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斩光
李建成和李元吉现在就后悔的要死。
前些日子他让人去探查,两人在视频中痛哭流涕,甚至彼此攻讦,声称当初针对自己都是因为对方怂恿,为此还打成一团,狼狈如狗。
每念及此处,李世民便觉得极为解气。
岳飞默默听着几人的交谈,并不插话。
药尘坐在几人旁侧,随意倾听着,觉得凡人间的这些矛盾也颇有趣味。
在斗气大陆,碰上这样的事情可是通通杀之呢!
嬴政听到李世民的话,亦是来了点兴趣,说道:“将之流放到月亮上如何?我可以借你飞船。”
最近一些日子蕾普利陆陆续续又卖了些飞船到酒馆内,其中有些如贝蒂号那样,价值并不算特别高,嬴政攒钱买了一个。
“月亮?”赵匡胤愕然。
嬴政点头,兴致勃勃地向他讲述着月亮上的风貌。
他乘坐飞船而去,并未凭借任何防护措施,直接肉身踏足那里。
一开始有些不适,好在他体质早已超凡脱俗,最终也习惯了那里。
而现在的大秦国土已经扩张到了东亚,开发出不少金矿,让他较刚入酒馆时富有了不少。
赵匡胤一脸羡慕:“政哥可真厉害!”
嬴政摆手道:“我这算得了什么!”
他指着一旁的药尘道:“真说厉害,还得是药老,他的实力出神入化,一手炼丹术超凡脱俗,随手一颗丹药足以让人起死回生!”
见嬴政如此吹捧自己,药尘谦虚地笑了笑:“我不过收了个好弟子而已。”
提到萧炎时,他脸上满是骄傲。
众人的议论话题很快转移到萧炎等人身上。
这些人能飞天遁地,只手遮天,绝然于世。
赵匡胤听得心驰神往。
他计划着等自己回去,就多凑点黄金兑换些超凡之物。
有了这些东西,想必征战天下也将易如反掌,以后谁还敢说大宋羸弱!
至于弟弟赵光义……
“酒馆内可有能让人假死之酒?”他忽然问。
见几人看来,赵匡胤坦然道:“我想试一试,若我真的死去,朝中文武百官究竟有几人心向于我。”
嬴政皱眉沉思,忽然抚掌笑道:“赵兄明智,如以此方法辨别忠奸,不失为一个好计策!”
“对,妙极!”李世民也点头道,“不忠于自己的奸邪之臣,有什么资格得到酒馆中的赏赐!”
酒馆之中可尽是宝物,单单是那寻常的延寿美酒,寻常人恐怕甘愿为之献出所有。
就连他那不成器的父皇近些日子都早晚向他请安问好,低声下气讨好自己,无非是想要讨得一杯他赏给几个老臣的延寿酒而已。
他对身边诸臣了解颇多,有史料为佐,倒是不用像赵匡胤这样以假死辨别忠奸。
毕竟这家伙大概率被谋害篡权,史书的记载未必可靠。
“有一种龟息之术,可令人暂停呼吸心跳,看上去与死亡一般。”岳飞沉吟着说。
赵匡胤眼前一亮。
他正要说话,却听药尘笑道:“不用这么麻烦。”
第341章 难道太祖诈尸了?
药尘的话吸引了几人的注意力。
在赵匡胤困惑的目光中,药尘手中出现了一个瓷瓶,从中倒出一枚朱红色的丹药。
浓郁的药香散发而出,让几人都下意识地吸了吸鼻子。
不远处正在看医书的华佗都忍不住偏头看来,目露羡慕之色。
与那神奇的炼丹术相比,自己的医术简直不值一提。
但他并不气馁,知道自己总有机会习得,现在要紧的是将基础打牢。
“这枚丹药是我随手炼制的,可小幅度增强体质与魂力,但有个特别的作用,”药尘笑道,“它可使人体魂分离,最多持续一日。”
看到赵匡胤满面意动,他将丹药向前递去:“这枚丹药应该很适合你。”
“多谢药老!”赵匡胤感激道。
药尘解释了下丹药的用法。
服下丹药后,可随时令魂魄离体,并可随时归来,但一旦魂魄回归本体,药效也将消失。
魂魄离体最多持续一日,否则失去药力庇护,以凡人的魂力很可能受到伤害,严重者甚至会魂飞魄散。
赵匡胤连连感谢。
他原本只是有这个想法,还没做好决定。
毕竟已经有了这个天大的机缘,一旦假死变成真死,那才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但这枚丹药坚定了他的机会。
它很契合自己的想法,也能避免事情失控。
借此机会,正好可以看看那些身边之人究竟是什么表现。
赵匡胤以仁义治国,但并非人人都在感恩他的仁义。
今日他想好好试一试人心。
跟众人聊了片刻,拿到嬴政几人赠送的小礼物,顺便细细看了看酒单明细与藏宝阁内的藏品,他心潮澎湃地告辞离开。
窗外的大雪又飘扬而起。
赵匡胤半躺在床上,怔怔地看了片刻,旋即服下丹药。
待到药力在体内散开之后,他忽然有了种轻飘飘的感觉,仿佛随手都能飞起。
他抬手撞倒床沿的木几,伴随着砰然巨响,门外很快传来声音。
赵匡胤却飞身而起。
刹那之后,他就感到自己浑身轻飘飘的悬浮到了半空中。
看着躺在床上的那熟悉的人影,他心中生出些许奇妙的感觉。
原来这就是魂魄离体啊!
