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南非当警察 第711章

作者:鲇鱼头

  龙井茶在一整年中可以采制三季,这三季可被称为春茶、夏茶、和秋茶,其中春茶的品质相对后两者来的好,而春茶又可分为明前茶和雨前茶,其中以明前茶的品质为最佳。

  罗克重生二十年,南部非洲总算是不再流行面目全非的英式红茶,产自远东的各种茶叶广受追捧,其次是南部非洲本地产的各种茶叶,最便宜的印度茶,市场上基本无人问津。

  南部非洲人喝茶虽然没有上升到茶文化那种高度,用低端的印度茶待客也确实是上不得台面。

  关键是名声不好。

  感谢南部非洲媒体不厌其烦的科普,现在是个南部非洲人都知道印度茶是从清国偷来的,有道是渴死不喝盗泉之水,用偷来的茶叶待客那还不如白开水,丢不起那个人。

  基钦钠深受罗克影响,成为龙井的忠实爱好者,明前龙井是派人专门从远东弄来的,罗克都没这个待遇。

  现在的基钦钠,国家大事轮不到基钦钠做主,南英关系基钦钠又管不了,有限的那点精力都用来吃喝玩乐上了。

  “怎么样,我派人专门从远东弄来的,一克就要接近一先令,老贵了——”基钦钠双腿盘在椅子上,手里要是再有一根大烟袋,活脱脱一个东北地主老财。

  东北老铁见谅,主要是用广东老财来形容吧,没有东北那种接地气的感觉。

  反正罗克看了老亲切了。

  “别以为请我喝茶,我就能忘记我的穆什克特火绳枪——”罗克不忘正事儿,穆什克特火绳枪在火绳枪界的地位,就跟大马士革弯刀在冷兵器中的地位差不多。

  16世纪初,对火枪技术颇有研究的西班牙将军萨罗·德·科尔多瓦在国王的支持下,建立起欧洲第一支正规的火枪步兵部队,这支部队装备的就是穆什克特火绳枪。

  16世纪那都是几百年前的事了,全世界现存的穆什克特火绳枪所剩无几,罗克这两支,是从法国一个老贵族家的古堡里翻出来的,不仅保存完好,而且还是精工细作,估计是皇室卫队使用的那种,绝对的精品,罗克是想用来装饰壁炉的。

  比勒陀利亚虽然常年四季如春,壁炉作为装饰还是必不可少。

  罗克理想中的生活就是屋外大雪纷飞,屋内壁炉熊熊燃烧,壁炉上交叉挂两把中世纪的火绳枪,再加上几个大马士革弯刀或者是唐刀,再加上个野牛头标本,真·又土又潮。

  “我送你两支李·恩菲尔德,穆什克特火绳枪像什么话,这样的老古董,就该配我这种老古董,年轻人不要玩物丧志,记得你的身份!”基钦钠一脸庄重,要不是罗克了解他,罗克就真信了。

  “想要就直说,不用东拉西扯。”罗克喜欢这样的基钦钠,送就送了,无所谓,反正罗克的私人收藏里,这样的东西多得很。

  在欧洲作战的时候,南部非洲远征军业余时间就是收集各种纪念品。

  对这些艺术品都是被当成纪念品弄回南部非洲的,南部非洲远征军毕竟不可能个个都是文物专家,于是稍微有点年头的东西,都被南部非洲远征军弄回南部非洲。

  想想数以百万计的纪念品,覆盖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随便一个分类,总数恐怕都是要以“万”为单位计算的。

  穆什克特火绳枪虽然珍贵,单就价值来说,跟《女史箴图》那种级别的文物相比还是天壤之别。

  基钦钠和阿德还是比较有节操的,真正的珍品也不会要,毕竟保养又是一大笔费用。

  “哈哈哈哈,你什么时候把你的私人收藏总名录拿过来我看看,总放在库房里算是怎么回事,要有共享精神——”基钦钠无耻的嘴脸终于暴露无遗。

  什么叫共享?

