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 第930章

作者:瑞根

  “紫英,看样子你对陕西的期盼很高啊。”练国事也是一笑,“我沿着渭河走这一圈看着情况还行,但按照你的口气,似乎都还不太满意,照说不必山西那边差了啊。”

  “还是那句话,陕西的精华之地就在关中平原,但要靠一个关中平原养活整个陕西也不现实,它要承担起主力。”冯紫英介绍道:“凤翔、延安、汉中这几地也要把局面撑起来。”

  “紫英,我知道你在竭力推广土豆和番薯种植,延安、凤翔这些地方可以推广,但是关中平原可能还是更适合粟麦吧?”练国事问道:“当然一些边角余地和丘陵地区还是可以种植土豆番薯,但最好的平原地区还得要粟米麦子来承担重任。”

  “君豫,这些具体如何规划操作,是你这个知府的职权范围,我不干预,我只是和你说土豆番薯的亩产量,这两种作物在土质更好的地区,产量也会更高,比想象的还高,所以如何权衡取舍,你自个儿琢磨。”冯紫英笑了笑,“当然土豆番薯的一大短板就是储藏时间太短,这一点无法回避。”

  两个人一边说一边进了冯紫英的书房,而不是一般来客选择的花厅,也足见二人关系的特殊性。

  先是冯紫英介绍,然后就是练国事发问,冯紫英作答,最后才是冯紫英给练国事建议和提要求,希望西安府能达到什么样的理想状态,特别是提到了要在韩城和华阴开建冶铁工坊,加强西安这边的采矿和冶铁业发展。

  “紫英,西安这边的资源肯定没法和永平那边比吧?”练国事在永平也感受到了冶铁产业发展起来给永平府带来的巨大变化,但陕西这边的铁矿资源肯定没法和永平那边比。

  “要差一些,不过这边石炭资源丰富,而且韩城和华阴的交通也还过得去,咱们自产自销,主要是供应陕西本地,这个要求不算高。”冯紫英也知道练国事担心什么,深怕自己把目标定得太高,所以先打预防针。

  “嗯,如果山陕商会的人愿意参与进来,我们可以开出更好的条件,你说的曹范两家,怎么样?”练国事直接切入正题:“山陕商人囊中丰厚,愿意来西安府经营,只要有利于民生,我鼎力支持。”

  “具体你们府县两级可以去详谈,对他们不必太苛刻,毕竟商人就是冲着利来的,折本生意是万万不肯做的,所以最好能达成大家都能接受,都能看到利益的协议,曹范两家我接触了一下,感觉他们还是有长期经营的准备,所以我觉得条件也会令人满意。”

  冯紫英和练国事之间没有什么可以遮掩隐瞒的,山陕商人是北地商人的主力,素来支持北地士人,所以在合作上相互之间也还算默契,但毕竟是官府和商人,个人利益点未必一致,相互纠结争执也不可避免。

  冯紫英和练国事谈的就是熬过今年一年,关键因素就是粮食。

  另外这么多可能产生的流民饥民灾民,怎么消化掉,山陕商人必须要出钱出力,那么怎么弥补他们的损失,乃是矿产发卖,建设冶铁基地,这些拉动经济,消化人口。

  “君豫,你来了,尽快熟悉各个州县,选择重点州县作为试点,务求要替省里分担压力,西安府这边有海通银庄的分号,你若是需要,亦可借贷,不过那都是纯粹的商业行为了,是要将本息的,……”

  冯紫英也不和练国事废话:“徐良彦和你交接,涉及到相关官员的一些问题,你也好好斟酌一下,州县官们是关键,……”

  做事之前永远是用人,没有可靠能干的人用,作任何事都是白搭。

  “紫英,我初来乍到,对府里边的官员也不太清楚,而且察院好像才对西安府的官员动了手,听说被拿下了不少?”虽然才来,但在路上练国事就听见了前任同知和推官的徇私枉法牵扯相当多人,西安府刑房和户房的官吏被下狱的不少,他现在来接这一摊子,势必要解决这个问题。

