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超时空酒馆 第430章

作者:斩光

  与七玄门的墨大夫等人相比,那几人堪比巍峨的山岳。

  可在他的感知中,这几人却不过了了。

  他自信一口气便能令那些人葬身海底!

  但他可不会这么干。

  一来他跟这些人无冤无仇,根本没有任何立场与人动手,二来他根本摸不清这些修仙者的底细。

  万一他们背后有强大门派,甚至于道祖坐镇呢?

  ……

第436章 武大郎

  2024-10-23

  韩立稳如老狗。

  哪怕他的实力足以碾压人间界,还是小心翼翼地了解着这个世界的修仙者。

  为了解此界修行的种种内幕,他化名厉飞雨,伪装为筑基期的修为,加入到一个名为黄枫谷的修仙门派中。

  在此期间,他回了趟家,将家人安置好。

  此外,他将购买的那杯得轮海卷的道经酒拿给了厉飞雨,同时拿给对方的还有一杯千年道行酒。

  厉飞雨的实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体内那点暗伤更是消失不见。

  他简直将韩立视作再生父母。

  在韩立的叮嘱下,他决心潜心修行,顺便帮忙照看着对方的家人。

  以韩立的实力,都只能隐居此地,更何况是他呢?

  厉飞雨不知不觉间被韩立给带歪了。

  他尚不知道韩立借用他的名号已经成为了黄枫谷中的一员。

  时间一日日过去。

  韩立对修仙的知识了解越来越多,同时也在酒馆内站稳了脚跟。

  他跟客人们大都混熟了,知晓了其他人的来历,也明白了各种修行体系的差异。

  无论实力高低,他都一视同仁,与众人称兄道弟,在酒馆内倒是积下了不错的口碑。

  这一日。

  韩立正在与刘禅、许三多两人喝酒。

  三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彼此之间的气氛却是颇为愉快。

  刘禅不曾涉足修行,但很喜欢结交这种修行中人。

  他听从诸葛亮的建议,在原世界轰轰烈烈地搞了一些事。

  忙碌了些日子,他心力交瘁,实在无心国事。

  他索性心一横,将国事尽皆委托给了诸葛亮,自己来当个逍遥皇帝。

  一开始诸葛亮极力反对,时常劝谏他。

  蜀汉的形势蒸蒸日上,一统天下指日可待,君主却不喜国事,这算怎么回事?

  诸葛亮并不贪慕权势,更不想这时候引人话柄。

  从前蜀汉岌岌可危,他大权在握只为撑起这个摇摇欲坠的国家,但现在可不一样。

  然而随着刘禅又送来几杯美酒,并从许三多、安欣等人手中搞来一些未来的平板、书籍等物,与他推心置腹地交谈一番后,他便缄口不言。

  刘禅治国才能确实平平,运气却堪称洪福齐天。

  与其让他一心操劳国事,倒不如遂他的愿。

  让他跟随仙人的步伐,说不定还能让蜀汉成为巍巍仙朝!

