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悍婿 第588章

作者:丛林狼

  那可是只凭烧开水,便能创造动力的工具,怎能不让人侧目?

  可真如陛下所说一样吗?

  韩岐用怀疑的眼光看向这位大汉皇帝陛下,有些不太相信:“陛下,在下自幼跟随墨门巨子修习造器已二十年有余,从未听过光凭烧水就能产生动力,无一不需要人力或是牛马等畜力,你这可是夸口了。”

  此人是秦怀道必拿之人,以秦怀道自己的技术来说,韩岐的个人技艺他未必看得上眼,可在他身后,是整个墨门,是大量技艺精熟的工匠!

  大汉不同前唐,更不是之前的秦家庄,只需简单掌握一些简单的技术来满足生产,他要大汉变成一台工业机器,使整个皇朝实现从农耕文明向工业化初级阶段质的飞跃,想要做到这种程度,就需要无数成熟工匠的努力,一名成熟的工匠,少则三五年,多则十余年才能培养,若是靠大汉自己培养,工部的技艺远比不上墨门,不知道要花掉多少时间。

  只要能说服韩岐,他便替大汉找到接触墨门的突破口。

  至于证明自己的话,这也简单。

  画出图纸后的秦怀道找来几块木料和杯具,又有布料裁成每隔一定位置就有个方形洞口的圆条,看起来像是链条。

  对于常年舞弄刀枪的他来说,用木料和杯具制作个简易的临时蒸汽结构,非常简单。

  不一会儿,临时的蒸汽结构便做成。

  秦怀道点燃火焰那刻,韩岐的眼神就从未挪开过。

  火焰熊熊燃烧,将水烧成蒸汽,这些蒸汽因为杯具被秦怀道封死的缘故,全部朝他提前设计好的管道中汹涌而出,推动着齿轮传动,齿轮的转动带动由布料裁成的链条,带动着整个结构运转,力量最终传递到某个小轮身上,小轮持续旋转,让整个蒸汽结构移动。

  李淳风也不禁瞪大着眼睛。

  反倒是褚遂良入朝得早,早就听过房玄龄等几位元老提及过陛下的鬼斧神工,其中一项就是蒸汽机,以前只是听闻,如今也大为震撼,只是不如旁边两位失态罢了。

  “这、这竟然真的动了。”韩岐除了震惊以外,想到了更多。

  自古以来交通运输一直是大麻烦,从一地到达另一地往往需要马匹马车的协助,只是路途遥远,如遇阴雨雷雪天气便走不了多远,此物若是实现生产,不仅阴雨天气可以行走,即使夜间月光够亮之时,亦能前进。

  想到这,他突然往前多想了一步。

  若是此物运用在战场之上,前方采用木板甚至板板防御,只要给足动力,哪怕遇到重骑兵,亦能横扫千军,是当之无愧的镇国神器!

  深入此层后,韩岐内心无比震动。

  难怪大汉皇帝陛下能从落寞的武勋子弟在短时间内崛起,更在大唐乱局中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最终坐上普天之下最难坐稳的皇位。

  “陛下,敢问刚才所说此物可日行千里,是否当真?”韩岐问向秦怀道。

  秦怀道笑道:“刚才是朕谦虚了,只要照着这个方法研究下去,何止日行千里,有朝一日即便万里之地那又如何?”

  “所以韩岐你要记住,朕请墨门入朝不是朕需要你们,而是你们需要朕,炼钢术、蜂窝煤、烧砖之法、炒茶法、洗字印刷等等,想必你也有耳闻,朕于先秦洞府所悟之器,远不止如今这些,墨门有朕,可一日登天,若是不从,迟早也会被跟随朕的工匠所取代。”

  “所以,不入朝并非墨门保全性命之举,相反,长此以往,墨门必将落后甚至灭亡,这不是危言耸听,当中如何,你好好想想。”

  这些话听得韩岐不由全身发冷。

  之所以这么说,也是秦怀道的心理战术,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向来高傲自大,连帝王也不曾放在眼里,以技居奇,到处发展势力,墨门也是其中之一。

  若不是他们派遣墨门子弟到外地提供军中新式武器支援守城攻城,又哪里会得到秦始皇的追杀?

