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民国 第282章

作者:大罗罗

  周恩来没好气地点点头,今天的会议开着开着怎么就成了毛泽东在主持了呢?自己和中革军委主席项英反而没有了发言的机会……不过眼下他也不好意思计较这种事情,只好微笑着给毛泽东解释:“根据我们现在所掌握的情况,国民党右派和阎锡山并不是一路的。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想吞并阎锡山的实力和地盘,所以阎锡山对他们的提防并不亚于我们。比如这一次,阎锡山直到现在为止都没有邀请国民党军入晋,甚至连国民党的军事顾问都拒绝了,而是从上海请了吴佩孚去太原帮助指挥。这次收缩防卫的部署就是出自这个吴玉帅的手笔。”

  说到这里周恩来的神色又渐渐严峻了起来:“当然现在阎锡山不像国民党求救,不等于到了最后关头也不求救。所以中革军委的设想是速战速决!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拿下山西。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开展同武汉国民政府的接触,争取想方设法稳住他们。如果实在不成,我们还可以同阎锡山妥协,分他半个山西……”

  毛泽东此刻,却断然摇头:“不成!我们既然要动山西就不要怕同国民党反动派开战!其实眼下的局面真的大打一场,对我们未必不利!而拖延下去也未必有利。”

  毛泽东这番话实在太过惊人,让周恩来和在座的与会人员都吓了一跳。先统一北方,完成三年重工业计划,再图南方统一中国是中国共产党六大二中全会的决定。共产国际和苏联也是这个意思,而且看起来也是唯一可行的方案。

  就在众人讶异之时,毛泽东却又快又急的接了下去:“我们眼下在建设,他们也一样在建设。可我们手里面有多少本钱?他们又有多少本钱?本来我们以为他们要在这一次的大萧条中大吃苦头,可现在看起来根本不是这么回事,他们手里面有二十亿美金的硬通货……所以发展下去南北之间的差距不一定会缩小!而且统一北方也绝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样简单。就算我们打下了山西,可还有东北、西北、蒙古……我们有把握一个个都收拾掉吗?”

  周恩来浓眉紧锁,换来沉思的神色:“可是现在开战我们也一样没有把握……”

  “我们大不了把直隶平原让出来,北京、天津也让出来!”毛泽东又是语出惊人,脸上却是一副胸有成竹的微笑:“依我看,国民党如果要来……我们完全可以把八路军也投入到山西去。干脆把直隶平原的大门敞开,放他们进北京、天津。我们只要拿住山西、绥远、察哈尔、陕北等地就有足够的战略迂回空间了。”

  “……而国民党进了北京、天津以后,和日本人、东北军、青年军,甚至是蒙古王仲义的冲突可就不可避免了。到时候这些麻烦事儿都一股脑丢给国民党去对付,而咱们就安心在西北发展壮大,等待机会。我看国民党和日本人之间是最终难免一战的……”

  毛泽东一席话毕,只是目光炯炯的扫视着会议室里的诸公。

  “毛!你这是右倾逃跑主义!”米夫突然爆喝了一声:“我们现在是中央政府!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一个中央政府怎么可以随随便便放弃自己的首都?你的这种思想完完全全是游击主义,是山大王思想,不是一个革命者和一国总统应有的想法!”

  “……如果我们现在放弃北京、天津,国民党的国民政府就会成为中国唯一的中央政府了!他们就可以调动全国的财力和军力来围剿我们的西北根据地。我们能用一些贫瘠的山区去抵抗整个国家吗?而且苏俄的成功经验已经告诉我们,掌握首都和中心城市才是革命胜利的关键!如果我们退出北京,跑到山里面去,那就是高尔察克,是邓尼金了!”

  “……至于指望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帝国主义发生战争更加是荒唐的。毛泽东,我建议你多了解世界,多看一点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不要总想着什么《三国演义》《孙子兵法》这一套过时的东西。帝国主义之间是有矛盾,这个不错。可是他们最憎恨、最害怕的敌人却是苏联!只要有苏联这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帝国主义之间很有可能根本就不爆发战争!到时候我们怎么办?”

