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 第1119章

作者:瑞根

  “我睡了几日了?”努尔哈赤撑起身体,亲随赶紧将他扶着坐起来靠在软枕上,“大汗,您都睡了二日了,这二日里大贝勒和何和礼大人他们都轮流在您身边守候着,只是今日大周使者来了,兹事体大,所以他们才都去了。”

  努尔哈赤呆呆地看着帐门,一道门帘,宛如两个世界,就把自己和主宰一切的原来分隔开来,自己就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就在努尔哈赤怔怔出神的时候,褚英、何和礼等人也正在接待着大周的使者。

  大周的使者是祖大寿。

  祖家几兄弟祖大弼、祖大乐留在了辽东,祖大弼为参将,祖大乐跟随刘东旸为游击,祖大寿、祖大成则去了蓟镇,祖大寿升为了分守副总兵,祖大成为游击,此番祖大寿跟随尤世禄出征,总算是一雪前耻。

  由于祖大寿在辽东这边颇有盛名,而且与建州这边情况十分熟悉,冯紫英也专门和尤世禄交代了一番,必要时候可以让祖大寿出面去和建州交涉。

  祖大寿前世中的表现种种,冯紫英并不太在意,宁锦大捷之前祖大寿的表现可圈可点,至于后来的种种,那也是形势变化所迫,现在这等情况下了,难道祖大寿还真的对努尔哈赤一族人有什么特别的恩情不成?

  也是原来关系密切的,现在也需要用表现来证明自己。

  所以祖大寿奉命出使建州女真这边了。

  褚英和何和礼他们也没想到会是祖大寿来出使建州。

  双方打交道次数太多了,从祖大寿老爹祖承训开始就有接触,每年逢年过节,只要不遇上战争,都还得要来往礼物走一遭,但打起仗来那也是各为其主。

  这个时候的祖大寿原本还没有改名,但是冯紫英来了之后却觉得祖大寿原来的名字祖天寿听得别扭,便替他改名,祖大寿也是欣喜若狂,自然是忠心连表,能得总督大人,正经八百翰林院修撰出身的文臣亲自为自己改名,那是何等荣耀。

  “大贝勒,诸位大人,别的说再多也是虚的,我们蓟镇三万大军就在五里地外,另外登莱镇和东江镇的大军也只有十五里,之所以没有再向这边进发,想必也知道这是总督大人一番态度,若真的要打,我承认,困兽犹斗,狗急跳墙,我们会付出一些代价,大不了我这三万人折一半在这里吧,但你们建州女真一族呢?只怕就真的亡族灭种了,或者你们真的希望这种情况发生?”

  祖大寿坐在椅中十分阔气,侃侃而谈。

  “可是大周这边总得要给我们建州女真一个明确说法啊,我们建州军还有两万多精锐,都是身经百战的勇士,另外我们在各地也还有十来万族人,如果加上东海和海西女真,我们女真人也有三十万,大周要设辽东省,对我们这些女真人,总该有一个安排吧?”

  何和礼接上了话头。

  “何和礼大人,你说的这三十万女真族人,如果除开你们这两万多建州军外,其他其实都不是问题了,在安乐州,在铁岭和沈阳,在赫图阿拉和宽甸六堡,那些没来得及走的建州女真族人,其实都一样按照原来的生活方式在生活,有什么影响呢?汉人都要纳皇粮国税,女真人当然也不例外,至于说海西女真和东海女真,何和礼大人,那就用不着你操心了,朝廷自然有安排。”

  祖大寿也没有客气,直接顶了回去:“至于你说的这两万多精锐勇士,总督大人的态度也很明确,真的有心为朝廷效力的,朝廷当然欢迎,朝廷设立辽东省之后,要把整个原来前明奴儿干都司辖地都恢复起来,可能你们也知晓了,随着铁轨和驿道普及,辽东的管治不会再像原来的军镇模式,奴儿干都司地盘管辖甚广,可能还需要向东向北拓展,包括原来东海女真的瓦尔喀部、虎尔哈部以及窝集部的地盘都要纳入进来,甚至还要包括苦兀,率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朝廷已经决定要把这些区域纳入进来,所有这片土地上的子民都是大周子民,包括所有的女真人,……”

