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苏木逢春 第75章

作者:正经不瘦

  实在是娱乐性太匮乏了呀。

  现在他还要继续扮做没事儿人一样,做早先就安排好的事儿。

  吃了饭,苏木蹬着三轮去北新桥百货商店。

  陈大奎早就在对面胡同口蹲着呢。

  见着苏木,起身后也不过来,扬了扬手,转身就走了。

  这也是一大早陈大奎出门时跟苏木说好的。

  这段时间他还不方便跟苏木直接凑一块,在这边碰个头,只是表示苏木出门了。

  之后各自去纺织厂侧门那边,再汇合。

  苏木答应给陈大奎介绍个圈子。

  这是以前苏木混迹了一段时间的小群体。

  能接纺织厂扛包的活。

  其实纺织厂里瑕疵布、布头多得很,好的产品也堆了好多。

  但就是不往外卖。

  也没法直接往外卖。

  所以就囤着。

  但因为产量一直在增加,所以频繁换仓库,或者调整新旧货。

  这时候,厂里的工人还有任务要忙,而且女工为主,这种体力活自然而然就会通过后勤找到窝脖们来扛包。

  这个小圈子里有人跟纺织厂保卫科一个干事在同一个大杂院。

  所以接活比较靠谱。

  苏木找到一个叫齐天的半大小子,比苏木小2岁,进这个圈子比苏木也晚十来天,两人当初难兄难弟互相帮扶来着。

  齐天挺热情,见着苏木还喊一声苏哥,于是苏木刷脸的同时还给他塞了小半包大前门。

  “天儿,我有个邻居,你给带着引荐引荐,到时候一起干活呗。”

  “行啊。”

  别看齐天是个毛头小子,但说话办事很敞亮,看着挺义气的。

  苏木朝着远处招了招手。

  把陈大奎引荐给齐天后,就走了。

  帮人也有个限度。

  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如果陈大奎这都没法在圈子里立足,也就说明不是苏木可以扶上墙的小弟。

  炮灰苏木不稀罕要。

  能把握机会的,才是他期望的合作伙伴。

  苏木重新蹬上板车,他今天特意在醇王府周边逛悠,总想着窥探里面那个或者甬道、或者密室里的东西。

  ……

  轧钢厂,第三食堂。

  后勤拎着东西过来通知,晚上有个接待,让崔大厨准备拿手菜。

  厂里领导做接待这种活,崔大厨接了不少。

  后厨听到这个消息,都竖起耳朵、停下手里的活,热切的望着厨师班长。

  崔大厨这一刻是很受用的。

  万众瞩目嘛。

  只不过美中不足的是,渴盼的目光中,少了何雨柱这个刺儿头。

  随即,崔大厨点兵点将的喊了四个人的名字。

  有切墩的小徒弟,有备菜的学徒工、有传菜的服务员,还有一个留下随时准备跑腿的伙计。

  都是平日里亲近崔大厨的人,也是三食堂开小灶轮换人员中的标准配置。

  没被点着名的面露遗憾,被喊了名的立刻就满眼的开心雀跃。

  因为小灶的油水大。

  剩菜剩饭都能额外分到一些。

  “哼!”

  何雨柱冷哼了一声,扭头出了后厨。

  崔大厨也是瞥了一眼何雨柱的背影,心里犹自念叨:“跟我斗,你小子还嫩了点。这里只要有我在,小灶指定没你什么事。”

  人到了一定的年纪,性格也会随着年长而产生变化。

  要知道当初何大清对他,可没有他对何大清儿子这么恶毒。

  不说将心比心,反而变本加厉。

  崔大厨这做法,着实有点掉德行。

  何雨柱不清楚自家老头跟崔大厨的恩怨过往,而且何大清抛弃他们兄妹去了进门,自己带妹妹去找他都没让进门。

  自此何雨柱就发狠跟何大清划清了界线。

  也就是何雨水会偷着给父亲写信之类的。

  但何雨柱从没见何雨水收到过回信。

  就更生气老头的薄情。

  缺乏沟通,还赌气。

  就是这爷俩近十年的关系。

  何雨柱在食堂外透透气,里面那些小人得志的样子让何雨柱恶心。

  “柱子!”