  米夫唠唠叨叨说了一大堆,就是坚决不同意放弃北京,放弃中央政府的地位。实际上他说的那些基本上站不住脚,不过有一点米夫同志是非常清楚的。一旦中共失去北京,失去中央,那肯定不能说是“革命胜利”吧?那就是失败!而失败是要有人出来负责的。而且存在这种想法的也绝不是米夫一个人……

第0485章 中原小战(五)

  民国十九年二月十日。山西,太原。

  中华民国陆军上将,山西督军兼第三集团军总司令阎锡山军服整齐,大步的走进了山西督军公署之内。

  公署会议室里,这个时候,早就是将星闪烁,晋军的高级军官都济济一堂。随着阎锡山走近,所有人都立正行礼。除了一位身穿着青布长衫的五十多岁男子,此人正是被阎锡山请来襄赞军务的吴佩孚。

  所有的人全都是神情肃穆,面带忧色。因为就在昨天上午,中华民国大总统毛泽东在北京发布了总统令,免去阎锡山本兼各职,同时以不服从中央调令为由将第二集团军列为了叛逆!还高调宣布组成了讨逆军,以陆军部长冯玉祥为总司令,邓演达为参谋长,第四路军总指挥叶挺为副总司令。发大兵二十万(号称),要来山西找各位反革命的晦气了……

  虽然晋军上下早就做好了负隅顽抗的准备,不过真的事到临头,大家伙儿的心里面,还是七上八下,一点底儿都没有。晋军有多少斤两,会议室里面的这些人是再了解不过的了,而且是于守而短于攻,守守坚城还马马虎虎,要拉出去野战实在是不够瞧的。所以对晋军来说,最好的战术莫过于将十几万主力收缩到太原城死守待援……

  不过那样一来就等于将整个山西都交给了共产党。而以共产党对民众的动员和组织能力,不消几十日,山西一省可就要插遍赤旗了!剩下一个光杆省会,又能坚持多久呢?再说了,如果要待援的话,也得有人能来援才行啊?可是眼下这个“援”又在哪里呢?国民党吗?他们和中共又有什么不同?还不是一样要没收地盘,整编军队吗?

  这个时候儿,晋军上下第一次有了末日将临的感觉。共产党、国民党,那一头都不是弱小的晋军能应付的……而目前这两家似乎都磨好了大刀,就等着宰阎锡山这只“无害”的老白兔了!

  刚刚还收到了北京的情报,冯玉祥已经誓师出发,正在前往大同的路上。而大同这座晋北雄城则在昨天晚上就被中央所属的第三路军所部占领了,当然是兵不血刃,留守的民团打开了城门,几个颤颤巍巍的“开明绅士”领着一城商民,打着欢迎共产党的标语将第三路军给迎了进去。中央政府的讨伐算是首战告捷了。

  不过太原方面最担心的还不是来势汹汹的冯玉祥,冯玉祥带来的三个路军只不过是新归附中共的,虽然在体制上面已经和第四集团军一样了。可是毕竟主要的军官还是那些老人儿,武器装备又不好,再强还能强到哪儿去?晋军上下最忌惮的还是直隶方向的第四、第八路军,这才是中共的嫡系精锐,民国十五年打得晋军丢盔卸甲的正是这支强兵!现在这支大军就正正的掩在晋军主力的侧背上。虽然直隶和山西边境上有太行山天险阻隔,山岭纵横,不是大军使用的便地。可是中共嫡系主力一路杀出来的威名,却还是让晋军诸将们不寒而栗!

  晋军各部,甚至都在做最后收缩防御的准备。今日阎锡山召集旅以上军官集会,大家都在猜测,是不是阎督军决心已定,准备放弃忻口一线决战的计划,将主力调回太原死守——多活一天算一天呢?

  阎锡山脸色铁青,缓缓落座,看着麾下诸将急切的目光。示意大家坐下。

  “我已经和玉帅商量过了,这一战我山西利于久,中共利于速决。因此我决心已定,仍然按照原计划分兵两路抵挡中央军,力争拖延时间,将战争拖入持久战。我相信,只要我们能拖延下去,局势一定会向有利于我们的方向转变。各部作战计划如何,随后颁发,请各部协力同心,共度时艰。”

  这一番话,激起满座波澜。

  “大帅,中央军主力部署在太行以东,我军东线最为危险,必须要加强兵力。”

  “大帅,我军总兵力不足,难以照顾周全,建议尽快收缩兵力至太原固守。”

  “大帅,现在中共地下党活动频繁,各地农村秩序混乱。乡绅土豪或是逃离,或是组织民团割据自保,现在政府征粮征税非常困难。长此以往,只怕我们会不战自乱呢!”

  “我军不如集中兵力主动出击,击破北路冯玉祥军。然后再转回东路同中央军主力一决雌雄……或者在击溃冯玉祥军后再同中央议和。”

  阎锡山容色已经放沉,冷冷道:“现在是敌强我弱,晋军又长于防守,因此固守要地,拒敌于外是最佳战术。不管是北线还是东线,我们都必须守住!只要能坚定守住,我们就会有办法的!这是我的最后决心,诸君无需再争论了,只要努力战斗便是!”

