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苏木逢春 第353章

作者:正经不瘦

  达文西还是有点谱的,没有当着一群人的面跟于海棠攀关系。

  倒是七号特勤阿漆隔着门窗打量了一下站在门口的于海棠。

  等两人走到走廊尽头,回到屋里,达文西见阿漆闷闷不乐,低头不语,随口问了一声:“阿漆,你怎么了?其实这个于海棠是……”

  “文西,伱能不能发明一种可以让我再长高的药?”

  “请叫我全名达文西啊,叫阿达也可以的。”

  “好的,文西,你不是懂研究会发明吗?我觉得如果我再长高一点点,可能执行任务会更有优势……”

  “我可以试试,阿漆,其实像我们这样的身高也是有优势的。”

  “哦?真的吗?”

  “是啊,如果粮票掉地上,我们捡是不是就比别人要快一些呢?”

  “啊,好有道理啊,文西。”

  “请叫我全名达文西啊,阿漆。”

  “好的,文西。那么,你能不能发明一种长高的药呢……”

  船舱值守的第一道关卡就是他们,在出船舱的第一个房间里。

  上面床铺上有京城派来执勤的其余同事,01号特勤员听着船舱里的对话,望着天花板重重叹息了一声。

  心累,想哭,感觉带不动。

  这俩真的是山君的好朋友吗?

  感觉山君变了呢。

  又一日。

  郭总潜逃事件的受害者于海棠四人被押解上了火车。

  而郭德超和其直系家属二十余口子……

  有种魔术叫做人间蒸发术,施术很简单,只需要几颗花生米,效果出奇的有效,既节约粮食又省时省力。

  不过在变魔术之前,一些档案和供词还是需要画个押的。

  当然了,到底是吃花生米前自动按手印,还是吃了花生米就着染料再按,那就说不准。

  顺序其实无所谓,就是个形势,结果不变就OK。

  于海棠和另一个女同志住在一个车厢内,这一路要四天多的时间才能回到京城。

  一路上,于海棠都没有再遭过罪,吃喝不愁,而且伙食意外挺好。

  每天她都能得到一枚小大人一样的半秃子给送来的鸡蛋,偶尔还会塞一只鸡腿给她打牙祭。

  于海棠已经很满足了。

  也就是达文西不知道他自己省吃俭用特意照顾的这个女人心里竟然这么编排自己,不然别说鸡蛋和鸡腿,脸色都不带好的。

  在同一时间。

  苏木和米道长也才刚刚走出秦岭,踏上了从汉中市去西安的吉普车。

  他们俩需要去西安跟另一组搭档汇合,处理一点琐事后再一起返回京城。

第258章 西安诡事录

  西安是十三朝古都,数千年来,地底下埋藏了无数的达官显贵。

  苏木和米道长从汉中市接到电报安排,赶赴西安来跟另一组一起处理一件棘手的任务后再一同返回。

  电报上没有标注对方的名字,见到人才发现竟然就是王馆长和三德子。

  “这泡馍味道咋样,中不中呀?”

  “中。”

  三德子跟苏木聊的很起劲儿,感觉跟他的关系比跟米道长还要亲切。

  可明明米道长才是跟他同事更久的那一位同僚。

  这让苏木不由得心生一股异样。

  自从第四只召唤兽螣蛇大姑娘加持后,苏木感觉自己勾心斗角的小心思都按耐不住的多了起来。

  他甚至频繁能听到空间里咔咔咔嗑瓜子的声音。

  这美人蛇对数千年后的这方世界,应该也挺好奇的吧。

  跟它的修炼体系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用美人蛇的喃喃自语:偏离了啊。

  简直离了个大谱。

  就像是有幕后黑手在操纵着人们走向歧路似的。

  这个方向性的决策,肯定不是人力可为。

  蝰蛇大姑娘对自己未出世就寻得一方干净又正确的空间而感到庆幸不已。

  那些批注果然不是忽悠,因雾而跃是真的呀。

  想吃葫芦头泡馍还得是西安春发生。

  葫芦头泡馍誉满西北,号称人间美味,其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唐代,是当时京城著名的美食,因为大肠外形状似葫芦头,才被叫做葫芦头泡馍。

  而春发生这家店的前身是何记泡馍,南院门一带的小摊贩靠着其味醇汤浓、馍筋肉嫩、童叟无欺的口碑一步步发展而来。

  经历过公私合营后,现在的春发生已经不是两三家门头的小店铺了。

  但味道并没有随着店铺扩充而改变,一如既往。

  当然这都是老客们津津乐道的。

  对于苏木而言,就是俩字:好吃。

  自己掰馍,然后排队去浇汤汁,苏木一不小心没收住,吃了两份,3+2足足五个大馍。

  三德子瞧得直咂舌,大喊以后要是跟苏木吃饭,谁请客这个问题一定要好好考虑。

  苏木自己也有点诧异。

  感觉大胃王的曾经又有点复苏的迹象。

  这不是什么好事情。

  虽然现在不像是那三年时粮食物资窘迫,可现在大环境不利,等他回京,还有好多人糊口的粮食和物资都需要他去帮衬呢。

  自己要是再变回大胃,岂不又是负担?

