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 第1172章

作者:瑞根

  自己还在想宗室的生存问题,九哥就已经在想着如何利用宗室身份来为新朝造势,最大限度地利用和榨取宗室身份的价值了。

  的确如忠顺王所想的那样,再打这个主意的当然不止是他了,无数聪明人都已经想到了这一点上,甚至比冯紫英这些当事人想得更长远更周到。

  比如商人们。

  比如倪二。

  王绍全是第一时间就坐镇京中。

  他的消息比任何人都灵通。

  松江帮的集体投靠,让王绍全立即就感觉到了压力。

  松江商人照理说在江南商人群体中不算出色,排在洞庭商人、龙游商人、扬州盐商、安福商人之后,但是松江商人崛起速度很快。

  尤其是棉纺织产业的蒸蒸日上,使得松江棉纺业已经成为全国龙头,再加上松江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造船业和航运业在松江也迅速勃兴,已经隐隐有了和扬州、苏州、金陵、宁波这些昔日松江还无法望其项背的城市竞争的实力。

  更为关键的事松江文风很盛,所以小小的松江竟然出了几个重臣,陆彦章、董其昌、张鼐,再加上虽然是河南人但是却算是半个松江人的袁可立,他们的集体效忠,一下子就改变了局面。

  这份功劳,新皇肯定会记在心中。

  那山陕商人又该如何应对?

  武人的支持,士人们的软弱,毫无抵抗之力,这让商人们想要在这一波大戏中表现都没能有多少出彩,尤其是山陕商人。

  王绍全明白居安思危的道理,若是任由江南商人们在新朝中争夺位置,压缩的就是山陕商人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他必须要做出反应。

  献祥瑞自然就是一个最便捷最有效的方式。

  不过王绍全知道这远远不够,自己能想到的,肯定也有人会想到,他得有更新奇的东西拿出来。

  祥瑞圣兽?预示新朝将会给百姓带来一个截然不同的新世界?

  也许这一点上可以做做文章,这可比什么井中浮水,天有繁星,这类自我找寻的路数强太多了。

  这就是要山陕商人展现实力的时候到了,得让其他人好好看看。

第八百三十七章 渠成,运筹帷幄

  祥瑞叠现。

  三天内,白虎(白化东北虎)、白熊(苦兀即库页岛上的北极熊)、凤凰(红腹锦鸡)、麒麟(长颈鹿)纷纷呈现在京师城街头,让京师百姓无不震惊喜悦,欢呼盛世即将到来。

  冯紫英都没想到,这瑞兽的出现与《今日新闻》的舆论配合,再加上张氏一族前朝宗室数百人在午门外欢呼新旧更替,天命所归,竟然有如此的声势和效果,弄得整个京师城乃至京畿地区都沸腾起来了。

  当然对冯紫英来说,他更看重来自各地方官员们的上表。

  并没有什么太惊人的意外,南北各省三司乃至各府州的上表都如雪片一样向京中飞来,连带着各地的报纸也同样在欢庆新朝已立。

  国号华,年号大观。

  本来这大观也是有人用过的年号,但是对冯紫英来说,大观二字情结太深,也就顾不得那么多了,他希望这个大观年号最好能有用上三五十年,最不济也要像前朝的元熙年号一样,一用就是四十二年。

  选什么国号也是煞费苦心,齐,晋,都列入了选项,但是都因为前朝就有,且不那么吉祥,所以被否了。

  齐是因为冯紫英原籍山东,齐鲁作为山东指代可用,而晋则是因为冯氏一族发迹于晋北大同,所以用晋亦可,但是考虑到黄巢的大齐和司马氏的东西晋,似乎都有点儿像短命王朝,所以最终还是冯紫英拿定主意选了华为国号。

  盖因汉人其实就是华夏渊源而来,而在古语中,华即是夏,相互通用,但正史中只有大夏王朝,尚无大华王朝,那么他这个穿越者也就僭越放肆一回了,顺带也将整个中华民族涵盖进来。

  华朝初立,自然是要大肆庆典一番的。

  那么在小暑和大暑期间,举办庆典灯会就成了一个最好的娱乐民间的方式。

  但这一切都需要一个新的内阁和八部都察院来承担。

  当后续几天里各地上上表和祥瑞交相辉映时,冯紫英已经意识到了新朝的成立就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故事了。