  “州县官情况,到时候我让文言和你介绍一下,但具体如何用,还得要你自己慢慢去品,你府衙里的人我就爱莫能助了,你的自己去慢慢梳理,时间无多,你也得加快,不能要求太高,你带了幕僚来吧?让他们尽快上手。”

  按照惯例像练国事也都有自己的幕僚了,现在担任西安府主官更是需要一帮幕僚,单靠本地官员无法帮他迅速融入。

  “另外家眷没来,要不要我替你安排几个米脂婆姨?”说完正事儿,冯紫英又调笑练国事,“米脂婆姨远近闻名,包你乐不思蜀。”

  练国事也笑了起来,“行了,我两个侍妾很快就到了,这就不劳烦你替我考虑了,倒是你自己,别来了陕西就忘乎所以了,回去之后难得和弟妹们交差呢。”

第二百七十五章 干事,正当时!

  练国事是个做实事的,到了西安之后,冯紫英便把他最看重的西安府的这一摊子事儿全数交给了练国事。

  两人算是第一次合作,但早就知根知底,性情相投,合作起来反而更放心。

  凤翔府有郑崇俭,西安府有练国事,耿如杞坐镇延安府,自己坐镇中枢,陕西就能稳住大半了。

  汉中府知府是王洽,他是山东临邑人,算是冯紫英乡人,有这层关系在,就要好打交道得多。

  而且王洽做事公道,在汉中威信颇高,整个陕西这两年乱民四起,相对来说,汉中算是最稳定的了。

  所以冯紫英甚至没有去汉中一巡,倒是王洽主动来西安这边一谈之后,冯紫英就把汉中府这边的事宜拜托给了王洽了。

  剩下来的几府中,庆阳和平凉两府的情况冯紫英不太满意,所以他也一直在考虑人事上的调整,但他也知道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吏部也不是自家开的,不是自己想要调整谁就调整谁。

  这封建王朝的官员权力固然大,但更多的是在做事情上的权力大,反倒是在人事上的安排,更多的集中于中央,像吏部就是汇聚了几乎整个大周官员的调整。

  当然,吏部也不可能管得过来,很大程度还是通过日常考核考察来进行评定叙功,进而调整,这里边各级官员的上司就有着较大的发言权。

  除开庆阳和平凉二府的官员表现不尽人意外,像更偏远有些的巩昌和临洮二府冯紫英也专门走了一圈。

  这两地的地理险要,但农事不修,从知府到同知、通判这些官员都很难说让人满意,冯紫英用了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平庸,按部就班,不过这恰恰是这个时代各地官员的常态。

  冯紫英很清楚自己没有能力在短短一两年里就能把整个陕西官员按照自己的心思来换一遍,别说州县的知州知县们,就算是各个府的知府同知们,他也没办法做到。

  一来他没有这个权力,二来他也没有那么多让自己中意的官员储备,三来时间太短。

  若是他能在陕西巡抚位置上干上十年八年,也许他能勉强做到,但这无疑是痴心妄想了,也不可能。

  “人事问题应该是地方上许多事务难以推动,或者说举步维艰的关键因素了。”冯紫英看了汪文言和吴耀青二人煞费苦心地为其准备的平凉、庆阳二府十多个州县知州知县基本情况和他们的现实表现材料,忍不住叹息道。

  这十四个州县的知州知县中,进士出身只有二人,举人出身七人,还有五人就是贡生捐生出身了。

  这种情形在江南是不可想象的,在北直、山东、山西、湖广这些地方也基本不可能。

  江南的知州知县基本上都是进士出身,北直、山东这些地方知州知县进士出身也要占到七八成,剩下的也都是举人,贡生捐官基本不可能担任主官,多为佐贰官。

  “大人您不能奢求这些地方都和江南那边比,本身这边文风不盛,另外这些偏远地区,进士出身谁愿意往这里来?”汪文言笑道:“何况这也不完全是官员出身问题,我觉得倒是从省到府缺乏一个对州县较为明细详尽的考核规则,吏部下发下来的考定规则都太粗疏,流于形式,从省到府也基本上沿袭使用,许多本来该是因地制宜有针对性的做一些调整,但是并没有做。”

  冯紫英瞥了一眼汪文言,“文言,朝廷下来的考定规则不也一样?每个省都有不同的具体情况,同样各项工作也有侧重,但是吏部考定标准征求过户部、兵部、刑部、工部的意见么?也许有过,但是都是十年八年才来一回,照理说这都该每年征求意见进行调整,可吏部那帮老爷们都是高高在上,哪里会考虑下边的感受?”

