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 第156章

作者:瑞根

  现在薛峻不在了,那么薛家已经没有了顶梁柱,就需要好生调整一下了。

  这两日冯紫英也和薛蝌接触了一番,是个不错的少年郎,跟着乃父也学了不少,但是毕竟太年轻,很多事情还没法直接上手,恐怕也还需要两三年的锻炼,好在段喜贵跟着薛峻基本上算是熟悉了情况,而且有冯家在山东这边的人脉关系,倒也不至于对整个丰润祥的运作产生太大影响。

  但薛蝌需要回乡守孝三年,薛家人虽然也还有人在这边,但是肯定多少会有影响,这也需要一一安排好。

  “婶婶,这边事情也处理得差不多了,我听蝌哥儿说你们打算明日启程上路?”

  “这几日多亏大郎的帮忙了,我们一家打算明日启程回乡,这边生意上的事宜就能劳烦大郎和段家哥儿了。”薛母身体也不佳,经历了这一番风波也是病病殃殃的。

  “嗯,蝌哥儿要回乡守孝这是自然的,但是薛家这边只剩下一些家人在这边,这生意上的事情,有我表兄在这边操持,我也准备去拜会一些原来我们冯家的世交,应该不会有大问题。”

  冯紫英也知道薛家人关心的是后续的事宜,这官商之间的合作,本来很大程度上就是强弱不平等,若是换个不地道的人处于这等情形下,没准儿就要想办法把这边给撵出去独吞了。

  当然冯紫英还不至于这么没品,所以他需要把话讲明,安抚对方。

  “恐怕薛二叔也早就说过我这个人了,嗯,文龙也了解我,这营生上的事情我是不大管的,都是我表哥在过问,但是我可以在这边表明态度,不管发生什么,以往和二叔商量好的一切不变,待到三年后蝌哥儿守孝结束,年龄也差不多,便让蝌哥儿来学着接掌丰润祥,至于说这期间若是蝌哥儿有其他想法,那我们再另议。”

  冯紫英目光澄澈清亮,在一干人脸上逡巡了一圈,收回来,语气不容置疑。

  薛蝌心里也是一动。

  事实上在父亲一病不起的时候,父子俩就商量过此事了。

  薛蝌薛宝琴兄妹自小就跟随父亲经商,虽然年轻,但是却也算是走南闯北,见识过许多了。

  和冯家的合作很圆满,谁曾想到会在这等时候父亲病倒,都清楚和官面上的人家合作须得要谨慎,但是父亲却很看重冯家,尤其是这位冯家大郎,甚至胜过了冯家的家主。

  而且父亲对这位冯家大郎评价极高,不仅仅是因为他救过父亲的命,而且还提及冯家大郎眼光深远且极有魄力,许多事情都是一言而决,而当时这位冯家大郎甚至才十二三岁。

  今日这番话一说出来,薛蝌便立即明白自己父亲为何对这一位评价如此之高,有理有据,不偏不倚,而且字正意重,没有半点含糊,也不容任何人质疑。

  当着这么多人,几乎就是一种承诺了,若是要背了这份诺言,那几乎就是自毁名声了。

  其实他完全可以不参与这等事情,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寻常事务他也没管过,但是在这等时候却要站出来表明态度,其实就是表态给冯家和薛家两边的人看,一切照旧,不会有任何改变,这冯家是他说了算,而且一字千金!

  心中一阵热意涌荡,薛蝌自然明白冯紫英话语里的意思,让他无须担心,冯家是信守诺言的家族,绝无贪占任何半点的意思,而且还要等到自己守孝完毕来重新接任。

  这份承诺可真的就是情深义重了。

  “冯大哥,小弟……”薛蝌起身还欲再说。

  “蝌哥儿,我说了,这件事情就按照这么办,前期薛二叔筚路蓝缕,厥功甚伟,我们冯家说实话是占了便宜的,这等营生也还仰仗薛家的经验和人手,日后我也希望丰润祥能有更好的前景,所以蝌哥儿你尽管放心回金陵去守孝休养三年,这丰润祥还等着你来,……”

  当薛家几口上路时,都还在谈论着。

  “母亲不必忧心,儿子看这冯家大郎也是个英武人物,极其看重自家名声,下边人那些小心思怕是影响不到他,儿子看那段三爷对冯家大郎也甚是尊敬,虽说二人是表兄弟,但那段三爷对冯家大郎却是言听计从,从无违逆,……”

