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苏木逢春 第35章

作者:正经不瘦

  苏迎军在客厅沙发上,正端着半张脸大的搪瓷缸子喝水呢。

  “哥,下班这么早啊。”

  “这都什么点儿了,还早呢。饿了吧,先吃饭,就等你了。”

  “哎,我洗个手。”

  三个人上了桌。

  兔肉只有小半盘,还有炒的一盘小青菜,一盘拼盘。

  拼盘就是一撮小杂鱼,两块豆腐乳,还有切开两半的咸鸡蛋。

  都是下饭的好东西。

  不用问,看拼盘就知道,这是某三个家里‘换’来的。

  即便物资不紧张的时候,谁家有点好东西分享给对方,也都是能换来些东西。

  这不是交易,叫做礼尚往来。

  “兔肉我红烧了,给小胖子分了点,肖叔叔家分了点,也给我爸妈拿了一点……”

  两只野兔子收拾出来实际没多少份量。

  还分了四家吃。

  即便是部队大院,现在的形势也蛮紧张的。

  不过再差,从饭菜的做法上,也能感受到与老百姓的差异。

  红烧是需要糖的。

  这东西在老百姓家里是紧俏且昂贵的,在部队大院,家家倒是都可以存一点。

  “小弟,我想着等这个休假日搬过去,那边房子伱嫂子去看了,都归置挺好的了。”

  一来,小两口新婚燕尔,想有个独立的空间。

  二来呢,苏木帮他们设计的那个屋子,实在是太漂亮了,李晓兰喜欢的紧。

  眼瞅着弄好了,床和家具都摆布好,就按耐不住想要住进去了。

  哪怕已经成亲,也才不过是个小青年罢了。

  再者说,大院现在情况也比较紧张,自家老爹大概率是常驻福建那边一段时间了。

  从这里上下班也着实有点远。

  嗯,或许也有今天偷摸吃点肉,还得分出去好几份的事儿,也是个诱因。

  不是因为小气不想分,而是有些关系不合适,压根不能分。

  可别家紧张着呢,你们家天天吃肉,这算什么事儿。

  “行啊,哥,我也琢磨着呢。不过这边不就空了嘛。”

  苏迎军皱着眉。

  他是觉得,自己搬过去住,小弟自己住这里更方便。

  “反正你蹬板车到处跑,哪边合适就住哪边呗。”

  嫂子不在意地说着:“以后你到了饭点就去家里,我给你留着饭。”

  这是搬走了,还惦记自己吃饭的事儿呢。

  苏木心暖。

  “这两天你嫂子过去收拾收拾,顺便也给你屋把被窝褥子铺了去,你待会儿吃了饭,记得把钥匙留了。”

  自家人做事儿,这点在很多普通家庭里很计较的问题,在苏迎军兄弟俩这边,就完全不是事儿。

  “哥,我这趟去打工,认识了个老猎户,他们村里组织了个小队伍,隔三差五去山里打猎……”

  苏迎军听着,眉头微皱。

  “小弟,你是不是总是去逛黑市?这段时间严厉打击这事儿,城里就这十来天,抓了一万多人了,城外那些黑市,也脱不了,你这段时间先不要去了。”

  “嗯。最近好久我都没去了。那个老猎户也不来,如果要吃,就是我去拉酒的时候顺带去他家里弄一些。”

  “小弟,能弄到活的吗?兔子好养活,一窝窝的,生的也快……”

  嫂子不愧是持家的,想的就是宽泛。

  “行,回头我问他们要几只活的。”