他开始四下打量起来。
眼前的宫殿与平日所见迥然相异,处处都透着新奇感。
他看到太监敲门许久后,小心翼翼地推门而入,走到床榻前。
很快,那名太监就惊慌失措地大叫起来。
深夜中的皇宫很快就喧闹起来。
宋皇后最先过来。
她是赵匡胤的第三位皇后,如今二十来岁,姿容绝美,仪态万千。
纵是惊慌,她仍保持着理智。
听太医说赵匡胤没了呼吸,已经彻底死亡时,她眼圈发红,眼泪簌簌落下。
宋皇后与赵匡胤荣辱与共,因而她的反应并未出乎赵匡胤的预料。
眼见她擦干眼泪,冷静地下令封锁消息,招来内侍去通知赵德芳,半空中的赵匡胤暗暗颔首。
他现有两子,分别为赵德昭和赵德芳。
赵德昭年过二十六,与宋皇后年纪相仿,性子刚烈。
赵德芳刚满十八,与宋皇后亲近,才思敏捷,深得赵匡胤喜欢。
他一直将赵德芳当成储君培养,虽未封王,但已经让其参与政务。
早些日子吴越国臣服,他便是派赵德芳去接收的,而非按惯例让弟弟赵光义过去。
看到颇受自己与皇后信任的太监王继恩得令后匆匆朝着宫外行去,赵匡胤身形一闪,跟了过去。
王继恩走出皇宫后,却并未朝着赵德芳的府邸而去。
眼看他行进的道路越来越熟悉,赵匡胤的心情变得阴郁。
哪怕早有预料,他还是很不痛快。
当看到晋王府外早有人等候,王继恩与那人说着“大事已成,快快通知晋王”时,赵匡胤已经想着如何将这二人大卸八块了。
千刀万剐尤不解恨!
赵光义显然早有准备。
这边刚出声,他就带着一队侍卫赶了出来。
明明不久前才跟自己喝的酒,他却毫无醉意。
赵匡胤心中冷笑,暗道“好弟弟”,心中已然做出决定。
他答应过母亲不会兄弟相残,自然不会食言。
将这個好弟弟送上月亮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赵光义一马当先,带领众人快速朝着皇宫行去。
他一路上与心腹商量着遇到抵抗如何处理,隐晦地提到了兄长之死,丝毫没有意识到赵匡胤正在他的身后。
赵光义已然安排的已经极为妥当。
除了带领的护卫之外,他还让人同时去通知那些亲近自己的朝廷重臣。
有内侍王继恩带路,赵光义顺利进入皇宫。
原本他的那些随从们要被拦下,但禁军副统领出现,交代几句后,一众人便浩浩荡荡朝着皇帝寝宫而去。
大臣们陆续赶来。
等到赵德芳听闻消息,匆匆赶到皇宫时,所见的便是高呼万岁的百官,以及朝着赵光义行礼的宋皇后。
“我们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了。”
宋皇后神情哀伤,看了眼赵德芳,冲着赵光义行礼。
她自知大势已去,对未来充满惶恐,只能尽量维持平静。
赵光义拱手安慰,以一句“共富贵也”打消宋皇后的顾虑。
但两人心照不宣,知道这只是表面的和谐。
赵德芳浑浑噩噩,只觉得天都要塌了。
同样担心的是次日天亮才赶来的赵廷美。
听到众臣子建议让赵光义赶紧登基,赵光义几番推辞之后答应后,又提到兄死弟及,让他做开封府尹,立为储君,他恨不得当场拒绝。
二哥赵匡胤死得太蹊跷,他如何看不出来。
三哥赵光义的性子他更是清楚。
若是自己做了储君,指不定哪天就死的不明不白了。
当看到那个大骂赵光义乱臣贼子的那个大臣被打入天牢时,赵廷美将到了嘴边的话又生生咽了回去。
他决定择机找二哥说自己无心皇位,或者干脆传给侄子赵德昭,让他们自己斗去。
皇宫秩序如故,却又隐隐混乱一片。
赵匡胤在空中飘来飘去,仿佛局外人一般看着众生百态。
他看到赵光义换上龙袍后,在房内纵情大笑。
宋皇后与赵德芳抱头大哭。
上一篇:传道百倍返还,我将遮天法传大秦
下一篇:病秧的我,从八部金刚功开始爆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