  祖大寿随手展开一副手绘的舆图,手指在上边画了一个圈,“大贝勒,诸位大人,你们可以看看,这就是现在的辽东,你们建州女真在这一块,东海女真在这一块,海西女真在这一片,再往东,这里是科尔沁,北面是外喀尔喀人,这里是苦兀,……”

  褚英等人还从未见过如此详实的地图,实际上这也不是什么高等级比例地图,而是一个大略的。

  但即便如此,上边绘制的山河平原森林也相当精细了,尤其是将大海和漠北这边蒙古高原一下子勾勒了出来,顿时让建州女真这帮人明白了他们所处的区域是多么渺小的一块,也是告诫他们莫要痴心妄想某些事情。

  不过何和礼他们却不做如此想。

  相反他们觉得大周管理这么大一块地盘,周围还有那么多敌人,而且汉人内部素来喜欢内斗不和,万一大周内乱,谁能说建州女真就没有机会?

  这反而让他们内心充满了期盼。

  但祖大寿提出的要把两万多精锐士卒都变成大周士卒却让他们骤然紧张起来,褚英和何和礼都不愿意接受。

  “祖大人,按照你说的,我们这两万建州勇女真士都要成为周军?”若是这样的话,那就很难接受了。

  “倒也不一定,按照总督大人意思是,先行解除武装,都算是你们族人嘛,他们愿意干啥就干啥,愿意去沈阳和安乐州就去,愿意回赫图阿拉或者宽甸六堡那边,也都可以,大周募兵都是有规矩的,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来的。”

  祖大寿心中冷笑,总督大人早就知晓这帮建州女真的心思,若真的要强行将这两万多人纳入周军体系,一来本身这种成建制的建州军就不好管带,也不符合周军的要求,二来肯定要激起这帮家伙的反对,所以温水煮青蛙,先解散,等到这帮早已经无法适应原来游牧渔猎生活的建州士卒发现回不去原来生活,而周军却还在招募向北向东开拓戍边的士卒时,自然就会蜂拥而至了,那时候再来打散并辅之以总督大人所说国家认同感,淡化那部族印象,就要简单得多了。

  都是大周子民,那就得按照大周规矩来,所以什么女真人也好,蒙古人也好,都是大周人。

  听得祖大寿这么一说,一干人心中才踏实下来,接下来的就要好谈许多了。

第七百零四章 枭雄卒,四海一

  对于从前线传回来的消息,都能在第一时间传递回沈阳,冯紫英也就放手交给尤世禄和刘东旸等人去处置。

  交待了大的原则和底线,其实后续的细节交给这些人来应对还更合适一些。

  不要小看这些武人的智慧,他们长期和女真、蒙古这些游牧部族打交道,很清楚这些人内心所想,在具体谈判上更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取得的效果也许更好。

  辽东这边的事务他也大体规划得差不多了,商人们的积极性很高,但是这却不能取代官府的作用,如果真的要设立辽东省,以及后续的向北向东拓展推进,里边还有相当繁杂的工作,需要大量的地方官员,而且还得要各方面素质基本合格的官员。

  考成法的建议冯紫英已经向齐永泰上交了第三稿了。

  坐镇后方指挥战事闲暇之余,冯紫英除了对辽东的未来规划外,其他心思就在这考成法的建议上。

  齐永泰在和他信中交流最多也就是这个考成法。

  基本上保持着一月一封的相互来信,一个点子一个细节都探讨得相当精细。

  冯紫英感觉齐永泰到后期对这个考成法的重视程度尤甚于辽东战事,或许是因为辽东战事有其他阁老和兵部专门过问,所以他更看重这个可能会对整个朝廷中枢与地方官府就地方上具体事务操作形成一个相对标准的范本十分感兴趣。

  作为一个首辅,齐永泰关注的不仅仅是军务,辽东之战固然重要,但是如果和冯紫英探讨的考成法能够确立起来并推广开来,对于整个大周政治体制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按照冯紫英所建议的,如果要尽可能减轻阻力,选择一两个地方进行试点是最稳妥的,等到试点成功,总结出来足够的经验,再来在一点范围内进行推广尝试,最后再普及到大周全境最为合适。

