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1991 第139章

作者:陈家过河卒

虽然阿斯平很想说当年马岛对峙中你们不是依旧忍气吞声过来了吗,但是转念一想这位态度友善的美国国防部长解释道,“现在的苏联只不过是拥有一艘核动力航母而已,而我们只要继续保持尼米兹级的优势,他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拥有比我们还强的军事实力。”

放下电话之后,阿斯平回过头对马里奥总统说道,“这次的行动连驻日司令也要隐瞒吗?直到最后一刻才让全世界知道我们的存在?”

“是的,不到最后那一刻,这项计划都是机密。”马里奥呼了一口气。他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是考虑过的,必须给苏联方面来一次警告,让他们知道整个太平洋都是我美国人的地盘,不是你一个陆权国家可以侵犯的。

“一次出动四个航母战斗群同时跑到鄂霍次克海去耀武扬威,我们要让整个世界知道谁才是真正的老大,而且国会也通过了新建造一艘尼米兹级的预算,算上正在动工的一艘航母,我们则拥有八艘航母战斗群的力量。”

舷号为CVN75杜鲁门号已经在去年的11月开工,那么再开工一艘的话,将会远远的将苏联的海军建设甩在后面,就目前为止,美国还是一家独大的。

阿斯平转念一想,准备再将另外一个国家也一起拉下水,“再拉上日本人的四艘金刚级驱逐舰作为我们的护卫舰,这样的话,美国和日本的利益就真正的捆绑在一起了。毕竟我们是不可分割的东亚盟友。”

“别忘了南韩,他也是我们的朋友。他们之前不是跟苏联买了一艘基辅级航母吗,现在正好可以用上了。”马里奥准备举行一场声势浩大的战略演习,拉上自己在东亚的小伙伴,就在鄂霍茨克海域,在苏联的家门口。

这种事情美国之前也不是没干过,1981年8月,美国海军首次进行里根政向北海挺进的艾森豪威尔号航空母舰战斗群府提出的前进部署战略的演习。在此演习中,艾森豪威尔号航空母舰的战斗群向苏联军力核心地带的摩尔曼斯克的科拉半岛前进,而当时的苏联轰炸机在舰载机和电子干扰系统拦截下,居然均未进入反舰导弹发射阵位。这对苏联来讲,是一个耻辱。

马里奥掐灭了手中的烟头,走到窗边将窗户打开,让云环雾绕的房间空气尽量清新一些,他转过头对阿斯平部长说道,“现在要做的就是尽早通知日本和南韩的海军高层,将这次秘密演习的日期定下来,我们不需要进行实弹演习,只要让苏联看见美国的强大就行了,到时候整个世界都会为我们侧目。尤其是要让中东的哪些国家明白,谁才是值得他们投资的对象。”

第三百零二章 艰难选择

经济低潮孕育的危机不单单只是在美国发酵,同样在德国也开始有了一种隐隐不安的感觉。主要的表现在于大量南斯拉夫难民涌入德国时出现的敌对化。并且在德国上层政治建筑中也出现了一种“勃兰特式的沉默”,对于那些来自波黑的穆族表现出纵容的态度。

无论在哪个时代,难民的地方就有动乱和不安。救济和低保让那些在南斯拉夫过惯了共产主义美好日子的人几乎难以忍受,从共产主义政府的安排到现在的求人施舍,他们认为这一切都是德国社会的不公平和歧视。但是却忘了是自己当年喊着要独立自主不要面包,而将整个国家推入内战的深渊。

于是他们在难民营喊出了口号,“非清真的食品他们宁可绝食!”,“强烈要求德国政府尊重宗教和人权”,“我们穆族也是人!”从一开始的静坐,到后来直接打砸那些提供食品援助的人道救援组织,最终不得不出动警察来维持场面和秩序。

这件事情掀起了一阵风波,难民非但没有受到指责,还被圣母报社写上了同情的文章,给民众表上楚楚可怜的形象。最终不得不德国政府亲自出面调理,向穆族道歉,并且承诺他们提供最清真的食品。

