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 第978章

作者:瑞根

  可要如何实现这个目标,那就需要一个周全慎密的计划,这一点上冯紫英清楚还得要好好琢磨规划一番。

  但无论如何,在军中,在朝中,在地方,培植自己的势力都是必不可少的。

  “佐叔,父亲的担心我明白了,至于说怎么来办,我心里有数。”

  冯紫英给了冯佐一个有些模糊的答复,但他也只能给这样一个答复。

  自己只是兵部右侍郎,纵然朝廷将整肃京中军权重任交给自己,却不是任由自己一个人主宰,重大人事权别说自己,就算是张怀昌也做不了主,还得要报内阁批准。

  当然这里边也有许多可供操作的余地,冯紫英也会予以考虑。

  ……

  “陈也俊回京了?”柳湘莲来访时,冯紫英才得到这个消息。

  “嗯,应该是半个月前回京的,比你从辽东回来晚了几日。”柳湘莲抿了一口茶,微微点头:“我看他和卫若兰在一起。”

  跟着冯紫英走了一趟陕西,不过到了陕西之后就没有再跟随冯紫英,而是径直走了他的崆峒之旅。

  当时柳湘莲要跟着自己走一趟陕西,冯紫英也很高兴。

  原本还指望他能跟着自己,也算是保护自己,不过想着平素尤三姐就在身边,虽说这一世二人素无交道,但《红楼梦》书中二人纠缠不清,最后尤三姐还为此殉情自刎,怎么都觉得膈应。

  所以柳湘莲要自个儿去崆峒,冯紫英也就没有阻拦,反正一路上有李桂保他们保护,也不虞有什么危险。

  柳湘莲是个潇洒性子,《红楼梦》书中对其性格的描述不太准确,只有真实接触才能明白。

  但论相貌,《红楼梦》书中描述却半点不假,真正是俊逸英挺,倜傥迷人,唯一可能略微遗憾的就是阴柔气息稍微浓了一点儿,冯紫英身畔大概也就只有卫若兰能够匹敌,不过这种柔媚气息却更得这个世界许多人的审美观,像贾宝玉、水溶、贾琏这些人就尤为推崇这类容貌气质。

  冯紫英对此倒是没有太多在意,柳湘莲到现在也没有成亲的意思,好歹两家也是世交,冯紫英也问过他,想要替他寻一门亲事,但柳湘莲却始终不肯应承,冯紫英也只能作罢。

  不过和《红楼梦》书中所写柳湘莲和贾宝玉关系密切不太一致,这一世中柳湘莲和自己关系更亲近,但和贾宝玉关系却泛泛,虽然贾宝玉一直有些仰慕柳湘莲的洒脱不羁,尤其是柳湘莲上戏扮角的精湛表演,更是让贾宝玉如痴如醉。

  “和若兰在一起?那子琦呢?”冯紫英知道当初陈也俊、卫若兰、韩奇三人加上自己,在国子监里读书时是雷打不动四人组,但是论平素最紧密的,还是陈也俊、卫若兰和韩奇仨人,自己是后来加入的,略有不如。

  “没见着子琦。”柳湘莲摇了摇头,“他们二人来大观楼听戏,另外好像还有两个人,我不认识,贾蔷也在,估计贾蔷应该认得,……”

  陈继先现在在扬州手握重兵按兵不动,冯紫英琢磨着这厮肯定是和南京方面有了什么计议,或者就是担心朝廷兔死狗烹,想要寻机割据,冯紫英甚至怀疑陈继先和自己老爹也有什么私下勾搭,达成了某种心照不宣的计默契。

  现在陈继先把自己儿子派回京里来,接触卫若兰,只是单纯地恢复昔日好友情谊,还是另有所图?另外两个人是什么人?