  咦?不对啊。

  自己现在在哪里?

  这可是西安,蹲地上挖个坑就有可能挖到古董的宝地。

  有没有可能是自己空间的能量充电站呢?

  苏木内心有点小骚动。

  感觉此事,嗯,大有可为。

  饭后,四人过南稍门来到下榻的西安宾馆。

  这里规格很高,也是接待外宾的门脸之一。

  本着绝不铺张浪费的原则,苏木和米道长没办法各自住单间,但是能够和王馆长他们一样,住个顶楼的套间。

  就是进门有个小客厅,左右各有一间房间的那种套房。

  这年头不兴什么总统套,但接待外宾嘛,规格还是暗戳戳有些区别的。

  来到新开好的房间,王馆长和三德子也跟着过来。

  吃好喝好,也安顿住下,接下来就是谈正事了。

  其实王馆长和三德子来西安已经有8天了。

  最初住在西大街附近酒店,因为那里距离案件发生的西郊最近。

  听到西郊,苏木就不由心中一动。

  上一世关于西安的记忆在苏木脑海中闪烁,一帧一帧的划过。

  他跟西安有着近六年的不解之缘,与五位漂亮的女娃有过轰轰烈烈的深入交流……

  呃,扯远了。

  西郊古时候就是乱坟岗,自古杀人几乎都在西郊。

  这时候西安的人口还不多,跟苏木记忆里的人潮汹涌完全不同,到了晚上几乎很少有人活动。

  这么说吧,夜间的西郊,比秦岭深处的八零厂也不遑多让,时不时就能听到狼嚎,你能信?

  案件的起源是始于一个副食厂新投入使用的家属楼。

  是个三层的红砖筒子楼。

  一个月前突然就在人们之间传出了些诡异的传言。

  说是某个夜里,很多人都听到了一种奇怪的声音,像是叫声,又像是呼唤,家属们白天凑在一起都会下意识聊聊,惹得大人孩子都越来越怕。

  有的说是鬼在叫,也有的说是人作怪。

  厂里领导为此还召开了大会,并发了杜绝谣言的通知。

  毕竟是红星闪闪,打破一切牛鬼蛇神的无畏时代,甭管心里怎么想,身为一厂的领头羊团队,就要表现出无神论的决绝。

  表面上有大喇叭宣讲,背地里大家都说太可怕了,也有传言说都不要看,听到也不要看,鬼叫这东西,谁看了谁就要死……

  可人的本性就是这样,越是有人这么说,越有人忍不住好奇,就跟小孩子瞅着电门,在大人的训斥下总忍不住要伸指头一样。

  二楼住着的一个女同志,起夜时就忍不住顺着声音往窗外瞧了一眼。

  第二天也没什么事儿,看到的情况也就随之传了出来,说是一个不足一米的小人,双手放在耳旁,一跳一跳的从楼前空地往远处跳。

  在远处阴暗地儿,貌似有几个穿着盔甲的古代人站着,一动不动的。

  第二天晚上,就又有好几户人家都顺着声音去瞧了,也是大致的情况。

  可能是觉得第一个看到的也没啥事,也就都忍不住好奇了吧。

  但是呢,接连四天都有一米多高的孩子一蹦一跳的往阴影里跳,大家也就都不怕,更是有些觉得没趣儿了。

  但到了第五天,一楼一户人家的孩子偷吃烤土豆子给噎死了。

  第六天,最初瞧见的那个女同志突然不知得了什么病,死在了去医院的路上。

  第七天,两个一起下班回家的男同志,刚到楼下就被楼上掉下来的一个青石砖砸破了脑袋。

  可整栋楼都是红砖,青石砖从哪里来的也都说不清。

  然后,第八天,第九天……

  接连丢了十几条人命,厂领导再也按耐不住,只能层层上报。

  再然后王馆长和三德子就接到通知赶了过来。

  “真不是人为的?”

  很显然,王馆长和三德子这对搭档不仅没有调查完就离开,还搬了新地方,绝对是有所发现,而且跟02分馆的任务内容吻合的情况。

  “俺夜里瞅见了,两个穿着盔甲的士兵和七个没穿铠甲的黑雾人影……”

  三德子威武。

  这家伙不仅蹲点,还玩跟踪,是真的不怕被拘魂啊。

  拘魂,这是米道长中途插话时的解释。

  道士嘛,对这方面事情肯定比在座的其他三人更有研究。

  “你们先休息,明早再一起去看。”

  王馆长说道。

  “这一路也没怎么颠簸,苏主任,不如咱也别等明天了,就这会儿去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