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苏木逢春 第506章

作者:正经不瘦

  正北屋的玻璃窗户上,贴着的剪纸贴画犹在,窗台很干净,里面隐隐看到有翻开的书本,还有几盆绿植在生长。

  苏木在院子里溜达了一圈,看了看实际情况。

  这个小院的北屋有三大间,两侧各有耳房一栋,现在一间是闲置的,两个耳房都堆砌了杂物。

  西厢房的屋门上也挂了纱窗帘子。

  这就很不应该。

  俗话说破家值万贯,既然搬走,大概率什么都不会留的。

  纱窗明显还很新。

  按照房管局的说法,院子里只余下了两户,西厢房按道理也应该是空的才对。

  “老太太,这户人家,不是搬走了吗?”

  “这我可就不知道了。”

  老太太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垂头的时候抿了抿嘴。

  苏木又绕到垂花门外看了看倒座房。

  倒座房倒是空着,西南角的旱厕门锁是坏的,锁鼻都敲掉了,明显是被人硬撬开的。

  外面200多米拐角有个公共厕所,旱厕在后来因为住户少了,雇不起掏粪工,索性就停了使用。

  苏木凑过去用脚尖顶开门。

  走进了,气味忒重,苏木屏息凝神一脚踹开,里面实在不堪入目。

  恍看一眼,还以为是大便成精了呢。

  满地满谷一大片,几乎没法落脚。

  好赖是自己的产业,被人恶意糟蹋成这样,苏木原本淡然的情绪慢慢的积累了不少负能量。

  本来就是顺道看一眼,看看怎么安置王凯旋先住进来的。

  结果现在苏木突然就变了心思。

  得讨个说法。

  苏木先去找了房管局说明了情况。

  孙局长很重视,安排他的亲外甥李二勇负责跟进。

  苏木便又带着李二勇到了街道办。

  可能是带过滤嘴的华子的功劳,也或许是李二勇大舅叮嘱过这小子,李二勇话匣子打开,比苏木看上去还要激愤。

  这年头京城还就那么大,二环内总共多大的地方啊,年年凑一块开会,苏木三两句说起王姨……

  那就跟街道办也不是外人了。

  两波人马被苏木简单半小时就忽悠出了山,从胡同口出来,打算去路对面呢,远远就听右边喊话。

  “木头,这是要干啥去呢?”

  苏木转过头。

  嘿,这不巧了嘛。

  孙志勇骑在偏三斗摩托上,手里还拿着一根咬了两口的冰糕。

  “孙哥,来的正好,跟我去办点事……”

  李二勇也好,街道办的魏干事也罢,对孙志勇都不陌生。

  虽然人家是主管后勤的副局长,但级别摆在那里呢,而且背景据说不简单。

  面前这个苏同志,招呼的这么稀松平常,一点都没有谄媚巴结的意思。

  就很有意思。

  孙志勇二话不说就跟了上来。

  偏三斗摩托突突突的。

  苏木婉拒了坐上去。

  李二勇和魏干事还腿着呢,他也不太好意思。

  没多一会儿,苏木带着一行人又重新回到了院子。

  东厢房被砸碎的瓦砾,那半块耀武扬威竖着的青砖,西厢房被莫名霸占的屋子,以及倒座房被破坏又随地大小便的茅房……

  “简直岂有此理!”

  孙志勇声音很大,或许就是故意让屋里人听的。

  再次回来后,那名老太太已经不坐在老槐树下了。

  苏木带人回来,她也没从屋里出来。

  “这属于破坏公物,不仅要罚款,还要通知其单位进行通报批评……”

  “北屋住着的是老两口,大爷是中学的语文老师,老伴是退休职工,东厢房那户是一家三口,男的是罐头厂的后勤科长,女的在物资局,儿子前不久知青返乡回来的,还在排队等工作……”

  排队等工作,也就意味着无业游民。

  差一点就是胡同串子,好一点,嗯,也许能是个顽主。

  “这样的家庭,两边单位都没分房子吗?”

  李二勇皱着眉,像是自言自语,可说着话偏偏还瞥了苏木一眼。

  这好人做的,还能再明显一点吗?