  若是陈继先现在南下渡江,控制南京,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义忠亲王失了根基,还有什么资格和朝廷谈判?局面立即明朗,就该是永隆皇帝几个皇子得利才是。

  义忠亲王再无入继大统的机会,而皇位必定落到寿王、福王、礼王、禄王和恭王几人中,其中尤以禄王希望最大。

  冯紫英一直不太相信朝廷难道就对陈继先没有一点儿影响力。

  陈继先不肯南下的理由说得再多都有些牵强,什么担心南京方面的水军了,那纯粹就是狗屁。

  南京方面仓促集结起来的水军根本不值一提,冯紫英甚至可以让登莱水师从长江口进兵来协助。

  至于说害怕把江南打烂,或者引起江南民愤和抵抗,那更是一个笑话,这是你陈继先一个淮扬总兵该考虑的事情么?

  你一介武夫,只要朝廷下了令,你不该如狼似虎地立即南下去侵掠那江南膏腴之地么?

  甚至朝廷没有命令,你也该迫不及待的制造机会,主动南下才对,哪一个武人不渴望战争?尤其是这种明显可以大肆捞一把的战事。

  冯紫英也查阅过兵部给淮阳镇的命令,确保江南民生的情形下择机南下。

  这特么是一个什么狗屁命令?

  这个命令可下得好,对武夫居然用这种命令,武夫会听么?

  可更为诡异的是陈继先还居然不折不扣地执行了,而且还执行得过了头,干脆就不南下了,免得有碍江南民生。

  理由似乎也可以寻找一百条,比如万一江南士绅鼓噪了呢?万一江南商人罢市了呢?万一江南地方卫军抵抗了呢?

  那不得把江南给打烂了,朝廷万一就要追究他陈继先的责任了呢?

  这些理由看得冯紫英都想唾陈继先一脸唾沫。

  总而言之,朝廷态度诡异,陈继先态度诡异,南京伪朝态度一样诡异,三方面都诡异了,就把一门心思要打过长江的老爹的西北军不冷不热地给晾在那里了。

  也难怪老爹觉得情形不对,要让自己琢磨一下局势了。

  从现在的情形观察,朝廷大概率是要推义忠亲王上位了,那应该是更有利于内阁和朝廷的条件达成才行,控制京中军权应该是一个保障手段,另外内阁和义忠亲王应该正在商谈或者即将达成一些密约条件。

  而义忠亲王为了确保自己这一脉入继大统,可能也会在很多问题上让步,毕竟现在局面对他不利,若是朝廷真的打过长江,那他就鸡飞蛋打一切身死族灭了。

  从朝廷角度来说,既能让内阁获得对皇权更有利的条件,而且也能避免江南遭受兵灾,让江南这只下金蛋的母鸡完美无缺地回到怀中,这该是两全其美。

  对皇权的约束究竟会通过哪些条款来实现,又有其他那些制衡和保障手段,冯紫英真的很好奇,毕竟这有些是不能见光的。

第三百九十四章 湘莲来访,风色变化

  但是陈继先呢?

  陈继先在里边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朝廷和义忠亲王都有所图,可陈继先一个兵头武夫,掺和在其中如此配合,就这么听话,就没有所图?

  冯紫英当然不相信。

  和自己老爹都敢邀约玩默契的人,会这么听话,当然不可能。

  怕兔死狗烹,这很正常,但是他如何来避免这种局面出现?

  一旦朝廷和南京方面密议达成一致,陈继先的淮扬军还有多大价值?

  他还觉得他真能永镇扬州,当江北土皇帝?就不怕朝廷缓过气腾出手来一举收拾他?

