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大导演 第237章

作者:白是一种境界

“用这种碟片市场繁荣的方式换取利润,让影市日益低迷,这不是一种杀鸡取卵的方式吗?”记者追问。

刘晓阳摇头失笑:“盗版这么厉害,我们做电影的也没办法,这也不是我们一家公司能做到的事,大家都在这么做。现在只能寄希望于几位名导演来救市,去年有万小虎的《无间道》和张一谋的《英雄》,今年冯小岗的《手机》和万小虎的《风声》,明年张一谋和陈凯哥都要开大片,我们蒲公英也一年一部救市大片,已经做到了能做的所有事。”

2003年的DVD已经发展替代了图像模糊的VCD,因此进电影院观影的人数再次降到了冰点。盗版日益猖獗,让所有人都不敢投资电影了,今年的国产电影,更是降到了2000年以来的最低数量。

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张一谋的《英雄》成功,带给电影人莫大的信心,小成本玩不过盗版,那就开大片。

张一谋要继续拍《十面埋伏》,陈凯哥也开始筹备《无极》,冯小岗同样不甘寂寞开始鼓捣《天下无贼》,这是三部大片。不过目前三位导演,都在等一个结果。

那就是万小虎的《风声》。

《风声》原本投资5000万,因为特效做的精细,又追加了1000万,总投资已经达到6000万人民币,是少有的大片规模。

如果《风声》赔了,其他人就要慎重了,如果《风声》赚了,华语大片时代将真正的来临!市场的关注,焦点也不在《无间道2》上,而是《风声》。

内地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风声》。

万小虎的目光却投向了北美。

10月31号《电锯惊魂》北美上映,狮门电影公司十分看重,为电影安排了2315家电影院,这也是北美第一次为华语电影安排超过2000家电影院首映。

“Tger,真的不来美国吗?”

狮门电影公司为电影安排了首映式,杰西卡作为戏份不多的女主角,也受邀出席,不过万小虎却没有飞过去,因此杰西卡遗憾的打电话过来。

“我在美国没什么名气,去了也是凑热闹。《风声》在国要首映了,我现在也走不开。”

就这样,《电锯惊魂》的北美之旅开始,万小虎的好莱坞处~女作扬帆起航。

0223【喊出自己的口号】第二更

《电锯惊魂》上映进行时,万小虎也忙碌起来。

2003年11月1号,第十二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在嘉兴举行。

本届的金鸡奖和百花奖,都跟万小虎没什么关系,组委会邀请他颁奖,他也没答应。他过来嘉兴,一个是参加学术研讨,一个就是筹备《风声》的首映式。而学术研讨会,万小虎也只参加两个。

就是题为《从鬼怪片特征探求幻想类型电影发展策略》和《资源整合及市场运作:国动画腾飞的关键所在》的两场学术研讨。

至于其它的什么国有化企业改革、电影产业升级、在挑战赢得突破等等老生常谈,年年都谈的研讨会,万小虎通通以没时间为由拒绝了。

每年都谈,每年都废话一箩筐,结果每年都谈不出一个黑和白。

这种研讨会,不去也罢。

2号上午,万小虎参加了第一场幻想电影研讨,并作为第一位发言人率先开头。

“如果以现实生活为参照,我们可以把常规电影分成两种形态:基于现实的写实电影与基于幻想、背离现实的幻想类型电影。后者大体包括科幻片、魔幻片、神话片、鬼怪片和一部分武侠片。”

“作为一个电影大国,我们在2000年之前,基本上全部都是写实电影,2000年之后,幻想电影也同样很少。这是很不正常的现象,也是极度畸形的电影市场。”

“我们长期发展写实类电影。固然其功绩不可抹杀,但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因为我们抑制了作者的创造精神的张扬。造成了想象世界视听表现力的贫乏,导致电影制造工业的单一化畸形发展,也严重压抑了观众对于幻想类电影的消费**。”

“好莱坞电影,写实类电影已经渐渐的沦为了少数,幻想类电影日益增加。特别是从《星球大战》之后,特效大片渐渐扛起了票房的主力,好莱坞的特效更是发展出来,电脑模拟的人物和现实人物区分不出的效果。”

“所以近几年。好莱坞大片步步紧逼,尽管进口片只有那几部,却占据了国内票房的半壁江山。是不是说好莱坞就一定会讲故事?并不是,而是好莱坞电影释放了观众的想象力。一个观众,每天都看弹沿着直线的射击,忽然看到了弹可以拐弯,这必然是惊喜的。”

“而我们国产电影还停留在写实风格。仿佛电影不写实,不关注人关怀,就不是好电影。这等于拱手将江山让出去了,更造成了幻想电影的物以稀为贵,好莱坞来了,轻而易举就窃取了我们的市场。”

“人都有好奇心。美国人有,国人同样有。可是我们的电影人却没有,我们只能想象的极限是武侠,拿一把剑,飞檐走壁。武侠的确是国电影的骄傲。但是这样的题材我们从上个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几十年过去了。还在炒剩饭。”

“我们的国产电影正是急需突破的阶段,盗版日益猖獗,如何化解?好莱坞有没有盗版?有!但是他们的观众更喜欢进电影院,因为视效大片肯定是放在一层楼高的大屏幕上看起来更带感。久而久之,他们就有了进电影院的意识,自发的断绝了盗版。”

