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神雕剧组,出演甄志丙 第315章

作者:十月红日

  当林宇在曼谷最后一个取景地,喧闹的湄南河水上市场。

  当他喊出那声标志着《泰囧》泰国部分全部完成的“杀青!”时,整个剧组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疲惫、汗水、无数的NG和笑场,在这一刻都化作了巨大的成就感和喜悦。

  徐峥、王宝强、黄渤激动地拥抱在一起,脸上糊着拍戏留下的油彩和汗水,笑得像个孩子。

  飞机降落在首都国际机场,熟悉的空气和略带凉意的风扑面而来。

  喧嚣的都市夜景在舷窗外飞速掠过,带着一种久违的亲切感。

  《泰囧》的主体拍摄虽已完成,但还有最后一块拼图。

  刘一菲饰演的“神秘巨星”的客串戏份。

  这个角色在剧本里着墨极少,更像是一个惊鸿一瞥的悬念彩蛋,其真实身份和目的贯穿全片始终,直到最后才揭晓。

  林宇将其放在了国内拍摄,并且是整部电影杀青前的最后一组镜头。

  拍摄地点选在了京郊一个废弃的旧火车站。

  这里远离市区,铁轨锈蚀,杂草丛生,几盏昏黄的路灯在夜色中发出惨淡的光,更添几分神秘和萧索。

  时间定在凌晨五点,黎明前最黑暗、最寂静的时刻。

  林宇提前一个小时就到了现场。

  他裹着一件厚实的黑色冲锋衣,抵挡着初秋凌晨的寒意,指挥着灯光和道具组进行最后的布光调试。

  空气清冷,呵出的气息凝成白雾。

  整个片场笼罩在一种紧张而期待的氛围中。

  谁都知道,这是电影最后的点睛之笔,也是刘一菲这位以仙气著称的影后,在《泰囧》这部疯狂喜剧里唯一一次、也是颠覆性的亮相。

  远处传来汽车引擎熄灭的声音。

  一道纤细高挑的身影,在助理的陪同下,踏着薄薄的晨雾,穿过废弃站台上丛生的荒草,朝着这边走来。

  刘一菲来了。

  她穿着一件几乎拖到脚踝的深灰色羊绒长风衣,风衣的领子高高竖起,遮住了小半张脸。

  长发随意地披散在肩头,脸上未施粉黛,在昏黄的路灯下,皮肤呈现出一种近乎透明的苍白。

  她的眼神比在泰国时更加清冷疏离,仿佛带着西伯利亚寒流的温度,步伐从容而寂静,踩在碎石路基上几乎听不到声音。

  她没有像其他演员那样热情地跟工作人员打招呼,只是走到林宇面前。

  微微颔首,声音在寂静的凌晨里显得格外清晰,也格外平淡:“林导,我准备好了。”

  林宇看着她,点了点头,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指向布好光的位置。

  一段锈迹斑斑的铁轨旁,一盏孤零零的、光线昏黄的路灯下。

  “位置在那里。剧本都清楚了?没有台词,只有几个眼神和动作。我要的是神秘感,压迫感,还有……一种与整个喜剧氛围格格不入的、冰冷的审视感。你是那个在幕后操纵一切、俯视着这场闹剧的人。”

  “明白。”刘一菲言简意赅,脱下厚重的风衣递给助理。

  里面只穿着一件简单的黑色高领羊绒衫和黑色长裤。

  她步履无声地走向那个指定的位置,站在昏黄的光圈中心。

  灯光师立刻调整了角度,一道顶光打下来,让她的身影在黑暗中显得格外孤立。

  面容在强光下更显苍白,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方投下浓重的阴影,遮住了大半眼神。

