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零点有雨
既然如此,那就只能将任何江阳可能在的地方全都铺上屏幕了。
这些屏幕连接着最新一代地球一号超算,而这台超算则连接着四位一体风险监控网络。
末日一旦到来,与上一次末日一样,都会有经过分析之后的数据呈现在江阳面前。
接下来的时间,江阳便在末日一号基地中开始了等待。
渐渐地,十天时间过去了,末日没有到来。
二十天,三十天……
这一天清晨,江阳如同往日一般起了床,和周玉一起,刚洗漱完毕打算到食堂吃点东西,灯忽然黑了下来。
一片黑暗之中,江阳清晰感觉到脚下的大地开始了颤动。
第141章 他们怎么死的?!
那大地的颤动一开始还较为微弱,但迅速便剧烈了起来。
这一刻,江阳甚至感觉自己没有站在大地上,而是在一辆颠簸的越野车上面。
下一刻他便被震倒在地,并且黑暗之中,不知道什么东西在噼里啪啦的下坠,掉在自己身上。
“啊!”
身边传来周玉的一声痛呼。江阳心中一紧,下意识的向旁边摸索,一边大叫着:“周玉!周玉!你在哪儿?你怎么了?!”
摸索片刻,终于摸到了周玉的胳膊。
她手臂上多了许多液体,似乎是血液,但不知道是哪里流出来的。
黑暗之中江阳完全看不清东西,也看不清周玉此刻的状况。他手忙脚乱的掏出手机,打算用手机照明来查看状况,但还未等他将手机打开,一条手臂便用力向自己推来。
“不要,不要管我!江阳,情报,情报!”
黑暗之中,周玉的声音满是颤抖,满是急切。
江阳思绪在这一刻陡然间沉静,些许慌乱与恐慌瞬间被压制。
对啊……情报,情报!
他毅然放弃很显然受了重伤的周玉,在仍旧剧烈震动着的大地之上,手脚并用向记忆之中的门口方向爬行,试图离开房间。
原本房间之中也是有屏幕的,且24小时持续运行,不间断实时呈现来自世界各地的监控网络数据。
但此次地震似乎太过剧烈,导致那些屏幕损坏。为今之计,便只有到房间之外查看别的屏幕了。
一片混乱之中,江阳终于摸到了门把手。十分幸运的,这扇门此刻竟然还能拉开。
但下一刻,江阳一颗心便再度坠了下去。
门拉开之后,出现在江阳面前的不是以往熟悉的通道和走廊,而是……
一面由灰尘、岩石、混凝土和钢筋等组成的,凹凸不平的“墙壁”。
基地早已经整体塌陷,将房门都堵住了。
看不到那些屏幕的话,想要获取外界情报就只剩下了一个办法。
自己的手机和智能手表。
这两者屏幕都太小,短时间内可以显示的信息有限。如果有屏幕替代,江阳并不会选择这种方式。
但现在没有别的办法了。
愈发剧烈的震动之中,江阳掏出手机,点亮屏幕,下一刻便十分意外的发现,屏幕仍旧是那一副熟悉的屏保图,而不是设定之中的,一旦世界末日爆发,便会自动替换的情报数据。
再看一眼屏幕上方,江阳清晰看到了无信号的标志。
“踏马的,不是说基地内信号全覆盖,哪怕基地被毁也会有信号吗?”
江阳心中骂了一句,看向手表,果然,手表也没有信号。
那就没有任何办法了。
又一阵剧烈的震动袭来,将江阳猛然甩倒在地。
他放弃了爬起来的打算,再度手脚并用开始爬行,一直爬到了周玉身边。
一块混凝土石板盖在周玉腰间,大片大片的血迹正从她身下涌出。
她神色苍白,眼睛紧紧闭着,早就没了意识,不知道是死是活。
用力推了推石板发现推不动,江阳轻轻叹了口气,爬过去躺在了周玉身边,然后闭上眼睛。
“下一世见吧……”
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猛然砸在了脑袋上,下一刻,江阳失去了全部意识。
……
几乎一瞬间而已,江阳便睁开了眼睛。
映入眼帘的,是冬眠基地主管沈巍那熟悉的脸庞。
“江阳同志,这是您第237次冬眠醒来,感觉如何?”
此刻,江阳心中仍旧被末日来临,周玉惨死在自己身边,自己闭幕等死的恐惧、慌乱、绝望等情绪所充斥。
这是人在面临死亡之时的本能,不是经历的多了便能消除的。
至少江阳做不到。
他的呼吸在一瞬间之中变得急促。他猛然伸出手臂,拉住了沈巍的胳膊:“沈主管,末日,末日来了!”
沈巍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
一个多小时后,在末日计划冬眠团队工作组组长刘方原的通知和组织之下,由世界政府各高级别官员与决策者、各学科各领域领军人物以及军方高级别成员参加的会议再次召开。
仍旧由孙长河做情况通报,且留给了人们一个小时的消化吸收时间之后,会议继续。
这一次,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到了江阳身上。
“这一次,是我在本次末日的第二次循环。
第一次循环,因为死亡之前我处于冬眠状态的缘故,未能带回任何情报。
这一次循环,我知晓了一些情报。”
他看着众多神色严肃的与会者们:“末日降临的时间,是86天之后,2078年10月14日,早上七点!