  你有的我没有,你的就要拿出来跟我分享,这就叫共享。

  至于我有的——

  我有的东西凭什么让你看,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了解一下。

  “呵,你的总督府很大,也没见你邀请几个流浪汉一块住。”罗克才不上当呢,盎格鲁撒克逊人都是黑了心的,说的话一句也不能信。

  “呵呵,我明白你的意思,不得不说,南部非洲还不错,至少整个比勒陀利亚,都找不到几个流浪汉。”基钦钠不吝表扬,这方面南部非洲联邦政府做的确实很好。

  南部非洲的社会保障制度还是比较完善的,各州都有社会保障部门,只要发现流浪汉,社会保障部门就会适当提供帮助,有手有脚的只要愿意工作,在现在的南部非洲,肯定不至于流落街头。

  乞丐也一样,南部非洲根本没有乞丐这个职业,联邦政府甚至在报纸上公开宣传,不希望人们对乞丐施舍,发现乞丐之后应该第一时间联系社会保障部门,如果乞丐真的有困难,社会保障部门自然会给与救助。

  之所以这方面规定的这么严格,是为了社会安全考虑,流浪汉和乞丐都属于城市安全隐患,没有这些隐患,就减少了治安案件发生的可能。

  “我不是跟你说这个,过几天罗德西亚北部师有个演习,要不要跟我一块去?”罗克主动帮基钦钠找事做,总督也得有个总督的样子,不能天天摸鱼。

  哦,基钦钠是钓鱼。

  “好啊!”基钦钠马上就目光炯炯,这才对嘛,别忘了基钦钠还有个元帅的身份呢。

  现在的罗德西亚北部师,是南部非洲仅保留的两个陆军师之一。

  世界大战后,罗德西亚北部师被改造成装甲部队,驻扎在之前的尼亚萨兰和刚果共和国边境,也就是现在的加丹加州。

  现在的罗德西亚北部师,包括两个装甲旅和一个炮兵旅,装甲旅装备的南部非洲最新式的“豹”式坦克和“尼罗鳄”装甲车,炮兵旅装备的则是155毫米自行加榴炮。

  别误会啊,南部非洲的“豹”式坦克,和德国的“豹”式坦克没有任何关系,而是“轻骑兵”坦克的改进型。

  和“轻骑兵”相比,“豹”式坦克的装甲更厚,火力更猛,续航力和机动性也有一定提升,按照南部非洲的标准,“豹”式坦克算是中型坦克,不过在现在的欧洲,“豹”式坦克是标准的重型坦克。

  欧洲现在还在研究南部非洲的“轻骑兵”呢,英国去年参考南部非洲“轻骑兵”坦克研发出了“马蒂尔达”步兵坦克,看名字就知道“马蒂尔达”和南部非洲的关系。

  当然傲娇的英国人肯定不会这么说,在英国战争部的解释中,“马蒂尔达”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意思是“战争女神”,和南部非洲的马蒂尔达家族一点关系都没有。

  法国则是继续在“雷诺”坦克的基础上进行改造,不过“雷诺”坦克先天不足,法国就算再改造,也是一种轻型坦克,性能已经大幅落后。

  不过法国人不是最惨的,美国人才是真的惨,世界大战后,美国远征军就地解散,到现在美国连一支专业的装甲部队都没有,美国国内甚至没有生产坦克的工厂。

  罗德西亚北部师装备的“豹”式坦克使用狄赛尔公司生产的新式柴油发动机,功率高达540马力,这使得全重达到35吨的“豹”式坦克可以在公路上跑出70公里每小时的最高速度。

  同时“豹”式坦克安装了尼亚萨兰军工最新研制的75毫米坦克炮,这种坦克炮最显著的特点是超长炮管,全新的供弹系统和新式炮弹的使用,使“豹”式坦克拥有更快的射速和更大的威力,和欧洲坦克炮相比,“豹”式坦克的75毫米,堪比欧洲坦克使用的88毫米——