  这里边还有很多暂时还看不清的疑点,冯紫英一时间也想不明白。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陈继先不是善类,不可能心平气和地看着朝廷和义忠亲王达成一致,最后他变成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狗和弓。

  或者就是陈继先还有什么其他后手。

  那他现在派遣儿子进京来恐怕就是在做某些准备才是。

  一时间冯紫英觉得自己似乎也可以接触一下陈也俊才对,哪怕自己不好出面,但韩奇那边是可以接触一下的,探一探风色。

  “二哥,你现在就这么逍遥自在,大观楼那边也只是玩票了,不该考虑一下成家立业了替柳家传宗接代?”冯紫英丢开这些心思,笑着问柳湘莲。

  “紫英,你现在也敢来和我说这个了?你家三房,除了两个妾室生下了儿子,三位弟妹都还无出吧?你才该好好努力才是,别成日里在外边儿厮混,天津卫少去。”柳湘莲似笑非笑地瞥了冯紫英一眼。

  冯紫英吃了一惊,怎么连柳湘莲都知道天津卫那边的事儿了?

  见冯紫英狐疑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柳湘莲叹了一口气,“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便是琏二哥也约摸知道了你和王熙凤之间的私情了吧?你们府里知晓的人肯定也不少。”

  冯紫英还是有些吃不准,“二哥,你从哪里听闻的?”

  “紫英,王熙凤凭什么做那么大的水泥营生?山陕商人何等势大,凭什么会让你一个和离的妇人来经营水泥买卖?要知道这生意可是他们最先在永平府搞起来的。”柳湘莲慢条斯理地道:“她的水泥现在不但卖天津卫和河间府,而且沿着运河已经卖到了东昌府和兖州府,甚至连徐州那边都要到济宁来转卖,一年怕不是几十万两银子的生意,谁不眼红眼馋?”

  冯紫英耸然一惊,自己好像还真没意识到这一点,或者说下意识地忽略了这水泥营生的巨大利益。

  “贾家早就失势了,地方上谁认得你一个被查抄的贾家?真当这运河沿岸的黑白两道各路神仙是吃素的?没你小冯修撰小冯督师的名头罩着,各路牛鬼蛇神早就把她王熙凤吞得连骨渣子都没有了。”柳湘莲撇了撇嘴:“光是这京师城里想要做这个营生的达官贵人只怕都不下十家吧,但你把这买卖全权委托给了山陕商人,他们要想分羹,就得要和山陕商人博弈协商,可王熙凤何德何能能掺和进来让山陕商人让步?”

  冯紫英哑口无言。

  “那林之孝和王信他们游走于京师、天津卫和河间府之间,武清、东安、霸州这几地生意王熙凤也在插手,京里不少人都问过山陕商会那边,山陕商会你倒是下了封口令,都没说啥,外间都以为是你和贾家渊源的缘故,可知情人却知道贾琏早就和王熙凤和离了,……”

  看着柳湘莲脸上那诡异的表情,冯紫英头皮发麻,“二哥,那你的意思不是外间都知道了……?”

  “呵呵,都知道了倒也不至于,但贾家那边肯定能猜到,连倪二和贾蔷和我说起,都说你这人太过‘重情重义’,我琢磨着这话里是不是有话,要我来提醒你莫要陷得太深,有损于你小冯修撰小冯督师的名声了。”柳湘莲正色道:“若是寻常妇人,那也不打紧,这朝中官员在外间养外室的也不少,可这王熙凤不一样,王家人,而且还是贾家和离了的妇人,任谁哪一条沾上都不是那么让人愉悦的,你自个儿琢磨吧。”

  冯紫英没想到柳湘莲这般抽丝剥茧,竟然轻轻松松就把自己和王熙凤之间的私情给分析出来了,这也难怪像鸳鸯这样慧黠的丫头能轻而易举看穿自己和王熙凤之间的关系,甚至还能推断出王熙凤替自己生下了孩子。

  自己还一直觉得隐瞒得够好,府里边也就那么一二个眼尖鼻子灵的能琢磨出一二,就算是宝钗、晴雯、李纨这些人大概也只是有些怀疑而已,现在看来,估摸着宝钗、晴雯这些人早就心里有数,故作不知而已,而就算是黛玉、迎春、岫烟这些人只怕心里都有数呢。

  干咳了一声,冯紫英不想就这个话题和柳湘莲讨论下去。

  无论怎么说,这都不是一件光彩的事儿,柳家和贾家也是世交,柳湘莲和贾琏、宝玉乃至贾蓉也都是素识,现在自己偷了贾琏的前妻,宝玉的嫂子,贾蓉的婶子,而且还生了儿子,这怎么都觉得尴尬,哪怕他们并不知道生儿子的事情。

  联想到还有李纨和自己的私情,还有宫中的元春,冯紫英就更觉得“胆战心惊”,这日后要真的都暴露出来,自己如何向府里这些正经八百的枕边人交待?