  不过冯紫英担心的是像考成法这样宏大的一个制度改革要推行开来的话,不但前期要做充分的铺垫准备,也还需要一定时间的酝酿,但齐永泰的任期已经过去两年了,虽然在内阁首辅任期上并没有特殊要求,但是冯紫英担心的是齐永泰的身体能否支撑得起他干上五年十年。

  齐永泰已经六十好几了,如果身体不错,也就是这一任能干满五年,再长,冯紫英不敢奢望。

  这种情形下冯紫英也不得考虑更多一些。

  失去了齐永泰的支持,冯紫英很清楚自己在辽东就会相当尴尬,一个蓟辽总督的身份或许可以让自己在辽东当个人王,但是在京师,在朝廷中枢的影响力就会锐减,无论是顾秉谦还是别的谁来当首辅,自己都很难再有现在这样的威势。

  阁臣里边官应震虽然也算是自己的座师,但他是湖广士人,肯定更倾向于如贺逢圣这样的湖广子弟。

  而黄汝良虽然和自己关系也不错,但还远谈不上推心置腹。

  李三才、汤宾尹之流就更不必说了,肯定不会支持自己。

  所以冯紫英很清楚,一旦齐永泰致仕或者因为其他原因从首辅位置上退下来,自己就必须要入阁,哪怕是到尚书位置上,都是一种失败。

  走到那一步,自己可能就会被在尚书位置上压上十年甚至二十年都未必能入得了阁,因为年龄上的原因,在失去了齐永泰这样强力靠山的支持,其他人有无数理由来阻击自己入阁。

  正因为如此,冯紫英一直很关心朝局变化和齐永泰的情况,现在解决建州女真在即,就算是朝里有人不愿意自己马上回去,会找诸如现在辽东局面尚未稳定,依然需要自己坐镇为由阻拦自己,但是又能阻拦自己多久呢?

  半年,还是一年?

  自己终归要回去,但这个时间就必须要抢在齐永泰致仕之前,冯紫英在信中也感觉到齐永泰的压力和身体不太好的一些迹象,这也让他有些着急。

  只是有些事情是欲速则不达,齐师肯定是了解理解自己的,也应该有他自己的安排,但就怕有些意外非人力可及,一旦出现变故,自己在辽东鞭长莫及。

  正沉思间,就听得门外脚步声传来。

  冯紫英把总督府临时搬到了沈阳。

  辽阳那边虽然是辽东镇总兵府所在地,但是冯紫英却清楚沈阳迟早会变成辽东的中心,所以总督府提前搬到沈阳也是应有之意。

  家眷暂时都还没有过来,只有布喜娅玛拉和哲哲是跟着跑,没个忌讳。

  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年初,京师城中的家眷们就陆陆续续都来到了辽东,无一缺漏,这让冯紫英都啼笑皆非。

  像黛玉这种身体不太好的,冯紫英本来是不太主张来辽东的,但是沈宜修和宝钗都过来了,黛玉哪里能坐得住,三位主母都来了,其他人哪个又还能在京师城里呆着?

  所以便陆陆续续地都来了,弄得辽阳城里总督府后院规模也一扩再扩。

  不过家眷来了冯紫英也没有太多心思放在这千红万艳的身上,没彻底决绝建州女真之前,他也一样心神不宁。

  “紫英,听说努尔哈赤他们终于被围住了?还没到阿儿干山?”进来的是布喜娅玛拉,语气中带着几分喜意,满脸期盼:“什么时候的事情,能活捉到努尔哈赤么?”