  薛母却轻轻叹了一口气,“蝌哥儿,你父亲看的人自然不会错,娘也不是担心这个,这丰润祥虽然搬到了山东来,但若是冯家真的想要吞掉,咱们在南边儿也还有些营生,保我们一家人衣食无忧还是无虞的,娘是在想你和你妹妹的婚事,……”

  “娘!”薛蝌和薛宝琴都异口同声地道。

  “娘说的是实话,薛家现在在金陵这边也是没甚跟脚了,大嫂都去了京师,依靠娘家,不也就盼着能为你堂兄找门好亲事,能让薛家不至于在你们这一代没落下去?你大伯母可以靠着王家,可我们能靠谁?所以你爹才要托付给冯家大郎,若是冯家大郎能提携蝌哥儿一番,能为蝌哥儿找一个像样的人家,便是这山东的营生咱们家吃点儿亏,甚至送给他们又如何?”

  薛母的话让薛蝌和薛宝琴都是震动不已。

  他们没想到母亲居然会想得如此远,而且决心如此大。

  “娘,您这说得也太过了,……”薛蝌忍不住道。

  “是啊,娘,哪有那么夸张?便是这冯大哥有些本事能耐,但他也不过比哥哥大上一岁,哪里就能这般本事?”薛宝琴也不以为然。

  “蝌哥儿,琴丫头,你爹的话几时有过差错?他能这般推崇冯家大郎,岂是无因?”薛母却摇头,“还有,你们见着没有,那文龙何等桀骜不驯的人物,便是大伯在时也难以驯服,嫂嫂更是拿他没辙,可你们见他在冯家大郎面前如何老实规矩?”

  薛蝌和薛宝琴都是一愣,仔细一回想,好像还真的是那么回事儿。

  这位堂兄在金陵时便是混世魔王,天不怕地不怕,无人能约束得住,但是这一次一见,虽然还是有些犯浑,但是却在冯家大哥的面前规规矩矩,并无半点违逆,甚至还能做些事情,这简直太让人不可思议。

  “要知道文龙可是比冯家大郎大好几岁,换了是你,你能做到么,蝌哥儿?”薛母淡淡地道。

  薛蝌摇摇头。

  “还有你爹也说了,人家十二岁就敢在千军万马中独闯虎穴,这边读书又能成为大周最年轻的进士,这等出将入相的人物,看不上那点儿财货那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所以娘从未担心过,娘就是希望你们能好好交好冯家大郎,蝌哥儿三年后能进京去,跟着他谋一个好的前程。”

  薛蝌神色复杂,但是却不能不承认母亲比自己看得更远更准,只是自己自小便没有多少心思读书,倒是在营生上颇有兴趣,纵然几年后去了京师,那又能如何?

  “蝌哥儿,你也莫要想太多,去了京师那便是另外一个天地,总归跟着冯家大郎能有一番造化的。”薛母叹息道:“这几年里,你便是在金陵守孝,也要时常去信与冯家大郎联系着,逢年过节也须送些江南特产过去,再说有这份香火情,若是久了不走动,怕也要淡了,这也是你父亲前几日专门和我交代的。”

