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悍婿 第643章

作者:丛林狼

  “一天天不着家,还总以我多坏,凡事能不能往好的地方想想?”

  “陛下所言有一定道理,不过那终归是个理想,如今最好的出路,依旧是考取功名,入朝为官,朝廷正是用人之际,只要你发挥才能,陛下定能慧眼识珠,不会埋没了你的才华,反而是你遍布山野林间有何用处?高山听之,流水观之,虎狼视之?”

  “非也,此情并非寄托于他人,而是寄托于内心,心中有丘壑,可为山河焉,你这等顽固之人,岂能懂燕雀之乐?”

  “说得好,燕雀有燕雀之乐,山野有山野之乐,墨门子弟沉迷于发明创造,每造出一世间未有之器物,便如同高中状元,这等感受,你我只能远观,近了反倒是无法体会了。”秦怀道感叹道。

  蒸汽拖拉机甚至都只是开出一小段距离就散架了,依然能让那些墨门子弟眼中透着兴奋的光芒,那种情绪,让秦怀道很是羡慕。

  自来这里之后,他已经许久没有感受到这种情绪了。

  “这?”魏征本想直接反驳陛下,可又觉得陛下所言不无道理,想要反驳又不知从何谈起,只得无奈笑道:“既然陛下都说了,那臣只能期待陛下所说的盛世到来之刻,希望那天不要太久。”

  “那是自然。”秦怀道想要的理想国度,绝对不会拖在百年之后再实现。

  他曾经所在的国度,仅仅只花了三十年时间,便完成了全人类需要百年时间才能完成的积累和跨越,这还不算思想改造所需的时间。

  整个大汉,他所需要做的事情更难,却也更容易。

  难的是他需要实现的跨度更大,容易的是,既然前人已经趟出过一条路来,他只需要照抄模式就好,如果抄都抄不好,那也是他活该。

  站在一旁听陛下诉说理想之时,魏叔玉的双眼逐渐变得透亮。

  他和程处默不同,和房遗爱不同,甚至和秦怀道也有所不同,但是几人身上都有的共同点,就是他们都还年轻,而且有理想。

  年轻人有理想,大汉才是真正有希望。

  “陛下一言,让草民感慨万分,若是早日见到陛下,听到陛下谈论自己的理想,草民想必也会听从父亲的建议,好好读几卷书,再去科考场上做做试题,去皇上的高中榜上亮出自己的名字,为朝廷,为百姓奉献自己的力量,哪怕这份力量还很微弱。”

  “不用等太久,”秦怀道郑重握住魏叔玉的手,看向他的双眼,此时他的双眼明亮无比,眉宇之间能感受到他的真诚:“朕有一要事需要身份隐秘又信得过之人去办,此事关乎整个大汉百姓的命运,乃是千斤重担,不知你是否敢挑?”

  此话一出,不仅魏叔玉,连魏征也怔在那里。

  陛下这是要干什么?

  千斤重担,交给这样一个纨绔之徒,这哪里能行?

  想及此处,魏征神色忧虑,他拱手拜向秦怀道:“陛下,不知是何重担要交给犬子?犬子满口胡言,做事轻浮不够稳重,若是事关百姓的重要大事,不如微臣来办如何?”

  秦怀道摇头道:“不,只能是他。”

  魏叔玉虽很想一口答应,却也担心自己完不成任务,把事情给搞砸了,到时候百姓损失更大,得不偿失。

  略微思虑之后,他提道:“可否让我先知道需要做什么?”

  这位当今的皇帝陛下道:“朕只能告诉你,此事非常危险,需要你深入虎穴去长时间完成一项任务,而且很有可能孤立无援,你的四周都是敌人,而你的朋友,没有任何一个能帮得上你。”

  “明知道如此危险,你还愿意去吗?”