  啊,抱歉,欧洲现在还没有使用88毫米坦克炮的坦克呢,“马蒂尔达”的口径才可怜的40毫米,“雷诺”的口径是更可怜的37毫米,这连南部非洲装甲车使用的40毫米呯呯炮都不如。

  让罗克欣慰的是,“豹”式坦克上那五个硕大的负重轮,从外型上看,“豹”式坦克和罗克记忆中的59式重合度很高,59的原型T54,那是1954年才出现的产品,现在是1925年,罗克很期待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南部非洲军队的敌人也会不会惊恐的高呼:“豹”式下山了——

  这么一想,这个名字也不好,应该叫“猛虎”才对。

  不过不要紧,离罗克记忆中的二战还有十几年呢,到时候南部非洲部队肯定也已经列装“猛虎”坦克,按照南部非洲的习惯,“猛虎”坦克肯定是重型坦克,用“下山”来形容,还是很合适的。

第1456章 一日千里

  世界大战结束后,南部非洲已经先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裁军,现在还保留的陆军部队,除了四个以非洲裔士兵组成的步兵师之外,南部非洲只剩下罗德西亚北部师和骑兵第一师,兜兜转转,南部非洲陆军又回到了1905年的规模。

  只是规模而已,素质和1905年相比那就是天壤之别了。

  1905年的罗德西亚北部师还没有完成骡马化呢,1925年的罗德西亚北部师已经完成了机械化。

  现在的罗德西亚北部师和骑兵第一师,全师编制六个坦克营和三个步兵营,每个坦克营拥有两个分别装备了18辆“豹”式坦克的中型坦克连,和一个装备了17辆“轻骑兵”坦克的轻型坦克连,再加上各营部的两辆“豹”式坦克,全师装备坦克324辆,总兵力17800余人。

  罗德西亚北部师的现任师长,是世界大战期间南部非洲远征军的悍将唐璜。

  世界大战后,唐璜一度从陆军转为海军,最终还是因为各种不适应重回陆军,他的参谋长是世界大战期间担任过101师师长的杨素,他们俩也是南部非洲唯一一对正副职全部都是华人的组合。

  8月5号,罗克和基钦钠一起来到加丹加首府基钦钠,观看罗德西亚北部师和骑兵第一师的对抗演习。

  基钦钠市之前不叫这个名字,基钦钠担任南部非洲总督之后才改成现在的名字。

  从这个名字上就能看出罗克有多鸡贼,叫什么其实无所谓,能让基钦钠全心全意为联邦政府服务才是正经。

  基钦钠本人对这个名字也很喜欢,这就够了。

  抵达基钦钠市的当晚,加丹加州政府为罗克和基钦钠举行欢迎晚宴,两支参演部队的指挥官也得到邀请。

  骑兵第一师的编制和罗德西亚北部师差不多,不同的是多出来了一个用于实验性质的直升机营,装备6架武装侦察直升机,12架运输直升机,以及12架突击直升机。

  这让唐璜和杨素很不满,从资历上来说,罗德西亚北部师是南部非洲成立最早的部队,比骑兵第一师还早了一年,在唐璜和杨素看来,不管有什么新武器,都应该首先装备罗德西亚北部师才对,骑兵第一师也要排队。

  当然骑兵第一师师长冯伏不这么认为。

  罗德西亚北部师最早是以小斯的名义成立的,有鲜明的罗德西亚背景。

  骑兵第一师则是当时的南部非洲殖民政府成立的,第一任师长就是罗克本人,所以骑兵第一师才是联邦政府的亲儿子。

  “现在的直升机部队还属于实验性质,正式列装部队还得等几年,不要着急,到时候会有性能更好的直升机——”罗克一碗水要端平,直升机跟坦克一样,还需要时间才能找到正确的使用方式。

  “即便是实验,罗德西亚北部师也比骑兵第一师更有资格,我们现在已经完成了国防部的要求,所有的军官都是从尼亚萨兰陆军学院毕业,士兵的文化程度全部达到中学以上,对于直升机的操作没有任何问题。”唐璜尽力争取,现在的南部非洲军队,和世界大战时相比,综合素质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那有什么稀罕?我们骑兵第一师不还是一样?”冯伏得意洋洋,尼亚萨兰陆军学院毕业没什么稀罕的,现在尼亚萨兰陆军学院的毕业证只是敲门砖。