  一些士人原本还在那里纠结顽抗,但是等到舆论起来,祥瑞并现,各地纷纷拥戴,商人们更是在各地都纷纷造势以庆贺新朝,这些人也都不傻,立即就意识到大势已去,除了极少数人外,绝大部分都通过各种渠道向朝中表达了意愿。

  新朝的立朝大典在六月初一正式举行,届时普天同庆,大赦天下。

  再三斟酌之后,冯紫英最终仍然选择了崔景荣作为首辅。

  一来,崔景荣是北地士人首领,而且性格中正平和,善于团结各方,二来崔景荣年龄也不小了,一届首辅之后,也差不多就该交棒了,届时像练国事就可以考虑接班。

  按照冯紫英的设想,练国事最迟在大观八年就要接班,如果崔景荣干得顺畅,身体也还行,那么可以考虑在多干两年带一带,第二届内阁可以考虑让练国事接任次辅,算是一个学习锻炼和适应。

  次辅选择的是柴恪。

  一来柴恪素来和冯紫英关系密切,二来湖广士人也是较为团结且主动向自己输诚的士人群体,同时柴恪也较为识大体顾大局。

  比起北地士人的对立分裂和江南士人的一盘散沙,湖广士人反而更为齐心聚力。

  群辅,也就是其他阁臣,选择了徐光启、练国事。

  实际上相当于增补了一名,也就是练国事入阁。

  四个阁臣其实是不适合的,按照冯紫英的预定也应该是五人,但考虑到未来枢密院的设立,将会由武人担任枢密院的枢密使,而枢密使则要入内阁担任阁臣,同样也要受首辅制约,所以预留了一个名额。

  这也是冯紫英与崔景荣、柴恪、徐光启、练国事以及自己老爹几番商议下来得出的一个妥协性方案。

  既要稳定武人的情绪,给他们一个说法保证,这也算是自己的基本盘,又要平衡文臣们那边的态度,怎样制约武人,那么就两边都需要做出让步。

  安排一名武人入内阁,对武人来说已然是一个天大的恩赐了,这在之前已经是想都没想过的好事了。

  当然有一点武人们可能有所忽略,那就是武人担任枢密使,入内阁成为群辅,却仍然要服从内阁的统一调度,这相当于因为武人安上了一个笼头。

  但不管怎么说,在武人们看来,这已经是一个他们争取来的巨大进展了,可喜可贺。

  至于说谁来大人枢密使,这冯紫英还在考虑当中。

  尤世功和曹文诏,以及毛文龙和刘东旸都在候选人之列。

  相较之下,毛文龙和刘东旸竞争力弱了一点,毛文龙刚当上辽东总兵不久,哪怕是在军中的威信都还不足,而刘东旸虽然能打仗,但是他的宁夏反叛经历让文臣们极为抵触,所以哪怕冯紫英不太在意这一点,但是也算是一个短板了。

  尤世功和曹文诏两个人就真的是势均力敌了。

  一个是冯唐在榆林时一手举荐起来的,一个则是冯唐从大同带出来的,论资历,论战功,论威望,二人都不相上下,正因为如此,才让冯紫英都觉得头疼。

  好在摆在面前还有一个选择,那就是谁当枢密使,那么另外一个人就能成为对蒙古一战的大军统帅。

  这同样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位置,甚至能够名垂青史,比起当枢密使来,可谓不遑多让,要知道只要对蒙古一战功成,这主帅回来,迟早也是要安排一任枢密使位置的,无外乎这大华朝第一任枢密使这个称谓显得有些唯一性罢了,毕竟是首任。

  在这两个位置的选择上,估计尤世功和曹文诏其实都更倾向于选择当征伐蒙古大军的统帅,对武人来说,打仗才是最具诱惑力的,而为官反而没那么有吸引力。

  只不过枢密使这个位置基本上是代表着武人的巅峰,也需要为军队争取利益,这一个位置也不容许文人插手。

  都察院左都御史选择了杨涟,也算是众望所归。

  杨涟性子刚直,就算是韩爌也压不住,而他能与柴恪等人达成一致,主动输诚新朝,在冯紫英看来已经是极为难得了,那么自己肯定也要有所回报了。

  右都御史则让原大理寺卿曹于汴出任,这也是一个最早输诚的北地文人,而且和韩爌、孙居相他们关系不睦,这也是冯紫英让其担任右都御史的一个主因。

  吏部尚书由王永光来出任。

  这也是一个妥协。

  王永光算是北地士人中较为中立的角色,不过其对考成法的接受度比较高,认为地方上的政绩考评早就应该改革,如何量定地方官员的业绩,应该有一个较为合理的方略大纲出来,在这一点上和考成法的初衷一致。