  这些话,都是秦怀道对他信念的试探。

  既然薛仁贵说他合适,他自然相信,只是事情太过危险,唯有他自己愿意去,才能真正成事,否则只是空谈。

  魏征担心儿子安危,出手阻拦。

  “陛下,此事太过危险,犬子虽然不怎么在长安走动,却也有不少人听过他的名字,见过他的人,再者微臣年事已高,若在家中无人照顾,恐怕……”

  “既然如此,那我答应了。”没等魏征说完,魏叔玉便表明自己的态度。

  魏征气的不行,这个家伙,摆明了是在和自己作对。

  秦怀道摇头道:“你若不是发自真心实意想为百姓做些事情,而是因为不愿意顺从你父亲的意愿斗气答应,此事我亦不会答应。”

  “多谢陛下。”魏征迅速道谢,而后拉着魏叔玉让他赶紧回房。

  魏叔玉没有听从魏征的话,反而低头沉思着,像是回忆起什么经历,脸上舒展着轻快的笑容。

  “陛下,我曾于南山之巅,见有一波澜壮阔大河自遥远的西边而来,水深成渊,浪卷成墙,奔涌不绝向东流去,又于密林之中,见到诸多蚂蚁,搬动数百位于自己身躯之物,声势可撼动上天。”

第1123章 :岭南魏家

  “而今见到陛下,论及理想之事,百姓之未来,与之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我见陛下如高山,如大河,如同天上璀璨群星熠熠夺目,我曾以为行万里路可远盛于读万卷书,现在看来,能见陛下,能听陛下教诲,远盛于行万里路。”

  “草民愿为陛下之理想,为天下百姓之未来,奉上自己的性命。”

  秦怀道看着这个说着自己想法的少年郎,只感觉他的全身上下都在发光。

  “好,好一个为天下百姓之未来,魏叔玉,你果然比那些死读书的呆子要强上许多,大汉有你,朕甚幸,大汉百姓甚幸,魏老,您说呢?”

  魏征摇头叹气,看了看自家逆子,又看向秦怀道,眼神之中有些不甘,却又知道自己拗不过魏叔玉。

  更何况陛下与逆子皆言大义,他自己便是靠着大义与直言成为一代名臣,曾经他向别人开口指责的话语,此刻全部成为负担压在了自己身上。

  为家国,为天下,为百姓,为民生,不管是为了什么,魏叔玉都当义不容辞,因为他可是魏征的儿子。

  想到此处,魏征态度大变。

  “既然一定要去,小心点。”

  “你母亲曾经害怕我得罪人太多,被人刺杀于上朝的路上,花重金买了套软甲,这套软甲你拿着吧,出门在外,可要机灵点。”

  魏叔玉笑道:“放心吧,我可不像你,性子那么直还能做到一品大员,若非陛下大度包容,说出去谁敢信?”

  他说这话也不无道理。

  无论是李二还是秦怀道,在朝堂之上都给了他最大限度的话语权和尊重,若是换成别人,说不定魏征早就死了。

  魏征被他一句话噎住,本来想再说点什么,结果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反倒是薛仁贵和秦怀道暗自发笑,这魏征魏大人被誉为朝堂之上的明镜,上怼君主,下骂群臣,回到家中反倒是连自家儿子都无法说服,对比之下,还有点可怜。

  秦怀道心想要是生了儿子,可千万不能闹到魏家父子这般境地,薛仁贵则已经在考虑是时候多和薛讷接触,以免两人之间不够理解。

  见魏征不再说话,秦怀道反而相劝:“叔玉,别看魏大人对你要求严苛,朕知道他也是关心你,正所谓关心则乱,魏大人老了,有些情感不像年轻人这般直接表达,不过朕能感受到,他是在乎你的。”

  “你的衣物,你游玩的银钱,对你的要求,还有刚才那身软甲,处处不提爱,处处却也都是爱,我相信以你聪慧,言明之后必能感受更多,父子之间不必如此激烈,有时间多去理解对方的想法才能和睦。”

  他又扭头问向魏征:“魏大人,你觉得呢?”