  所以在用技术镇服韩岐后,心理上的打压必不可少,只有让他自己意识到依旧龟缩于一地隐世不出,也只是灭亡之道,对方才会真正心悦诚服。

  果然不出秦怀道所料,这位墨门子弟在经过思虑后,声音已经变得嘶哑:“陛下,草民愿替陛下分忧,为大汉分忧。”

  秦怀道冷眼看向韩岐,全身上来陡然散发出帝王威势:“你错了,你并不是替朕分忧,朕也不需要你来分忧,朕需要你做的,是替这天下千千万万的百姓生产工具,让百姓不再为衣食住行发愁,让只有权贵才用得起的器物,飞入寻常百姓家中。”

  “你可明白?”

  感受到陛下的胸怀和大气,韩岐深吸口气,向秦怀道深深一拜:“陛下骂得极是,是在下偏颇了。”

  秦怀道这才收回帝王威势,语气温和对他说道:“你也不必有如此大的压力,想要提升所有百姓的生活,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努力去做就好,在这之前,朕还有件事需要拜托你。”

  “陛下所托,草民定不负厚望。”

  “好。”这正是秦怀道需要的态度:“朕设有科技馆,正是需要人才之时,朕托付与你的事便是说服墨门,让所有墨门子弟进入科技馆,专司生产工具研究,为大汉百姓出一份力。”

  韩岐回道:“草民万死不辞。”

  “那就拜托了,有任何消息,可先到文学馆找褚遂良,他会将你的消息传与我。”大事已定,秦怀道带着褚遂浪尽兴而去。

  他本可直接给予李淳风与韩岐官职,只是李淳风不愿接受,非要去试试新设科目的科举与往日有何不同,至于韩岐这位墨门子弟,身负重任,待到完成说服墨门任务再论功行赏不迟。

第991章 :此间新乐

  随着秦怀道的离去,国乐府的开府大典也落下帷幕,接下来裴仙竹带领着乐师班大开乐堂,不仅于长安之内传授曲乐之音,还通过秦怀道的授意向各地广征乐师入京赴学,在此期间上官仪也为裴仙竹之曲写下不少诗词,在民间传颂。

  这些传颂之音传到秦怀道耳中,又是另一番风景。

  上官仪的诗词皆为唐时风格,放在普通百姓层面不得全解,此乃曲高和寡而不入九流也。

  若想真正改变大汉风气,还得自己亲自出手。

  有裴仙竹和乐师班底在手,对于编曲他没有任何顾虑,就是这词,需要好好斟酌一番。

  几个时辰之后,一首歌词被秦怀道抄好。

  无非就是现代非常流行的爱国歌曲《我和我的祖国》,不过被秦怀道改了下歌词而已。

  抄完之后,他尝试着哼了一遍,发现也还不错,便在次日下朝之后宣裴仙竹与上官仪上殿,共同商讨如何编排。

  房玄龄与徐世绩正好有事相商,秦怀道让二人一起。

  拿到词的上官文仪神色凝重。

  “陛下,这个是?”不是他怀疑陛下,只是此首并非诗与非词,在韵律方面更是杂乱无章,饶是他再有才华,也无从下手。

  裴仙竹盯着陛下手抄,亦是露出好奇神色。

  “陛下,此类曲乐恐怕不是出自大汉吧?莫非来自异族之手?”

