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十月红日
央视直播的演播室里,女解说员的声音也带着激动的哽咽。
“刘一菲……她在感谢她的妈妈!‘妈妈,你看到了吗?我做到了。’这是一份女儿献给母亲最珍贵的礼物!一份用汗水和天赋铸就的、无与伦比的荣耀!”
刘一菲说完,再也控制不住,泪水再次滑落。她对着台下深深鞠躬。
掌声如同温暖的潮水,将她紧紧包围。
她直起身,举起那座象征着表演艺术巅峰的金色奖杯,脸上带着泪,却绽放出今夜最灿烂、最夺目的笑容。
闪光灯再次疯狂亮起,记录下这封神的一刻。
她转身,在掌声与灯光的簇拥下,如同真正的女王,走向属于她的王座。
第二排那个光芒万丈的位置。
然而,所有人的心中都无比清楚,今夜的电影宫,真正的主角之战尚未落幕。
舞台的灯光,已经迫不及待地聚焦在下一位即将登台、颁发那最终极荣耀的嘉宾身上。
空气,在影后的狂喜余韵中,再次悄然绷紧。
那根名为“金棕榈”的弦,已被拉至满弓。
影后的狂潮余波仍在金色大厅的穹顶下隐隐回荡。
空气里似乎还残留着刘一菲泪水的微咸与闪光灯灼烧后的臭氧气息。
然而,这份属于个体的极致荣耀,如同投入深潭的巨石,激起的涟漪尚未平复。
一股更庞大、更沉凝的无形压力,已如同深海暗流般悄然席卷了整个空间。
舞台灯光流转,聚焦在即将登台颁发最佳导演奖(Prix de la mise en scène)的嘉宾身上。
一位以影像风格冷峻深刻著称的北欧电影大师。
他手中那个朴素的白色信封,此刻仿佛蕴含着能点燃整个电影世界的引信。
就在这新旧奖项交接、气氛微妙转换的间隙,一种奇异的、近乎同步的磁场牵引发生了。
前排、中排、后排……无数道目光,如同被无形的探针引导,又像是被磁石吸引,不约而同地、极其自然地瞥向了同一个方向。
第二排中央。那个穿着西装的身影。
林宇。
他依旧保持着无可挑剔的坐姿,背脊挺直,双手随意地交叠放在膝上。
脸上是惯有的沉静。
仿佛刚才那场因他麾下女演员登顶而引发的核爆级狂欢,不过是拂过水面的微风。
只是,此刻若有人能近距离细看,或许能发现他右手尾指上那枚造型简约的铂金戒指。
正被他左手拇指指腹,以一种极其微小、却带着某种思考韵律的幅度,缓慢地、一圈一圈地转动着。
戒指冰冷的金属光泽,在顶灯下偶尔折射出一点微芒。
这细微的动作,成了他内心那片看似平静海面下,唯一泄露的、细微的湍流暗涌。
坐在他右侧的刘一菲,脸上影后加冕的泪痕犹在,妆容却已重新补过,更显光彩夺目。
她微微侧过头,目光落在林宇轮廓分明的侧脸上,那眼神复杂得如同打翻的调色盘。
有尚未散尽的、因自身荣誉带来的激动余温。
有对导演发自肺腑的感激。
更有一种近乎虔诚的、无声的祈祷。
“导演……该你了。三大满贯……就差这一座了。”
她交叠在腿上的双手,指尖无意识地蜷缩了一下,仿佛想抓住那份即将揭晓的命运。
紧挨着刘一菲的舒畅,目光也悄然飘向林宇。
她温婉的眉眼间,那份为姐妹庆贺的喜悦尚未完全褪去,此刻又叠加了一层新的、更为郑重的期待。
她放在膝盖上的手,轻轻握成了拳,仿佛在无声地为那个创造奇迹的人积蓄力量。
再旁边的刘师师,更是毫不掩饰,小姑娘亮晶晶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林宇,充满了崇拜和一种“见证历史”的兴奋紧张。
制片人李扬坐在林宇左侧,身体微微前倾,双手十指交叉紧握,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他脸上努力维持着镇定,但那双精明的眼睛里,此刻却闪烁着噼啪作响的算盘火星!
最佳编剧有了,戛纳影后有了!
《寄生虫》的海外版权费谈判筹码已经飙升!
如果……如果林宇再把这最佳导演收入囊中……
李扬的呼吸猛地一窒。
仿佛看到了一串串代表天价数字的零。
在眼前欢快地跳着踢踏舞,版权费不是翻倍,是直接要坐火箭冲破天花板!
“拿下!必须拿下!”
他心底有个声音在疯狂呐喊,看向舞台信封的眼神,比赌徒盯着轮盘最后那一格还要灼热。
就在林宇的左手边,相隔不过两个座位。
李桉,这位早已功成名就、将奥斯卡和金熊都收入囊中的大师。
此刻也微微侧首,目光平静地落在身旁这个年轻得有些过分的同行身上。
他脸上没有明显的表情,金丝眼镜的镜片在灯光下反射出冷静的光泽,遮住了眼底深处的波澜。
然而,那微微抿紧的唇角,以及镜片后目光停留的时长,都泄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英雄出少年……”这个念头在他心中无声地滑过,带着一丝岁月沉淀下的慨叹。
更有一份纯粹的电影人对才华的激赏。
但激赏深处,也藏着一丝只有站在巅峰才能体会的、微妙的审视与好奇。
这顶象征着导演最高技艺与掌控力的王冠,沉重而滚烫。
这年轻人,真能稳稳接住,完成那史无前例的欧洲三大电影节最佳导演大满贯吗?