“今天我不说特效,我要说一句不客气的话,我说了特效你们在座的,了解的也不多。”万小虎用一副轻松的语气,稍稍刺激了一下在座的各位电影人,如果不刺激,下次再谈时,他们还是不懂什么是特效,“所以我要说说,大家都熟悉的鬼怪片。白娘、阎罗王这些是古代的传说,开心鬼、僵尸这些是香港电影的产物。”

“世上本无鬼,鬼是人类根据自己的需要想象出来的,鬼的形象原型是人。电影鬼的形象大体可分四类:恶鬼,好鬼,开心鬼,内心复杂鬼。他们集体现着不同民族的集体想象力和创造力,各自被赋予不同的美学特点和化功能。”

接下来,万小虎从鬼怪片的叙事、结构、动作和情感赋予等等方面,阐述了一下鬼怪片的特征。

“幻想类电影它是一种化产品,国化关于虚与实、形与神、写实与写意等观念都有益于创造幻想类电影的形象和意境,电影人应该设法将其通过特技充分体现出来,显示出国化的丰厚底蕴,展现特殊的东方民族精神。”

“从国电影发展战略考虑,仅有写实类电影是有缺陷的,发展非写实类电影,特别是幻想类电影将为国电影跨越式发展提供契机。如果我们能够抓住,不仅可能同时带动电影制作高科技的发展,创造出新鲜的形象,满足市场需求,同时也可能启动后续电影产业开发。”

“与幻想类电影形象相关的玩具、图书出版、电脑游戏、服装、旅游纪念品等都相关产业都有可能被带动,这些必将给国电影化在新世纪全面均衡发展带来无限生机。国电影大有希望。”

洋洋洒洒的发言完毕,万小虎就端起杯默默喝茶,等待别人发表高见了。

幻想类电影是国电影最大的短板,2000年以来,正儿八经上映的科幻片,只有他拍的一部《蝴蝶效应》。没有幻想类电影,国的特效就谈不上发展,万小虎希望能扭转这种局面。

不过,研讨会上看起来,情况不容客观,众多电影人还是围绕在鬼片和僵尸片上大书特书,对于科幻、魔幻的内容,谈的真不多。

“想要发展国的史诗魔幻类大片,看来任重而道远啊!”万小虎靠在椅背上,百无聊赖的想着。

散会之后。和几个熟悉的导演闲扯几句,万小虎便回宾馆休息了。

第二天。又是一场研讨会,关于动漫产业。

作为重生者,万小虎知道未来电影的发展方向,魔幻、科幻、动画,这才是电影卖座的三**宝。

研讨会上,万小虎和北电动画学院的副教授段佳坐在一起,段佳教授是位女教授,快五十岁了。戴着一副眼睛,很有学者派头。八十年代在央视做动画片,十年代因为北电动画类老师匮乏,她开始回校任教,一直致力于推动国动画产业的发展。

“段老师你好,很早就想去听您上课了。”万小虎很客气的打招呼。

“你能去听老师上课,老师倍感荣幸。”

“我是说真的。段老师,我目前在创作《秦时明月》,说句实话,动画片的技术含量,不比真人电影来的差,从制作周期和技术渲染来看。含金量更高。现在国内的动画人才太少了,这也是为什么《秦时明月》已经创作近一年多了,还没有问世的原因。所以一直想跟段老师交流一下。”

“我也一直在关注你,当初你要拍动画片,我很支持的。不过后来听说你辞了动画导演。还觉着很可惜,没想到你并没有放弃这个想法。”

“动画电影一直是我致力于研究的方向。”

“国内像你这样想做动画电影的人太少了。都把动画片当成了弱智的小儿科,唉。”

“是呀。”

聊了一会,研讨会开始,众人都各抒己见的发表了高谈阔论。

万小虎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我记得,70年前迪士尼动画的创始人迪士尼先生,说过这样的话……”

我不是主要为孩们制作电影。而是为了我们所有人的童真,不管他是6岁还是60岁,制作电影。这就叫童真。最糟糕的不是我们没有天真,而是它们可能被深深地掩埋了。在我的工作,我努力去实现和表现这种天真,让它显示出生活的趣味和欢乐,显示笑声的健康,显示出人性尽管有时荒谬可笑,但仍要竭力追求的境界。

“70年过去了,迪斯尼发展成什么样?世界电影大国美国的动画电影发展到什么程度?我想很多人,包括我们的电影人同行、美术界同行,不会对动画电影一无所知,但是也知之甚少。”

“我说一个数据吧。95年票房冠军是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风奇缘》第四,98年《虫虫特工队》第四、《花木兰》第十三、《埃及王》第十,99年《玩具总动员2》第三、《泰山》第,01年《怪物史莱克》第二、《怪兽公司》第三。今年,目前为止,《海底总动员》估计要拿冠军了。”

“大家都知道我近两年也开始涉足动画领域,我还记得当初宣布要执导动画片时,很多人嘲笑我,说万小虎是越混越回去了,这是很尴尬的一件事。我现在还担任《秦时明月》的总导演,深感动画行业不被重视的急切与窘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