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苏木逢春 第94章

作者:正经不瘦

  “白毛?……你们要怎么处理啊?”

  苏木浅浅的追问。

  “回头找人拉走,西城区那边有个处理车间……”

  “嫂子,处理给我呗。”

  “你要那个干啥?”

  “小弟,过期的东西可不能卖给别人,万一吃坏了可不得了。”

  苏迎军当即提醒道。

  他是担心苏木把过期巧克力拿去鸽子市贩卖换钱。

  这可不是好苗头,需要立刻掐住。

  “哥,嫂子,你们想什么呢。”

  苏木笑着解释:“其实吧,巧克力这东西我也是刚知道,白毛不一定就是发霉,有可能是脂霜或者糖霜,就算真的发霉,用温水稀释了,再掺杂在清水里,浇花能当沃肥,还能保养家具和皮具,也能当鱼饵,撒水里打窝……”

  “真的假的啊?”

  李晓兰听得一蒙一蒙的。

  “要是没坏,我回头跟领导说一声,咱也算给国家节约物资了啊。”

  “嫂子,可别。这都是拿不准的事儿……我可担不起啊。”

  好了有功劳,但如果办差了,也就有连带责任。

  总的算下来,还是有些费力不讨好的。

  李晓兰又不缺这点荣誉,操那心真没必要。

  而且供销社家大业大的,真不缺那点巧克力。

  苏迎军则是关注到了另一方面。

  “小弟,你怎么知道这些的?”

  “最近不是总是去图书馆么,看书本上这么介绍的。”

  这还真不是瞎吹。

  苏木确实在东城区图书馆办理了借书证。

  不过就是半个月前的事儿了。

  去过几次是真的,借书是一次都没有。

  主打的是一个投其所好。

  陪好学的冉秋叶。

  这事儿,不怕苏迎军不信,哪怕真的去查也确有其事。

  只不过到底有没有看过这方面的书籍,那就没人知道了。

  反正苏木自己心里清楚。

  跟嫂子约好了明天去找她,顺带着到仓库里去看看。

  通过嫂子把要处理掉的巧克力买下来,虽然有点困难,但也不是不能操作。

  主要大领导跟李家关系不浅,因此李晓兰在供销社里也算是有点分量。

  相较之下,还是能轻松办到的。

  第二天。

  吃了早饭后,各自出门上班。

  苏木要去前门大珊栏绸缎庄找陈雪茹陈老板。

  接了活的。

  李晓兰出门的时候,苏迎军特意嘱咐她多带5块钱。

  从供销社仓库里拉废品这事儿吧,还是该打点打点一下。

  仓库管理和门卫那儿,肯定是要弄盒烟。

  再就是签字的领导,送钱不合适,可自掏腰包买些糖果糕点,打着领导的旗号跟大家伙分一下呢?

  方方面面苏迎军都帮着考虑到了。

  李晓兰觉得自家男人就是靠谱。

  陈雪茹早早就来店里等着了。

  她其实就住铺子的二楼。

  只不过从店铺里上不去,而是从后门出去后,才能顺着楼梯去二楼。

  “片儿爷,车站仓库那边的货,让苏木拉回来,你找个人带他去认认路先……”

  片儿爷也是早有准备。

  老板娘早就发话了,以后店里去仓库取货之类的活,都指名道姓交给苏木来做。

  活到片儿爷这岁数的,哪个不是人精儿。

  暗道苏木这小子有福气。

  小伙子长得精神就是招大姑娘稀罕。

  苏木蹬板车带着一个店里的小伙计来到京城火车站。

  车站附近有对外公租的大仓库,里面有整箱整箱的绸缎布料。

  拿了提货单据,办理了运输手续,苏木就开始了今日份的工作。

  其实,这里的活苏木早就知道。

  陈老板以前都是跟前门这里的起重社合作的。

  会随机派单,没有固定一说。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就单独找自己了。

  苏木没有什么其他的信息来源,还以为是对方觉得自己干活踏实认真,也或者有小酒馆老板和蔡经理提点的作用呢。

  反正工钱不少,苏木干起来也什么心理压力。

  车站仓库距离绸缎店距离不远,只是搬运和装卸比较费时间。

  店铺那边有伙计帮把手,可仓库这里,只有苏木一个人忙活。

  往返了四趟,活干了一大部分,估计还差两趟才能完活,苏木就打算这趟卸完了货,找个地方先吃饭。

  “布匹拉过来多少了?”

  陈雪茹出现在店铺后面小库房的门口。

  “已经差不多了,估计再两趟就能拉完。”

  苏木一边说着,一边把板车上半米高的大箱子扛在肩上,送进库房。

  这些活真的不费力气,就是繁琐和消耗时间。

  对于苏木而言,没什么压力。

  “走,跟我去楼上吃饭。”

第105章 遇事不决去图书馆查资料

  苏木是一个血气方刚的大小伙子。

  跟一个风情万种的水蜜桃老板娘到她独居的闺房里吃午饭。

  如果不发生点什么,会不会说不过去?

  禽兽和禽兽不如的故事,苏木也是听过的。

  不过,最终确实什么都没有发生。

  菜是一荤两素。

  主食是白面馒头。

  陈雪茹可能是知道体力劳动者饭量大,所以特意给苏木准备了4个。

  任何时代,都会有一些特殊阶层。

  绸缎庄进行了公私合营,说明陈雪茹是民族资本家的身份。

  这些人在这个年代,都是受到优待的。

  即便老百姓供应不足,领导和军人们也都紧衣缩食。

  却并没有去动他们这个群体的蛋糕。

  不能寒了一群跟海外有各种渠道的民族资本家们的心。

  定息照拿,物资每月都有特批额度。

  虽然无法保证跟解放前那样大鱼大肉,可也绝对能做到衣食无忧。

  最起码不会饿肚子。

  所以,陈雪茹现如今也是生活在粮食供应不足的大环境下,却依然能够有这样档次的饭菜。

  苏木很感慨。

  陈雪茹有可能是放长线钓大鱼。

  或许也是怕突如其来的表白会吓着苏木。

  但也明确以后绸缎铺子拉货的差事,以后就包给苏木了。

  当老板的就这么大气。

  “雪茹姐,那我先走了啊。”

  “去吧,后天的事儿别忘了。”

  “忘不了,后天一早我就过来。”

  跟陈雪茹预约了后天上午的差事。

  不用拉货,就是找几个人去车站扛包。

  有两车皮布料从上海那边运过来。

  苏木安排几个人把布料从车厢卸到仓库里,分类码好。

  这有点包工头的意思了。

  送上门的好事,苏木自然不会不接。

  下楼的时候还揣摩呢。

  自己,陈大奎,再拉上梁东和齐天就行了。

  梁东是齐天去纺织厂干活的介绍人,关系也是他朋友的。

  绸缎铺这边的活也不多,四个人足够了。

  可给的钱不老少。

  大概是陈雪茹‘嘉奖’给苏木的。

  但苏木心不够黑,这种钱他不想克扣,打算按规矩,计数分配。

  最后两趟活干完,苏木去找片儿爷结算。

  没想到片儿爷竟然还写了一手好字。

  苍劲有力,笔锋硬朗,一点不如他做人性格那般圆润。

  不过想来也是。

  如果没有一点文化底蕴,怎么能随口就编故事糊弄小孩子呢。

  从大珊栏出来后,苏木直奔西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