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苏木逢春 第245章

作者:正经不瘦

  这事儿要是成了,以后也不知道还能纯粹多久。

  秦京茹一定会吹枕边风的。

  秦淮茹坐在返程的公交车上,默默的盘算着。

  苏木一大早也出了门。

  比秦淮茹和许大茂还早一些呢。

  空间的别墅里有时间杠杆,修炼之后再出来,天还没亮呢。

  所以就去了一趟晓市。

  赶了个后半场。

  赚了不到自己一个月的工资,只能说聊胜于无。

  但却在兑换之余,截留下了几张澡票。

  本就是作为糖票和布票的添头搭的,再倒手的时候忘下了。

  苏木本身单位就发澡堂子票。

  这玩意儿是真不缺。

  但毕竟不是一个地方,倒也可以约着高翔、王群、孙志勇几个哥哥去泡一泡。

  临时约人也不麻烦,喊了陈大奎,让他跟着走一遭就成了。

  顺便还能让他们多联络联络感情。

  都是一家的兄弟。

  因为没有提前商议好,属于临时起意。

  耽搁了点时间。

  所以当五个人来到王府井八面槽的清华园时,已经算不得头汤了。

  五个人,有俩人得‘脱筐’。

  一大早就客满,真应了门口的那副对联:金鸡未唱汤先热,红日东升客满堂。

  “来啦,贵宾五位,瞧脚底下滑,里面请……”尾音拖得倍长,定兴那边的口音。

  只要是这澡堂子的串堂伙计,不是定兴、易县那种怯了吧唧还带着拐弯的口音,就总感觉差了点味道。

  五个人进门,轻车熟路的一人一条毛巾、一块肥皂和一副木质趿拉板。

  都是老京城人了,进了澡堂子先不考虑别的,直奔热水池子。

  在冒着热气的烫水中浸泡个十分钟一刻钟,整个人都能被烫的跟大虾似的皮肤通红。

  这是老京城澡堂子的特色,叫‘烫澡’。

  但凡遇到外地的,或者不懂行的小青年,就告诉说它能活血、化瘀、驱寒气。

  要是有那些不扛烫的,探手试上一试,跟那毛猴摸了烧红的煤球似的直抖搂爪子,就会引得池子里泡着的一众人哄堂大笑。

  这时候,被烫的也甭急。

  京城的澡堂子三教九流算是个小社会,赤诚相见无分高低。

  生气,你就输了。

  大家伙笑一笑,闹一闹,陌生人之间的隔阂就消除了大半。

  等泡舒坦了,去休息区的长条床上躺了,修脚、拔罐、刮痧。

  喝着茶侃大山,再陌生也熟悉了。

  还能下下棋,斗个蛐蛐……

  清华园澡堂子的历史悠久,京城里数得着偏文艺范儿的。

  有人敢张嘴起个头哼两句京腔京剧,就有人用嘴给你伴奏打梆子拉弦。

  苏木和王群泡完澡出来的时候,高翔和陈大奎就搁那儿躺着听曲儿呢。

  那家伙,四五个老大爷,用嘴整出了一个后台乐队来。

第191章 让子弹飞一会儿(加更)

  第191章 让子弹飞一会儿(加更3)

  澡堂子泡澡,离不开听曲儿、喝茶和侃大山。

  苏木准备了六道精致的小菜,三瓶二曲。

  喝的就是个情调,太高档的反而不合适。

  “嘿,木头,你要是干一个,我就跟你说个开心的事儿。”

  孙志勇大言不惭的拿毛巾擦了把脸,笑道。

  “真的?要是我不开心呢?”

  “一赔三。”

  “行。”

  苏木仰头一口闷:“说吧。”

  一共才三瓶,这点酒五个人分,怎么也喝不醉。

  何况还有喝水跟流汗,都是散酒的手段。

  “苏川军中风了,这个消息咋样?”

  孙志勇挤眉弄眼,但苏木却是不为所动。

  “怎么,早知道了?”

  王群眉头微皱,看向苏木:“他们去闹你了?”