  柳湘莲也看出了冯紫英的尴尬,摇了摇头。

  他也不想和自己这个好友说这些事儿,但是却不能不说。

  紫英绝才惊艳,现在就是三品侍郎了,前程似锦,不可限量,京师城里上下都交口赞誉,这风流倜傥和性好渔色之间的差距原本就不大,年轻士子年少慕艾也很正常,可你喜欢女人没问题,可和王熙凤这样的女人偷情就有些掉份儿了,加上这些乱七八糟的亲戚关系,肯定是有影响的。

  “紫英,这些事儿既然都发生了,其实也没啥,像你这样的,养个外室很寻常,府里边几位弟妹你得安抚好,莫要闹得乌烟瘴气,薛姑娘和林姑娘和王熙凤还是表亲,更要注意,天津卫那边现在王熙凤也都闯出这么大名堂来,也该收敛一些了,莫要太过逞强,也就这么过了,你也少去那边,免得落人口实。”

  柳湘莲看冯紫英那神色,估摸着要让对方一下子就和王熙凤断了关系有些难度,不得不说那王熙凤风骚入骨,对冯紫英这等年轻人极具诱惑力,也难怪能把冯紫英给吊上。

  柳湘莲来给冯紫英带来了不少消息,也让冯紫英很高兴。

  能没有那么利益纠葛的朋友现在不多了,柳湘莲是冯紫英尚未成名时就结交下的朋友,而且柳湘莲既无心走仕途,也不喜生意,守着一个大观戏楼也乐在其中。

  想登台表演就去即兴发挥一番,不想唱,就戏楼子下边优哉游哉喝茶听曲儿,何乐不为?

  而且柳湘莲在京中三教九流结交也多,又不像倪二那样多结交中下层人士,柳湘莲的朋友熟人中王公贵族,武勋文人,商贾市民,尽皆遍布,所以许多消息也是其他人所不及的。

  像陈也俊回京,理国公柳家蠢蠢欲动,景田侯裘家也是四处活动,还有川宁侯岳家与定城侯谢家子弟,也都和柳湘莲有交情,能得到武勋那边不少消息。

  “史家那边不知道紫英你知道么?”柳湘莲又悄然问道。

  “史家?哪个史家?”冯紫英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

  “史鼐史鼎,忠靖侯和保龄侯史家,史大姑娘家,……”柳湘莲看了一眼冯紫英,“史鼐的儿子也悄悄潜回京中了。”

  “史鼐的儿子?”冯紫英讶然,“顺天府和刑部没有拿住?”

  “呵呵,不清楚,也许是睁只眼闭只眼,也许是真没在意,现在打到这一步,好像朝廷对南京那边的追究也没有那么严了,最终还得要看朝廷对南京的态度如何,没看原来关押在诏狱、刑部大牢以及顺天府大狱里的人犯,要么就发配了,那都基本上是比较重的,要么就保释了,也没有一个明确说法。”柳湘莲消息很灵通,成日里在大观戏楼里,的确能听到各种消息。

  史鼎的儿子能回来,那史湘云呢?

  冯紫英心中一动,但这里边有一个关节就是史湘云和孙绍祖定了亲,但在冯紫英赴辽东之前,贾母一纸状纸交到了礼部,要求撤销史湘云和孙绍祖的婚约,冯紫英也找了顾秉谦,礼部拖了三个月之后,终于正式解除了二人婚约。

  虽然名声不那么好听了,像宝琴一样,但是好歹也不再是犯妇了,冯紫英回来只会太忙,还一直没有来得及处理这桩事儿。

  既然史湘云不再是犯妇,那是不是也可以回京了呢?

