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盛木在林
“就让他再逍遥活个半年,到时候再看看,要是没死就去举报。”
“我就不信了,贾东旭会放着这好事不做,肯定会继续做下去。”
想好后,李开朗将砖头物归原位,阴森笑道。
“贾东旭啊贾东旭,我就让你再多活点时间,也不知道明年你是怎么死的,可真期盼啊!”
拍拍手,李开朗上个厕所便离开。
回到运输队。
“小李,赶紧的来活了,咱们又得忙咯。”
“又要忙?怎么了?”
张金武看着大家都齐聚在一块,废话不多说。
“粮站加班加点统计好了粮食,托我们师傅帮忙,帮他们把粮食送回各个村子。”
“大家这两天辛苦下,帮忙送一下粮食。”
“啊~我们才休息两天,又要忙啊。”
“是啊,这月底好不容易闲下来了又要忙。”
“我还没休息够呢就又要忙,我是真不想做。”
听着几个师傅抱怨,张金武不由一喝和:“行了,别贫嘴了,到时候车上剩下来的粮食不就是大家的。”
“早点把粮食送完,大家也能早点休息,过两天就是国庆了,到时候大家想怎么休就怎么休。”
“行了,废话少说,大家抓紧吧。”
师傅们不情不愿地领了任务走人。
本以为能捡漏掉在车厢上的粮食,却没想到村民犹如蝗虫一般,哪怕是一粒稻米都收走。
师傅们哭戚戚地干活,一点好处都没有。
第592章 刚回来又要赶回去?这个家容不下废物
“张翠花,补15块工分,能换76斤粮食。”
会计一板一眼地计算,而后有人按比例将玉米、土豆、红薯等粗粮称好给贾张氏。
贾张氏怀疑道:“76斤,少了吧?别人都不是这个数。”
会计轻轻一瞥:“哪里少了?都是这个数好吧,这几天庄稼丰没丰收你又不是不知道,今年秋收不好,粮食自然少。”
“再说了,你就补了15块公分,就这么些数,你要嫌少那再补公分。”
一番话,直接堵的贾张氏哑口无言,摸了摸裤兜里的钱,犹豫不决。
贾张氏看着称好的76斤粮食,属实是不多,但要她再补,那肯定不行。
总共就带了差不多30块钱来,补了15块,这段时间也花了几块钱,还得存着点,剩下能挥霍的钱不多了。
“76就76,总比没有的好。”贾张氏老老实实拿粮食走人。
贾张氏一走,会计冷哼一声:“什么玩意儿,平常不帮忙,秋收的时候才来,捡现成的便宜?哪有这么容易。”
会计明目张胆地和大家说,大家冷眼看着贾张氏。
众村民冷眼相待:“要不是她是咱们村的,户口还在这,还补了公分,不然她休想拿走一斤粮食。”
“就是,吃商品粮的家伙就该少点。”
贾张氏的数比起村子的人要少2成,毕竟她是城里人,吃商品粮的怎么能和他们争粮食,多余的钱就当作贡献了。
贾张氏提着粮食回到家。
这段时间住下来,家里也多了些生活气息。
“唉,也不知道东旭会不会下乡来接我,这要是没回来接我,那可咋整啊,就这点粮食,也不够数啊。”
76斤也就够一家5口度过20来天,她一个人到时候能两三个月。
贾张氏将粮食放好,抬头看着远处,希望能看到贾东旭的身影。
“好累啊,好想回家啊。”
贾张氏看着黢黑且粗糙的双手,这段时间劳苦实在是太累了,不由地怀念起了在城里的美好生活。
虽然每天都要起一大早做家务,还得伺候秦淮茹,但也好过从早到晚都在田里干活。
这两天为了抢收,更是天黑了也要出来干活,每天累的直接躺下就睡。
另一边,贾家。
秦淮茹向许大茂打听了秋收事。
“东旭,许大茂刚才回来了,说乡下的秋收这两天结束,你看要不把妈接回来?”
贾东旭刚一回来就听到秦淮茹这么说,心里犹豫了一会。
虽说贾张氏不讨喜,但毕竟是自己妈,还是挺关心她的安危。
“行吧,正好明天国庆放假,我去一趟乡下接回来。”
秦淮茹点点头,但依旧还没忘记当初送贾张氏回乡下的事。
“对了,接咱妈回来的时候,顺便看一眼有没有收粮,咱家没存粮了。”
仅仅一句话,瞬间就把贾东旭拉回现实,家里确实没多少粮食了。
都怪贾张氏,当初走的时候把钱给走了不说,害得他没多少钱买粮食,这段时间铤而走险,差点就被抓了。
一时间,贾东旭咬牙切齿,恨不生吞了贾张氏,差点他就要蹲牢子了。
“行,这我记得。”贾东旭点点头,心里已经打定主意。
要是贾张氏没粮食,就不带回来,让她一个人在乡下养老送终。
第二天。
一大清早,在大家欢庆国庆之时,贾东旭回了趟乡下,看到贾张氏果然有粮食,这才把贾张氏从下乡带回来。
贾张氏一回城里,看到这么热热闹闹的场面,还以为是为自己的回归庆祝。
贾东旭却解释:“妈,今天是国庆,放假3天呢,大家难得放这么多天,大家都出来走走。”
“哦,这样啊,我都忘了。”贾张氏点点头,没那么高兴。
“赶紧走吧,好长时间没回来了,变化好大啊,也不知道家里怎么样了?不知道棒梗有没有想我?”