  汪文言点头,“太过于刻板教条的考定规则,很难调动起下边官员的积极性,而且又无针对性,所以很多官员都生搬硬套,按部就班,结果就是几年下来,情况都没有任何改观,但上边考评依然是一样,这样一来谁还会在意这个考核规则?”

  “关键是考核规则和地方上很多具体事务没有挂钩!”冯紫英有感而发,“兴修水利,驿道建设,工商发展,这些非一朝一夕之功的事儿,谁还愿意去做?那些虚头巴脑的什么教化德政,或者讨好士绅的噱头,反而成了人人追捧之举,这种考定方式如何能让有能力没人脉的官员脱颖而出?”

  冯紫英的感喟也引起了汪文言的共鸣。

  他当初在歙县当小吏的时候何尝不是觉得这大周朝的官儿们未免也太好当了,尤其是那州县主官,基本上就是袖手当菩萨,按部就班的沿袭上边的要求。

  诸事都有幕僚和佐贰官以及下边吏员来做,既无主动性,也无开创性,甚至很多人连结合本土实际都不愿意。

  反正上边考定就是由上司和本土士绅来评判,既如此只需要讨好上司和本土士绅就行了,具体做了什么,吏部和都察院那些人反而不在意。

  冯紫英在永平府和顺天府当了两任同知和府丞,职责都差不多,但基本上都是在履行主官的职责,所以对这里边的弊端了解很深。

  到了陕西来之后,从延安府来进行解剖麻雀,然后又在西安府进一步观察分析,尤其是结合着现在陕西面临大灾的情形下,各地抗旱、赈济、剿抚这些措施做得好坏,很大程度都和地方官员的素质能力有很大的关系。

  但是从布政使司那边获得的各地官员考评来看,却完全和这些州县当下表现不一样,很多前几年考评极好的,但实际上县中饿殍遍地,流民外逃如潮,乱民起事蜂拥。

  延安府以青涧、延长、延川、宜川、洛川、宜君几个县为例,这几个县其实在延安府里边算来条件不算最差,但是流民人数最多,乱军势力最大,土地兼并最严重,豪强劣绅实力最强,但是在考评中,这几个县的知县考评都相对较好。

  反倒是如绥德、米脂、吴堡、神木、府谷这几个县,说起来都还过得去,却都是中下考评。

  肤施、甘泉几个县不说了,那是潘汝桢的地盘,他当知府的再怎么也要保一把,但前边那些州县,很显然就是地方士绅的反应和州县官各自人脉在起作用了。

  可实际上的这些表现落在冯紫英眼中,那就是真的截然两样了。

  “大人,这种机制也是大周朝沿袭前明留下来的,其实各地在这上边也都有反应,朝廷也不是不清楚,但是如何改良这种考定机制,如何让官员们能有一种更优越更符合实际的考定方式来尽心评判,进而调动官员们做事的动力,这却是一件相当庞大繁冗的事儿,恐怕不是吏部或者都察院能做得下来的,得由内阁来牵头挽总,其他七部和都察院都要参与进来,才能有可能做得成。”

  汪文言斟酌了一番,才建议道。

  他知道自己这问东翁素有大志,但是做事和做这种事情却是不一样的。

  前者都是具体的事情,而后者就是要改变一个王朝的管治模式了。

  以冯紫英现在的身份,哪怕他有齐永泰、乔应甲这些北地士人的支持,也绝无可能。

  也许给冯紫英十年二十年,他做到首辅,而且还得有一大帮如练国事、郑崇俭、傅试、潘汝桢、许俊阳甚至左良玉、杨肇基这样已经占据了相当职位的官员全力支持他,才能做得成功。