  秦怀道正愁怎么和两人解释,既然裴仙竹帮他找了个绝佳的理由,倒也省事,他顺口回答:“不愧是裴仙竹,朕的国宴乐首,仅凭歌词就能判断出这是来自异族之手,没错,朕在征伐契丹之时,曾误入契丹更深之地,在那白雪皑皑的极寒之地仍有异族,以冰堡为屋,以异歌为曲,食生肉,好打斗,朕觉得颇为有趣,就记了下来。”

  “朕哼唱一遍给你们听,你们且先记好。”

  说罢,秦怀道一展歌喉,他是军伍出身,虽不擅曲乐但声音洪亮,尤其是在唱起这首歌时,俨然有种庄重肃穆之感。

  “我和我的大汉,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袅袅炊烟,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辙。”

  听到高潮部分时,裴仙竹与上官仪不由肃然起敬。

  想不到这首词看似杂乱无章,又无押韵,可配上此曲之后,犹如日出之后的积雪,无论再怎么冰寒都被融化殆尽。

  “好!”

  上官仪猛然喝道。

  此刻的裴仙竹,已被配曲给深深迷住。

  “真好听,世间竟还有如此天籁之间,陛下果然神通广大,有陛下在此,连我这国宴府首的名声,也变得有些名不副实了。”

  房玄龄与徐世绩更是无意间跟着轻轻哼唱起来。

  “我和我的大汉,一刻也不能分割……”

  一曲完毕,众人才回过神来。

  徐世绩有些愕然,他看向房玄龄,这位久经官场的老国公,面对此曲依旧被感染心神,跟随哼唱,可见此风的威力。

  唱完之后,两人只觉得一种对大汉的依赖感与爱国情怀油然而生,这是他们不曾想到的,感受于此,徐世绩更为惊异。

  “陛下,以往我等想要得到天下百姓之心,无非是行民政、轻赋税、勤治灾、多施恩,这曲乐一道竟然产生此等效果,若是能广施为,陛下便不费一分一毫,收拢民心,于大汉而言简直是天赐之福啊。”房玄龄拱手相贺。

  “没错,连臣都没能避免被此曲感染,说明此曲威力,不亚于一军,若是将此曲授予军中传颂,战斗之时必能激发将士爱国热情,拼死而斗。”徐世绩也跟上附和。

  徐世绩的话让秦怀道暗笑不已,这些像徐世绩这般古代军伍将才个个都是大老粗,又不喜读书,最容易被旋律吸引,跟着哼唱乃是自然。

  像裴仙竹通乐理之人,就没有哼唱,反而是在理解此曲的旋律和意境。

  见国宴府首还在沉浸中,秦怀道没有打断他,反而是等她从意境中感受完毕后,才亲切问向她:“裴姑娘,此曲如何?”

  裴仙竹连连称赞。

  “此曲远非平常曲目,不仅有磅礴大气的编曲,在编曲与歌词之中,更有一种无法抗拒的情绪和气势,足以堪比古今十大名曲,不,甚至比十大名曲还要震撼,堪称古今第一名曲也不为过,陛下对乐曲之理解,堪称冠绝古今。”

  如此夸赞之话在房玄龄听来却是轻轻一笑,他补充道:“陛下冠绝古今之才可不仅止于曲乐,若是你们和陛下接触多了,会有更深感悟。”

  两人深以为然。

  感受过此曲之后,房玄龄与徐世绩向秦怀道告退,裴仙竹和上官仪则在为这首歌重新编曲,在秦怀道的帮助下,整首歌曲的旋律再融入古筝、琵琶、竖笛和大鼓,已然成为大汉独有的新曲,又有上官仪狂士之声高歌,与秦怀道唱时又是另有一番滋味。

  两个时辰之后,整首乐曲才定下终调。

  重新再听此曲,秦怀道颇有感叹:“二位已经做得很完美了,接下来,就有国乐府担此重任,将此曲传播到大汉的每个角落,任重而道远,诸君共勉。”

  裴仙竹与上官仪同时执礼:“草民必不负陛下重望。”

  二者为国乐府大汉事业编,非传统官身,因此依旧自称草民。

  如今大汉这等草民与皇帝议事之行为只是开始,未来的政局,此类现象必然会成为常态。

  历经李淳风与韩岐之事,又编出新的乐曲之后,又过了数日。

  大汉立国的首次科举考试,很快就要到来。

  如之前的郭正一、薛元超、来济、令狐德棻、李易、苏宝贞等人纷纷步入国子监参考,又有天数算术国手李淳风在众目睽睽之下跨步迈入数术科目考场,各个州道学子贡生齐聚一堂,坐而论道,使得大汉涌现出少有的文学昌盛之势。