  哲哲现在和布喜娅玛拉也是形影不离,迅速成长成为布喜娅玛拉身边最可靠得力的助手。

  “嗯,差不多吧,不过不管在哪里,建州女真一族算是走到了尽头了,现在正在招降他们,谈得还算顺利,也免得一场刀兵,我也不愿意多造杀戮,若是能和平解决,我也乐见其成。”

  冯紫英的话没能让布喜娅玛拉放心:“紫英,努尔哈赤枭獍之辈,若是不能拿住他,最好是能斩杀,日后必生祸患,……”

  冯紫英似笑非笑地看了对方一眼,“布喜娅玛拉,恐怕你要失望了,……”

  布喜娅玛拉吃了一惊,看着冯紫英,“难道他逃脱了?”

  “不是,而是他病入膏肓,恐怕未必活得了几日了。”冯紫英从尤世禄那里得了消息,努尔哈赤已经多日未曾下床,其间也昏迷多次了,所以现在女真内部是褚英和何和礼费英东等人在做主。

  “真的?莫不是建州那边有意欺瞒?”布喜娅玛拉意似不信。

  冯紫英笑了,这倒也有可能,但是冯紫英却不在意。

  只要这两万多建州士卒放下武器,被大周军遣散然后再想办法招募进来,三五年后,谁还记得什么建州女真还是东海女真?只要彻底打断其组织架构,单个的建州女真人,无论是三五十人还是三五百人,都意义不大。

  一个失去了部属人口的努尔哈赤,犹如无牙老虎,又能济得了什么事儿,何况努尔哈赤都五十好几了,就算患病是有意遮瞒,又能蹦跶得了多久?

  “自然能印证得了,这俩个万多建州士卒却是要老老实实地回来,接受监管,然后再慢慢遣散,……”冯紫英漫不经心地道:“放心吧,总要眼见为实。”

  就在冯紫英和布喜娅玛拉探讨着努尔哈赤生死真伪时,远在数百里之外的建州大帐中努尔哈赤终于又从昏睡中醒了过来。

  昏黄的油灯忽明忽灭,从门缝间偶尔钻进来些许冷风让帐内死寂的气息多了几分活泛。

  嘴里的腥气越发浓烈,也不知道是肺腑里还是嗓子里冒出来的血沫,努尔哈赤仰起头看着帐顶,半晌才悠悠道:“阿巴亥呢?去把阿巴亥和阿济格、多尔衮、多铎叫来,……”

  亲随迟疑了一下,努尔哈赤此时思路却是格外敏锐,“怎么了,阿巴亥去了哪里?”

  亲随嗫嚅半晌,“大贝勒……”

  努尔哈赤立即明白过来,之前自己就曾经和阿巴亥无意间提及过自己百年之后谁可依赖,自己随口说了代善可信,后来他就发现阿巴亥和代善关系密切了许多,心中虽然不喜,但是因为紧接着就是这场战争,所以也就没有心思去过问这些事儿了,但没想到代善被俘,自己还在病中,现在阿巴亥却又和褚英……

  一口逆血涌上来,努尔哈赤强压着内心涌荡的情绪,喘着粗气。

  一时间四十年来一幕幕不断从脑海中掠过,十三副甲起兵时的雄心壮志,跟随在李成梁面前的卑躬屈膝,随后剿灭海西女真时的意气风发,最后是策反李永芳之后的志得意满,最后是在赫图阿拉的登基称汗,安乐州和沈阳的攻占,所有这一切突然间是变得如此清晰而宛如昨日发生,让他一时间热泪盈眶。

  “天命所归,天命所归,我乃天命所归,……”

  努尔哈赤强提着一口气,想要从床上下来,走出大帐去看一看那一切最美好的所有,只感觉到眼前一黑,一只手撑住枕头,却再也坐不起来,身子也慢慢软了下去,“天命所归,是我爱新觉罗,……”

  “大汗!大汗!……”

第七百零五章 游目四顾,指向

  “真的死了?查验过了?”饶是冯紫英早已经有一些心理准备,任凭他也算是经历了无数风风雨雨,但是当听到努尔哈赤病亡的消息时,他还是忍不住松了一口气,精神也是一振。

  “祖将军当时就去查验过了,的确是死了,嘴角还有淤血,应该是病殁。”信使也知道此事非同小可,所以来之前就已经专门做了功课,一切问题都要考虑进来,“后来尤大人又带了几个认识努尔哈赤的原辽东军将以悼念的名义去查看,绝对无误。”