  当然如果没有这块敲门砖,连成为军官的资格都没有。

  这要感谢联邦政府一直以来的公立教育。

  1907年联邦政府成立的时候,有些政府雇员连南部非洲这个词组都不会拼,以后这种情况永远都不会出现了,现在只有尼亚萨兰大学这种名牌学校毕业,才有机会进入联邦政府工作。

  军队也一样,联邦政府成立的时候,接受过系统军事培训的军人少而又少,连罗克都需要去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镀金,才有资格出任高级指挥官。

  现在罗德西亚北部师和骑兵第一师,所有军官都是尼亚萨兰陆军学院毕业,世界大战期间没有上过学的老兵还有机会担任军士长,世界大战结束后,这种情况也不复存在,要么跟罗克一样去尼亚萨兰陆军学院镀金,要么就直接退役。

  这也是没办法,随着武器装备水平越来越高,对官兵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说句不好听的,坦克手最起码你得能看得懂《坦克保养手册》,更不用提对驾驶员要求更高的直升机。

  这也是四支以非洲裔士兵为主的南部非洲联盟部队都是轻步兵的原因,给了坦克飞机,也得能发挥作用才行,否则就是废铁,还不如一人一支李·恩菲尔德好用,说白了就是炮灰。

  这就是没文化的后果。

  现在还只是开始,再过一段时间,对轻步兵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到时候没有接受过系统教育,在南部非洲真的就举步维艰。

  “行了先生们,再先进的武器,也要看使用的人是谁才能发挥出充分的作用,行不行对抗演习上见,如果罗德西亚北部师在对抗演习上表现出色,那么第二个直升机营就会属于罗德西亚北部师。”罗克用事实说话,牛皮吹上天也没用,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您瞧好吧!”唐璜信心百倍,他和杨素这个组合,其实是饱受质疑的。

  华人的军事能力,其实一直是被人低估的。

  翻开世界各大军事院校的教材,里面熠熠生辉的名字基本上全部都是白人,例如汉尼拔啊、拿破仑啊、亚历山大啊等等等等,基本上找不到华人的身影,搞得就跟华人五千年文明史好像过家家一样。

  战争是推动文明进步的原动力。

  五千年文明史,归结起来其实就是五千年战争史,华人历史上的名将简直不要太多,历朝历代都有大量天才涌现,只可惜欧美连华人的历史都不承认,更不用提华人历史上的那些名将了。

  就连世界大战期间力挽狂澜的罗克,其实也饱受质疑。

  现在就有一种说法,世界大战期间如果不是罗克担任英国远征军总司令,换成基钦钠或者约翰·杰力科,协约国一样能获得胜利。

  这种说法颇有市场,不过和事实不符。

  罗克接任英国远征军总司令的时候,协约国西线已经处于崩溃边缘,英国甚至都已经做好了撤回英国本土放弃法国的准备。

  现在的说法都是马后炮,世界大战都已经结束了,那肯定是怎么说都可以,换成当时,除了罗克,又有谁能力挽狂澜,谁敢承担这个责任?

  恐怕基钦钠和约翰·杰力科也不行。

  转天部队开拔,前往预定演习区域。

  罗克和基钦钠乘坐的还是装甲指挥车,基钦钠上车的时候看着道路上一眼看不到头的各种车辆感慨万千。

  罗德西亚北部师和骑兵第一师并不是全体参加演习,而是抽调几支部队组成一个混成旅参演,一个混成旅的兵力大约5000人左右,装备的坦克虽然只有两百多,各种车辆加起来就有上千辆之多,这也是南部非洲倾国之力,只能养两个装甲师的原因。