  整个片场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目光聚焦在那个被昏黄孤光笼罩的身影上。

  徐峥、王宝强、黄渤等人也都在场,好奇而期待地看着。

  “Action!”林宇的声音低沉而有力。

  镜头缓缓推进,给刘一菲特写。

  她没有刻意做出什么表情,只是微微抬起下巴,目光似乎穿透了镜头,穿透了虚空,投向某个遥远而未知的地方。

  那眼神深邃、冰冷,如同寒潭深水,不带一丝波澜,却又仿佛蕴含着洞悉一切的锐利。

  她的嘴角没有笑意,也没有怒意,只有一种近乎漠然的平静。

  这种平静,在周遭破败荒凉的环境衬托下,散发出一种令人心悸的、无形的压迫感。

  她缓缓抬起一只手,纤细苍白的手指间,夹着一张模糊不清、似乎被烧掉一角的照片(关键道具)。

  她的指尖在照片边缘无意识地、极其缓慢地摩挲了一下,动作细微到几乎难以察觉,却带着一种掌控命运的冷酷质感。

  时间仿佛凝固了。

  监视器后面,林宇紧盯着屏幕,眼神锐利如刀。

  他看到了他想要的一切:那冰冷的审视感,那俯视众生的神秘,那无需言语的强大气场。刘一菲用她极致的“静”和“冷”,完美诠释了什么叫“无声胜有声”。

第282章 华表奖红毯

  “Cut!”林宇的声音打破了寂静,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兴奋和满意,“完美!一条过!”

  现场瞬间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

  太震撼了!

  仅仅几个眼神和细微的动作,刘一菲就将这个“神秘巨星”的份量感和悬念感拉到了极致!

  与她之前的王语嫣、小龙女等角色判若两人!

  这种颠覆性的表演,精准得可怕!

  刘一菲在掌声中缓缓放下手,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仿佛刚才那个散发着强大气场的人不是她。

  她安静地走回助理身边。

  林宇大步走过去,脸上是毫不掩饰的赞赏:“一菲,太棒了!这就是我要的感觉!精准到毫厘!辛苦了!”

  刘一菲抬眸看向他,清冷的眼底似乎有极淡的、几乎看不出的暖意一闪而过,快得让人以为是错觉。

  她微微颔首:“林导满意就好。”

  她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对林宇,也对在场的工作人员微微欠了欠身,便在助理的陪同下,转身,踩着碎石路基,悄无声息地融入了尚未散尽的晨雾之中。

  那抹深灰色的身影渐行渐远,如同她来时一样安静,只留下身后一片被她的表演所震撼的寂静。

  《泰囧》,终于在这一刻,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充满悬念又令人无限回味的句号。

  片场开始沸腾,工作人员忙着收尾,演员们互相拥抱庆祝。

  喧嚣之中,林宇握着那个温热的杯子,目光再次投向刘一菲消失的方向,嘴角缓缓勾起一个极浅的弧度。

  这趟囧途,从泰国的冰火煎熬开始,最终在这杯恰到好处的暖意里结束。

  而那个留下暖意的人,像一阵捉摸不定的风,来得无声,去得无痕。

  《泰囧》最后一场戏的烟火气还没在曼谷的湿热空气里散尽。

  林宇已经像个甩手掌柜,把塞满了原始素材、仿佛还带着王宝强身上泥点味儿的硬盘,“啪”地一声拍进了侯客明怀里。

  “老侯,”林宇呲牙一笑,活像个刚干完一票大的准备跑路的江湖客。

  “后期这摊子,你熟门熟路了,扛回北电,让那帮精力过剩的师弟师妹们练练手,省得他们天天琢磨拍些不着四六的作业。我嘛,”他掸了掸并不存在的灰尘,眼神飘向远方。

  “得去领点‘利息’,顺便会会老朋友。”

  侯客明抱着沉甸甸的硬盘,感觉抱了个随时会引爆的票房炸弹。

  看着林宇那张写着“又要去掀桌子”的脸,无奈地翻了个白眼。

  “林导,您这‘潜伏期’够长的啊!《寄生虫》都快被媒体炒成宇宙黑洞了!十二亿!国内头一份儿!十亿美金!全球黑马!您倒好,拍完就人间蒸发,电话不接短信不回,狗仔队都快把北电门口的地砖刨开找您了!再不出面,他们怕是要在各大电视台插播您的寻人启事了!”