  看到了汪文言脸上露出言不由衷的神色,冯紫英也笑了起来:“是不是觉得我有些操心过多了?这本不该是我的事儿,当陕西巡抚就做好陕西的事情,在其位谋其政嘛。我也知道现在我是没有资格去过问这些事情的,但是我觉得在一些具体方面,我还是可以实践自己的一些想法,起码在陕西我可以这么尝试,用这种方式来遴选甄别官员,这点权力我还是有的,或者我还可以动用我自己在吏部都察院的影响力,做得更多一些,只要做得一点,那就做一点,……”

  汪文言见冯紫英目光里满是坚定,也叹了一口气。

  这也许就是成大事者的特质,只有拥有一颗坚韧不拔坚定不移的心,才能坚持自己的信念,也才能一以贯之坚持下去,遇到挫折也不会退缩气馁,只有这样才能成功。

  很多人其实论才干并不差,但是却大多在这上边欠缺一份精神特质吧。

  见汪文言默然不语,冯紫英也不在意,打定了的主意,他不会去更改,汪文言他们肯定觉得自己有些不知天高地厚,年轻气盛,但正如某人所说,不年轻气盛,还叫年轻人么?不趁着年轻做些异想天开的事情,等到人过中年,也许就要安于现状乐于享受了,干事,正当时!

第二百七十六章 灌输,播种

  麦浪轻摇,远远望去,泛起一种奇异的金黄色美感,这是丰收的象征,也预示着希望。

  十几骑沿着河岸不紧不慢地跑了过来,卷起一阵黄尘。

  在田坎上休息的农夫都有些警惕地看着远处,一直看到几骑身着官袍,这才放下心来。

  眼见得就要收割了,这个时候万万不能疏忽大意,虽说各地的乱匪都已经被剿灭得差不多了,剩余的都跑到河东去了,但谁又能说得清楚呢?

  万一真的这个时候起了乱军,那这辛辛苦苦半年,眼见得粮食就能入仓,又要付之东流,农夫们自然格外紧张。

  陕西已经旱了好几年了,即便是关中平原,也一样是再也经受不起这种折腾了,农夫们都盼着能安稳一年,让大家都能喘口气,尤其是大半年来,官府免了赋税,同时也开了赈济,也在一定程度让地方上得到了安息,正是这种期盼,让所有人都渴望今年能够有一个好年头。

  好年头需要从夏收开始,夏收能奠定一年的基础,而秋收则更为关键,夏收如果不佳或者被耽搁,那秋收也别想好。

  两年三熟制的模式对于天气和灌溉要求很好,即便是关中平原一样要靠天吃饭。

  “今年的情形还算不错,君豫,你赶上了一个好年头,若是去年来,你可就要焦头烂额了。”冯紫英勒住马缰,看着沿渭河这一线的麦田,“不过这不代表你的活计就少了,天时好,就意味着对西安府的要求会更高,估计明年朝廷可能就不会再对陕西免赋税了,所以你得要利用好这一年。”

  “我来就没打算过好日子。”练国事也笑了起来,“有你在,你会让我过好日子么?”

  周围人都笑了起来,巡抚大人和知府大人关系亲近,这对大家都是好事,涉及到的事务,两边衙门之间的交涉也就要轻松许多。

  “艰苦度日的日子才更具有挑战性,你干起来才更充实,那等坐在布政使司衙门里优哉游哉混日子,那也不是君豫你的性子啊。”冯紫英回应道:“西安是全省首善,理所应当要当排头兵,得拿出全省首善的样子来,今年其他府州情况有所改善,但还不够,西安也得要做贡献。”

  练国事明白冯紫英言外之意,点了点头:“尽我所能吧,不过也别把咱们西安逼得太紧了,总得要让人喘口气,明年还要过日子呢。”

