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苏木逢春 第185章

作者:正经不瘦

  片儿爷从店铺的后门探出头来。

  “片儿爷,雪茹姐回来了吗?”

  苏木随口问道。

  既然碰到了片儿爷,那就问一问,也省的自己上去胡乱敲门。

  片儿爷很热情,熟络的把苏木让进铺子里,还张罗着给他倒水。

  大冷天的,苏木不差那一口热水,但心里很暖和。

  “没呢,往常她要是这个点儿都不回,八成得年后再回来了……”

  既然雪茹姐没回来,苏木也就没了在这里待着的心情。

  “片儿爷,您忙着,我先回了啊。”

  “不再多坐会儿了?”

  “不了,回头要是雪茹姐回来,您记得跟她知会一声。”

  “放心吧,保准落不下,第一时间……”

  片儿爷把苏木送到铺子门口,目送苏木走远才转身进了店内。

  越是临近年底,铺子里越是忙碌。

  从大栅栏出来,苏木顺路去了前门自行车商店。

  这家店已经开了有30来年了,过去都是扎辫子穿袍子的爷们来买车子骑。

  苏木在店里还看到了几张照片,感觉挺新奇的。

  不过照片是正在从墙上摘下来,要不然苏木也没太注意。

  毕竟是来买自行车的,又不是浏览参观的。

  “伙计,这种见证历史的老照片咋摘下来不继续挂着了?”

  店员对此笑而不语,随即岔开了话题。

  “就……这辆吧。”

  别人买自行车,都得挑挑拣拣,或者按着自行车票上的固定样式,从好几辆车里选一辆,还得试骑一下子才下定决心买。

  而苏木则不然。

  对于自行车,对于很多人喜欢的大链套十三型锰钢自行车,苏木没什么特别的购买冲动。

  在他的理解中,自行车在种花家的变化如同段子一般。

  代步工具而已,看顺眼就足够了。

  半链条的其实更顺苏木的意。

  掉了链子再装上也比较顺手,起码不用拆链盒。

  没多逛,就在店门右侧挨着门边的位置,随手选了一辆。

  上海自行车三厂生产的1102型凤凰男式自行车。

  店员嘴里扬声让开票时,喊的是‘凤凰牌28吋脚踏车一辆’。

  142.8元。

  店员态度很好,跟供销社那群嘴脸态度凭心情的销售员不同。

  而且一点也没有瞧不起苏木‘腿瘸’的意思。

  刚才上小台阶想去推自行车出来,店员还伸手想要搀扶来着。

  小伙子心性挺好的。

  苏木很满意,所以也就又多买了点配件,几乎是将店员的推荐,全盘接纳了。

  51型永字自行车锁2.76元。

  自行车前叉镀锌保险叉(俗称保险杠)2.68元。

  自行车前后轮轴上的花圈0.14元。

  自行车花圈是那种在自行车行驶中自动去掉黏在轮轴上灰尘的小物件,既实用又美观。

  最后就是车灯。

  这个年代,自行车是一件重要的交通工具,按规定晚上自行车行驶要有车灯。

  车子出厂时在车龙头上就有专门安车灯的装置。

  苏木买的是最高档的摩擦车灯,6.3元。

  这种车灯是利用自行车行驶时,车胎转动带动摩擦车灯的电机自动充电,点亮车灯。

  比使用2节一号干电池的方形车灯贵了不老少。

  阎埠贵和何雨水,包括以前苏木用的苏迎军和嫂子的自行车,都是那种。

  晚上需要的时候临时按在车灯架上,不需要使用的时候拔下来带走,相当于一个方形的手电筒。

  苏木一共缴了一沓工业券和154.68元。

  店员亲自动手,帮苏木把购买的所有配件加装到自行车上。

  苏木骑着新的自行车,带上开出的购车发票,去就近的公安机关办理自行车上牌手续。

  前把龙头中央打上钢印,后挡泥板上安装铝制的车牌,还发给了一个红色封皮的自行车行驶执照。

  上面登记了自行车主的个人资料和自行车信息,以及自行车纳税记录。

  没量自行车每年需要缴纳3元行驶税费。

  还有0.12元的工本费。

  一上午的时间,花了157.8元。

  大概苏木在晓市经营的三分之二的收入。

  一天赚一辆半自行车的营生,很多吗?