几乎没有人大胆的站出来指责这些穆族人的粗鲁,傲慢和无礼的行为。因为你一旦开口,就会被冠上德国人排除外来移民的新纳粹思想,这些人会信誓旦旦的说请尊重他们的选择。当年在华沙,德国总理勃兰特替某些原本应该跪下而没跪下的人,跪下了。而现在,德国人跪下之后却发现自己再也站不起来了。

南斯拉夫战事结束这个消息无疑让德国政府上下都松了一口气,就好像终于能将这群闯入你们家大喊大闹的无礼家伙客气的请出去了。不过显然在福利社会国家过惯了好日子的驴大爷怎么可能回想着回到那个饱经战火璀璨,百废俱兴的家园呢?与波黑相比,德国简直就是妙不可言的天堂。

于是难民们大爷不干了,他们提出了要永久居住在德国的口号,如果德国不答应,就是歧视外国人,进行宗教迫害,纳粹主义风的重新盛行。

南斯拉夫当年死在了内忧外患之下,只是风水轮流转,现在“内忧”这股祸水又成为了德国的心头患。

当听到南斯拉夫难民要求德国合法居住权的时候,赫尔穆特·科尔最先人受不了了。这位学者出生的德国总理还是第一次在自己的办公室内发起了脾气。

“这些粗鲁的,无礼的混蛋就该送进毒气室里面统统毒气,就像二战时期那样!他们以为他们是谁?上帝,还是我们的纳税人?为什么国家要花钱养这样一群腐朽无能的蛀虫,还在坐吃我们国家的福利?”

文件摔在桌子上,摆放的白瓷花瓶被碰落在地上,摔得四分五裂。插在上面的郁金香花瓣被撕碎,只剩下一地难看的碎片,似乎在嘲笑着科尔的所作所为。

科尔的脸非常阴郁,他这些话只能关在一个人的办公室内自我发泄一下,在公众场合他还是要成维持亲和的民众形象,而不是那个提倡种族灭绝的小胡子。

明知道这么做会毁掉德国的社会稳定,比起德国的社会稳定,他更关心的是自己的前途。就好像你明知道这是对方得寸进尺的要求,却因为政治正确而去做不正确的事情,所谓的政治正确才是最大的不正确。

面对越来越嚣张的宗教教徒,德国政府沉默了,妥协了,就像默许了这股异样的声音存在。任由它在内部发酵,与民众越来越不满的情绪混杂在一起,变成了错综复杂的局面。

当初难民营绝食的时候,科尔曾在某一次的演讲上收到一张匿名小纸条。对方宣称是一名从奥地利过来的落魄画家,但是他再难民观点中却说出了很多人心里想的,却又一直不敢明说的话,“人可以落魄,但是德国再怎么落魄,也应该保持自己的尊严。而不是在自己的地盘上,被一群不知道从哪个地方跑出来的乡巴佬恫吓!他们可以剥夺普鲁士的生命,但绝对不能拿走我们的荣耀和尊严。”

看到荣耀与尊严的时候,科尔的心突然扑通了一下,不知道为什么一股莫名的兴奋慢慢的萦绕在他的心头。科尔出生在一个军官家庭,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荣耀高于金钱,高于一切,甚至是生命。

“是为了一个国家的良心而拒绝他们,还是为了个人的前途而答应他们。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科尔深吸了一口气,摆在他面前的是艰难的抉择。

就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总理办公室的门被打开,走进来的办公室主任对他小声的说道,“还有五分钟,等下发布会就要开始了,所有人都会在电视机前看着这场直播,科尔总理准备好了吗?”