  “韩城和华阴那边怎么样?”这也是冯紫英关心的问题,要有新局面,单靠农业不够,还得要大力发展工商业,但陕西资源禀赋和北直那边不一样,就只能因地制宜。

  “华阴那边的条件更合适一些,范家准备在华阴这边着手采掘,不过前期准备和投入还需要时间,但目前已经进入了正轨了,另外范家打算和曹家在咸阳合办一家水泥工场,曹家则打算单独在渭南办一家水泥工场,韩城那边的铁矿和冶铁工场曹家也在筹备中,投入规模都不算小。”

  练国事对曹范两家还是比较满意的,至少人家用投入证明了他们的诚意和决心,两家投入的资本都在三十万两以上,这对于陕西地区来说,不算是一个小数目了。

  “嗯,目前曹范两家都只愿意在关中平原投入,我建议他们可以考虑延安府,但他们都还有些顾虑,觉得投入成本太大,担心收益不足,这些商人啊,太过于计较利益得失了。”冯紫英微微摇头。

  “紫英,算是不错了,单单是两个铁矿的采掘修建,就要雇佣上千人,而且这是长期行为,这就意味着起码上千个家庭可以以此为生,水泥工场一样,又是上千人,加上其运输也一样需要数百人来,按照你给我们计算的所谓产业链,这就吓人了,林林总总都得要拉动上万人的营生了。”

  冯紫英和练国事、郑崇俭他们几个在日常沟通交流中不断把自己从后世带过来的一些理念和“新造词语”灌输给他们,向他们解释其中含义,也让他们能够将这些新的理念和思维带给他们身边的人。

  “嗯,君豫,你能这么想我就放心了,关中平原虽然土地丰厚,但是地狭人稠,而且如果不发生大的灾荒和战乱,人口增长速度很快,而我们作为地方官员本身最大的责任就是确保地方安定,但人口增长几乎二三十年就要翻一番,这种情形下,我们可以预见,日后关中平原上百姓何以谋生?”

  冯紫英的话让练国事微感吃惊,“紫英,你觉得大力发展工商业就能让这些增长的人口吃饱肚子?可如果粮食不增加,单靠这些工商业生产出来的铁料和水泥,是难以糊口的啊。”

  “不能这么看,君豫,关中平原号称天府之国,但实际上我们都看得到水利设施仍然还有很大差距,许多灌渠年久失修,而且水渗透流失十分严重,但如果能广泛使用水泥,灌溉水渠的效果就能提升很多,而且也能更好的修建更多的灌溉设施,另外如果铁料能够更便宜更广泛的使用,运输成本,耕作成本,都可以得到降低,这相当于在同等的人力投入下,粮食生产能够收获更多,这只是一个最基本最简单的道理,……”

  冯紫英侃侃而谈,面对着巡抚衙门和西安府衙的这一干人,算是给他们上一课。

  “而铁料、水泥乃至于更多的新事物被发明创造出来,可以极大地改进我们各行各业的生产效率,比如马车更轻盈,跑得更快,比如船可以制造得更大,更抗风浪,装载货物更多,又比如还有一些新的工艺出来,亩产粮食更多,还比如我们引进的新作物,甚至还能够创造出一些新的药剂,原来不能治的病都能够治好了,……”

  一行人都听得若有所思。

  巡抚大人的构想很美好,给人感觉像是画饼,但是土豆和番薯这两种作物带来的变化却是巨大而又实实在在的,这是最典型的例证。

  他们都是亲口食用过土豆和番薯的,而且有的人连续吃过两三天,就是要实验看看这土豆是不是能耐饿,能不能吃饱,吃了之后其他感觉有无异常。

  结果却是真实的,番薯甜味很爽口,尤其是蒸煮烤均可,土豆蒸烤一样可口,相当饱腹,甚至还有的人觉得这滋味比粟米更好吃。

  西安府的几名官吏都是去延安府那边实地考察过土豆和番薯种植的,然后又派出了一批人去学习,然后才回来在西安府的几个州县开始尝试。

  虽然名义上也是尝试,但是规模却要比在延安府时的尝试规模要大得多,动辄都是上千亩,西安府这边就有这么豪横,边角地带更是林林总总选了几十处几十上百亩的地方来试验,当然,这是冯紫英拍了胸脯担保换来的结果。