至于类型,我无法确定。
当时我处在自己卧室之内,房门被塌陷建筑堵塞,无法离开,屏幕则失去供电,手机、手表失去信号连接,我无法获得任何外界信息。
我唯一能看到的便是震动。”
他深深地吸了口气:“剧烈的,可以在不足一分钟时间内摧毁整座基地的震动。”
各与会专家们低声交流着。良久,陆兆明似乎和科学家们讨论出了初步意见,按下了发言申请。
“陆教授,请讲。”
“据江阳同志提供的情报,上一世他所在的末日一号基地位置信息如下。
而经过我与地质地震、地球物理方面的专家交流,我们确认,该区域属于地质稳定区,百年内不可能发生大型地震。
同时,末日一号基地的建造标准是可以抵抗9级地震。而依据江阳同志描述,末日降临之时,基地所遭遇的地震级别应当至少在9.5级以上,否则基地不会被摧毁的这么彻底,这么迅速。
地震级别每增加一级,释放能量增加32倍。以此衡量,以地球的地质条件,所能形成的,理论之中最猛烈的地震也仅有10级左右。
而9.5级的地震,差不多算是现实环境下能在地球上发生的最强烈的地震。
也即……一场现实环境下能发生在地球上的最猛烈的地震,发生在了依据地质研究根本不可能发生地震的地方,导致了江阳同志的死亡。
但问题不在于此,更重要的问题是,纵然是9.5级的地震,其影响力也不可能波及全球,更不要说造成世界末日。
那么,其余人是怎么死的?”
……
第142章 大型低剪切波速省
陆兆明教授的话语让会议室内,上千名与会者陷入到了默然之中。
现在己方所掌握的情报并不算多,仅有寥寥两条而已。
一是冬眠基地和上一世末日基地的位置,二是足以导致人类文明灭亡的末日。
综合这两个因素,最终的答案便呼之欲出了。
一场覆盖了整颗地球,全覆盖无死角的烈性地震。
唯有如此才能解释现有的两个情报。
为什么明明两个选址都在地质稳定点的基地都最终毁灭了?
因为这是一场覆盖全球的烈性地震。
为什么人类文明灭亡了?
同样因为这是一场覆盖全球的烈性地震。
这是综合现有条件,可能性最高的一个推测。
当然,这一场地震就算再剧烈,也不会影响到位于太空和月球之上的人们——现阶段估算,位于这两个地方的人类约在数千的量级。
但这数千人的幸存并不影响人类文明灭绝这个判定,就像第一次末日之时,自己和童正等航天员在月球上暂时幸存,也同样不影响灭绝判定一样。
因为这是不可持续的。失去了地球人类的支撑,己方最终同样死亡的结局便已经注定。
由此,一场遍布全球的极度烈性地震最终灭绝人类文明,从逻辑上来说是合理的。
可是……这样一场地震,从物理层面来说真的合理吗?
江阳大脑急速转动着。过去那一次次循环,一次次冬眠,以及冬眠之前长达十年时间不间断学习所带来的,虽然并不太前沿与严谨,但却具备足够广度的科学知识,让他此刻同样拥有做出一些判断的能力。
他知道,正常情况下地震的成因,是地球岩石板块的应力释放。
就像是一块被固定在桌面上,一侧突出一部分的木板那样。
在这块木板突出桌面的部分不断的放上重物,它便会不断弯曲。一直到重量超出极限,它便会啪的一下断裂。
之前的弯曲,便是应力积累的过程。最后一下断裂,便是应力释放的过程。
放在地球大陆板块上也同样如此。组成大陆板块的岩石也在不断的运动着,或者俯冲到其余板块之下,或者相互挤压。这个过程也会扭曲板块,积累应力。
一直到超过极限,岩石崩裂,地震便发生了。
这是地球上数量占比最多的地震类型。其余的,火山喷发地震、空腔塌陷地震之类不在讨论之列。
但就算以江阳并不算深厚的知识积累,他都知道,一场遍布全球的烈性地震,不可能是因为板块运动这种常规原因造成的。
一块木板被重物压断可以理解,但一块木板自身在短时间内碎成了木屑,这也能是重物造成的?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场遍布全球,连地质学上的地质稳定区都无法避免的烈性地震?
当然,最终的幕后黑手几乎确定要定位到收割者文明之上。但现在的关键问题是,收割者文明是通过哪种方式引发了这场地震?
唯有明确了这一过程,己方才有可能找到最终应对末日的办法。就像是第一次末日之中,己方通过摧毁那处地下浮空城来完成了对抗末日的任务一样。
面对陆兆明教授的问题,所有与会者的目光全部汇聚到了地质学、地球物理、固体物理相关领域的专家们身上。
该领域的领军专家默然片刻,道:“我们需要讨论一下。”
“暂时休会一小时。”
与会者们各自心事重重的离开了网络会议室。
一小时后,人们的身影再度出现。
经过一小时的讨论,那位领军专家心中很显然已经有了一些判断。
“在排除常规大陆板块运动的可能性之后,我们经过讨论,有了两方面的猜测。
其一,地外原因。
依据现有科学层次,我们可以将这一原因分成三种可能性。
首先是第一种,小行星撞击。
一颗足够质量,且具备足够速度的小行星猛然撞击到地球上,确实有可能释放出足够的能量,引发全球性的烈性地震。
据我们简单估算,一场遍布全球的烈性地震,对应总能量释放大约在3*10^24焦耳。
上一篇:洪荒:我为遁去其一!开局立地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