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苏木逢春 第473章

作者:正经不瘦

  其实龙这个生物,也算是地球的原住民。

  它们曾经是生活在云层中的生物。

  那时候地球是由几千米的水隔空保护着下面的生态环境的。

  直到一坨硕大的失控的人造科技巨物撞击,破坏了地球原本的平衡,导致天空的水在极短时间内落到地面之上……

  龙这个族群,也便因此成为了地表生物的一种。

  嗯,这只是墨龙说的好多信息中微不足道的一个小常识。

  苏木礼让刘哥进屋。

  自然不会是去北院,就近原则,在南院坐下。

  这是苏木和郑娟的屋子。

  郑光明在观音寺附近开了个诊所。

  他算是久病成医,前两年挂靠了中医协会,拿到了医师资格证,属于正式在编的中医新秀。

  当然,郑光明现在的情况,也没少有苏木关系的影响。

  小舅子嘛。

  肯定是有所优待的。

  但郑光明的中医技能绝对没的说,特别是在针灸一途,颇有建树。

  起码这针灸穴位用来止血和局部麻痹,整个京城持证的中医里,郑光明郑大夫是独一份。

  就冲这份本事,这辈子郑光明就饿不着肚子。

  观音寺在什刹海附近,平日里也方便他去南锣鼓巷的四合院帮姐姐干点力所能及的体力活。

  也顺便打跑了好几个想要怂恿郑娟再嫁的私人媒婆。

  也是因为这个,郑光明感情生活还属于空白状态。

  名声不太好了呀。

  众口铄金,几个媒婆的那张嘴,死人能说活了,活人也能给你咬住口儿,企图让郑光明生生被尿憋死吧。

  壶里烧上热水,苏木跟刘哥浅浅的聊着。

  大部分时间是刘哥在说,苏木在听。

  现如今,苏木是一介白身。

  再次苏醒,也不是他重新回到系统里重新任职的借口。

  今时不同往日,国家已经完善了各个方向,逐渐的发展壮大起来。

  工作岗位也是满坑满谷。

  现如今随着人们思想的日益开放,改开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臃肿的机构还都在想要变着法的怂恿人离职下海创业经商呢。

  哪有合适的岗位安排苏木。

  这也是必然需要苏木承担的问题。

  大佬安排人关注苏木一家,除了在必要时刻给予帮助,也有等着万一哪天苏木醒来,可以让有分量的人来说和解释的意图。

  先经过刘哥的解释,省的在大佬约见苏木时,徒增尴尬。

  当时提前打个预防针吧。

  而实际上,苏木经历过这么多,再加上墨龙给他无形中开拓了眼界和格局。

  苏木彻底悟了。

  他压根就没想继续打拼工作。

  掰着手指算,自己哪怕不考虑改年龄,也是奔四的人了。

  享受生活不是正应该嘛。

  非要等到七老八十玩不动了,再放自己到社会上,哪还有什么用。

  520的条件,坚决不能这么浪费。

  优质的条件加身,岂能是一个韦爵爷的当量就终止的?

  苏木还期望能来个百人斩、千人斩呢。

第333章 梦中的什刹海

  苏木送走刘哥,意思他明白了。

  心无波澜。

  为国效忠,为大佬尽命……

  现在形势一片大好,改革开放在即,苏木觉得自己也是时候退下来给年轻人让路了。

  他把意思传达给了刘哥。

  刘哥听到后有些错愕,但也确实是松了一口气。

  有点感激苏木。

  识时务者,也算是帮了自己一个大忙。

  刘哥来的时候想过很多。

  苏木小兄弟对所有人的付出,他们都了然于胸。

  现在要让人家功成身退……

  着实有点不太好说出口。

  大佬他们之所以在苏木还没苏醒就这么对待他的家人,亲人和朋友,不也是在弥补心中愧疚嘛。

  但是苏木这么痛快的决定,刘哥始料未及。

  今时不同往日。

  形势跟过往不同,一代人落下帷幕,一代人冉冉升起。

  此时手中的权力,跟前几年大不相同。

  劳苦了那么多年,遭受了不少的艰辛和困苦,也该是时候享享福,为自己谋福利了。

  而苏木却不然。

  在最艰难的时刻,他担负了最艰难,几乎无法完成的艰巨任务。

  在曙光将临的当下,他又义无返顾的放弃了手中的权利和职务,甘愿让出位置。

  在苏木身上,刘哥看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同志的精气神。

  这种精神,经过多年的沉淀和打击,已经很珍稀了。

  苏木跟师娘打了个招呼,溜达出了巷子。

  他要亲眼去看看现如今的京城。

  看看他守护了这么多年的地方。

  看看老百姓如今的精神面貌。

  虽然不受禄,但看到自己的成果斐然,总会有心理满足的。

  走出吉祥胡同,苏木往南锣鼓巷的方向溜达。

  郑娟在家,或者在前门绸缎铺。

  苏木觉得自己总是要先回去一趟,看看自家的院子成了什么样。

  他还挺期待的。

  毕竟那是情满的院子啊。

  街道上不再萧条,人流攒动,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

  生活好了,日子好了,有盼头了,老百姓脸上最能呈现现如今的形势和上头决策的是否正确。

  言论可以控制,情绪却是无法强压改变的。

  南锣鼓巷43号院,门牌号是95。

  门前还是老样子。

  只是门左侧的宣传栏旁边,停的自行车多了些。

  自行车都买得起,说明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更宽裕了。

  苏木摇摇头。

  把脑子里升起的念头又强行甩出去。

  自己即将恢复一介布衣,何必再从上而下考虑问题呢。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现在自己考虑的不应该再是这些民生问题,而是自己的幸福和喜好。

  要有用武之地啊。

  迈步进了院子。

  过厅堆放的杂物好些都没动地方,依旧是熟悉的老样子。

  这个时间段院子里还挺安静的。

  苏木耳朵微动。

  虽然空间小技巧因为升级暂时没法用,可他现在的身手和内息,都是身体自带的,可以自由使用。

  听声辨位也能勉强涵盖不少的面积。

  于莉的倒座房没人,自家东厢房也没人。

  郑娟八成去了前门大街,昨个儿颜青说了,今天是要郑娟轮值的。

  西厢房有两个呼吸声,垂垂老矣。

  肯定是阎埠贵和三大妈了。

  穿堂西和西耳房也都有人声。

  苏木心里一一对照。

  有些人还健在,有的人却离开了院子。

  是长大成人出走了?

  还是因为去上班才没在家?

  苏木迈过垂花门。

  东厢房屋门没有上锁。

  四合院里依旧维持着夜不闭户的那味儿。

  关门是瞧不起谁呢?

  不关门显得堂堂正正,体现对邻里的信任。

  前些年挨家挨户是上了锁的,这几年又放开了。

  也算是人心的一个轮回。

  东厢房里满满都是女人的气息。

  有郑娟的,也有陈雪茹的。

  唯独缺少他这个男主人。

  两个不容易的女人。

  苏木看过南屋,瞧过北房,又从中堂走出,去了北边。

  东耳房的厨房有被使用过,但看最近也有一段时间没再开灶了。

  有股子生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