多年的大规模装甲集团作战思路的影响,在某些将领眼中士兵就是会开枪的机器和可以牺牲的财产,但是在亚纳耶夫眼中,每一个人都是值得尊重的生命,所以他才会选择做些什么来提高那些士兵的战场存活率。

“在内务部方面小范围的试验推广没有问题,但是亚纳耶夫总书记怎么说服陆军方面采用这种新式的装备,我想这些东西的价格肯定不菲吧。习惯了所有一切都能够大量生产大量装备的陆军而言,他们肯定不怎么愿意在士兵的身上多付出一分钱。”

上一篇:重生之抽奖空间

下一篇:游戏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