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南非当警察 第1399章

作者:鲇鱼头

  如果有选择的话,绝大部分联邦政府雇员,会选择根本不加班。

  罗克名下的尼亚萨兰公司也加班,不过加班是自愿的。

  联邦政府的加班却是强制性的,没有选择余地。

  “对俄罗斯,我们最好还是有所保留。”莫里斯对俄罗斯的警惕性很高,别看现在大胡子动不动就爱好和平,俄罗斯这个国家,其实是充满扩张性的。

  俄罗斯是以莫斯科公国发展起来,最初面积只有1300平方公里,经过后来历代沙皇的疯狂扩张,这才有了现在的俄罗斯。

  帝俄时代的俄罗斯,无时无刻不再扩张,即便国土面积达到2000万平方公里还不满足,最终引起欧洲国家的集体不满,于是才有了第9次俄土战争中的奥斯曼帝国联合英法,将俄罗斯狂揍一顿。

  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还不安分。

  于是英国又联合日本,在远东将俄罗斯再次暴揍一顿,俄罗斯这才老实下来。

  老实也不是因为转了性,而是因为日俄战争中彻底丢了面子,在列强面前抬不起头来,在叠加自身问题愈发严重,这才不得不消停。

  帝俄覆灭后,俄罗斯终于安分了二十年。

  这也不是道德水平有了巨大提升,而是俄罗斯被国际联盟排斥,根本无法融入主流社会,所以只能被迫圈在寒冷的北极圈。

  国际联盟将俄罗斯圈了二十年,现在终于圈不住了,通过二次大战,俄罗斯的国际地位快速提升,眼看就要超越英法,追平南部非洲和美国。

  这时候要是继续和俄罗斯的贸易,说不好听点就是资敌。

  “我们不能停止和俄罗斯的贸易,那样只能倒逼俄罗斯发展自身,我们得满足俄罗斯的需求,这样才能产生温室效应。”罗克要温水煮青蛙,俄罗斯人没钱没关系,拿资源来换嘛。

  俄罗斯可是欠南部非洲不少钱的。

  现在中止贸易的话,俄罗斯人赖账不还怎么办?

  南部非洲总不能因为债务问题,学英国发动战争。

  至于俄罗斯的技术水平——

  上辈子罗克记得,俄罗斯的技术水平可是被很多人嘲笑过的,傻大黑粗就是俄罗斯产品的代名词。

  这绝对是偏见,甚至是污蔑。

  俄罗斯的技术水平很不错的,甚至得用神奇形容。

  另一个时空美国抢走了冯·布劳恩,拉走了德国关于V系列火箭的资料,美国还有罗伯特·葛达德这样的猛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类却是俄罗斯人。

  虽然美国人随后就宣称完成了载人登月,但是到底是不是真的像美国人宣传的那样在月球上飙车,却引发了很多人的怀疑。

  就算后发先至,你这也跑得太快了,完全不符合逻辑的那种快。

  “对美国呢?”莫里斯又犯了老毛病,跟罗克在一起,就仿佛变得不会动脑子了一样。

  “对美国企业,就用海量廉价,质量又不错的商品淹死它,等我们得到市场之后,怎么做还不是我们说了算。”罗克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另一个时空的美国,就是这样拿到蓝星第一的。

  罗克现在要走美国的路,让美国无路可走。

第2574章 政治素人

  1945年的美国,制造业还没有空心化,工业还是很有实力的。

  如果没有南部非洲,美国就是无可争议的蓝星第一。

  现在美国的地位很尴尬,他并没有像另一个时空一样,凭借强大的工业能力完成对欧洲的收割,对于美国来说,他的任务只完成了一半。

  美国确实是凭借战争掏空了欧洲,可是最大的受益国却不是美国,而是南部非洲,甚至俄罗斯的收获都比美国大很多。

  世界大战前的俄罗斯不被国际社会接受,空有强大的战争潜力,却被锁在北极圈内无法脱身。

  俄罗斯虽然受战争破坏严重,却打破了英国和法国联手设置封锁线,甚至将影响力扩展到西欧,这可是历代俄罗斯沙皇梦寐以求的。

  跟南部非洲相比,美国最大的问题在于脱离欧洲的时间太久,对欧洲的影响力严重不足,以至于美国政府提供的贷款,都没有几个欧洲国家想要,跟美国相比,南部非洲的条件更优厚。

  南部非洲不止给钱,还提供重建所需的技术、物资、方案,以及最重要的安全保障,这才是欧洲国家最看重的。

  美国不是没实力,关键是没信誉。

  两次世界大战,每一次美国都是战前煽风点火,战争爆发后左右逢源,最后实在榨不出利润,这才亲自下场。

  南部非洲跟美国相比也没好到哪儿去,该赚的钱一分没少赚,可神奇的是欧洲国家对于南部非洲的信任远高于美国。

  “美洲是美国的美洲,非洲是南部非洲的非洲,欧洲也应该是欧洲人的欧洲,不能彻底倒向某个国家。”巴黎戴高乐官邸,温斯顿语重心长。

  从比勒陀利亚到华盛顿,温斯顿转了一圈才发现,最有可能和英国联手的国家,居然还是法国。

  英国和法国虽然矛盾不断,总体上是合作的,在很多关键领域,英国和法国的利益是一致的。

  比如在殖民地问题上。

  罗斯福葬礼后,杜鲁门在华盛顿重申威尔逊在一战后提出的十四点中,关于裁减军备、自由贸易、以及正确处理殖民地问题的方案,希望以此作为战争结束后,重建国际体系的基础。

  距离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已经过去了27年,当年威尔逊提出的十四点因为不切实际直接沦为国际笑柄,美国因此连国际联盟都没有加入,重新捡起门罗主义,开启新的轮回。