第四十九章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从济南府冯紫英先去了东昌府,拜会沈珫。

  如无意外的话,或许这就会成为自己的岳父了。

  不过在父亲那边尚未正式回复意见,或者说正式向沈家提出议亲之事之前,这一切大家都还得要保持着必要的礼仪。

  冯紫英不确定父亲和乔师有没有和沈珫联系或者沟通过,这等长辈之间的信函往来也不可能告知自己,一切都要等到有了一个明确的结果才能公之于众。

  估计问题还是在自己袭爵和兼祧的问题上,但从乔应甲那边的态度来看这应该不是问题。

  兼祧是各立一家,从宗法礼仪上来说,这就相当于是两家人,各自传承各房香火,便是两房妻子那也就属于妯娌间,并无其他相干。

  当然你要说完全没有影响也不可能,毕竟再说名义和身份上是各属一家,各立门户,但人却只有一个,没有谁愿意与别人共享一个丈夫,这可不是媵妾和大妇之间的关系。

  冯紫英也努力想从沈珫那里窥测出一些端倪来,但未能如愿。

  这等当到四品大员的士人,在风范仪态上是找不到半点差错的,谈笑风生,优雅有范儿,冯紫英只能告退。

  但他还是能感觉到一些,沈珫对自己印象很好,或者说整个冯家给他的印象都不错。

  替女儿物色好人家,从做父亲的角度来说,家世门当户对,本人人品人才好,就足够了,至于其他,你也说不上个什么来,能不能相亲相爱白头偕老,那只能是他们自己的事情。

  冯紫英带着瑞祥、宝祥回到临清城冯府时,整个冯府顿时沸腾起来了。

  一别两年,冯府已经完全大变样了,府门扩大了不少,两边角门也修得极有气势,府院的围墙向外拓展了许多,还真的把蝎子坑给包容了进来,整个冯府规模起码扩大了几倍。

  冯紫英估计起码应当是和贾府同等规模了,当然人家是在京师城,你这是在临清城,两个概念。

  走在蝎子坑边儿上整个水坑也被淘了一遍,然后一条曲廊直入水中深处把水中水榭连接了起来,蝎子坑自然就不叫蝎子坑了,而改名叫风荷池,种满了荷花。

  当冯紫英在家中见到左良玉时,也被这家伙的变化吓了一大跳。

  已经满了十五岁的左良玉比起两年多前简直像是变了一个模样,良好的饮食和大运动量的锻炼,使得左良玉这两年个子猛地窜起来一大头,已经不比冯紫英矮多少了。

  “大哥!”看见冯紫英,左良玉已经懂得像模像样的抱拳行礼了,居然还有点儿军人气质了。

  黝黑的面膛,依然凶狠剽悍的目光,壮硕的身体,磨出厚茧的手掌,无一不显现出这位左家二郎这两年经历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本身就是军户出身,又有一个打铁的叔叔,这左良玉天生就不喜读书,虽然在冯紫英强行逼迫下硬生生在冯家资助的书院里熬了两年,也不过就是混了个能勉强识得几百字,能看几本书的本事。

  要说做文章,单单看他给给冯紫英这两年写的几封信的水准,就知道这家伙根本就没把多少心思放在读书上。

  “你入军了?”冯紫英其实已经知晓了,叹了一口气。

  其实入军也没关系,但是冯紫英本来希望左良玉是能以考武举的身份入军,这样不但能一步走到军官岗位上,而且提拔速度也更快,但现在看来,这厮根本就没有那份心思,要按照他自己的路子去走。

  见冯紫英凌厉的目光望过来,桀骜骁悍的左良玉终究还是有些憷了,微微侧首避开冯紫英的目光,嗫嚅道:“大哥,我委实不想再读书了,今日识得几个字,明日便要忘掉几个,翻来覆去,弄得头都大了,索性也能认得几个字,咱们卫所中也没几个人能识字,……”

  “你就打算当一辈子大头兵?”冯紫英脸色阴沉沉地道。

  “大哥,莫要小看小弟,若是论武技,便是现在整个百户所里,也没有几个能赢得下小弟了。”一说起自己的武技,左良玉便双目放光,左顾右盼的得意模样,看得冯紫英也是忍俊不禁,毕竟还是一个少年郎。

  冯紫英也交代过段喜贵专门为左良玉和王培安找了书院读书,后来段喜贵也来信说左良玉更喜欢习武,冯紫英也就让段喜贵为其在本地寻找一二武师教授武技。

  山东习武之风本来就盛,只要肯花钱,自然能找到合适的人选,这左良玉现在是一手刀术和大枪都耍得格外利索,倒是那王培安对练武没有多大兴趣,反倒是读书还有些天赋。

  “四郎,你呢?”看见站在一边有些瑟缩的王培安,冯紫英大马金刀地问道。

  “冯大哥,我还是更喜欢读书,我打算今年便要去考秀才,若是不行,再说去投军。”王培安鼓足勇气道。

  冯紫英点点头:“二郎,四郎,我说过,我答应过的事情不会变,无论是你们去读书还是从军,这都是你们自己的选择,我不会干预,但是我会给你们最好的条件,最大的机会!二郎瞒着我从军,我也不怪你,四郎要读书,哪怕你没能考上秀才,还要继续读书,我也一样支持,你要从军也由你,但你须得和你父亲说一说。”

