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神雕剧组,出演甄志丙 第268章

作者:十月红日

  林宇揉了揉太阳穴,转头看向坐在他旁边的刘一菲。

  这位威尼斯影后正对着小镜子检查妆容,睫毛膏刷得像两把小扇子。

  “林导,你觉得我这样行吗?“刘一菲眨了眨眼,“听说法国人很挑剔。“

  “你就算裹个麻袋都好看。“林宇打了个哈欠,“不过我们就是来走个红毯,又不是来选美...“

  话还没说完,坐在前排的高媛媛就转过头来。

  “林导,这话你说得轻巧。我们女演员的红毯造型可是要上全球媒体的,一个不小心就会被做成表情包流传千古。“

  舒暢从后面探出头来补充。

  “去年有个女明星就因为礼服颜色被网友称为'行走的茄子',到现在都没缓过来。“

  林宇刚要反驳,李扬从前排商务舱走过来,脸上挂着神秘的微笑。

  “各位,有个小惊喜...“

  看到这个表情,林宇顿时有种不祥的预感。

  上次李扬露出这种笑容,是骗他去参加一个所谓的“小型影迷见面会“,结果现场来了五百多人,他被迫签了三个小时的名。

  “你又干什么了?“林宇眯起眼睛。

  李扬搓了搓手。

  “就是...稍微...把咱们的航班信息透露给了欧洲的几家媒体...“

  “几家?“刘一菲敏锐地抓住了关键词。

  “呃...准确说是所有注册了本届电影节的媒体。“李扬的视线开始飘忽。

  “好家伙,你是认真的吗?我们又不是汤姆·克鲁斯!“林宇倒吸一口凉气。

  “但你是欧洲三大电影节最佳导演的有力竞争者啊!“李扬激动地说,“《隐入烟尘》在法国艺术院线连映了八周,《圣殇》的蓝光碟卖得比爆米花还好!“

  刘师师弱弱地举手“那个...我们是不是该下飞机了?乘务员在瞪我们...“

  一行人这才发现,整个机舱就剩下他们几个了。

  空乘保持着职业微笑,但眼神已经明显开始不耐烦。

  走出机舱通道时,林宇还在安慰自己:“没事的,最多就两三个记者,随便应付一下...“

  然后他们就听到了震耳欲聋的喧哗声。

  机场出口处,黑鸦鸦的人群举着长枪短炮,闪光灯此起彼伏,活像一片由相机组成的森林。

  有人举着写有“LIN YU“的牌子,还有人用法语大喊着“Le réalisateur chinois!“(中国导演!)

  “这...这是接我们的?“高媛媛瞪大眼睛,下意识抓住了舒暢的手臂。

  舒暢的嘴唇微微发抖:“我数了数,至少有三十台摄像机...“

  刘一菲不愧是见过大场面的影后,立刻调整表情,露出标志性的微笑。

  “别慌,就当是提前走红毯了。“

  林宇感觉这个场面是不是过于夸张了。

  他看过丧尸片,但眼前这场面比任何丧尸围城都可怕。

  至少丧尸不会用闪光灯闪瞎你的眼。

  “走!“李扬在后面推了他一把,“微笑,挥手,别停!“

  踏入媒体区的那一刻,闪光灯瞬间变成了暴雨。

  林宇条件反射地眯起眼,感觉自己的视网膜正在被强暴。

  他听到各种语言的喊叫声混杂在一起:

  “林导!看这边!“

  “Est-ce que vous pensez gagner?“(您觉得自己能获奖吗?)

  “请问这次带这么多美女来戛纳有什么特殊含义吗?“

  一个法国记者挤到最前面,话筒差点戳进林宇鼻孔:“Monsieur Lin, comment vous sentez-vousà l'idée de compléter le Grand Chelem des trois grands festivals?“(林先生,对于可能完成三大电影节大满贯有何感想?)

