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从攻略王语嫣开始 第219章

作者:桃花仙人儿

  “大宋的皇帝昏庸无能,任由贪官污吏横行,残害百姓,实在是天怒人怨,我国皇帝认为这样无德无能的君王,根本就不配拥有如此辽阔的疆域,陛下何不与我大金结成同盟,一起吊民伐罪,将这片土地占为己有,给南方的宋人百姓,一个安居乐业的太平盛世?”

  虽说心里已经知道慕容复不会跟他们一起伐宋,但完颜宗干还是将这番慷慨陈词,冠冕堂皇的说了出来。

  慕容复不为所动,神色平淡道:“大宋的百姓若是觉得宋君无道,贪官横行,那他们自会另谋生路,我大燕也愿意收留各国背井离乡的难民,但若叫朕主动去攻打大宋,岂非陷我于不义?此事还是休要再提了!”

  完颜宗干对慕容复的行为自是嗤之以鼻,但脸上却是装作一副痛心疾首的表情道:“既然陛下不愿拯救南方的大宋百姓,那我等也不再强求,只是希望陛下能斟酌行事。”

  慕容复心如明镜,当即做出保证道:“那是自然,譬如朕方才所言,大宋的百姓若是觉得大宋待不下去了,自可来我燕国谋生,无论贵国要做什么,朕的大燕都不会干涉分毫,但仅有一点……”

  “若是有百姓希望投身我大燕的话,还请贵国能高抬贵手,不要伤及无辜!”

  完颜宗干眉头一皱,心想就这么简单?

  按理说,慕容复不应该是又要钱粮,又要土地的吗?

  “陛下所言,外臣定会如实禀报给我国皇帝,不知陛下是否还有其它要求?”

  完颜宗干试探性的问道。

  慕容复眉宇间露出一丝舒缓的表情道:“朕只有这一个要求,贵使只需如实转告给完颜兄即可。”

  完颜宗干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此时他已经无心分析对方有何目的了,只想尽快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父皇。

  “陛下金口玉言,绝不更改了?”

  完颜宗干控制着起伏的胸腔,激动的问道。

  “朕一诺千金,绝不更改!”

  慕容复也再次向他做出保证。

  完颜宗干大喜,向慕容复恭敬的拜了一拜后,才起身告退,恨不得脚下生风,直接飞回大金。

  而完颜宗干走后,殿门也在此刻缓缓合上。

  慕容复向御案下看去,康敏此时正捂着嘴角,一脸羞赧的向他嗔了眼。

  看着康敏嘴角仅可窥见的几分润泽,慕容复脑海中不禁闪过一句诗来。

  “秋寒依依风过河,白露萧萧洞庭波。”

  秋寒应景,白露为实,至于这洞庭嘛……那就不言而喻了。

  康敏虽是让慕容复偷乐尽兴了,但自己的心里还是欲火焚身,只见她起身摆好姿势,娇躯柔弱无骨的趴在御案上,回眸浅笑,一副任君采撷的模样看着他,同时还不忘伸出玉足在慕容复的腿上蹭了蹭,说不出的妩媚多情。

  慕容复只觉内心有只小猫爪在挠一样,跟着就在美人大胆的挑逗下,迎了上去。

  ……

  奉天九年,瑞春。

  为了安抚王语嫣的心,慕容复便提前给慕容承泽和赵福金举办婚事。

  虽说这次慕容承泽娶的只是侧妃,但作为娘家人的大宋,也还是没有刻薄嫁妆,命人送来了一份不少于赵玉盘出嫁时的贺礼。

  而其余诸国,也都象征性的派人送礼来贺,也算是给足了大燕面子。

  不过慕容复此举,倒是把准备发兵的大金给吓了一跳,连忙派人来私下打探消息,是否计划有变,他慕容复要插手宋金之战。

  慕容复表示很无辜,费了一番口舌才解释清楚,将大金的人给打发了。

  ……

  巳月初,大金在彻底相信慕容复不会背信弃义的相助大宋后,便开始在边境连番滋扰大宋的村庄、城镇,以此来制造冲突,试探大宋的态度。

  而大宋经过这三年来的不断内乱,总算是将起义军全部镇压下来,但国库也因此变得十分紧张,别说是粮草了,就是某些地区的赈灾款都拿不出来。

  因此双方的冲突只持续了三个月不到,大金便小题大做的在境外屯兵与他们对峙,似乎大有一言不合就发兵攻打的架势。

  见此情形,徽宗直接就怂了,在一群奸佞谗臣的进言下,竟连打都不敢打,就直接舍弃了长城这道抵御外族的天然屏障,打算议和割地。

  至于赔款,大宋也根本拿不出来,就只能以割地来停息战事。

  按照朝中那些不怀好意的奸臣所言,燕云十六州本就一直被外族所占,自太祖时期便是如此,眼下将长城内地割让给大金,那也不过是权宜之计而已,待年后秋收,民生恢复后,大可再发兵讨回。