  魏干事心中很是鄙夷,但也立刻补充道:“物资局和罐头厂都有房子,罐头厂那边据说还是筒子楼呢,不过他们没去住,给老人住着了……”

  “两家老人,一边住一户,他们占着别人的地方,想的倒是挺美。”

  孙志勇吐槽了一句。

  “嘿,这男方是甘肃那边落户过来的,京城这里没亲戚,倒是女方家在城外不远,两边房子一边住了她父亲,一边住了她老母亲和弟弟弟妹。”

  魏干事肚子里是有干货的。

  只不过是见人下菜碟而已。

  如果苏木没有在随意之间就展现了实力,这免费的信息就不会从魏干事嘴里说出来了。

  “孙哥,接下来可就要交给你了。魏干事,劳您也多费心……”

  苏木意思不言而喻。

  “说吧,想怎么整?”

  孙志勇直接了当的问。

  “俗话说做人留一线,那就……搬出我这个院子,不然,就帮教育系统和物资局清理清理蛀虫。”

  苏木声音也不小。

  “咳咳,那个,苏同志,男方不是教育系统的,编制在罐头厂那边。”

  “哦。”

  苏木眼角余光划过北屋窗台,不忿的大声嘀咕道:“学校就不给分房子吗?”

第353章 巴乃的那群人和它

  老百姓最不喜欢体验的就是欺软怕硬。

  因为欺软怕硬这事儿,他们太熟了。

  多体验一回和少参与一次没什么新鲜感。

  教书的老两口晚上一合计,打算跟儿子商量一下,搬去南城的楼房里挤一挤。

  儿子答应的很痛快,儿媳妇说让二老看看邻居的情况,万一有转变呢?

  总归是有些不甘心的。

  结果第二天。

  东厢房一家三口被市局大张旗鼓的喊去喝茶了。

  罐头厂保卫科跟过来的人连屁都没放一个,一直挺嚣张嘚瑟的知青儿子混身都跟抖糠似的。

  一边被拖着走,一边嚷着赔偿!

  让他爹妈赶紧赔钱……

  老两口吓坏了。

  连夜搬了个底朝天。

  这么说吧,苏木过了两天再去院子里,正房角落里几只蟑螂还在抹泪呢。

  祖祖辈辈一窝端了,丢下它们三两个崽子没能跟上大部队一起转移。

  东厢房和西厢房也都搬了个彻底。

  那知青儿子撬开了西厢房独住,还撬了旱厕一通造。

  结果被罚了46.6元钱后,彻底老实了。

  限令他们三日内搬迁,若不然就对其两栋楼房进行罚没处理。

  到时候还会通报批评,两口子的工作难保。

  面对这种雷霆之势,他们再大的脾气也灭了火,老老实实的腾地方。

  还专门花两块钱雇了一个人把院子里里外外前前后后都打扫了一遍。

  男主人不愧是罐头厂的小领导,是懂得亡羊补牢的。

  苏木在院子里溜达了两圈,气立刻就消了。

  得饶人处且饶人。

  难得对方识趣,苏木也就不想跟这种人计较。

  再踩下去,也显不出自己本事。

  反而丢面儿。

  “胖子,你就先住这里,权当帮我看着院子……”

  “得嘞。木头哥,那啥,我就住倒座房得了,旁边那个铺子我卖卖磁带……”

  “回头你别忘了去办个营业执照,我问过了,试行的个体户执照能给你下一个。”

  倒座房做生意没毛病,但这么大的院子没必要让胖子住那么拘谨。

  “东厢房给我留出来就行,我也不一定过来几趟。剩下的屋子你看着安排,但有一样,别弄些不知根知底的人过来住。”

  你自己住没问题,当二房东可不行。

  王凯旋拍着胸脯:“木头哥,你放心,弟弟说什么也不能干那种事儿。嘿嘿,咱压根也不是那种人,有数呢,有数着呢。”

  苏木大哥果然是条大粗腿,房子辣么多,自己既然住了,就不怕被赶来赶去的,总算是有个踏实歇脚的居所了。

  “你最好明天上午去办个体户执照,我找了古建队,下午过来修缮院子,你招呼着点。”

  “成,我明儿一大早就去,弄完了就回来。”

  王凯旋有一辆板车。

  是他最贵重的资产了。

  除此之外就是两箱子多的盗版磁带。

  苏木帮把手,跟他一起卸到倒座房的屋子里。

  里面还有两个玻璃柜台,估计是当初供销社遗留的,柜台外沿还焊了铁架子,兴许是怕被挤坏柜台的措施。

  风水宝地,做生意一定没问题。

  兴许是老供销社的门突兀的打开,有个慕名的不速之客登门到访。

  “二位,这地方竟然被您们给盘下来了,打算做什么营生啊?”

  来人有点干瘦,眼珠子滴溜溜的转悠,一句话能瞟四五个位置,咧嘴笑的时候,偶尔有金灿灿的光晕从嘴角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