  林宇的法语水平仅限于点菜和问路,这句复杂的问题让他一时语塞。

  正当他准备用英语回答时,刘一菲突然用流利的法语接过了话茬。

  “C'est un grand honneur d'être ici, mais nous sommes surtout venus pour partager notre amour du cinéma.“(能来到这里非常荣幸,但我们主要是来分享对电影的热爱。)

  法国记者眼睛一亮,立刻转向刘一菲:“Madame Liu, votre performance dans...“(刘女士,您在...)

  林宇趁机往旁边挪了两步,结果差点撞上了国内的一家媒体。

  对方相机差点飞出去,但还是顽强地完成了拍摄。

  另一边,舒暢被一个英国记者拦住了。

  “作为柏林影后,您对这次参展影片有何评价?“

  舒暢紧张得把事先准备好的英文全忘了,脱口而出:“It's very...very...delicious!“

  记者一脸困惑:“Delicious?“

  “她意思是电影很精彩!“高媛媛赶紧救场,然后小声对舒暢说,“你当是在点评餐厅啊?“

  刘师师站在一旁,既羡慕又无措地看着几位前辈应对媒体。

  一个中国记者注意到她,立刻把话筒递过来。

  “刘小姐,作为新人首次来戛纳感受如何?“

  “我...“刘师师刚要回答,突然发现记者的话筒上贴着“娱乐最前线“的logo,立刻想起经纪人花姐的警告,这家媒体最擅长断章取义。

  她急中生智,假装打了个喷嚏:“阿嚏!对不起我有点花粉过敏...“然后迅速躲到了李扬身后。

  林宇这边的情况越来越混乱。一个日本记者用蹩脚的中文提问:“林桑,作为日本电影的新希望...“

  “等等,“林宇打断他,“我是中国人。“

  日本记者看了看笔记,一脸困惑:“但是您的《圣殇》明明很有今村昌平导演的风格...“

  “那是对大师的致敬,不是国籍转换。“林宇哭笑不得。

  这时一个法国老太太突破重围,一把抓住林宇的手:“J'adore votre film !“(我超爱你的电影!)然后在他脸上亲了两下。

  李扬赶紧上前解围,用带着浓重口音的法语喊道:“Merci ! On est pressés !“(谢谢!我们赶时间!)然后像赶鸭子一样把团队往出口方向赶。

  就在他们即将突破重围时,一个中国女记者使出绝招。

  她直接跪在了地上,高举录音笔:“林导!就说一句!能不能完成大满贯就看这次了!“

  这个姿势太过震撼,林宇不得不停下脚步。

  他想了想,露出一个狡黠的微笑:“如果我说'能',显得太狂妄;如果我说'不能',又显得没信心。所以我选择说“他故意拖长音调,“请关注我们的新作品《寄生虫》。“

  女记者目瞪口呆:“这...这是广告植入?“

  “这叫商业头脑。“林宇眨眨眼,趁机快步走开。

  好不容易冲出包围圈,一行人钻进李扬事先准备的加长林肯,车门关上的瞬间,所有人都长舒一口气。

  “我的天,“舒暢瘫在座椅上,“我感觉自己像被扔进滚筒洗衣机里的袜子。“

  高媛媛掏出小镜子检查妆容:“我的粉底至少被闪光灯烤化了两层。“

  刘一菲则好奇地看向林宇:“林导,你刚才怎么突然提到《寄生虫》?“

  林宇松了松领带:“机智的转移话题。再说了,免费的宣传不要白不要。“

  李扬从前排转过身,满脸堆笑:“怎么样,这阵仗够大吧?我敢说明天国内头条全是你们!“

  “你还好意思说!刚才有个记者问我是不是带了个女团来戛纳!“林宇有些无奈的说道。

  刘师师弱弱地举手:“那个...其实我刚才偷拍了几张现场照片,要不要发贴吧?“

  “发!必须发!“李扬立刻掏出手机,“记得加话题《中国电影闪耀戛纳》和《林宇导演大满贯之路》!“

  刘一菲突然想起什么:“等等,刚才那个问我早餐吃什么的女记者是哪家媒体的?“