  努尔哈赤这么多年来给大周朝廷带来的压力实在太大,而这个消息也要迅速报告朝廷,所以不能有半点差池,要确保无误。

  “而且褚英、阿拜、汤古代以及努尔哈赤的大妃阿巴亥和费英东、何和礼等人都已经服孝,这等事情也无人能做得出来,……”

  冯紫英点点头。

  事实上努尔哈赤的病亡只是一个标志而已,对朝廷来说意义重大,但是在冯紫英看来,他死不死意义不大。

  只要把这两万多建州女真精锐士卒分拆打散,在直接混编入周军中,要不了两年,就能抹去他们头脑中所有对女真的印记,接受周军士卒的新身份。

  褚英、何和礼等人存着什么心思他心知肚明,他只能说这些人太幼稚,在大周强大的综合国力和文化渗透同化力之下,建州女真这等刚从游牧部落走出来的角色,哪里可能有什么机会,自己这么做也就是以防万一,也算是对朝廷有个交代罢了。

  “那收编建州女真那边的事情有没有什么影响?”

  “祖将军和尤大人都说当无大碍,实际上可能尤大人和祖将军更希望建州女真一战,……”信使忍不住多说了一句。

  冯紫英哈哈大笑起来,摆了摆手,也不多言,示意对方可以下去了。

  吴耀青在一旁,等着信使下去之后才忍不住道:“大人,算是大功告成了吧?”

  “若是尤世禄和祖大寿他们敢联起手来欺瞒于我,那我也就认了。”冯紫英开着玩笑,“给朝廷报捷吧,用不着写什么其他的,就说努尔哈赤穷途末路,气急病亡,褚英等人率众投降,策穆特黑和萨甲喇率东海女真归顺,金台吉和布扬古率海西女真归顺,辽东平。”

  辽东是真的平了,虽然东海女真窝集部的消息还没有传来,但冯紫英也不在意了。

  瓦尔喀部和虎尔哈部都归顺了,窝集部还能怎么样?难道还要兴兵为努尔哈赤报仇不成?

  捷报可以报回朝廷了,而从这一刻开始,自己的归途也要开始进入倒计时了。

  左拥右抱。

  布喜娅玛拉和哲哲都能感受到身畔男人今日的异样。

  “努尔哈赤死了,建州女真降了,策穆特黑和萨甲剌也都递交了归顺的降表,……”许久,冯紫英摩挲着哲哲乌黑厚重的发髻,另一只手却还在布喜娅玛拉光滑圆润的肩头逡巡,“辽东平了。”

  布喜娅玛拉和哲哲心中都是一颤。

  布喜娅玛拉竭力平复自己的心境,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话语来回应。

  难怪今日这个男人在哲哲身上肆虐许久,还在自己身上雄风不减,原来是这桩事儿刺激了。

  哲哲同样震惊莫名,建州女真就真的这么烟消云散了?

  三年前,自己还险些就要嫁给现在大概已经沦为阶下囚的男子,不,也不能算阶下囚,但其命运也早已经黯淡无光。

  “那我们海西女真……”布喜娅玛拉试探性地问了一句,虽然算是夫妻几年了,但涉及到一族人的命运,布喜娅玛拉也不由得不关心。

  “唔,我已经让耀青代替你们表明了态度,海西女真愿意奉朝廷为正朔,接受大周的册封管治,……”冯紫英捏了一把布喜娅玛拉依然挺翘饱满的豪乳,悠悠道:“辽东要设省,但还有一个过程,你们海西女真其实早已经从游牧和渔猎生活向农耕生活转变了,而且是变得最快的,影响不大,会很快适应的,……”

  “那是我们自己的土地,……”布喜娅玛拉皱眉,“若是纳入你们大周,岂不是要缴纳赋税,服劳役?”

  这是关键,也是最难以接受的。

  冯紫英反问:“海西女真不用再担心建州女真或者蒙古人的袭扰,不用再担心自己的儿郎们在征战中被杀,族人被掳,难道就不该有一些付出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个道理布喜娅玛拉你不会不明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