  看到阎锡山板起脸孔,底下的军官一时无声。此时吴佩孚站了起来,沉沉一笑:“诸君,你们要明白,我们的对手,始终是共产党,是北京中央政府,而不仅仅是第三集团军或第四集团军!共产党最强大的还不仅仅是军队,而是他们对民众的宣传鼓动和组织能力!所以我们只能尽量想办法御敌于外,绝不能把民众交到他们手中!不过中共眼下也不是完全没有弱点,他们的弱点就是经济萧条,军资匮乏,而且还有国民党在一旁虎视眈眈。所以次战中共一定会力争速决,而我们则要想尽办法拖延时间。只要能拖到中共筋疲力尽,我们就能保住山西自治的局面!所以现在的这一战,我们不是求胜,甚至不是保平,而是争取输得少一点,输得慢一点。”

  听了吴佩孚的话,满室的军官都忍不住有点儿泄气。这个话……虽然是大实话,不过还是有点长他人志气,灭自家威风。不过晋军有一点和其他军阀部队不同,就是他们虽然不能战,但是却是牢牢团结在阎老西周围。现在阎锡山下定了决心,大家也只有执行了。

  阎锡山站起身,扶着桌子,绷着嘴角冷冷地看着满室肃然的军官:“诸位,这一战事关我晋军存亡,大家一定要团结奋斗,死战到底!我们的未来就只能靠我们自己打出来了!”

  晋军现在真的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十八年励精图治积攒起来的财力、物力,还有兵力都要在这一战中发挥到极限。如果还是失败……那晋军,就将一蹶而难以再起,只有灭亡一途了!

  想到这里,阎锡山眼睛里面全是泪水,眼泪不可遏制地掉落下来。突然间,他看到了满座的晋军将领,几乎人人都是眼含热泪。或许晋军现在真的是成了哀兵了……

  ……

  蓝灰色的队伍行进在黄色的土地上,中央陆军第三集团军的三个路军,从越过山西省界开始,前进的步伐就未曾稍停。由于晋北的晋军主力一早就收缩到了忻口一线死守,晋北的大小城镇全都是兵不血刃就被冯玉祥指挥的十万大军所席卷,因此在山西讨伐战正式打响以后,北京的大小报纸上每天都有捷报传来。中南海里面也是喜气洋洋,一场大胜看来是指日可待了!当然前提是,南方的国民党反动派不会在晋军败亡之际,出兵干预战争!

  邓演达领衔的讨伐军参谋部选择的进军路线就是先取大同,而后经怀仁、山阴、代县一路直趋忻口。然后在忻口同晋军主力决战,击破晋军之后再突进到太原。估计在那里会遭遇到晋军最激烈的抵抗!因此要等到和东线第四路军会师以后再会攻太原。

  春日的阳光下,长长望不到边的队伍滚滚而前,在干燥的道路上卷起了满头的尘土。步兵、骑兵、辎重兵、八匹大骡马拉着的75mm山炮,还有穿着老棉袄的支前民工推着独轮车,赶着驮子大车,一路向南。不过行军速度却并不快,大约也就是每天推进20公里而已。倒也不是冯玉祥有意拖延,而是这个时代的步兵行军速度就是这样缓慢。

  冯玉祥指挥的十万大军是二月十三日从大同出发南下的,到忻口两百多公里的路程,按照计划要慢吞吞走上十二天!然后再花三天时间完成展开和部署,到二月二十五日前后差不多就能打响了。

  ……

  “百川兄,我军的部署是:以晋军第二师、第八旅组成中央兵团,由傅宜生(傅作义)指挥,负责守卫蔡家岗、灵山、南怀化、阳明堡一线阵地;以晋军第九旅、第十旅为右翼兵团,由张桐轩(张荫梧)指挥,守卫五台山一线阵地;以晋军第一师为左翼兵团防守防守黑峪村迄阳方口一线阵地;以晋军第十一旅、第十二旅为预备队,由杨星如(杨爱源)指挥,在定襄、忻县一带册应各方。此战晋军方面一共集中了两个师又五个旅,还有四个炮兵团,总兵力近八万人,大炮一百四十余门。应该是足以一战了!”

