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盛木在林
“钱科长,”李开朗边走边快速说着。
“情况紧急,材料只要附和要求,按制度我可以现场签字放行紧急部分,后续质检报告再补签归档。这不会不合规矩吧?”
钱科长脚步微顿,侧头看了李开朗一眼。
这小子不仅没乱,脑子转得飞快,连规则都吃得透透的。
现场抽检放行本就是应急条款,符合程序,只是以往科里没几个懂行的能真正独立判断,导致流程复杂化。
李开朗主动请缨担责,反倒是最快解决问题的法子。
如果成了,是李开朗的功劳,自己沾光。
万一不成?那也是他李开朗自己要求的,责任他扛。
想到这,钱科长点点头:“嗯,应急流程我清楚,你有把握判断?这物料可是下熔炉的合金钢,偏差大了会影响铸件质量。”
“车间那帮老师傅可不是吃素的,出了问题要找你麻烦的”
话里带着提醒,也藏着试探。
“放心,钱科长,我眼里很尖,心里也有数。没把握的事我不干。”李开朗语气沉静。
说话间,两人已到了三号库房门口。
几个库管员正围着门口一堆用油布盖着的钢材,愁眉苦脸。
“怎么回事?检料的小孙呢?报告在哪?”钱科长一进门就大声问道,官威十足。
一个老库管员迎上来,苦着脸说:“钱科长!您可来了!小孙今一来厂里,就被保卫科带走了,说是要配合调查!”
“这这报告没人签,车间急等着领料,我们也没辙啊!那堆,就是熔炼车间要的东西。”
老库管指了指那堆油布盖着的钢条,满脸焦躁。
“事不宜迟,我看咱们现在就开始吧?”李开朗大步走到钢条前。
老库管看着李开朗,他还没见过李开朗。
钱科长一挥手:“按李副科长说的做!他现场抽检判定!”
当即,李开朗开始现场判定。
眼神瞬间变得无比专注,仿佛变了一个人似的。
精准测量、表面观察、敲击辨音、核对标记、取样测试硬度.
整个抽检过程持续了大约十五分钟。
李开朗全神贯注,动作干练得不像个新手。
一旁的几人,原本对李开朗“司机出身”的不信任感,瞬间崩塌,眼神里的惊讶藏都藏不住。
“好了!”李开朗直起身,长舒一口气。他拿起那份采购规格单,迅速在空白处签写。
“钱科长,您看这样可行?”李开朗把单据递过去。
钱科长接过单据,仔细看了两遍,“好!好得很!”
他忍不住拍了下大腿,脸上浮现出真心的笑容,“李副科长,有两把刷子!”
又拿起笔,毫不犹豫地在“见证人”处签下自己的大名。
“库房,听李副科长的,按报告执行!立刻办出库单,赶紧给去熔炼车间。”科长中气十足地命令道。
库房里立刻行动起来,气氛为之一松。
赵小海抹了把汗,看向李开朗的目光充满了崇拜。
“李副科长,您真厉害!连硬度都会测!”
李开朗笑了笑,其实以上的做法都是做做样子。
他靠的是维修专家带来的面板,有没有问题一看便知,这才是最重要的。
“钱科长,”他转向心情大好的钱科长,“虽然应急解决了,但暴露的问题不小。”
第724章 要素过多 点到为止
“什么问题?”
趁此功劳,李开朗直接把管理漏洞指出。
“第一,质检员这么重要岗位,人一旦不在,为什么没有应急预案和备岗人员?导致整个流程瘫痪!”
“第二,单据滞后甚至后补签名,今天是孙质检员出事了,平时呢?基础管理的不合规迟早会出大乱子。”
虽然还有漏洞,但说个两点就差不多得了,李开朗最后看向钱科长:
“这些问题亟待解决,还请钱科长主持。”
钱科长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一来就说这两点,不是显得他挺无能的吗?但偏偏又句句在理。
不过,最后李开朗还请他主持,心里顿时好受多了。
让他来主持,做好了不就是他的功劳?
钱科长清了清嗓子:“咳李副科长说得对,是有问题,以往质检员都是一个人。”
轧钢厂每一个岗位基本上就是萝卜岗,谁也不会没事去管别人的事,除非有人找。
“只是这周厂里发生了这么多事,这才出现了问题,不过也好,有问题及时解决。”
“李副科长不愧是大学生,思维敏捷,立马找出问题所在。”
“我老了,不中用了这些问题都没看出来。”
一旁的赵小海深以为然点点头,小声嘀咕:“确实是老了。”
他那微小的声音,在落针可闻的库房显得十分嘈杂。
钱科长白了他一眼:“李副科长说的是,不过眼下刚出乱子,当务之急是确保车间不断料。”
“这样,写个详细的报告,附上今天现场情况分析,我们回头一起向厂领导汇报。”
“该追责追责,该整改整改!至于单据管理,你刚来,正好利用这两月,帮科里好好理一理!”