  此时的冯紫英话语里已经多了几分不容置辩的语气,便是桀骜如左良玉也不敢辩驳,只能点头。

  “我听闻辽东战事日益吃紧,日后恐怕要从山东北直抽调卫所精锐组建边军增援辽东,此事你可知晓?”此事冯紫英也是节前才从宋统殷那里知晓。

  宋统殷在五军都督府里混日子,五军都督府相当于只管后勤、兵役和兵员调配,接受兵部的指挥,更像是兵部的一份附属机构,但是在明面上却还是相当光鲜的。

  “啊?!”左良玉不怕反喜,脸上露出一抹惊喜,“尚未得闻。前两年便有传言说要从咱们山东各卫镇抽调精锐,但是也只说在登莱和青州抽调,轮不到我们东昌府这边,……”

  冯紫英摇摇头。

  从兵部和五军都督府传来的消息都表明努奴酋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城之后势力膨胀得很厉害,对其他女真各部甚至蒙古左翼的科尔沁、外喀尔喀诸部都开始生出了野心,这和冯紫英前世中读《明史》的时间线有些不太一样了。

  虽然兵部有萧大亨这种麻木不仁昏聩不堪的兵部尚书,但是从郑崇俭和王应熊的反馈来看,张景秋和柴恪这两位侍郎还是比较得力的。

  张景秋对辽东局势很关注,已经觉察到建州女真势力膨胀带来的巨大威胁,宽甸六堡的放弃给辽东局面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使得辽东失去了一个重要的战略纵深,而建州女真借势将自身影响力向朝鲜渗透,也对原来一直依附于大周的朝鲜产生了相当微妙的影响。

  这些情况都是耿如杞和郑崇俭传递给冯紫英的,这也让冯紫英越发感觉到时间紧迫。

  开年之后的《内参》冯紫英在《军情观察》这一栏目中就要开始重点聚焦于辽东了,宁夏那边谁也不确定什么时候会爆发,但辽东这边的威胁却是与日俱增,而且可以明确的是这种威胁除非彻底击败和打垮建州女真,否则这份威胁只会越来越大,甚至会变成致命威胁。

  “二郎,看来你真的是很想上战场?你可知道女真人那边可不简单,那可是生死厮杀,上阵未必回来得了!”冯紫英忍不住叹了一口气,这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还是这厮天生就是喜欢嗜血厮杀这一口?

  “大哥,从军不打仗还有啥意思?”左良玉满不在乎地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我只知道我左二郎成日里呆在这卫所里是一辈子都别想有什么出息的,有个唐朝的诗人不是写了首诗么?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就像大哥您一样,你就天生该是坐纛儿的,我左二郎就天生就该是去冲锋陷阵的,若是老天爷认定我左二郎该发达,那我左二郎就不该辜负这一回!”

  看见左良玉这般姿态,冯紫英心中也有些动摇,原本想要劝阻制止的心思也淡了,这厮前世历史中就是混不吝的,今世中看样子也没有能改变多少,甚至自己的刻意培养还让他变得更加狂野骁悍,或许这家伙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

  似乎是觉察到了冯紫英的一些心思,左良玉咧嘴一笑:“大哥,莫要担心小弟,咱不说其他的,这耍刀弄枪也好,设伏追袭也好,我左二郎年龄在百户所里最小,但是要论本事么,就可以排在前五,我这两年可真的没白费大哥您花的银子!”

  “好!既如此,我也不劝你了,但你也十五岁了,若是可以不妨先娶一门妻室,为你左家留下香火!”冯紫英断然道。

  这一下子先前还放荡不羁的左良玉脸涨得发紫,却吭哧吭哧说不出话来,显然是没想到冯紫英会这般安排。

  看见这厮的模样,冯紫英也知道这厮心里怕是早就允了,只是不好意思罢了。

第五十章 渔阳鼙鼓动地来(1)

  冯紫英回到京师城时已经是正月十八了。

  这一趟行来半个多月,把他累得够呛。

  他原本以为是赶不及,还专门提前和黄汝良请了假,好在还算是赶了回来。

  这许久没有经常骑着马,这一趟跑下来,两边胯下都有些火辣辣的疼痛,好在很快也就适应了。

  “爷这一趟怕是累坏了吧?”玉钏儿把熬好的建莲红枣汤送上来,递到冯紫英手上,若非冯紫英实在不适应这等奢靡,那玉钏儿就要亲手喂自己了。

  “嗯,许久没有吃过这等苦了,半个月时间,来来回回怕是没有两千里地吧?每日赶路都要两三百里,便是骑马都有些吃不消了。”