  “《电影美食家》,“李扬查了查日程表,“法国新开的杂志,专门报道明星的饮食习惯。“

  舒暢瞪大眼睛:“所以真的有媒体关心国际影后早餐吃煎饼果子还是小笼包?“

  “在法国人眼里,这可能比你的演技更有吸引力。“高媛媛耸耸肩。

  车子驶向酒店的路上,林宇望着窗外戛纳的碧海蓝天,突然笑了。

  “笑什么?“刘一菲问。

  “想起刚才那个跪着采访的记者,“林宇摇头,“为了头条真是拼了命。“

  李扬插嘴:“这算什么,国内媒体已经炸锅了。刚收到消息,你们在机场的照片已经上了五家门户网站头条。“

  他掏出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显示着实时新闻。

  《林宇戛纳获顶级待遇,中国电影人征服世界》

  《从柏林到戛纳:林宇的欧洲大满贯之路》

  《林宇携四大美女亮相,外媒惊呼中国电影颜值天花板》...

  “这也太夸张了...“林宇扶额。

  “习惯就好,“李扬得意地说,“等拿了金棕榈,还有更夸张的。“

  刘一菲突然正色道:“林导,不管结果如何,能参与这次旅程已经很荣幸了。“

  车内突然安静下来。

  大家不约而同地看向窗外,戛纳的阳光洒在海面上,像铺了一地的碎金。

  “好了,别突然这么严肃,“林宇打破沉默,“谁还记得刚才舒暢把电影形容成'delicious'?我建议她今晚请大家吃法餐赔罪。“

  “我那是口误!“舒暢涨红了脸。

  加长林肯在欢声笑语中驶向戛纳市中心,而关于中国电影人的传说,才刚刚开始。

  然而此刻在国内却是炸开了锅。

  杜晓峰的手指在键盘上飞舞,屏幕的光映在他因熬夜而泛红的眼睛里。

  作为娱乐版的资深记者,他已经十几个小时没合眼了,但肾上腺素让他保持着异常的兴奋。

  “老杜,你那篇'林宇现象'的分析稿什么时候能交?“主编的头像在电脑右下角疯狂闪烁。

  杜晓峰瞥了一眼桌上七杯喝空的咖啡杯,快速回复。

  “再给我两小时,我在等法国那边传回来的最新照片。“

  他点开各大门户网站,热搜前十有六个和林宇有关。

  《林宇戛纳机场照》

  《刘一菲法语采访》

  《金像奖欠林宇一个道歉》

  最夸张的是

  《冯晓钢说林宇要脚踏实地》

  “这热度,简直了...“杜晓峰喃喃自语,顺手点开一个粉丝制作的“金像奖鞭尸图“。

  图片左边是金像奖颁奖典礼上空手而归的林宇,右边是他在戛纳被媒体簇拥的照片,中间配文:“国内:你谁啊?国外:电影大师!“

  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是他在戛纳的同行发来的消息:“快看外网!《好莱坞报道》刚发了林宇专访,称他是'亚洲电影新浪潮的领军人物'!“

  杜晓峰猛地坐直身体,迅速翻墙点开链接。

  文章配图中,林宇坐在海边咖啡馆,身后是蔚蓝的地中海,标题赫然写着《Lin Yu: The New Voice of Chinese Cinema》。

  “卧槽...“他忍不住爆了粗口,立刻截图发到工作群,“主编!我们要不要做独家翻译?“

  还没等回复,他的电话又响了。来电显示是华谊的宣传总监。

  “杜记者,我们王总想约你吃个饭,聊聊林宇这个现象...“对方的声音透着刻意的轻松,“顺便问问,你觉得冯导最近的发言是不是被媒体断章取义了?“

  杜晓峰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华谊这是坐不住了,想公关呢。

  “当然可以,不过我最近档期比较满...“他故意拖长音调,“毕竟林宇的新闻现在全国人民都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