  陆敦信与陆庆叶随褚遂良巡视国子监,见文风鼎盛,颇为感慨。

  “想不到家父一直想要看到的文道盛世,竟会在大汉生出种子,褚大人,看来我与二弟此番出山,倒是误打误撞办了件大事,不负家父多年传授儒学之辛苦。”

第992章 :学子闹事

  在无数人翘首以盼的目光下,首届科举考试在一个平和的上午,正式开始。

  考生们逐渐入场,初次当考官的褚遂良得到秦怀道的提点,特意带着锦衣卫检查各位学子的随身物品。

  “陛下说了,所有学子必须检查利索,不得夹带小抄答案之类,严查各个学子的行李物品,尤其是头发、鞋底、食物之类,不得有误。”褚逐良下令。

  众锦衣卫拱手:“诺。”

  查到江南学子时,这些学子面对细致到毛孔的检查,极为不忿。

  “我等学子远道而来,为的就是支持汉帝,为大汉百姓争取更好的生活,尔等如此检查,与羞辱何异?”

  这帮江南学子在前段时间才闹过一回,若不是新任长安府尉孙伏伽从中调停,这帮学子要么已经被打入大牢,要么就是被遣返回原籍。

  陛下已经放过他们一回,不想在科举考场,他们还能闹出幺蛾子来。

  褚遂良也不爱惯着他们。

  他冲着闹事的学子喊道:“考场重地,不得喧哗,要么接受此考场条例,要么滚。”

  江南学子中,有位领头闹事的学子名为江胜为,家中在江南道亦是富商,平日里都是抬着眼睛看人的主,哪里受得了这种气?

  他领着众多学子趾高气扬向褚遂良道:“我等都是各地贡士,此番参加科考,皆是有机会高中,成为状元郎之人,褚大人你可想清楚了,得罪了我们,你有没有好处?”

  褚遂良眉头锁成川字,像看傻瓜一样看向这名学子。

  自古都有参考学子算作科举主考官门生传统,就算是状元郎高中,也得承主考官之情,否则日后在朝中无人照顾,日子必不会好过。

  这个愣头青竟然反其道而行之,挑衅主考官?

  要么是真傻,要么就是背后有人撑腰。

  此事褚遂良暂不打算追究,他为科举主官,只负责科举各项事务,无调查监督抓捕之权,需要将此事上报给陛下,再安排锦衣卫行调查之事。

  所以他无视江胜为的挑衅,只是吩咐锦衣卫如果有人不按照规定接受检查,强行闯入国子监,直接砍了便是。

  这也是秦怀道的要求。

  各地消停不过数月,许多本地的权贵富商本就是因为无法面对秦怀道来势汹汹的攻击而选择的改旗易帜,利用科举闹点事情,一来给这位新走马上任的皇帝添点堵,二来试探一下陛下的反应,若是反应不大,他们便可顺势做点别的打算。

  江胜为,就是江南道各个权贵与富商的代表。

  见主官并不搭理他,江胜为更进一步,怒喝道:“各位,我就不信他褚遂良真的敢把我们都杀了,若各地学子全死在国子监,大汉科举便会名存实亡,我看将来还有哪些学子会来参加科考?”

  褚遂良这回有点生气。

  不搭理他本意就是给他一次机会,奈何蠢人年年有,今年特别多,既然他非要挑起事端,那就怨不得他褚遂良动手了。

  “锦衣卫,拔刀!”

  一声令下,锦衣卫纷纷拔刀,一时间寒光闪闪,晃得众多学子脚下一虚,这些人常年沉浸于书卷之中,哪里见得这等场面?

  不一会儿,原本与江胜为并肩的学子,在心里都打起了退堂鼓,这可是锦衣卫,当今天子的亲军,真杀了几个人,恐怕也不会怪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