  冯紫英斜靠在堂屋的石蓝蟒锻靠枕上,端着红枣汤品着,一尝就知道是金钏儿的手艺,虽然云裳和香菱都跟着金钏儿在学,但是这份火候显然还是金钏儿最能拿捏。

  香菱在有力地替冯紫英按摩着放在木盆里浸泡在热水里的脚,从小腿肚子到足跟再到足心,一丝汗意都从她额际渗出来。

  “那瑞祥和宝祥现在都累得起不来床了,说是全身都疼。”玉钏儿“噗嗤”一笑,“和爷比起来,他们俩还真的比爷还娇气。”

  “他们是没怎么在外边出过远门儿,我好歹也是在外边跑过的。”冯紫英颇为自豪,“起码我读书时候每次回来都是走路,一走就是二三十里地,他们俩几时受过这等苦?”

  “所以说姐姐都在说他们俩比爷更像爷,他们都不敢吭声。”玉钏儿抿着嘴笑起来很好看,她没她姐姐那么白皙丰润,但脸颊上的一对酒窝笑起来却更招人喜欢。

  身体略略瘦了一些,可能也是因为年龄原因,毕竟才十三岁,若是再等两年,也未必就比金钏儿逊色。

  香菱也接上话,“也走这段时间,太太也都有些担心了,说上一次您去山东就出了事儿,弄得家里担心,今次又是……”

  “我娘也是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了,这要每次去都能遇上民乱,恐怕这山东布政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几个衙门里都该换人了。”冯紫英笑了笑,“不过这冬日里出门委实不好受,这骑马每天这脸都给冻得木了,手脚也是,一下马手脚僵硬,弄不好就是一个大马趴,跌得你鼻青脸肿。”

  冯紫英这一趟出去还是吃了不少苦。

  时间太紧了,几乎就是全程骑马,而且都是马不停蹄,从京师城到济南府,然后又到东昌府,再到临清城。

  除了在济南稍微耽搁了几天,东昌府和临清城都是只逗留了一两天,然后就赶紧回京了。

  “家里没啥事儿吧?”看见金钏儿和云裳也进来了,冯紫英这才坐好,听凭着香菱替自己擦脚,把喝完的建莲红枣汤碗递给玉钏儿,接过云裳递过来的热毛巾,擦拭了一把脸,问道。

  “家里都安好,姨太太前几日里有些不舒服,喝了木樨清露之后好多了。”金钏儿现在已经隐隐有了首席丫鬟的架势,云裳和香菱都是心甘情愿的拱手让出了这一“宝座”。

  “唔,只可惜这个春假我却是没半点得到闲,再等两日却又要去读史修书了。”冯紫英不无遗憾。

  原本还琢磨着今年能是最安逸的一年,再无读书考试压力,安享清闲,身边又有着几个俏婢媚人,简直就是神仙生活了,没想到却出了这么一桩事儿来。

  “爷,那边事情处理好了么?薛家二爷过去了,那他们一家人怎么办?”香菱还是很顾惜薛家的,眼见得薛家两房的顶梁男人都故去,肯定也会对薛家有很大影响。

  “他们扶灵回金陵了,守孝三年,再做道理。”冯紫英也叹息了一声,“那蝌哥儿倒是一个懂事的,三年后若是能来京里,我倒是想替他找一门好营生。”

  “那薛二姑娘呢?”香菱憨笑道:“我听宝姑娘说,薛二姑娘也是个精明剔透的人儿,自小就跟着薛二爷走南闯北,见了不少世面呢。”

  “嗯,在同龄人里边算是翘楚了,生得倒是粉妆玉琢的。”冯紫英回想起见到薛宝琴时,那双探究怀疑的目光倒真的是担心自己要把他们薛家产业给吞并了。

  “比宝姑娘还要俊俏?”香菱意似不信,自家姑娘的容颜姿色她是极有信心,整个贾府里边便是最姣美的二姑娘也要逊色一分。

  “傻丫头,那才十二岁的小丫头,哪里谈得上什么俊俏不俊俏?你这小脑瓜里成日里想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