  户部尚书则选了毕自严。

  这也震动了整个朝野。

  从商部右侍郎直升户部尚书,这样一个巨大的夸升让很多人都难以理解,就算是毕自严是皇上的山东乡人,但这是户部尚书之位,非绝对心腹不能担当,单纯一个乡人是解释不了的。

  当然后来也有各种传言出来,比如毕自严在北地士人分裂的时候,力挺冯紫英,而且率先表明态度,因此赢得了皇帝陛下的认可云云,但其实是冯紫英印象中前世历史中毕自严就是明末有数的财计专家,崇祯初年全靠他的财计,才能让崇祯帝继位那几年勉力维系下来。

  现在新朝的财政肯定比前世明末不可同日而语,但是面临要对蒙古一战,也需要一个精于财计的人物来统筹安排,所以冯紫英才力排众议将毕自严擢拔为户部尚书。

  礼部尚书冯紫英选了张鼐。

  也就是那个在陕西担任过左布政使接冯紫英班,后来又回京担任礼部左侍郎的松江士人。

  松江士人在这一次的新朝初立中出了大力气,态度也格外坚决,加之松江未来会日益成为南北经济发展的中枢,所以给所有士人一个鼓励,或者说一个示范效应很有必要。

  加之张鼐此人相对务实,虽然是老牌士人,但是对格物财计这些“旁门左道”没那么排斥,甚至和徐光启、李之藻这些人都有交情,所以让其担任礼部尚书,也算是人尽其用。

  兵部尚书仍然是孙承宗,没有变化,但袁可立取代熊廷弼出任左侍郎。

  既然不愿意为新朝出力,冯紫英也没有惯着熊廷弼,那就回家好生休养,好好想一想,想明白了,再来说做官的事情。

  刑部尚书由左光斗出任。

  左光斗性格刚直,嫉恶如仇,不过在这一次新朝成立过程中,他也表现出了较为理性的一面,有保留地表示了支持态度。

  能做到这一点已经很不容易了,以他的士人气节,这也算是一个妥协了。

  工部尚书李之藻,这也没什么悬念,哪怕李之藻信西教,但是一来态度鲜明支持新朝,二来此人的确在格物上颇有造诣,而且大力支持向西夷学习格物技术,并组织翻译西夷这一类的书籍。

  商部尚书由贾化出任,这也算是这个在关键时刻总算是站对了阵营的家伙一个奖励。

  农部尚书由潘汝桢出任,这也是对自己嫡系的一个奖赏。

  傅试出任顺天府尹,这也没有悬念。

第八百三十八章 千红万艳何所逐

  从冯紫英那一夜被武人们“挟持”离开府里之后,就再也没有回过冯府。

  冯家的女人们也都没有能见到冯紫英一面,这后续这么多天里,她们通过各种渠道,比如报纸《今日新闻》,比如冯佑和瑞祥宝祥,比如尤三姐,都能得到丈夫的消息,但是都只能是道听途说。

  她们也知道现在是最关键的时刻,相公不能分心,从对武人们的安排,到新朝内阁和八部都察院人员的选拔,从新朝大政方针的筹划,到各种具体措施的布置,在这个微妙而又充满不确定因素的时候,任何些许差池都能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所以她们都很知趣地保持着安静,甚至连大门都不出,静静地等待着一切的尘埃落定。

  接下来这一段时间里,京师城里风雨无限,波澜万顷,各种让人或兴奋,或狂喜,或惧怕,或担心的消息接连不断,如那祥瑞连连,那呼声不绝,如那博弈不断,如那交易让人眼花缭乱,这一切都扰动着冯府里所有人的心。

  当冯紫英从冯府走出去时,整个冯府女人们的心就被扰乱了。

  当从奉天殿里传来的消息被确证之后,这种冲击对于女人们来说,就太大了,尤其是尤三姐被招去作为贴身护卫夜宿奉天殿之后,几乎就没有时间再回来一趟,偶尔回来一下,也是白日里打一头,匆匆说几句话就走,更增添了几分紧张的气息。