  魏征:“陛下教训得是。”

  等交代完魏叔玉任务之后,秦怀道与薛仁贵带着锦衣卫离开魏府,回去的路上,两人各自发笑。

  “哈哈,朕可从来没有见过魏征如此吃瘪,真没想到在这魏府,竟然还能看到如此光景,想来平日里被魏征指责几句,朕也觉得无所谓了,薛大哥,你见过魏征这样吗?”

  薛仁贵:“陛下,臣也未曾见过魏大人如此。”

  “好笑,好笑!”

  ……

  不久之后,盘坐于皇宫门口的粮商们,收到了房玄龄派人送来的各种物品,有不同大小的纸伞,有刚刚出锅的美食,还有大量他们在皇宫盘坐所需的物资被源源不断送来。

  “这?”

  看着朝廷送过来的物资,这些盘坐于此的粮商们内心第一次产生动摇。

  他本就做好了被人驱赶的准备,事实上,历朝历代有人敢在皇宫前闹事者,下场基本就是被驱赶或是被打一顿,现在是怎么回事?

  对方不仅不赶人,而且还派一品大员相劝,甚至还白送这么多东西?

  这些粮商说到底不过还是些普通百姓,与那些官员和有爵位的大姓不同,陛下略施天恩,就已然觉得受了天大的好处。

  只是这些物资,在被灭门的粮商眼里看来,又是另一番感受。

  “送吃送喝,态度这么好,难道是做贼心虚?”

  听到此话,张道子冷然大喝:“住口,这里可是皇宫入口,你再口出狂言,就请你离开,长安府查清事实之前,任何人不得胡言乱语。”

  说话间,一名年轻人带着几名随从向张道子走来:“不愧是长安第一粮商张道子,客观冷静,让人敬佩。”

  张道子眉头上扬,细细观察着这位年轻人,面生,穿得倒是富贵,也不像那些长安的公子哥儿般细皮嫩肉,倒是像经常在各地走动之人。

  “阁下是?”

  “好说,晚生来自岭南道魏家魏叔玉,早年间读书考功名不成,只得继承家里的产业,现在不过区区一介岭南道粮商而已。”

  因为他行走时用的都是代名魏然,所以魏叔玉这个真名,反而很少人知道,所以此番任务,他决定采用自己原本的名字。

  至于岭南道魏家,是他于雷州游历之时结下的情谊,此时魏家远在岭南,根本不会踏足长安,为保险起见,他还是提前修书一封,由朝廷这边派锦衣卫亲自将密信送至雷州魏家进行配合。

  “岭南道粮商?千里迢迢而来,倒也稀奇,不知阁下来长安所为何事?”张道子疑道。

  “还能有何事?”魏叔玉打开折扇轻摇,一副翩翩公子模样:“家父听闻陛下于朱雀大街开十里国宴,又有狂士上官仪与乐首裴仙竹奏华乐,颂诗篇,好一副盛世景象,特意令我前来长安一览大汉威仪。”

  原来是过来玩的,张道子冷哼一声,见多了这种打着正事名义到处游山玩水的公子哥儿,反而不足为奇:“见过了?”

  “见过了。”折扇起风,凉气传四方。

  “感觉如何?”张道子顺嘴问上一句。

  要的就是他问。

  魏叔玉顺着他的话,神色变得庄重无比:“晚生本以为长安一地乃大汉国都,巍巍大国有万里气象,到此一见,却大失所望。”

  这倒是奇了,张道子暗暗心想,莫非你还要在天子脚下造反不成?

第1124章 :东市有风扇

  想到此处,张道子不由好奇起来:“此话何解?”

  魏叔玉继续说道:“想我岭南,虽位处偏远之地,崇山峻岭更是数不胜数,阻拦着众多岭南百姓想来长安的脚步,但也是家家户户和睦相处,每逢夜晚灯火通明,夜不闭户,长安于天子脚下,却有灭门惨案发生,甚至牵连到大理寺官员,如此景象,如何担得天国都之位?”