  毕竟除了陆军,南部非洲还有空军,还有更花钱的海军,也是僧多粥少。

  呈现在基钦钠眼前的,除了“豹”式、“轻骑兵”和“短吻鳄”之外,还有各种半履带牵引车,侦查用装甲车,运输装备物资的运输车,自行火炮,以及多用途山地车。

  多用途山地车要重点说一说,世界大战前,尼亚萨兰汽车推出了全世界第一款专门用于野外环境的山地车,成为多用途山地车的鼻祖。

  不是威利斯啊,吉普的威利斯要到1941年才出现,这个世界上目前最著名的越野品牌也不是吉普,而是南部非洲的狄赛尔。

  狄赛尔山地车一经推出就广受好评,它突破了道路和交通的限制,极大拓展了人们的活动空间,跋山涉水几乎无所不能,世界大战期间,尤其是在道路交通不便的战地,山地车得到广泛应用,世界大战后衍生出一系列多用途山地车。

  南部非洲军队装备的多用途山地车,在保留出色性能的前提下,去掉了一切不必要的零部件,甚至连车门和顶棚都没有,前挡风玻璃也是可以放平的,这是为了安放运送伤员的担架,罗德西亚北部师的官兵甚至把沉重的重机枪和榴弹发射器安装到多用途山地车上,这样一来就变成了简易版本的装甲车,可以为部队提供更强的火力支援。

  看着一辆安装了重机枪的狄赛尔从面前疾驰而过,基钦钠忍不住感慨万千:“世界大战的时候我们要是有这样一支部队,那么世界大战也不会足足打了四年。”

  罗克哈哈大笑,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候,英国全国的军车加起来都不到一千辆,就算有,也得养得起才行。

  南部非洲装甲师这种编制,一名前线作战人员,背后至少要有三名后勤人员支撑,17800人看上去挺多,真正的一线作战人员其实没多少。

  基钦钠的思维,还停留在步兵集团冲锋的那个年代。

第1457章 时代变了,大人

  联合对抗演习,考验的是两支部队的综合素质,动不动就转场上百公里,到达指定位置后马上进入战斗状态,演习过程中有死亡指标的那种。

  罗德西亚北部师和骑兵第一师作为南部非洲的王牌部队,用骄兵悍将来形容毫不为过,两支部队成立之后参加了南部非洲联邦政府成立后的所有战争,并且在世界大战期间打出了赫赫威名。

  平日里唐璜和冯伏两位师长治军严格,一丝不苟,对抗演习从一开始就充满了火药味。

  转场是对抗演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考验的不仅仅是部队的机动能力,更考验官兵对于装备的熟悉情况。

  虽然在演习开始之前,参演部队装备的车辆都刚刚经过精心保养和大修,演习刚开始不久,还是陆续有演习车辆抛锚,对部队转场工作造成一定影响。

  这时候就看出官兵文化素质高的好处了,现在的司机都要求会基本的维修技术,毕竟汽车的可靠性还不够好,经常在荒郊野岭发生故障,小毛病车组成员就可以随手维修,不需要等待拖车支援,只有那些比较大的故障,才需要拖到维修营地维修。

  刚开始看到几名坦克手在路边围着一辆抛锚的坦克维修时,基钦钠还跳下车看的津津有味。

  然后基钦钠就看到旁边地上放着一本《战争指挥艺术》。

  这让基钦钠马上就眉开眼笑,《战争指挥艺术》是他写的——

  不,《战争指挥艺术》并不是基钦钠亲笔所著,而是尼亚萨兰陆军学院对基钦钠在陆军学院授课时使用的课件进行整理,然后又经过加工,这才整理而成。

  作为曾经的英国战争部长,现在的南部非洲总督,硕果仅存的维多利亚时代元帅,基钦钠也接受了战争学院的邀请,和罗克一样同为战争学院的荣誉院长。

  无论如何,《战争指挥艺术》署的就是基钦钠的大名,洛城出版社当然也是支付了基钦钠版税的,基钦钠欣然笑纳。

  开玩笑,白捡的1500兰特,换谁都会欣然笑纳。

上一篇:将军好凶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