“恩,我知道了。”科尔只不过是心不在焉的应答了一句。

身兼总理高级助理的他看了一眼地上的碎片,就明白了怎么回事,他对科尔说道,“别太勉强自己了,科尔总理。有些决会对你来讲很艰难,但是以后所有人都会知道,你做出的那个决定,是正确的。”

“我知道,你先出去吧。等到了发布会开始之后再叫我,现在我只想一个人静静。”科尔挥了挥手,不耐烦的让助理出去。助理非常识相的点点头,从门口退出去然后关上了门。在关上门的最后一刻,他只看到那张阴沉的,消极的脸庞。然后一道墙隔绝了他跟科尔的联系。

“虽然这不会影响到根基,但是一旦这种示例有了不好的开头,那对德国来讲是毁灭性的打击。我希望科尔总理你做出正确不那么正确的选择,就像当初一样……”

第三百零三章 我们选择拒绝

无限循环的安利,微信公众号“亚纳耶夫”,已经开始第一个故事《莱伊宅阴谋》的连载,这是一个根据真实事件发挥脑洞的故事,请多多关注!因为文中提到的军火扣查事件作者工作的公司也牵涉在内。

当科尔一走上镁光灯就开始闪烁起来,所有记者都将镜头对准了这位德国的领导人,他们迫切的想要知道最近国际社会上被炒得沸沸扬扬的难民问题,德国政府要怎么去解决。

所以在新闻的发布会上,记者一上来就抛出了最关心的问题,“关于穆族难民提出的获得德国永久合法居住权的请求,科尔总理会怎么选择?会提供给他们吗?还是说选择拒绝?”

科尔简洁明了的回答道,“我们当然不会选择留下,我相信将他们遣送回克罗地亚是最好的选择。”

此言一落全场哗然,所有人都对科尔胆大的发言而感到不理解。一时之间所有人都竖起耳朵,听科尔继续说下去。

“难道总理就不怕会被人说是……恩……新纳粹主义?说德国人歧视外来的移民?”记者抛出了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

科尔摇摇头,说道,“不怕。因为德国向来致力于从根本上解决难民的问题,而不是从表面上解决。谁都知道现在南斯拉夫的内战已经结束了,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签署了和平协议,所以帮助他们重归故土才是最根本的任务。就算将难民留在德国,那么他们也会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而难以融入到德国社会之中。”

科尔选择避重就轻的方式回避所谓的歧视问题,他向媒体表示会进一步的解决这些问题。

“但是这会不会让那些难民看作是我们歧视他们做法?”记者又询问道。

“那只是玻璃心而已。所有人都知道德国政府在花费纳税人的金钱为难民提供服务,我们已经花费金钱送他们回到自己的家园,假如继续赖在这里,算什么?德国社会尊重劳动人民,但是从来不会花钱去养一群蛀虫。”科尔说完这些话就有些后悔了,毕竟说的有些露骨,他可不像苏联总书记亚纳耶夫那样,敢直接在公众场合这样说道,“任何企图让女人蒙上黑色面纱,将异教徒的脑袋割下,并且不相信安啦就要死的人,苏联政府敢将他们送进喀山精神病院,接受克格勃的治疗。直到让他们意识到谁才是这个世界真正的主宰。”

至于那些发布言论说将要针对莫斯科,针对亚纳耶夫发动恐怖袭击的极端宗教分子,过一段时间总能发现他们的被炸死在中东或者在高加索某片山区的新闻,胆敢抛头露面威胁苏联政府的恐怖分子,最终都会以死亡的结局收场。正如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所说的那样,我们从来不会像恐怖分子一样传播恐惧,因为我们本身就是恐惧,令整个世界恐惧的幽灵。

今天晚上的这场发布会是德国政府的一个声明,告诉所有人德国政府难得强硬一次的态度。但是科尔所说的话还是被左派的圣母们不停的曲解和放大,他们认为科尔所说的话依旧是歧视外国移民,歧视穆族。他们强烈要求德国政府撤回这项决策。

“科尔滚下台!”“穆族也是人!强烈要求所有人平等对待!”一时之间左翼的圣母们和难民走在德国的大街上,他们强烈要求要在这里定居下来,尝试过天堂的美好之后,谁还会回到克罗地亚那个贫瘠饱受战乱摧残的国家。