  接下来几日的形势变化就不言而喻了,新朝当立,国号年号都出来了,国号也就罢了,而年号则直接用了大观,更是让府里的女人们心如鹿撞,充满憧憬。

  沈宜修站在窗前,看着窗外盛放的荷花,目光幽幽,一旁的晴雯也小心地把桐娘牵了出去,才悄悄进来。

  先前桐娘一直在闹着要爹爹,惹恼了沈宜修,很难得地发了脾气,训斥了女儿,让桐娘也是眼泪汪汪,不知道怎么就触怒了娘亲大人,委屈得抽泣不已,还是晴雯赶紧把桐娘劝着,哄了出去。

  “姐姐何必如此,桐娘也是想念相公了,才会如此,相公这一进宫都许多日了,却一直没有只言片语回来,也委实让人担心,……”

  已经生了孩子的晴雯抬了妾,也就有资格喊沈宜修一声姐姐了,本来关系很好,现在自然更加密切。

  晴雯瞅了一眼沈宜修冷意盈面的姣靥,也大略猜测到为什么沈宜修心情不好的缘故。

  只是这等事情已经发生了,或者说已经走到了这一步,却不是哪一个人能够左右,甚至不是哪一个人能够退让能决定的。

  这牵扯到天大的干系,就算是她这种没什么见识的人也知道里边轻重。

  前两日里,素来不怎么登门的沈老爷来了,和大娘子单独见面说了许久的话,从那以后大娘子就有些恹恹的,情绪一直不好。

  谈话内容虽然大娘子一直没怎么说,但是晴雯也隐约听得了大娘子叹息时候透露了一二,无外乎就是这三房关系日后该如何处的意思,这进了宫,兴许就是真的要龃龉不断了如何如何。

  王子腾也专门登了门,和二房薛宝钗见了面,说了话,这是晴雯从玉钏儿那里得知的,也不知道玉钏儿又是从哪里打探到的。

  王子腾这个时候登门去见薛宝钗,虽说他们是舅舅和外甥女的关系,但以往却没有这么正式往来过,更多的还是通过薛姨妈,但这一次却不一样,甚至连晴雯都能感觉到里边隐藏着的深意。

  按照兼祧的说法,三房都是嫡传。

  沈宜修最先入冯府,但可惜所生头胎是女儿,迎春和岫烟虽然生了儿子,却是庶出,反倒是宝钗最先生下嫡子,若是要从嫡长子的角度来说,宝钗所生的宏郎才是嫡长子。

  原来都没有觉得什么,觉得三房各是各的子嗣,都是嫡子,沈宜修所生子是长房嫡子,宝钗所生子为二房嫡子,黛玉所生子为三房嫡子,各得其所,可现在冯紫英却走上了称帝的道路,而且还成功了,这一下子就给后宅带来的难题,而且这道难题还是无解的难题。

  这涉及到三女的身份,谁将为皇后?

  照理说沈宜修是长房,而且最先入冯家,她是理所当然为后,但冯紫英之父冯唐本来就是三房,兼祧长房二房,那么现在冯紫英为帝了,他的帝位是传长房二房还是三房,从冯唐的角度,肯定更倾向于三房,那么这林黛玉就该为后。

  如果说冯紫英想要避免引发纷争,不立皇后,如元熙帝和永隆帝后期一样,大不了设皇贵妃,一律平等,但这里边一样会带来另外一个问题,那谁日后为太子?

  按照嫡长子的继承制度,那这太子之位就该是薛宝钗之子,这对于沈宜修和林黛玉之子来说,公平么?

  沈林两边会认可,她们的利益攸关者会答应么?

  冯府里的女人们都不傻,在冯紫英身份发生变化时,所有人都下意识地就要往这日后更长远的事情想,当冯紫英帝位随着这几日舆论、士人和地方上的拥戴而日益稳固时,这些问题就越发成为整个冯宅里的焦点问题了。

  所有人都能想得到这些问题,除了还懵懂无知的孩童们,但却没有人敢提起这个问题,弄不好就是挑拨离间,扰乱后宫,当乱棍打死。

  沈宜修很不喜欢这种氛围,但是却又无力改变。

  连素来不屑于和冯家这边多联系的老爹以及弟弟都对这个情况格外关注,也足以说明这件事情的影响巨大和敏感性。

  有些时候不是你不愿见到这种场面就能避免的,你身边还有这么多人,以及你也不得不为自己的子女考虑,那沈宜修自己内心的想法来说,如果能够有一个公平的解决方案,她最赞同。

  她既不希望因为这种事情而闹得怨冤不解,也不愿意谁在里边利用什么手段来谋取什么,当然,她也一样不愿意因为这桩事儿而委屈自己,可要做到这里里外外都“公平”,谈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