  诸葛亮打定主意后,给刘禅提了不少建议。

  广交好友便是其中之一。

  刘禅很听劝。

  反正他本身就喜欢泡在酒馆内。

  每日与人聊天,听着异世界的种种见闻,他的心情颇为畅快。

  许三多性子忠厚,心思也很单纯。

  最初进入酒馆时他还有些自卑与小心,但感受到众人的善意后,他渐渐放开了,与每个人都能聊上几句,跟李云龙几人更是走得极近。

  对于面前这两个凡人,韩立并没有什么瞧不起的想法。

  事实上在进入酒馆之前,如刘禅这等凡人皇帝都是需要他仰望的存在。

  三人聊着彼此的见闻,刘禅与许三多又向韩立讨教修行的感受。

  韩立踏入修行不久,但那几杯酒给了他充足的经验。

  近些日子在黄枫谷内,他悄悄遍览了门中藏书,见识与日俱增。

  听着韩立的介绍,刘禅和许三多频频点头。

  两人不曾修行,但对方的言论听起来就让他们感到高山仰止。

  “修行的本质乃是问心……”韩立正说着自己的感悟时,蓦地见刘禅直勾勾地盯着他的身后,脸上的表情变得甚是古怪。

  就连许三多也一脸诧异之色。

  韩立面露疑惑,转头望去。

  ……

  大宋。

  如今是徽宗年间。

  阳谷县。

  正值冬日,街上人流稀少。

  一个身高不满五尺,面目丑陋的布衣男子正挑着扁担,当街叫喊着卖炊饼。

  偶尔有人喊他停下,掏出铜钱找他买上几个,但多数时候他并无生意。

  男子倒也不着急。

  他只是奇怪于这几日一些相熟的老顾客看他的眼神总是怪怪的。

  甚至有人买下炊饼时还会调侃,问他怎么不把自家的娘子带出来一起卖炊饼。

  他只是憨厚地笑了笑,并不说话。

  男人正是被人称作“三寸丁谷树皮”的武大郎。

  他自幼父母双亡,但心地善良,踏实勤劳,靠卖炊饼将弟弟武松抚养成人。

  他的娘子名为潘金莲,与他截然不同。

  潘金莲貌美如花,窈窕多姿,曾是大户人家的婢女。

  要不是因为她恶了主家,武大郎做梦也想不到会娶到这样娇俏的美人儿。

  他一直觉得能娶到潘金莲,是他上辈子积福,占了天大的便宜。

  哪怕潘金莲对他一直不假辞色,亲热时极为敷衍,甚至于还编排他的弟弟武松,他也从未真的生气。

  就像那些说书人讲的,夫妻乃是同林鸟,能找到她可是天大的福气,自己何必苛求太多?

  在街头转了一圈,炊饼没卖出去多少,武大郎却累得满头大汗。

  他找了个歇脚的地儿,放下扁担,抹了把额头的汗水。

  “也不知二郎那边怎样了,他在替县令办事,想必已经妥当了。”

  “他年岁渐长,倒也该给他说个亲了,就是钱……”

  武大郎暗暗叹了口气。

  娶亲之前,他还攒了不少钱,但随着潘金莲过门,花钱的地方越来越多,反而越加拮据了。

  他正胡思乱想之间,忽然见一个提着竹筐的少年朝着他走来。

  少年十五六岁,身材瘦小,一看到他,便火急火燎地跑动起来。

  “大郎,原来你在这儿,教我好找!”少年喊道。

  “何事?”武大郎疑惑。

  他跟少年并不陌生。

  对方姓乔,被叫做郓哥,是一个卖梨的小贩。

  有时候双方会互赠水果跟炊饼,彼此间的关系倒也算得上亲近。

  郓哥衣服乱糟糟的,脸上还有个红色的巴掌印,一脸急不可耐道:“出大事了,你还在这里卖炊饼呢?”

  “什么事有炊饼重要,”武大郎憨厚地笑了笑,“你要不要来一个?”

  “也好,我先对付两口!”郓哥点头。

  接过炊饼,他吃了一大口,这才含糊不清道:“你家娘子在王婆家呢!”

  武大郎笑道:“金莲跟我说过,她去王婆家做衣服,赚些铜钱。”

  说到此处时,他言语间透出几分得意。

  尽管自弟弟离开之后,潘金莲总是跟自己吵闹,但她也并非全然不顾自己。

  知晓挣钱不易,她每日跟自己一起做炊饼,偶尔还会接一些缝缝补补的活计。

  日子会越来越甜的。

  “西门庆那厮也在呢!”郓哥咽下炊饼,盯着武大郎道。

  武大郎没有太过在意,说道:“王婆开茶坊的,旁人去她那里喝茶也很正常吧?”

  “我的好哥哥啊,你要我怎么说!”郓哥跺了跺脚,说道,“街坊邻居都知道啦!”

  “他俩,他俩……哎!”

  武大郎微微色变,执拗地摇头道:“金莲不是那种人!”

  “那你以为她能是哪种人?”郓哥恨铁不成钢地摇了摇头,将早先所见说了一遍。

  他时常去茶楼酒肆卖些梨子之类的水果,西门庆前些日子拿了水果没给他钱。

  今日他看见西门庆跟潘金莲一前一后去了王婆的茶坊,本想去要钱,却被王婆给大骂了出来。

  临走之前,他可是听清了门内的淫声浪语。

  结合坊间的流言蜚语,事情不言而喻!

  “大郎,现在去捉住他们,定不能饶过这对奸夫淫妇!”郓哥劝道。

  武大郎却是面色惨白。

  他只觉得天都要塌了一样。

  自家冰清玉洁的娘子,原来背地里干了这种事?

  西门庆何许人也,他可再清楚不过。

  那是阳谷县出了名的泼皮无赖,靠着跟官府的关系发了财,奸诈好色,为人不齿。

  也许金莲是被他强迫的呢?

  “不行,我一定得当面找她问个清楚!”武大郎喃喃自语。

  “对,是得揪出他们!”郓哥道。

  听到他的话,反而让武大郎冷静了几分。

  他觉得此事不宜闹得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