  徽宗起初还有些犹豫,想着派人去请慕容复相助,但却被慕容复以两国内政,不便干预为由给拒绝了。

  得知慕容复的态度,徽宗又不死心的希望他从中调和此事,化解双方的矛盾,这次慕容复虽然没有拒绝,但很快就从大金一方传来要大宋赔偿他们损失的消息,不然就会发兵攻打。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徽宗明知是大金挑衅作恶在先,但面对敌强我弱的局势,他却一点办法也没有。

  赔钱赔粮肯定是没有的,思来想去,也只能在大宋辽阔的疆域上割下一块肥肉来喂养这些饿狼。

  于是才有了割让长城内地一事。

  徽宗本该有一件能名垂青史,受后世子孙瞻仰的丰功伟绩,却不料屁股还没下去,就又要做出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

  想到当初收复燕云十六州,他让史官在史书上浓墨重彩的记上自己一功时,当时有多得意,现在的他就觉得脸有多疼。

  除非有一天,他能将割让的土地收复回来,不然后世子孙只会记住,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是慕容复,不是他赵佶。

  而将土地割让给外族的,才是他赵佶,而他也很有可能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直到有一天被后世所遗忘。

  除非他能在任位期间,亲手洗刷自己的耻辱,不然,他将会是大宋永远的罪人。

第474章 侵天下之亲

  面对大金气势浩荡的关外大军,纵使徽宗不想做这千古罪人,也只能先忍痛割让土地,来保证现有的安定局势。

  他不敢赌,也不敢打。

  甚至在做出这个决定时,徽宗都想过先传位给自己的儿子赵桓,以此来规避史书上记载,是自己把土地割让给大金的,来保全声誉。

  但眼下他正值壮年,而皇太子赵桓也不过才堪堪十九岁而已,且不说皇太子能否担此重任,就是他自己也舍不得这皇位。

  最终,经过内心的天人交战后,徽宗还是以大宋割让云、应、朔、蔚、寰五洲给大金后,才停息了此事。

  不同于慕容复追求是的天下百姓的认可和大燕国未来的发展跟延续。

  大金的做法则要简单粗暴许多,只有一个字,就是“抢”。

  他们毫不掩饰自己身为强盗的身份,堂而皇之的仗着自己的武力欺压大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谁让对方兵马强盛呢?

  而面对大金无耻的强盗行为,大宋却连反抗的勇气都没有,只能选择逆来顺受,一味的息事宁人,这何尝又不是那些被贪官污吏所欺压百姓的真实写照?

  此事过后,大宋朝廷在百姓心中的威望无疑是跌到了谷底,朝中赞同此事的官员,无不受到那些心怀正义,文人墨客的口诛笔伐,而徽宗,更是被打上昏庸无能的标签,成了百姓心中谩骂的对象。

  江南一有内乱起义发生,朝廷二话不说的就派兵镇压,态度之强硬,可谓是破釜沉舟,不留余地,但面对大金女真族的欺压,朝廷别说是派兵镇守了,就是连吱都不敢吱一声,对待同胞百姓我重拳出击,对待外族强敌就唯唯诺诺,如此欺软怕硬,岂能让天下人信服?

  经此一役,那些居住在云、应、朔、蔚、寰五洲的百姓直接心灰意冷,非但没有南下避难,反而纷纷北上,前往了大燕国。

  就连余下十一州的大宋百姓也有所动摇,唯恐女真族越过长城,占据大宋内州后会再起战事,于是便未雨绸缪的迁往大燕谋求生路。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北上迁徙的大宋百姓,不幸在关外遇到了大金女真族的军队,只见那些女真族的将士各个气势汹汹地向他们而来,素闻女真族在战场上杀伐残忍,当看到这样一支队伍向他们而来时,一众百姓都被吓得瘫软在地上。

  不过那女真族的将军虽一脸的凶悍之气,但起初却并没有为难他们,而是问他们此去何处。

  他们不敢隐瞒,却又不敢说实话,直到有一人口快,说出了他们是云州的百姓,要去大燕逃生。

  听到这话,那女真族将军的脸色登时便阴沉了下来,就连那些女真族的士兵也一脸不善的看着他们,似乎一言不合就要拔刀将他们砍成肉酱。

  毕竟大宋官家刚下旨把云州割让给他们大金,这些百姓就一个个背井离乡,拖家带口的要逃亡别处,这不是将他们女真族视如蛇蝎鼠疫,唯恐避之不及吗?