他推了推眼镜,目光重新投向舞台,静待答案揭晓。
京都,王静花的高档公寓。
电视屏幕上,镜头正扫过台下那些紧张等待的导演们,最后定格在林宇那沉静却吸引所有人目光的侧脸上。
王静花赤着脚在地毯上来回踱步,昂贵的真丝睡袍下摆被她无意识地攥在手心,揉得皱巴巴。
她脸上没有了刘一菲获奖时的狂喜,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为复杂、更为贪婪的焦灼。
“影后……有了。开门红……有了。”她喃喃自语,像是在说服自己。
“可人……就是不知足啊!”她的眼神死死钉在林宇身上,仿佛要通过屏幕将意念传递过去。
“最佳导演……就差这一个了!拿下!拿下这个,一菲的双影后身价还能再往上拔高一截!林宇……就是活着的传奇!传奇导演手下的艺人……那是什么概念?!”
她仿佛看到了国际顶级奢侈品牌排着队、捧着空白支票求合作的盛景,呼吸都不由得急促起来。
第246章 第两百四十六 最年轻的三大奖大满贯导演
央视六套的演播室,此刻也弥漫着一种史无前例的紧张与兴奋。
男解说员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发紧。
“观众朋友们!历史性的时刻即将到来!现在颁发的是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而我们的林宇导演,作为入围者之一,正坐在台下!他此前已经凭借《隐入烟尘》和《圣殇》分别斩获柏林电影节最佳导演银熊奖和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金狮奖!如果今晚他能再次折桂……”
女解说员立刻接上,语速飞快,带着一种解构历史般的亢奋。
“那将是史无前例的成就!欧洲三大电影节最佳导演大满贯!华语影坛第一人!世界影史也仅有寥寥数位大师达成过此等壮举!概率?此刻概率学已经失效!我们见证的,是传奇诞生的前夜!”
导播适时地在屏幕一角打出了林宇柏林银熊、威尼斯金狮奖杯的图片。
以及戛纳金棕榈导演奖杯的虚影,强烈的视觉暗示让所有熬夜的观众心头狂跳。
京都,冯晓钢高档小区书房。
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死寂。
电视屏幕的光映着冯晓钢那张阴沉得能滴出水来的脸。
他身体前倾,几乎要贴到屏幕上,眼睛死死盯着画面中林宇那个转着尾戒的、看似随意的动作。
手里握着的遥控器,塑料外壳被他无意识地、极其用力地捏着。
发出细微的、令人牙酸的“咯吱”声,手背上青筋根根暴起。
“别过来……别过来……”他喉咙里发出近乎诅咒般的低语。
眼神里充满了抗拒和一种近乎恐惧的紧张。
之前的影后,他还能用“运气”、“角色好”来强行安慰自己。
但如果林宇真拿了最佳导演,完成三大满贯……那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这个年轻人将彻底坐稳华语影坛新生代导演无可争议的领军地位!
地位直逼张艺谋、陈凯歌,甚至……把他们这些“前辈”都甩在身后!
以后在公开场合见面,他冯晓刚岂不是要矮上一头?
光是想象那个画面,就让他心口像堵了一块浸透了酸水的海绵,又闷又痛。
他感觉那顶象征着最高荣誉的金棕榈导演奖杯,正带着千钧之势,朝着他赖以生存的“江湖地位”狠狠砸来!
国内各大门户网站的娱乐编辑部,此刻却呈现出一种异样的、高度紧张的“秩序”。
没有红毯压轴时的鸡飞狗跳,没有影后揭晓时的癫狂嘶吼。
编辑们如同即将发起总攻的士兵。
各自据守在电脑前,目光如鹰隼般锁定直播画面,手指悬在键盘上方,微微颤抖。
新浪主编声音嘶哑却异常冷静。
“A方案:林宇获奖。标题‘封神时刻!林宇斩获戛纳最佳导演成就三大满贯旷世传奇!’配图:林宇三大奖杯合成图+现场领奖特写。
B方案:他人获奖。标题‘憾失金棕榈!林宇冲击导演大满贯功败垂成!’配图:林宇落莫表情特写+获奖者画面。
C方案:爆冷门。标题‘戛纳爆冷!XX黑马夺最佳导演,林宇无缘大满贯!’配图:黑马领奖+林宇鼓掌画面。
三套模板,图片预留位置,后台同步待命!结果一出,三秒内我要看到对应方案上线!服务器压力测试最后确认!今晚流量,将是核爆级别!”
同样的场景在网易、搜狐、腾讯编辑部同步上演。
键盘不再被疯狂敲打,而是处于一种引而不发的、蓄满力量的紧绷状态。
打印机安静地吞吐着早已准备好的、印有不同标题和预留图片位的半成品版面。
整个空间弥漫着一种大战前令人窒息的静默,只有服务器机柜低沉而密集的嗡鸣声,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数据海啸。
而在网络舆论的狂欢乐园。
各大论坛和贴吧,此刻却陷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近乎诡异的“安静”。
那个承载了整夜狂欢、打脸、争吵、祈祷的直播神帖,刷新速度骤然降到了冰点。
最新一条回复,还是几分钟前一个宇林军庆祝刘一菲影后的留言。
仿佛千万个账号背后的呼吸,都在这一刻被同步按下了暂停键。
没有争吵,没有预测,没有提前开香槟,也没有丧气的唱衰。
只有一片望不到头的。
(刷新中……请耐心等待)
(刷新中……请耐心等待)
(该帖子当前访问人数过多,请稍后再试)
偶尔艰难地刷出几个新回复,也短得惊人:
用户[宇林军-心跳180]:……
用户[菲常美丽-不敢呼吸]:……
上一篇:综武:为解毒邀月,我只能破戒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