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苏木逢春 第23章

作者:正经不瘦

  “哇哦,好漂亮!迎军,你快来看,这房子盖的可真漂亮。”

  苏迎军也是头一次来。

  男人的想法跟女人不同。

  不常来代表着信任。

  既然交给了小弟来处理,那就保持绝对的信任,不跑过来指手画脚,显得口是心非。

  刚才看到门前木框结构的大号窗户房“落地窗”,他就好奇了。

  只是一直按耐着没有冲进去。

  现在有了台阶,忙不迭的大步走了过去。

  “那我可得瞧瞧了。”

  小弟的住处,住的好他开心,要是住的太简陋,他也怕自己心里难受。

  推开门,感受掌心的分量,他知道这绝对不是木门框,里面分量更重,绝对内有乾坤。

  然而,下一刻,他就被室内别致的装修给吸引了眼球。

  倒不是多么富丽堂皇。

  一共才三米多宽的长方形屋子,能有多富丽堂皇?

  就是别致,感受得到房屋主人对生活的热忱和细节。

  地面是新铺的青石砖,砖缝都对齐用水泥填了缝。

  这个年代没有专业的填缝剂,本身就是水泥材质的青砖,用水泥填缝也挺好的。

  能填缝就算相当讲究了。

  所以看上去,真的清洁溜溜,一马平川。

  “感觉泼上水,可以打出溜滑了。”

  苏迎军难得的开了个玩笑。

  但人家刘师傅一点都不觉得好笑。

  “还是木头厉害,出的主意都有用。”

  地面找平,防潮毡布,青砖对缝,水泥抹平……

  苏迎军和李晓兰只是看到结果,却并不知道为了这个结果,刘师傅学了多少应付各种突发情况的小技巧。

  进门是个长条木板,下面有个敞开的柜子,感觉上面可以坐着换鞋,挺方便的。

  左边墙上有挂钩,能挂衣服。

  进了门就是右边的窗台,外面是前出廊部分,还有个小门通厨房。

  窗台下面摆了个六斗柜。

  看样子不是新的,但柜面儿有雕刻,也有一层掉了些的薄漆,显得有岁月的斑驳感。

  再里面放着一张方桌,和三个木头凳子。

  凳子上还包了一层棉垫子,用麻绳裹了两侧,倒是挺精致的。

  就看到这里,苏迎军心里对苏木这个小弟的评价就已经隐约出炉了。

  甚至脑海中已经有了画面。

  在某个窝棚外寒风刺骨大雪纷飞的夜里,苏木蜷缩在床铺草和薄棉花被之间,小孩子童心未泯,畅想着长大后有了自己的家,一定要如何,如何……

  或许,这就是把他内心的想法具现出来了啊。

  苏迎军这个大哥突然感觉眼前有一丝雾气笼罩了眼睛。

  微微仰头,舍不得擦。

  嗯,主要是旁边全是人,怕丢脸。

  进门的木板后面竟然是楼梯,楼梯下面还有三个小木门,随着楼梯倾斜角,木门也是一个比一个长。

  有趣。

  “迎军,你来看这边……”

  二层下面是一排书架,现在空空荡荡的,不过在中间偏左有个小门。

  李晓兰就站在那里。

  苏迎军过去往里面瞅了瞅,去掉书架占用的距离,里面五六个平方的样子,空空荡荡的,就放了一个脸盆架。

  “好像记得原来耳房没有这么大的后窗吧?”

  “肯定没有,但现在后面的变大了,感觉也亮堂了。”

  李晓兰显然很喜欢:“这屋子都能多住一个人了。”

  “走,再去上面看看去。”

  楼梯是抽屉,这俩竟然没发现。

  上面跟下面差不多,就是多了书架那点宽度而已。

  不过站在二层,看到了折射进来的夕阳光线。

  “还开了老虎窗,迎军,小弟可真能耐,晚上一睁眼就能看星星,看月亮……”

  小嫂子,你确定伱没有被琼瑶小说腐蚀过?

  等苏迎军和李晓兰从里面出来,恰好看到了在外面踩着板凳歪着身子调整烟囱角度的苏木。

  虽然苏木年龄小,但个头不矮。

  “小心着点。”

  苏迎军赶紧上前扶着。

  “哥,看过了吧,咋样?”