这轻飘飘的太极推手,又把整改的锅甩回给了李开朗一部分。
但李开朗要的就是这个初步表态和介入的由头。
“好的。”李开朗果断应承下来。
恰在此时,一个粗犷的声音由远及近:“老钱!料呢?送过去没?车间蒸汽都压下来了!”
正是熔炼车间的王主任亲自跑了过来。
“王主任,解决了,料在路上,多亏了咱李副科长。”钱科长底气十足地迎上去。
添油加醋地把李开朗如何临危不乱、精准判断、现场放行等行为,重点渲染李开朗的果决和专业能力。
王主任看着李开朗:“李副科长,可真是年轻有为啊,真是及时雨!帮了大忙了!”
“王主任过奖了,职责所在,应急处理而已。”李开朗谦虚道。
“不过料虽然放行了,我刚才在抽检时发现有一根硬度异常,已经封存,您那边下料成型时,让老师傅多留意一下其他料的加工状态。”
这番话让王主任重重点头,不仅解决了问题,还预判了后续风险。
“好!好!李副科长考虑得周到!我一定叮嘱下去!谢了!”
王主任连声道谢,风风火火地走了,显然要赶回去安排生产。
目送王主任离开,钱科长看李开朗的眼神彻底变了。
看来得重新调整自己对李开朗的态度。
“李副科长,辛苦了!”科长亲热地拍了拍李开朗的肩膀,“回办公室喝口水,缓口气。”
“下午没什么急事了,你先消化下科里的基本情况,明天上午咱们科里碰个头,你也熟悉熟悉科里有哪些人。”
语气比来时亲热了不止三分。
“听科长安排。”李开朗点头。
回办公室的路上,气氛微妙。钱科长显然心情不错,脚步都轻快了。
钱科长一进门,就中气十足地宣布:“危机解除!熔炼车间的料顺利发出去了!多亏了李副科长当机立断”
“.大家都要向李副科长的专业和担当学习!”
这番话等于在全科室面前给李开朗定了性——有能力,有担当,专业过硬。
刘科员放下茶杯,第一次主动对李开朗露出一个不那么敷衍的笑容:
“李副科长年轻有为,一来就解了燃眉之急,真是不简单。”
王会计也罕见地没拨弄算盘,扯动嘴角干笑了两声:“李副科长是行家。”
李开朗敏锐地捕捉到了办公室气氛的转变。
他没有得意,更没有去压制谁的意思。
“过奖了大家,只不过是赶巧了,正好学的方向沾边,以后还得请大家多指教。”
先打好关系总没错。
果然,这话一出让刘科员等人脸上的笑容真切了些。
“哪里哪里,我们还要向李副科长多学习学习。”
“是啊,就您那一手,我们就学不来,还请您不吝赐教。”
互相给足了面子。
钱科长看在眼里,心里暗暗点头:这小子不仅手上功夫硬,人情练达上也一点不含糊。”
他挥挥手:“行了,都各忙各的吧。李副科长,你也缓缓,今天刚来,先看看基础文件,不用太赶。”
他又想起杨厂长说的夜大毕业是“红线”,又补充道:“对了,李副科长,学习是大事。”
“科里的工作我会安排平衡好,不耽误你的学业,有什么需要协调的随时跟我说。”
这话分量很重,等于公开给李开朗在科里的主要任务定了调:
科内事务和毕业要兼顾,但毕业优先!
“谢谢科长支持!”李开朗感激地点点头。
办公室恢复了表面的平静。
李开朗回到自己办公室,翻开桌上那些堆积的文件,按照重要性排序。
目光扫过刚才看账本时做的标记,尤其是那张后补签名的单据。
之前仓促处理了车间急缺,但这些基础管理问题,才是真正埋着雷的地方。
他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写了几个关键词:
完成报告。(待办)
质检环节漏洞,紧急预案?(待办)
库房单据流程,单据滞后问题。(待办)
李开朗看着这些条目,只觉得头大。
“难啊!”
“还是在运输队待着舒服点,哪有这么多事要管。”李开朗背靠着座椅,不由忧愁感叹。
刚才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幕又在脑中闪过。
表面上,他力挽狂澜,不仅解了燃眉之急,还在钱科长和熔炼车间王主任留下专业的印象。
看似开局不错。
不过,李开朗心里却没有半分轻松。
他看着摊在桌面上那几份文件,尤其那张被做了醒目标记的“后补签名”单据复印件,眉头紧锁。
又想起钱科长那招漂亮的“太极推手”——
“该追责追责,该整改整改!至于单据管理,你刚来,正好利用这两月,帮科里好好理一理!”
轻飘飘一句话,把整改最繁琐、最容易得罪人的基础管理烂摊子。
上一篇:让你复读战高四,你捡漏成空军?
下一篇:一人:我的身上纹满了十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