  然而,就在那些百姓以为这位女真族的将军即将发怒,要把他们全部杀害时,那女真族的将军却是冷冷地看了他们一眼,随即就带兵离开了。

  之后北上的百姓聚集在大燕后,纷纷讨论起了这件事,有的人运气好,一路畅通无阻,有的人则不幸的连续遇上了好几路巡逻的女真族军队,但令人细思的是,素来以彪悍残忍著称的大金女真人,却并没有为难他们,所遇之后,皆是直接放行,端是古怪。

  最后也不知谁传了消息出来,说是只要他们心系大燕,便会受到大燕的庇佑,那些大金女真族的人虽凶悍,却也畏惧大燕的威名,当知道他们是去大燕后,就不敢将他们如何。

  而百姓闻言后纷纷称是,毕竟每次遇到女真族的人,他们都会提前问一句去往何处,也是每次听到说他们去大燕后,才肯放行的。

  于是乎,这个说法迅速在逃亡大燕的百姓中传了开来,这让众人心怀感恩之余,对大燕国也更加认可了。

  慕容承泽看着聚此百姓的脸上并无那种来到陌生地方的惶惑和恐惧,反而笑意盎然时,这才知道父亲为何没有在宋金开战的间隙,从中收取任何好处了。

  不同于辽金之战的外族战争,无论大燕从中攫取多少好处,扮演着什么样的身份,占据着什么样的地位,那对大宋的百姓来说,都是无关紧要的。

  大燕致力于民生发展,希望打造出一个没有种族歧视,任何人都能一起友好生活的太平天国,如今他们已经实现了一半,在大燕的渤海族、鲜卑族、契丹族和大宋的百姓都能和睦相处的生活在一起,没有战争,没有茹毛饮血般的仇视,大家都是普普通通的百姓。

  但慕容承泽知道,此法对宋金之战是行不通的,大宋的百姓千千万万,数之不尽,而且他们都有着极强的民族信念感和归宿感,如果大燕趁火打劫,在此战中向大金讨要好处的话,无疑是自毁城墙,将这么多年来打造的仁义之名毁于一旦。

  大燕想要在不干涉宋朝覆灭,又能保全名声的前提下,唯有断绝与大金的过密来往,并明哲保身才行。

  鲜卑族后裔这个异族的身份束缚着他们,同样也束缚着整个慕容家族,凋零的人丁注定了他们不能像女真族一样大刀阔斧地去侵占天下,以无可匹敌之势镇压一切。

  哪怕拥有着统御天下的实力,他们也只能龟缩在一隅,通过各种办法笼络人心,积攒底蕴。

  本来渐安于现状的慕容承泽,当看到不断从大宋涌来的百姓时他才深刻的感受到,为了大燕,为了自己的将来,父亲究竟在做着一件怎样伟大的事。

  这时,一个颌下留着短须,面方脸白,一脸正气的中年男子走了过来,看着背着行囊涌入城内的大宋百姓时,面带笑意:“陛下当真是百年难遇的圣明之君,虽说有些不得其法,但却能在保全我大宋百姓的安危同时,又能收获民心,以致众望所归。”

  “此举,当真为上上之策啊!”

  慕容承泽躬身一礼道:“学生拜见老师!”

  赵鼎面露温和笑意,拱手回了一礼道:“太子有礼了!”

  随即又道:“陛下圣明独断,每次又都能收获奇效,依臣之见,太子应当留在龙城,在陛下身边聆听圣言,多多揣摩圣意,这可要比陪在我们几个身边,有用的多啦!”