  “还行,没委屈着自己,大哥就放心了。”

  李晓兰怀着憧憬的心情拽着苏迎军去了东厢房。

  南边那间是他们俩过日子的地方,小嫂子很是期待,里面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半晌。

  晓兰嫂子嘴噘的都能挂油壶了。

  去的时候,晓兰嫂子蹦蹦跳跳拉着苏迎军去的。

  出来的时候,却是苏迎军苦笑着拽着晓兰嫂子过来的。

  “咳咳,那个,小弟,师傅们忙完了你这边,不如再把哥那个屋也给捯饬一下子。”

  “哈哈……”

  苏木憋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李晓兰羞的直跺脚。

  要不是跟苏木还没熟到份上,就差伸手挠人了。

  这破小弟,故意等着看笑话。

  这事儿要真要做,还得做通魏师傅的工作。

  毕竟人家也是正经拿工资的在编人员,在你这里干活说好了两三天,现在都两个多两三天了,眼瞅着再来个三五天,不得请示请示?

  “这个你就别操心了,交给我。你就负责安排好了,让魏师傅他们把活干漂亮就行。”

  这会儿,苏迎军也知道屋内的设计都是苏木一手办妥的,魏师傅等人手艺精湛,也只是达到让苏木如臂使指的作用而已。

  核心重要的,还是自家这个小弟。

  “哥,还有材料,你屋大,之间那点可不够用的。”

  “小弟你就别操心这个了,明个儿我就找去找我小舅妈,要多少有多少……”

  原来小嫂子才是深藏不露的那个。

  有这样的嫂子,何愁自己在京城这地界上,混不开。

第28章 晓市风波

  周三,利在晓市。

  苏木今天运气很好。

  或许是随着59年饥荒的越来越深入人心,粮食的价格明显有些被炒上去的迹象。

  这让苏木有些警觉。

  他甚至考虑,这几个月,还要不要继续在晓市混迹了。

  风头太盛,不是什么好事。

  中庸之道被老祖宗玩明明白白的,晓市的物价这么搞下去,总会有被敲打到的几率。

  而且,随着市场内粮价的层层迭高,人们虽然口不言,但心中怨气一定在。

  风险系数就节节攀高。

  只不过苏木现在也有些不舍得这里。

  浑水好摸鱼。

  在晓市从东到西走一遭,三位数利润就能手到擒来。

  还能物色到不少的好东西。

  堪称空手套白狼的最佳风水宝地。

  62CM长,两扎粗的金华大火腿,苏木淘到了两个。

  一只精神抖擞的穗花大公鸡。

  意外的,竟然还有一张‘订奶证’。

  这东西,如果换做旁人,或许不敢收,或者收不起,因为也是一次性交了一个月牛奶钱的,不是小数。

  但苏木了解这里面的事情,所以也就没什么害怕的。

  而且,他有一个肥韭菜客户,对奶粉的渴求度是相当高的。

  如果是鲜牛奶,指不定怎么狂喜呢。

  有赚头。

  这张‘订奶证’是交道口街道审批的,可以凭证去就近奶站领取一个月的牛奶。

  然后可以在月末再以旧换新。

  鲜奶是国营农场送奶车每天送来的,奶站的工作人员凭票划格子供应。

  有‘订奶证’的住户每天挎着小奶筐去领取牛奶。

  因为这个月已经过了一周,所以需要折价。

  苏木又多折进去了5天,差价就非常可观。

  话说晓市售卖的东西真的五花八门。

  苏木竟然发现了一只小奶狗。

  这年头,人都养不活自己,哪有闲情逸致收养小奶狗呢?

  再者说,粮食紧俏的这几年,逃荒的人里,貌似已经有‘吃人’的传闻了。

  呵呵,小奶狗……倒是挺可爱的。

  苏木蹲下来,想要近距离瞧一瞧。

  突然,东西两头开始出现一阵骚乱,有些拥挤的人潮开始四散逃窜。

  紧跟着,一阵阵此起彼伏的口哨声响起。

  红袖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