  阎锡山端坐在忻县的前敌指挥所里,两眼发直死死盯着眼前的军用地图,听着“总顾问”吴佩孚给他介绍兵力部署情况。

  晋军之前的总兵力不过是十万人,在中共磨刀的声儿传过来以后,急急忙忙又扩军五万,编成了第四师、第五师、第六师三个师。不过这些新兵眼下根本不足用,既没有足够的军官,也没有受过严格训练的士兵,整个都是些架子货,现在都扔在太原慢慢训练呢!所以能用的还是十万人,八万已经在忻口了,防守正太路和太行山各隘口的兵力只有两万。至于西线黄河沿岸……就给民团负责了,能不能守住就看天意了,反正阎锡山是没辙了。

  “我说……玉帅啊。咱们现在把兵力都集中在了北线,万一中共的主攻方向是东线,咱们可就……”这话儿阎锡山不知道问过多少回了。这会儿端详了一下地图又开始提问了。

  吴佩孚摸着下巴,轻轻一笑:“如果共军的主攻方向是东线,那咱们就只能缩回太原城里面儿去等死喽!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谁让咱们晋军战力弱……没有办法在进攻战中打垮冯玉祥,只能在防御战中让他碰个头破血流呢?就赌一赌吧。”

  吴佩孚脸上笑嘻嘻的,说出来的话却有些无奈。阎锡山偷眼再看了看眼前这个曾经名动天下,号称是“中国的鲁登道夫”的人物——虽然后来吃了不少败仗,已经没有了往日的威名,不过比起自己这个根本不会打仗的将军来还是要强不少的吧?

  “赌一赌?”阎锡山摇了摇头,又自言自语道:“那就赌一把吧。八万人守,十万人攻,应该是个胜仗……”

  吴佩孚冷冷一笑:“冯玉祥终究不是嫡系,这啃硬骨头的差事他不来谁来?”

  阎锡山闻言一怔,细细想来,似乎也有道理。冯玉祥的队伍虽然已经接受了中共的改造,不过仍然不算彻底。这一战自然就是考验他们时候儿,谁能打谁不能打,谁该留谁不能留……只有打一仗才能知道。阎锡山低声道:“这样说起来,忻口一战还是有些把握的。”

  吴佩孚点点头,走到指挥室里挂着的大幅地图前面。手指在忻口周围滑动:“冯玉祥指挥十万大军在这一线猛攻,牢牢吸引我军主力……”他再将手指指向了正太路和太行山一线:“……再有一支精锐从这里突破,摧破晋三师。太原的门户可就大开了。这应该就是中共的战术。只可惜我的第十五路军已经给了张汉卿了,要不然摆在东线就万无一失了。”

  阎锡山的目光盯着吴佩孚,说不出来的忧虑:“玉帅,咱们应该怎么办?”

  吴佩孚苦苦一笑:“就只能在防御战中重创冯玉祥。”他呆呆地望着地图:“中共的东路军多半会在北线打成胶着的情况下突然发动……不过冯玉祥如果被咱们打垮的话,他们应该会缓一缓,到时候请张汉卿出来说话,山西就保住了。不过这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冯玉祥那个叛逆打仗还是有一手的……”

  ……

  一路南下的冯玉祥第三集团军大队人马现在正在大休息。正好也是午饭点儿了。原来的北京中央政府的陆军军队伙食标准就差,每天也只是二十四两米面,每月三块钱菜金而已。眼下又是艰苦奋斗的时候儿,那自然就更加困难一些儿了。每天只供应两顿伙食,上午十点一次,下午七点一次。还是一顿干一顿稀,而且干的那顿还是窝窝头。不过好在军官们都和士兵吃一样的伙食,同甘共苦,所以倒也没有因此而影响士气。

  但是这一路行军而来的伙食,却让部队叫苦连天。毕竟行军在外的体力消耗和在兵营里猫着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一顿干一顿稀的……的确是苦了一点!冯玉祥背着手在部队当中转圈,新任第三集团军政治委员张国焘则阴沉着脸和他走在一起。

  他们两个人转了一圈,看着那些明显有些消瘦的干部战士们手里托着两个小小的窝头在那里狼吞虎咽,眉毛就渐渐拧了起来。冯玉祥背着手对张国焘谓然叹道:“部队的供应实在是太困难了!这一战看起来还是要速战速决才好。政委同志,战士们的情绪还好吧?没有因为伙食太差……”

  张国焘扶了扶眼镜,用稍稍有些阴冷的眼神扫了一圈,冷冷道:“司令员同志,政治思想工作一直是我党的强项。这一点你就不必操心了,战士们的家里面都是分了田,翻身做主人的贫下中农,这点儿苦根本不算什么。倒是……有一些旧军队过来的干部很不习惯,整天怨声载道,扰乱军心!依我看第三集团军还是需要好好整顿一番啊!”

上一篇:苏联1991

下一篇:天道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