警察开始出动镇压他们的游行示威,逮捕了带头闹事的难民。但是这么做也让科尔的政治生涯产生了一丝的危机,他的支持率开始下跌,有一些人认为这是政治迫害的表现,德国政府正在走向纳粹的老套路。甚至在警察执法的时候,还有一些人权组织的人跑过来阻碍警察执法,当然最终的结果也是被一并拘留。

当欧洲其他国家都在德国看笑话的时候,却只有苏联站了出来就事论事的说话。真理报的编辑直接刊登了一篇文章,怒斥穆族难民的不要脸皮。

“为什么会有一群冠冕堂皇的强盗占领一个国家,并且指责那个国家的领导人,将他们驱逐出去是错误的做法?为什么会有一群教义上写着不相信就下火狱的狂热信徒,能合法的在大街上游行和示威,指责政府的正确做法?为什么你们面对自身的利益受损,要选择沉默不言?为什么在苏联的土地上,从来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件?”

“让我来告诉你,因为任何一个群体,一个宗教都没有资格凌驾于国家政治之上,政府代表着人民,代表着国家,而不是代表一群无耻的难民。”

“而现在,德国却纵容他们这样做,所以为什么你们还不反抗?”

真理报的海外版本可以专门讲那些欧洲国家的人都想做,但是却没人敢讲出来的话。反正苏联从来不在乎被人指责没人权,没自由,不民主。要是按照西方的那一套来做,民族复杂,形势复杂的高加索地区早就独立出去了,要不是亚纳耶夫用民族主义和高压手段死死的压制住那些哈瓦比派系,换成另外一个稍稍软弱一些领导人,就又是车臣内战的结局。

也正因为如此,亚纳耶夫才会在高加索的宗教分子眼中有一个神鬼共惧的外号,铁与血的斯大林。

反正绿癌正在逐渐成为欧洲的祸患,就如同当年的犹太人一样,只不过各个国家都被所谓的政治正确所困扰,只有苏联在亚纳耶夫的命令之下,强硬的打压各种教派。真要相信欧洲或者美国人的那一套人权调查那就完蛋了,苏联复杂的民族成分除了用大统一的民族主义政策和高压的镇压手段维护之外,任何想要给他们松绑的政策都会造成一个帝国的覆灭。

民族的分崩离析是当年苏联解体的前兆,亚纳耶夫永远都不会再犯下这样的错误。

第三百零四章 凋零的山楂花

这是一次尼米兹号与艾森豪威尔号航母从西海岸出发,向西迈进。罗斯福号从夏威夷的军舰基地出发,前往太平洋亚欧海域,华盛顿号与从日本海域出发,直往北上,由金刚级驱逐舰护航,这四艘航母像是约定好一样,准备进行一次秘密的军演。而演习的地点就在鄂霍次海之外的西太平洋海域。

这一次美国是直接跑到苏联的家门口耀武扬威,向苏联展示美利坚海军舰队的强大力量,从四艘尼米兹级的排场就能看得出来了,除了美国拥有这样的实力之外,还有谁能够达到这样恐怖而且可怕的舰队力量。而且再加上韩国从苏联手中购买的基辅级与日本的金刚级,可以说这支联合舰队强大到了让人生无可恋的地步。

演习的地点定在了皇帝海山与千岛群岛之间的海域,那个地方是苏联的势力范围,同时也是公海,用这片海域举行联合军演的话,挑衅的意味在适合不过了。

金刚级驱逐舰的舰长看见改装之后的基辅级航母还是非常羡慕的,南韩,作为曾经日本的附庸,没想到现在已经成为了东亚地区在二战后率先拥有一艘航母的国家,虽然这艘航母算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航母,甚至在日本人看来,他们才是最早研发航母的国家。

上一篇:重生之抽奖空间

下一篇:游戏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