  朱敦儒和陈与义走了过来,一边感叹,一边附和。

  毕竟在教导慕容承泽的时候,他们也同样在成长,眼下慕容承泽早已不是当初懵懂无知的少年,而他们也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教对方的了。

第475章 方百花的心迹

  慕容承泽谦虚有礼,对三位老师的教诲之恩没齿难忘,哪怕贵为太子,每次见到他们也从未忘了礼数。

  而慕容承泽能这般仁义谦逊,也着实让看着他长大的三人,心中甚慰。

  就在四人对城下百姓的安排开始商议时,只见从城门内驾马走出一位身着白衣金甲的女将,长发一束,高垂而下,面容娇美且英姿飒爽,眉宇间透着几分慑人的英气,身姿高挑,手握一杆亮银长枪,所到之处,守城的军官无不面露恭敬,丝毫不敢因为她的美貌,而生出轻视之心来。

  此时,城门下的女将抬头往城墙上望了一眼,目光正好跟慕容承泽四人对上。

  赵鼎呆呆的看了一眼后,就赶忙收回了目光。

  而慕容承泽、朱敦儒和陈与义三人却不约而同地向他投来一道意味深长的眼神,嘴角抑制不住的翘了起来,似是看到什么好戏一般。

  方百花见他避开了自己的目光,面露不悦,娇哼一声,随着一声驾喝,便骑着雄俊白马,往远处的队伍驰骋而去,留下一道潇洒的背影。

  见此情形,朱、陈二人不免叹了口气。

  慕容承泽道:“老师为何一直躲着方师姐?你二人明明早已心意相通,这般拖沓下去,何时才是个归宿?”

  言语中,颇为二人惋惜。

  赵鼎长吸了一口气,仰望天穹道:“我一生致力于民生社稷,于她终归殊途,况且……况且我如今已年逾三十有四,而她正值青春大好年华,我又岂敢辜负佳人?”

  慕容承泽闻言笑道:“方师姐比我还长上三岁,二十有五,算来与老师的年纪并未相差太远,大可不必为此忧虑。”

  朱敦儒也跟着劝道:“太子所言极是,有道是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难道赵兄要等到将来方将军嫁作他人为妻后,你再暗自神伤吗?”

  陈与义道:“赵兄有所不知,以方将军的美貌和武艺,那在军中的威望可是不下于韩霍卫折这四位将军的,据说有不少军中的年轻将领都对方将军倾慕不已,若是赵兄不着急的话,恐怕有的人比你还急呢!”

  他的性子跳脱,虽然沉浮多年后已略有收敛,但在场的都是熟人,平日里说起话来,也会下意识的回到当初还是少年的时候,话中多有几分玩笑的意味。

  见赵鼎的脸色渐渐有些不自然后,陈与义继续拱火道:“这么多年来,坊中的秦楼楚馆也不见大人去过,家中的女眷也未入您的法眼,就是朝上的几位大臣想要为赵兄保媒的,也都被赵兄一一婉拒,如今就连方将军的示好,赵兄都能坐怀不乱,视而不见,莫非……”

  “莫非赵兄可是有什么难言之隐呐?”

  说到这,陈与义的目光下撇,面露揶揄之色。

  赵鼎老脸一红,恨不得一脚将这泼猴给踢下城去,他赶忙扯着嗓子辩解道:“休要胡言,我身体好的很,不劳你陈大人关心。”

  陈与义哈哈大笑起来:“既然身体无碍,赵大人又何必守身如玉这么多年?啧啧啧,真是可惜聊啊!”

  赵鼎顿时被他气的瞪大了双眼,偏偏熟知对方性格的自己却又无可奈何,只能生着闷气。

  朱敦儒见状,赶忙出来打圆场道:“好了好了,这是赵大人的私事,还是容他自己想清楚吧!”

  毕竟不是谁都能像他们两个这般人生得意的。

  不仅年纪轻轻就是陛下最信任的权臣,同时还是太子的好友兼老师,便是家中温良贤淑,娇艳无匹的妻子,也都是陛下赐婚得来的,对他们二人来说,人生都足可谓圆满了。

  陛下和太子的信任,家中的温柔乡,便足以胜却人间的无数权势诱惑。

  这让他们对慕容复,对大燕忠心不已,哪怕是刀架脖子上,都不会背叛的那种。

  算来时间,再过半月不到就是中秋佳节了!

  如今不少大宋的百姓涌至大燕,被安排在了大定府内。

  本来赵鼎等人是打算留在大定府商议这些百姓的居所,少说也要数月时间才能回到龙城。

  但这次,慕容复却下令要举办一个中秋宴,不仅让各州城的郡守组织起来,要与民同乐,就连他本人,也在皇宫设宴,宴请七品以上的大臣,并特邀他们四人回京赴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