第43章 搬家

  周六。

  下了一夜的雨。

  到了上午,还有小雨淅淅沥沥的下着。

  很小,不打伞也打不湿头发的那种。

  空气就很清凉。

  一场秋雨一场寒嘛。

  今天苏迎军休息。

  之前商量好的,今天搬家。

  住进南锣鼓巷的四合院。

  前天给远在福建的苏川柏打了电话,说了这边的打算。

  苏川柏也是支持的。

  甚至他还希望苏木也暂且搬过去住。

  有苏迎军照顾着,他也放心。

  可能大院里也有点风声鹤泣的感觉吧,反正苏川柏和苏迎军爷俩有所察觉。

  苏木哪怕二世为人,但军政方面的悟性显然不够格。

  他是什么都没发现。

  甚至,昨天在楼下广场,还在单杠那里,秀了一把。

  那是几个空军大院的十五六岁的孩子,可能是过来找人的。

  等待的时候,霸占了肖春生玩的双杠。

  肖春生不得不去单杠那边,结果又被另外一个显摆引体向上的给挤出去了。

  眼瞅着肖春生红了眼。

  毕竟是个小孩子,还是自己的徒弟呢。

  哪怕只是学画画的学生,也是可以护犊子的。

  所以苏木就凑过去了。

  表演了二分多钟的太空漫步。

  这年代,花样玩单杠还没兴起。

  这种太空漫步,和旋转游走升降的方式,从没在世人面前展现过。

  苏木的一番操作,简直被那群小青年惊为天人。

  然而苏木的目的是给肖春生出气,对他们态度看似随和,实则平淡冷清。

  那些人也有所感受,闹挺尴尬的,特别是领头的那个,算是折了面子。

  最后那群人悻悻然的走掉了。

  苏木不知道这事儿会不会有影响。

  只是隐约觉得,那群人里有个小姑娘还挺耐看的,好像姓周。

  今天搬家,苏木也打算先在四合院住上几天,不算溜之大吉,权当暂避风头。

  万一,真的有人会来找自己茬儿呢。

  不能指望嫂子李晓兰帮自己出面摆平吧。

  毕竟都是男孩子之间的面子之争。

  大街上骑行,二八大杠相当于后世的宝马奔驰,绝对是最顶流的交通工具,回眸率居高不下。

  所以苏迎军骑车带着李晓兰,是街上一景。

  可论搬家。

  三辆二八大杠也比不得苏木的座驾。

  一辆板车。

  装载能力MAX。

  只不过前两天每天都有零零碎碎的往四合院里拾掇东西,再加上今天下小雨。

  也就没怎么托运太多。

  以后多的是机会。

  前天铺床迭被,昨天趁着中午头大太阳,嫂子还专门又过去了一趟,拾掇了些小零散东西,顺便晒了被子褥子。

  今天搬的,都是日用品,锅碗瓢盆和牙膏牙刷牙缸、脸盘、拖鞋和一些换洗衣服。

  换洗衣服虽然不多,可也有三个人的呢。

  苏木妥妥的拉了冒尖儿的一整车。

  如果是过去,苏木蹬这么一辆板车估计要哼哧瘪肚的。

  可现在一路轻松,要不是收着劲儿,都能赶超苏迎军小两口。

  “小弟,第一次看你蹬三轮,原来你力气这么大啊……”

  李晓兰惊诧的赞叹道。

  “其实也没多用力,就一开始比较费劲儿,后面都是惯性,习惯了车子习性,能偷劲儿省。”

  “就像是当兵站军姿,一开始也是受不了,后来找到窍门后,也能一站就是一整天不带累的。”

  苏迎军笑着说。

  “对,对,大哥说的就是我那意思,表达不太好。”

  三人两辆车说笑着就来到了南锣鼓巷四合院。

  可能是因为下雨,外面没多少人。

  金柱大门的门房下面,倒是有几个大妈凑在一起边聊闲天边纳鞋底。

  看到有三轮拉着行李过来,也都看了过来。

  李晓兰这两天每天都过来一趟,跟里面几个大妈都熟悉了。

  也笑着打招呼。

  苏木倒是全都认识。

  阎埠贵家的三大妈,刘家的媳妇,贾东旭的母亲,还有陈大奎他妈陈刘氏。

  “哼。”

  陈刘氏起身,拎起马扎,端着针线簸箩回屋了。

  陈刘氏走了,在场的其他几个大妈反而热情了起来。

  三大妈更是熟络的要帮着搬东西。

  见到三大妈主动过去帮忙,刘家的和贾家的,也都凑过来帮了一把手。

  也就是拎了个暖壶,拿了个洗脸盘,里面放了牙刷牙缸,帮着拿到门口。

  也就这一趟。

  苏木拽着最大的包袱走进去的时候,贾张氏和刘王氏都已经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