  林宇摆摆手,嘴角那点神秘的笑意更深了。

  “让他们刨去。憋着,劲儿才大。现在嘛,是时候去华表奖的场子……收点‘精神损失费’了。”

  他所谓的“精神损失费”,自然是那些被他《寄生虫》的票房核爆震得心神不宁、夜不能寐的同行们脸上精彩纷呈的表情。

  他口中的“利息”和“精神损失费”,是《寄生虫》上映近两个月后,那足以让整个华语影坛地动山摇的成绩单。

  国内票房悍然冲破十二亿人民币!

  开天辟地头一遭!

  华语电影票房纪录被他亲手刷新得连渣都不剩!

  这还不算完,全球票房更是滚雪球般冲到了骇人听闻的十亿美元!

  一部原本被某些人暗讽为“阴暗地下室文艺片”的作品。

  成了年度最大、最黑、最吸金的黑马,把那些号称投资数亿的“大片”碾得连妈都不认识。

  林宇的名字,这两个月就是互联网上永不熄灭的爆字热搜,后面还得跟着一串感叹号。

  媒体记者们像嗅到血腥味的鲨鱼群,恨不得掘地三尺把他挖出来。

  奈何这位爷拍完《寄生虫》就仿佛被外星人抓走做研究了,连个泡都没冒。

  所有的好奇、猜测、崇拜、酸葡萄,都只能憋着,酦酵,就等着八月二十九日,京都展览馆,华表奖颁奖典礼的红毯。

  这是林宇公开行程表上唯一能堵到他的机会!

  是揭开“消失谜团”的唯一曙光!

  记者们摩拳擦掌,长枪短炮早已在红毯两侧架成了钢铁森林,闪光灯蓄势待发,如同等待猎物的猛兽张开了獠牙。

  空气中弥漫着比硝烟更浓的八卦火药味。

  林宇这厮,到底猫哪儿去了?

  是去喜马拉雅山巅修炼绝世神功了。

  还是在泰国哪个犄角旮旯又捣鼓出另一部核弹级电影了?

  京都展览馆,华灯初上,将夜空映照得如同白昼。

  红毯如一条流淌的星河,星光熠熠,衣香鬓影。

  各路明星大导轮番登场,引发一阵阵或大或小的尖叫浪潮。

  冯晓钢导演带着《集结号》的主创团队走过红毯。

  他穿着标志性的深色中山装,脸上挂着得体的、属于前辈大导的笑容,对着镜头挥手致意。

  现场掌声热烈,《集结号》作为重磅战争片,呼声不低。

  然而,只有紧挨着他的葛优,敏锐地捕捉到了冯导在转身瞬间,嘴角那丝微不可察的僵硬,以及他飞快扫向红毯入口处的、带着忧虑的一瞥。

  冯晓钢心里的小鼓敲得震天响:林宇这小子,怎么还没出现?

  压轴的肯定是他!

  每次有他在的颁奖礼,自己好像都……有点悬。

  上次百花奖被截胡最佳影片的阴影还没散尽呢!

  那感觉,就像精心熬了一锅好汤,临出锅被个毛头小子撒了一把朝天椒,滋味复杂得难以言表。

  紧接着是陈铠哥导演携《梅兰芳》剧组亮相。

  陈导一身考究的深色西装,银边眼镜后是艺术家特有的沉静目光。

  《梅兰芳》剧组气质卓然,梅葆玖先生亲临,更添分量。

  陈导志在必得,这部倾注心血的艺术传记片,是他冲击华表最高荣誉的底气。

  然而,当他的目光扫过红毯尽头那尚未开启的VIP通道,心里咯噔一下。

  压轴的,除了那小子还能有谁?

  他默默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眼神锐利如鹰隼,心底无声祈祷。

  诸天神佛保佑,千万别让那部“地下室”再抢了风头!

  他仿佛已经看到自己精心雕琢的玉兰花,被一株野蛮生长的黑色藤蔓缠住的画面。

  仿佛为了印证两位大佬心头那份挥之不去的不安预感。

  当主持人用近乎破音的激动语调、带着颤音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