贾张氏拎着两袋子便朝着四合院而去,身后紧跟着的贾东旭也拎着一大袋子。
“回来了可算是回来了。”
贾张氏看着记忆中的院子,很是兴奋,撒腿就往里面跑。
边跑边大喊:“大家伙,我回来了!”
院子众人闻声,纷纷走了出来,看到宛如疯了一般的贾张氏。
“贾张氏居然回来了?怎么会。”
“唉,咱们院子好不容易消停下来,又要闹起来了。”
“瞧瞧贾张氏,这才半拉多月,变化这么大,瘦了黑了。”
众人纷纷指指点点,看到贾张氏拎着两袋子回来,一个袋子是粮食,一个袋子居然是土特产。
“贾大娘,你可算回来了,瞧瞧你这都瘦了黑了,在乡下吃了不少苦吧?”
“是啊,瞧瞧这手,糙的哟,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不用那么累了。”
“是啊是啊,还是在城里好,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待在城里不受苦啊。”
贾张氏热泪盈眶地看着大家,没想到自己居然这么受欢迎。
“谢谢,谢谢大家伙,我也很想大家,在乡下那叫一个苦啊,每天天不亮就得起床烧火做饭。”
“一干就是一天,就这几天秋收那是真累人啊,从早干到晚,累的倒头就睡啊。”
贾张氏趁机大吐苦水,和大家伙说说她的艰苦心得。
“来,贾大娘,我帮你搭把手。”有人好心伸手帮忙拎。
贾张氏吓得立马抽回放在身旁,恶狠狠地看着她:“别动我的粮食,滚一边去!”
这一呵,顿时把大家吓一跳,贾张氏怎么这么大的反应。
该不会贾张氏被狗咬了性情大变了吧,要是被咬了,再咬他们可就无药可救了。
一时间,贾张氏身旁空无一人。
“哼!想打老娘的主意,想的美!”贾张氏拎着粮食和土特产就走。
进到中院,就看到忙碌的秦淮茹,顿时脸色一黑。
但看到她的肚子大了不少,脸色再次一变好了不少。
“妈,你回来了。”秦淮茹佯装惊喜,擦擦手立马来接她。
“嗯,肚子大了。”
“大了一圈,你看。”秦淮茹侧身展示隆起的肚子。
“好好。”贾张氏看到很是满意。
秦淮茹伸手就要帮忙拎着,但贾张氏一个侧身躲开,不让她拿,顿时就让秦淮茹脸色一变,又瞬间变回来。
“妈,快进来坐坐,看看家里有什么变化?”
贾张氏拎着袋子进来,看着家里的变化。
“咱家啥时候多了这么些个新东西。”贾张氏新奇地看着家里出现的锅碗瓢盆。
秦淮茹含沙射影道:“也不是啥时候,你走之后两三天吧,东西都被拿走了,没这些东西也做不成事,只能买新的。”
“就是那句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还真别说啊,这些新的就是好啊,用起来可舒服了,多亏了您要不然我都用不上这些。”
贾张氏本来还想发怒的,说些:‘我在乡下受苦受累,你们在城里享福,这还是当儿媳该做的事吗?’
只是听到后面,只能悻悻一笑不敢说话。
秦淮茹故意提及:“唉妈,你回来了怎么不把那些东西拿回来,放在乡下也不是个事,拿回来家里还能多一个。”
贾张氏讪讪一笑:“拿回来多不方便啊,再说家里也不差那一个,就留在得了,我也用一用这新的。”
贾张氏没敢说实话,她是做好了思患预防的准备,要是自己再被赶回乡下,正好就不用再拿了,轻松一点。
秦淮茹看着贾张氏的抽动的脸,知道她没说实话,但也不在意。
早就用吐了,能换新的用还真好。
贾张氏转移话题,看在棒梗:“棒梗,有没有想奶奶啊?”
棒梗抬头看着贾张氏,再看着秦淮茹,等着她发话。
秦淮茹心里不禁点头,贾张氏不在这段时间,她调教的真好。
“奶奶和你说呢,还不回答!”
棒梗这才看向贾张氏:“想,好想好想。”
“唉,我的乖孙真棒,奶奶没白疼你。”贾张氏欣慰大笑,佯装对刚才的事视而不见。
贾张氏将棒梗抱起,亲了几口,棒梗嫌弃地擦掉口水。
“奶奶,你有带好吃的来吗?”
贾张氏笑嘻嘻道:“有啊,我带了农村的土特产野蘑菇和野菜,可好吃了。”
“没肉啊。”棒梗喃喃自语,顿时没了兴趣便扑腾双脚离开。
顿时就把贾张氏尬在原地,不知所措。
“你这孩子,奶奶好不容易从下乡回来,怎么总想着吃肉,我是怎么教你的!”
秦淮茹动动嘴教训,佯装打孩子做做样子。
“唉妈,棒梗这孩子还小,什么也不懂,你也别跟他计较,也不知道这小子是跟谁学的,一点都不学好。”
贾张氏扯着苦笑脸附和:“不计较不计较。”
上一篇:让你复读战高四,你捡漏成空军?
下一篇:一人:我的身上纹满了十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