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苏木逢春 第135章

作者:正经不瘦

  后勤就是做饭相关的事。

  种植和开采是全班整体都要干的。

  抡倒那个组,就那个组接着干。

  苏木来之前就一直这样。

  可自从苏木来了后,循环了2次后,就出问题了。

  苏木做饭好吃。

  竟然还有鲜嫩可口的野兔肉。

  实在太明显了。

  每次到了苏木掌勺,全班就都吃的满嘴流油。

  这引起了谢班长的注意。

  于是第一次约谈了苏木。

  嗯,谢班长约谈苏木唯一一次没有聊感情,没聊男人要从一而终,要一生对一个女人负责这种话题,就是这一次。

  唯一的这一次。

  当时苏木有点犹豫。

  其实是心不在焉。

  因为他昨个儿刚刚又斩获了四株高原人参,捕获了一窝大型的野味儿。

  如果被限制当炊事员,出去撒欢儿的机会就少了吧。

  初来乍到不清楚,以致于苏木对班里私自定的炊事员职责范围有所误解,也实属正常。

  毕竟谢班长说的也比较委婉,没有详细描述。

  之后就到了陈雪茹第一次来探亲。

  谢班长实在是忍不住想要天天吃苏木手艺的诱惑,把他支出去,跟班上其余7名成员,以及当天上山的另两名新成员商议,通气,并达成了一致。

  苏木回来后,就顺理成章的以高票数当选3班唯一的炊事员。

  怎么说呢。

  苏木感觉他就是为这个岗位而生的。

  为了让班里吃上热乎乎油乎乎的肉食野味儿,炊事员需要漫山遍野的跑。

  只要不耽误做饭,所有时间就都是苏木可以自由放飞的时刻。

  这都是常理之中的事情了。

  简直太美妙了。

  这也有个坏处。

  就是陈雪茹第二次来,好说歹说也才给了一天半。

  这还是因为比苏木晚来半拉月的老王平常给苏木搭把手的机会多,学了两道菜的皮毛。

  战友的嘴都被养刁了。

  吃不到苏木的饭,就感觉浑身不自在,执勤的精气神都不太够。

  苏木得为大家负责。

  于是,做饭也就成了美妙的负担。

  “木头,今晚吃啥?要不继续弄烤鱼吧,昨个儿的篝火再点起来……”

  苏木才出了屋,就有人跟他打招呼。

  开口就是吃。

  这都是最近的常态了。

  深山哨所里,又是寒冬腊月大雪封山的季节。

  冬眠的季节,山下物资供应更加抠搜。

  这回3班有了专门的炊事员,也就不用班副仰着厚脸皮去赊物资了。

  其实3班腾出一个人专门负责战士的伙食。

  就地取材,物尽其用。

  这件事是得到指导员高度赞扬的,还打算在年底前的领导巡视时,对3班这一事迹进行公开的通报表扬呢。

  “可太行了,木头咋样,只要你点头,我立马出去搞柴火去。”

  大山就比较靠谱,起码不是竟等着吃,还知道捡柴火帮衬一把。

  但苏木还是有点鄙视这货。

  他可是出了名的大胃王。

  据说当兵之前就没吃饱过。

  自从苏木成了炊事员,都听到大山打了好几次嗝了。

  “我看就这么决定吧,木头,你就辛苦一下。”

  谢班长提着裤子从茅房的小木屋里钻了出来。

  刚才的话他都听到了。

  身为班长,不仅不阻止,还纵容他手下的兵这么粗鲁的点菜。

  这种行为……让苏木能咋说呢。

  谁让人家是谢大班长。

  “前辈,要不要我给你背筐?”

  这家伙叫吕翔飞,是最后上山补充3班兵员的新兵。

  很有礼貌,还是个高中生呢。

  所以外号就叫书生。

  是3班委任的第二个专属职务:笔杆子。

  谢班长每次下山去汇报,现在也有了大纲。

  哪些需要重点说,哪些需要一言带过,哪些必须强调了争取……

  不得不说,还是书生鬼心思多。

  谢班长自从有了吕翔飞这个笔杆子,下山汇报前的那个晚上再也不会翻来覆去睡不着了。

  “好吧。带上铁锹。”

  凿冰呢。

  溪流没结冰,但潭水是结冰了的。

  只要凿开冰,才方便苏木往鱼钩上挂鱼啊。

  是的,苏木拿手绝技还是往自己鱼钩上挂鱼。

  这技能展示出来没毛病。

  有据可查的。

  不怕被人追究。

  而且,雅江鱼、雅鱼现在苏木的湖湾里都有,物资充沛。

  其实把鱼切片喂进锅里,熬熟了吃进嘴里,也分不出什么品种。

  因为四川这地的风俗,做饭炒菜都是下猛料的。

  不习惯的人一口下去得咳嗽好几分钟。

  “班副,你带人把屋里最后一麻袋松子儿弄出来啊,再这么个吃法,之前榨的油可就眼瞅着撑不住了。”

  “你就放心去吧,这还用你说,妥妥的。”

  刘超拍着胸脯保证。

  松子榨油其实挺奢侈的。

  但就地取材嘛,山里就这玩意儿多。

  再弄一套物理压榨的简易设备,加上苏木时不时的掺杂空间金手指里同款压榨出来的油,倒也用的挺畅快。

  现在么。

  大冷天的使唤自己去凿冰钓鱼,还不兴自己也派点活给他们活动活动筋骨了。

  书生背着一个背篓跑了出来。

  苏木眉头挑了挑。

  3班搭建的厨房木屋里,有两个背篓。

  一大一小。

  书生昨个儿背的小号的,刚刚好。

  今天也不知是故意的,还是特意的,背了个大的。

  “你们是偷偷商量好的吧?”

  “嘿……”

  谢班长闻得话风有点不对,立刻干笑了一声,掀开棉帘子就钻进了屋。

  苏木还没挪步呢,就听屋里谢班长夹杂着兴奋的语气喊。

  “今晚照旧篝火烤鱼,都赶紧动起来……”

第128章 非但不投降,还胆敢还击

  1960年5月。

  3班哨所换防,到了42公里外的生产点。

  苏木隶属54军30师。

  该师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分散在四川境内分散执行生产任务。

  整师有几十个大生产点,开采出来的以班为单位的小生产点更是不计其数。

  3班之前的驻地是58年西藏那边剿匪后为以防万一设定的哨岗点。

  经过一年多的经营,也几乎成了悬浮在山上的半个生产点了。

  虽然对于粮食作物生产没有起到什么帮助,可也在物资缩减的情况下,自给自足了小半年。

  全员得到了嘉奖。

  苏木在这个月,申请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预备党员。

  换防后苏木依旧负责3班‘小灶’的工作,甚至因为工作内容而不得不跟连队的炊事班打成一片。

  他可不是真的炊事班战士啊。

  弄得跟特别爱好厨艺似的。

  1960年年底。

  苏木被曾师长特别传召,陪同他去福建出差开会。

  顺便跟苏川柏在福建军区父子重逢,一起过了个年。

  也难怪增师长时隔一年多终于想起苏木这个小家伙来了。

  敢情是为了这茬儿。

  新兵入伍前两年是没有探亲假的。

  而且最近的时局不是很稳,老兵探亲回去的也不多。

  苏木有这样的渠道,得以跟亲人相聚过年,也算是增师长有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