  “以这个土豆和番薯为例,这是徐大人的功劳,他在天津卫潜心研究几年才算是把这几种从西夷引入的作物培育种植本土化,筛选出来适合我们中土种植的品种,而且也还总结出一套如何最优化的种植技术,传授给大家,我就在琢磨着,对于咱们陕西这边穷地方来说,没什么能比填饱老百姓肚子更重要的事情了,如果有这样的新作物新技术,不断地推出来,能够满足更多的人口需求,这不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么?像水泥,使用极其广泛,需求很大,而且也能极大地改善道路、水利设施、城防和建筑这些的坚固和持久性,难道不该要研制出一些更多的此类物品么?”

  “那我们是不是应该在这一类的农学、工学上多花一些心思呢?如果那些可靠无望的士人,是不是可以在这方面上去花些心思,也许能够有所突破?”冯紫英顿了一顿,“但要吸引这些人来研究这一类东西,肯定要给予人家一些念想,比如可以在衙门里设置一些官吏职位,又比如能够给一些钱银粮饷的补贴,……”

  冯紫英滔滔不绝,畅所欲言。

  他知道自己在陕西不可能呆太久,在场的十来人中有布政使司的参议,也有自己衙门中的吏员,还有西安府衙的官员,他们日后都是要在陕西继续待下去的,那么自己这些话他们听不进也好,听得进也好,起码算是一颗种子撒播在他们心中,也许在某一刻就能发芽。

  除了在这些官员里灌输这些思想外,冯紫英还打算要在府学中也要施加影响,让更多的年轻士子来知晓这些情况,也体现出自己的支持态度,就是要从不同角度来潜移默化地推动各类科学的普及。

  虽然现在自己还不具备这种能力,但是总算是尽了一份心,总有一些人会在其中得益或者感悟,那也就值得了。

  而且自己日后不在陕西了,练国事、郑崇俭这些人也还能发挥作用,继续把自己“未尽事业”推动下去。

第二百七十七章 獠牙初露,文言知心

  冯紫英在一年里不断地用这种方式向自己周围的同僚、下属进行宣讲和灌输,就是要尽可能地把自己的这些崭新的理念传递给这些最容易接受这些观点的群体。

  无论他们是主动还是被动,无论他们现在能理解接受还是不能理解接受,先让他们心中有一个印象概念,就能为日后有朝一日能够推动这些理念的落实作一个预热。

  当然,冯紫英在进行宣传灌输时,也会择人择地择时,在方法上也更讲究,像与赵南星、李腾芳这些人沟通交流时,更多的是因势利导地引出这些话题观点来进行探讨,顺带把自己在永平府和顺天府的一些做法来作为佐证,以求最大限度地说服他们。

  而对于下属们呢,则更多地是普及性的宣传了,毕竟这样一个群体要大得多,他也没有那么多精力和时间来一一讲到。

  不过还有一个大杀器会发挥更大作用,那就是《西北时报》。

  随着《西北时报》开始刊印并送到各家案头,可以说整个陕西省最先受到《西北时报》舆论影响的就会是那区区不过千人的“高端群体”,或者说是陕西省精英人群,官员、士绅和一部分大商贾,都被《西北时报》包揽进来了。

  前期冯紫英不会太多地把自己的这些观点理念夹杂进去,更多的还是以消息信息和各种邸报式的内容来加强其权威性,到两三个月之后大家都下意识地接受了《西北时报》上刊载的内容可靠可信之后,他才会逐渐把自己的一些观点结合自己工作实际发表其上,来影响所有人的思想。

  这肯定是一个长久的过程,但是只要有一个好的开头,冯紫英相信陕西这个内陆偏远省份,也许可以更快地从贫穷落后中走出来。

  就在陕西局面一路向好时,临近的山西局面却是一波三折,风云迭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