  “那史鼐的儿子是公开露面?”冯紫英再问。

  “不,那还是不敢,只敢晚间出来,在几个熟人家中借住藏匿,不过若是顺天府或者刑部有心要抓他,肯定跑不掉。”柳湘莲笑了笑,“就是觉得朝廷风向似乎在发生变化。”

第三百九十五章 微言大义,贤妻良伴

  柳湘莲说得没错,朝廷的风向的确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对南京那边的态度越发暧昧。

  尤其是眼见得谈判似乎进入了正轨,避免战事扩大,保证江南免遭战火荼毒,似乎成了心照不宣的一致观点。

  让冯紫英感到烦躁的是,这和南京谈判的进展快慢,还要取决于对整个京中军权整肃的节奏快慢。

  也就是说,只有当朝廷觉得已经对京营和上三亲军取得了绝对控制权,而且还从制度上确立了由内阁和兵部来决定京营和上三亲军武将军官的人事任免这一制度,恐怕和南京方面才能达成最后妥协。

  当然,和南京方面谈判并不完全取决于对京中军权的控制,这只是一方面,还有其他诸多条件需要达成一致,但冯紫英觉得可能无论是内阁还是义忠亲王那边都已经做好了妥协的准备。

  一旦和义忠亲王那边达成一致,义忠亲王要入继大统,那大赦必不可少,而且针对的对象肯定就是会包括在南北之战中的这些武勋贵族们,但朝廷内阁难道会这样毫无反抗地放任这些险些就要把他们掀翻在地的江南士人和武勋贵族为所欲为?

  这里边肯定还有许多要博弈,要妥协,要舍弃,两边都一样,而谁更弱势,妥协的力度就会更大。

  也许该让老爹那边再掀起一波攻势了,至少可以为西北军赢得一个好名头,哪怕西北军可能面临被肢解,但起码可以获得一个更好的去处。

  还有就是陈继先了,冯紫英始终觉得这厮肯定有什么图谋,而且肯定会在朝廷和南京谈判结束之前就有所动作,但他现在还看不准。

  其实也不怪冯紫英,这大周军队体系中权力分配和博弈实在太复杂,很多时候没有定制,以文驭武是个大框架的指导意见,但是在具体运作中,会因为文臣、武将的威信,一支军队的历史和战斗意志,地方周边形势,后期保障来源等诸多因素而不一而终,所以陈继先这支淮扬军还真的算是异类。

  陈继先的淮扬军基本部是来源于京营五军营,而且基本上没有变化过,而五军营一直是京营中战斗力最强的,在内喀尔喀人和科尔沁人入侵永平府时,京营出京打仗,陈继先也没有把自己基本部一兵一卒派出去,而全是派的杂部,所以这也是三屯营一战大败的主因。

  从五军营到淮扬镇,陈继先把五军营几乎搬空,淮扬镇也是在这五军营主力基础上组建起来的,尤其是吸纳了徐州卫军,其战斗力现在不太好估计,但冯紫英判断应该不至于太差,毕竟这是陈继先赖以保命生存的根本。

  冯紫英怀疑陈继先可能要搞出什么大事儿来,或许还和自己老爹有些瓜葛,比如突然南下占领南京?

  但这么做他想得到什么?

  朝廷“永不削藩”让他一直驻扎扬州或者江南的承诺?这可能么?有用么?

  或者拖上老爹的西北军一道,加上牛继宗的宣府军和孙绍祖的大同军就能有更强的说服力?

  否则就要把整个江南彻底打烂,掳掠洗劫一空?以此威胁朝廷?

  现在还真不好说。

  朝廷有多大的决心和魄力,来承受这种劫难损失?

  义忠亲王现在对陈继先乃至牛继宗、孙绍祖和王子腾他们究竟还有多大的控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