  贾东旭来了,远远的边喊边对何雨柱招手。

  何雨柱抬头望去,贾东旭身旁有两个人,其中一个是厂里的一把手杨厂长。

  心中一动,隐约感觉到了什么,当即屁颠屁颠的小跑了过去。

  “杨厂长,东旭哥……”

  “厂长,这是三食堂何雨柱,一手谭家菜那可是尽得真传,晚上让他露一手给咱兄弟厂领导尝尝?”

  “谭家菜?”

  杨厂长眼前一亮,上下打量了一番何雨柱:“伱接的何大清的班?”

  “哈哈,那就难怪了,老刘,今晚你可要好好尝尝,咱京城最有名的谭家菜大厨的手艺。”

  “听到没,柱子,还不赶紧回去准备?”

  贾东旭提点道。

  “哎,好嘞。厂长您放心,只要给机会,我保准能让你们吃美吃舒坦……”

  何雨柱朴实的保证,惹得杨厂长和南方来的刘厂长开怀大笑。

  贾东旭也把刚提起来的心放回肚子里。

  这何雨柱,少说多做才是啊,就不怕那句话说差了,大好的机会再丢了。

  些许的埋怨并没有显露,但作为关系不错的邻居,贾东旭也真的算帮何雨柱出了大力气了。

  如果没有贾东旭,他何雨柱怎么有机会展露厨艺?

  杨厂长管理着上万人的大厂,一个厨子的接班人,如果没有旁人提醒,他哪里会主动想起来呢。

  这还是何大清手艺确实不凡,谭家菜正统手艺在当时颇有名气。

  要不然时隔这么些年,杨厂长怎么一听谭家菜,就还能一下子就想到何大清?

  杨厂长的态度就是轧钢厂后勤的圣旨。

  这边表态没多久,后勤李主任就亲自莅临三食堂了。

  “何雨柱同志,今晚接待兄弟厂的领导,你务必要打起十二分精神,让他们尝尝咱们正宗谭家菜的味道……”

  “得令!李主任,瞧好吧您呐。”

  何雨柱摩拳擦掌,家里备下的那些佐料和食材,终于到了拿出来的时候了。

第91章 横财难得

  白天,苏木特意在醇王府周围,后海沿和糖市附近转悠。

  但凡人少的时候,就会放慢车速,或者假意停车休息,用意识去探查地底情况。

  虽然方法有些笨拙,可经过大半天的努力,还真让他发现了点端倪。

  醇王府西墙的南北向胡同其实是个通往鼓楼西大街的后海夹道。

  墙内就是醇王府的西花园。

  花园内不仅亭台楼阁,假山密林,还有从什刹海引入进去的湖水。

  苏木探查到的一个反向进入的可能,就是位于什刹海沿一个地方。

  不过其甬道深入湖内水位之下。

  苏木虽然察觉,但却无法潜入。

  谁知道甬道内有什么东西或者阻碍物。

  稳妥起见,苏木也只能望之兴叹了。

  心情虽然有些不太舒坦,但安全第一。

  苏木又不是没本事赚钱养家。

  再者说,里面或者是横财,也或者是横祸。

  都说不准的。

  既然暂时没办法潜入,那就索性弃之吧。

  苏木脚下使劲儿,板车带着一股决绝之意,拐入了八步口胡同。

  时间不早了,苏木准备小绕一下路就回家。

  家里蜂窝煤不多了,可以顺便捎带着买回去。

  四合院里用煤球的要比用蜂窝煤的户多。

  煤球便宜,煤炉子也便宜。

  反而蜂窝煤稍显贵了点。

  不过因为蜂窝煤属于这几年一直在提倡和推广的新种类,购买量上有优惠,如果不需要送货上门,优惠力度更大。

  苏木有板车,煤本就带身上呢。

  等苏木蹬着板车拉着大半车蜂窝煤回到四合院门口时,天已经泛黑了。

  蜂窝煤没法固定,所以也不能推进院里。

  只能先搬卸下来后再说。

  进去喊了嫂子李晓兰。

  大哥苏迎军今天貌似有事儿,还没回来。

  正好三大爷家的阎解成和穿堂西户的刘嘉诚也看到,都跑过来搭了把手。

  四合院的邻里就是这样。

  谁家有事,只要是力所能及的,都不吝啬于帮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