  还是二哥心思敏捷,一下子就把握住了重点。

  “嘿,这也做的出来?”

  高翔眉头也皱起来了。

  在座的,包括陈大奎在内,谁不知道苏木当初被‘寄养’在苏川军‘麾下’时遭了多大的罪。

  高翔头一次去苏家查苏木,还是因为北新桥粮站……

  说不好听的,瞅了一眼就断定没可能。

  住的那叫一个凄惨。

  现在出问题了,还有脸凑上来要帮忙?

  当初也就是苏迎军和伯父没闹,真要闹一下,哪怕稍稍说一嘴,苏川军一家子都吃不了兜着走。

  烈属太多街道办是顾不过来,可那也不能遭受虐待。

  打破底线的结果在当时可绝对了不得。

  “也倒不是,苏胜利想要甩锅,两口子怕真被送回村里自生自灭……”

  苏木把事情原原本本的给几个哥们说了一遍。

  处理的也算不得痛快,但过程挺闹心的,特别是曹翠香当众一跪。

  意味着什么,会造成哪些影响,这群体制内的都心知肚明。

  “真不是东西。”

  孙志勇啐了一口,端起杯子就一饮而尽。

  “可别了,行了,行了,就剩了这么点,伱丫的鸡贼,要吃独食儿是吧……”

  “哈哈哈。”

  “哈哈,原来打这主意呢。”

  高翔拦着孙志勇,王群也跟着笑,他金属摩擦的嗓音特别具有穿透力,当然感染力也很棒。

  沉重的气氛一扫而空。

  出来玩的嘛,放松放松的,说这些不开心的,是闹哪样。

  “哥,还记得之前我们起重社接了个活,往门头沟拉边角料吗?”

  陈大奎突然开了口。

  “哦?”

  “那些边角料就是链条车间的废料,运到暖瓶厂做成暖瓶罩……”

  陈大奎路上听同行闲聊过。

  边角料的数量把控没那么严谨,也没办法严谨。

  有着‘逢六过一,遇十折二’的潜规则。

  再加上平日里偷偷往厂子外面倒腾点,攒多了就一车送过去,只要那边有渠道对上头,就都能接。

  “苏胜利就是链条车间的,敢情是冲着这个去的。”

  苏木摸索着下巴,脑海中想到了他吊儿郎当拎着的那个油纸包。

  小日子过滋润起来了,不想跟残废爹娘共富贵了呗。

  这就说得通了。

  甘冒大不韪,背地里肯定是会有一些支撑的。

  “难怪那小子不提接他爹的班呢。”

  孙志勇了然的神色。

  “哼,这事儿我知道了。”

  王群发话,就意味着苏胜利要走霉字儿了。

  “王哥,这事儿吧,不着急。”

  管这件事,大概率是给苏木出气。

  不然诸如此类的事实在太多,他们哪管得过来。

  遇到了,也就捎带手罢了。

  王群想了一下,点点头。

  “等没了后顾之忧,我再动他。”

  一句话,意思隐晦,但在座的都懂。

  便是陈大奎也听明白了。

  习惯了在外面装傻充愣,可在苏木的几个老哥哥面前,陈大奎一点都没装。

  交他们这样的朋友,真诚才是最大的投名状。

  ……

  一周时间匆匆而过。

  秦京茹来了京城两回,第三回终于等到从乡下放电影回来的许大茂。

  得知许大茂并不是故意不回她信息时,还有点高兴。

  但得知人家是回来又出去,每次三五天就回来的确切消息后,秦京茹打算跟许大茂散伙的念头愈加坚定了。

  这就是个大骗子。

  自己可不能让他给耽误了。

  站在红底白字的‘来客请登记’的标识牌下,秦京茹终于等来了小跑过来的许大茂。

  许大茂也是昨个才回来,今天头一天来厂里上班。

  最近厂里挺闹腾的,水混好摸鱼,所以许大茂回来跟领导眼皮子底下多转悠,打打进步。

  突然听到有个叫秦京茹的姑娘到厂门口来找他好几回,顿时吓得差点没尿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