  “得知诸位粮商于此向皇宫要说法之后,晚生特意带着随从前来相助,还望张东家不要嫌弃。”

  “倒是有心,既然同为粮商,我有一劝,还请阁下相听。”此时张道子对他的话已经信了几分,他说道:“此事本由长安粮商而起,与你无任何关系,若是一个不当,还有可能涉及生死,若是阁下害怕这些,可尽早离去。”

  魏叔玉道:“我若是害怕,就不会来了,家父时常告诫晚生,说出门在外,要互帮互助,尤其是粮商行道不易,不仅要面对响马,若是运粮较多,还要上下打点,若再不互帮互助,如何能活下去?”

  “既然如此,那请自便。”

  “如此甚好。”说完之后,魏叔玉带着随从找了个空地坐下。

  他的这几名随从可不是什么简单人物,是秦怀道特意让李雪雁给他安排的,为的就是保护他的安全。

  为首之人便是天眼的刑司堂堂主三眼刀,剩余几位,也都是天眼里面信得过的好手。

  短短几日之内,三眼刀便摸清了这些粮商每个人的身份,以及他们身上发生的事情。

  在与张道子的交谈中,魏叔玉隐约察觉他有着别的担忧,此事还需细查。

  秦怀道也命令长安日报及时刊登粮商一案最新的进展情况,解决了伪报带来的煽动,又宽慰了这些粮商以及长安百姓的心。

  随着调查的深入,长安府张玄素也终于找到了突破口。

  大理寺诸多官员虽有勇武之力,却并未有人习得精湛剑术,再加上有人看到过王氏被杀时,确实是有另一批黑衣人进入王家府邸,光是这两点就能解除大理寺嫌疑,得知此消息,房玄龄亲自带队劝说粮商。

  这些粮商同意离开皇宫,只是依然顾虑还会有其余粮商会遭到灭门,因此房玄龄特意请示秦怀道给他们特意调来几队锦衣卫保护,若是再有人想要动手,也得掂量掂量锦衣卫的实力。

  自此,皇宫闹事算是短暂收尾。

  魏叔玉拜别张道子后,称他就居住在长安的信安楼,还会在长安待一段时间,若是粮商还有什么事,也可找他相助,张道子谢过之后,在锦衣卫的护送下,众多粮商分道扬镳。

  此事在长安告一段落,但在整个大汉,却才刚起。

  无论是山南道、江南道、剑南道、陇右道还是河南道等地,都出现了大理寺官员乱杀粮商高价征粮的事情,这些人不仅说自己是从长安来的,还亲眼见过大理寺官员杀害粮商时的场景。

  他们说得天花乱坠,这些州道的百姓和粮商也听得天花乱坠,事与百姓无关,百姓也就发表一下自己的态度和意见,无非是有些人相信,有些人不信罢了。

  反倒是粮商们对此事非常重视。

  朝廷高价征粮之事早就传到了他们的耳朵当中,只是万万没有想到,朝廷为了征粮竟然还会杀害粮商?

  不管是不是真的,他们的心已经慌了。

  待他们心慌之时,又有人暗中联系各地粮商,说可以给他们提供绝对的安全,只需要他们听从自己的指挥。

  这些人或是威逼,或是利诱,或是用些下三滥的手段,总之在短短时间内,于各地聚起规模庞大的粮商组织,用以防止出现长安粮商惨状的局面。

  此事反映于朝廷之上,就是房玄龄察觉粮食越来越难征收了。

  很多地方早早就将粮食收好,哪怕价格高于高市面价两倍,愿意卖出粮食的也寥寥无几,他们甚至都不愿意让官府知道他们手中有粮。

  好在这个紧要时刻,贾有财负责的大业城这边,终于将第一批手摇风扇与水动力风扇给生产出来。

  足足有五千台手摇风扇,一千台水动力风扇。

  秦怀道让李景臧暂停长杭公路修建事宜,暂回长安负责售卖风扇与换粮一事,有他出手,才能将这些风扇利益最大化,才能换取更多的粮食。

  今日的长安东市热闹非凡,李景臧带着一架手摇风扇与水动力风扇大摇大摆在东市占据了足足五个摊位,什么也不做,就摆着这两个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