  要知道苏木今儿可是顺手卖了些野兔子和野猪肉的。

  后者就是为了换那十几张工业券。

  兜里还剩下几张,不过苏木除了自行车这个大件,其余的也没什么想花的了。

  改天去晓市,倒手换出去得了。

  等苏木骑着锃光瓦亮的自行车来到老李叔家的别墅院门时。

  车把上已经多了很多‘挂件’。

  “木头,你来的不巧,我一会儿要出去一趟,这酒先记下,攒到过年一起喝。”

  苏木能说什么,不喝还更好,他也能轻松一点。

  虽然酒没法喝,但茶还是要喝两口的。

  再怎么样,老李叔也不能收了东西就赶人。

  喝茶的功夫,聊起了远在山东济南的苏迎军小两口。

  得知苏木回来还没跟他们联络,就让苏木拿家里电话给挂过去。

  直接打了苏迎军办公室的电话。

  人家现在是当地市局的三把手,凭功绩一路杀上去的。

  这也是应有之意。

  苏迎军去山东的安排就有老李叔的影子存在。

  跟他战场出生入死的前警卫员老段,可是梁山区域的特种大队大队长。

  有这股至亲的敢打敢冲的生力军帮衬,想不立功都难。

  家中一切安好,嫂子在趵突泉景区上班,孩子也在市直机关下属的托儿所。

  苏木没有说自己的伤势,等过了年,瘸腿就‘恢复’了,说那些有的没的干啥。

  大过年的,实在没必要。

  老李则是坐在沙发上,老神在在的多瞅了好几眼苏木的瘸腿。

  眼神微不可察的流露出了凝重且钦佩的目光。

  但等苏木挂断电话,又恢复了混不吝的嘻嘻哈哈。

  苏木挂掉电话,老李起身又去打了一个。

  苏木听了两句就明白,是打给田妈妈的。

  “木头,这趟虽然咱爷俩没喝上酒,可也不让你白来一趟,早上出门你田姨的包忘记带了,我还有事,让你耽误的可没时间绕道,你一会儿给送过去一趟……”

  得。

  上门看望倒还摊上事儿了。

  也就老李叔会这么说,也不怕到访者尴尬。

  苏木了解这位的事迹和性格。

  不是当亲人看待,哪有这么直接了当。

  “行,那我一会儿就送过去。”

  “不着急,不着急,你先去吃个饭,完了再去送,你田姨还有个……有个会,三点多才完事儿呢。”

  “成,那我三点再过去。”

  老李去了楼上,最后拎了个灰色的包口被封的严严实实的袋子。

  苏木接过去,里面还挺轻,感觉像是些纸张之类的。

  从老李叔家别墅出来,苏木回了自己在大院的家。

  下午这个时段,对门的春生和艳秋也都上学去了。

  苏木上楼回家,没遇到任何人。

  隔壁的小胖子一家都去了福建,跟自家老爹一起守江山呢。

  至于拜访其他的叔叔伯伯们……

  从老李叔嘴里知道,那些叔叔伯伯们这段时间都忙着呢。

  上门拜访干脆就被老李叔大包大揽下来,过年一起喝一场得了,别整那些弯弯绕。

  自家人不兴那些。

  苏木从善如流。

  家里没有开火,苏木空间里多的是吃食。

  饭后,苏木就又进了空间。

  最近这两天,苏木有点练武成癖的架势。

  主要是后续技法到手,随着修炼的内核更替,往日的瓶颈有了松动的迹象。

  让他欲罢不能。

  几个忘我的内息大循环之后,苏木从空间回来,时间也才过去一丁点。

  但苏木却皱起了眉头,陷入了沉思。

  心中有点莫名的猜测,但哑巴系统不解释,他只能独自摸索。

  等给田妈妈送东西之后,要是还有时间,就去找家信托商店逛一逛。

  距离最近的,应该就是宣武门外菜市口那家委托商店,听说原来是家当铺来着。

  如果自己的判断是真的……

  那一些计划就不得不做出改变了。

  苏木原定计划是把古老头的‘遗产’那些书本秘籍收进空间。

  但如果真的如他所料,另外那些文玩字画,自己也得去搜刮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