  现在回头看,美国游离于国联体系之外,是国联的第一大败笔,也为二战的爆发埋下伏笔。

  威尔逊提出十四点,目的很明确,就是打破英法确立的世界体系,最大程度发挥美国的工业优势,继而重塑以美国为首的国际体系。

  英国和法国将美国排除在国联之外,一度得意洋洋。

  可没想到美国并没有按照英国和法国给出的剧本执行,而是通过二次大战彻底打破英国和法国的主导地位。

  上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威尔逊提出十四点遭到所有人的嘲笑。

  这一次杜鲁门重提十四点,温斯顿和戴高乐已经无能为力。

  杜鲁门提出的“十四点”,在威尔逊的基础上又有深入,尤其关于自由贸易和殖民地问题的部份,得到了南部非洲的支持。

  27年前,南部非洲还没有挑战英法的能力,加上美国也不行,当时英法的殖民体系还是铁板一块,根本无法撬动。

  当时罗克也不是南部非洲首相,没能力代表南部非洲做出决定。

  现在南部非洲和美国联手,已经拥有掀翻英国和法国的能力,所以罗克在返回比勒陀利亚之后,明确表示了对“十四点”的支持。

  如果没有南部非洲的支持,温斯顿还有信心压制美国的野心,甚至如果得到南部非洲的配合,温斯顿有信心将美国重新赶回美洲。

  现在有了南部非洲的支持,温斯顿独木难支,他需要一个靠谱的盟友。

  然后温斯顿悲哀的发现,最靠谱的居然是法国。

  “法兰西和大英帝国,都拥有庞大的海外殖民地,也正是因为殖民地输送的利益,英国和法国才能保持应有的国际地位——现在情况很明显,有人正取代德国,成为国际秩序的挑战者,我们无路可退,如果失去海外殖民地,大英帝国和法国,将沦为西班牙,或者意大利一样的三流国家。”温斯顿这一次真没忽悠戴高乐,情况真的就像他说的这样危险,稍有不慎万劫不复。

  “首相阁下,情况远没你说得那么严重,更何况,我们现在还是盟友呢——”戴高乐阴阳怪气,不是他没有意识到,而是英国背后捅刀子的次数太多了,法国也已经有了更好的选择。

  英国是在第二次布尔战争后,国力大幅衰弱,再加上德国的威胁,才和法国建立同盟关系。

  这个关系并不牢固,英国虽然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都派出了远征军,但同时也做好了随时放弃法国,退回英伦三岛的准备。

  第一次世界大战,情况还没有严重到抛弃法国的程度,英国的目的没有暴露。

  谁都没想到二战爆发后,德国的攻击力那么强,英国根本没有兑现承诺,在战争开始阶段就主动从敦刻尔克撤离,这也成为法国迅速战败的重要因素。

  如果英国的恶行到此为止,戴高乐也勉强可以接受,他不是个不讲理的人,换成是他,他也会做出同样的决定。

  让戴高乐对英国彻底失望的,还是英国对自由法国的态度。

  自由法国成立的时候,英国不仅不承认,而且将随英军从敦刻尔克撤往英国本土的法军留在英国本土协助防守,要不是南部非洲出手相助,戴高乐连北非都保不住。

  这样的英国,戴高乐是万万不敢亮出后背的。

  “我知道你和南部非洲人的协议,你也应该知道,我和洛克是好朋友,几十年的老朋友,我们从布尔战争时期就认识了,关系一直持续到现在,可是我们之间的关系,绝对不会影响到南部非洲和大英帝国之间的关系。”温斯顿公私分明,也希望戴高乐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明辨是非。

  “英国有能力,并且有意愿帮助法国进行重建吗?”戴高乐问出最关键的问题。

  对于现在的法国来说,安全问题其实不是最主要的问题,重建才是。

  法国最大的威胁来源已经消失了,英国和俄罗斯的威胁都是潜在的,戴高乐相信法国如果和英国、俄罗斯之间爆发战争,南部非洲绝对不会坐视不理。

  对于法国人来说,他们并不太在乎在法国驻扎的外军,到底是南部非洲人,还是德国人。

  关键是谁能为他们提供实实在在的利益。

  这才是法国人真正在乎的。

  “当然有!”温斯顿信誓旦旦。

  戴高乐不为所动,静静的看温斯顿表演,嘴角有冷笑。

  英国或许有能力,但绝对没意愿。

  英国虽然在战争中损失惨重,战争结束后整理下家底,重建的能力还是有的,关键就在于愿不愿意。

  后世有句话怎么说来着,朋友希望你过得好,但是不能比他好。

  法国战争期间一度沦陷,受到的损失比英国大很多,重建需要的资金是天文数字,时间或将长达数十年之久。

  戴高乐要是听温斯顿的,联合英国对南部非洲和美国封闭市场,那到时候能给多少不还是英国人说了算,这种事总不好白纸黑字的。

  白纸黑字也没用,二战对于世界最大的影响,就是将国家公信力摧毁殆尽。

  从这个角度说,国际关系确实是要重建。

  “我们如果不做点什么,那么欧洲在不久的将来,只能无奈的沦为南部非洲和美国的附庸,处于对抗俄罗斯的最前线,夹在俄罗斯和南部非洲、美国之间腹背受敌,到时候我们怎么办?”温斯顿也是三寸不烂之舌,人性属于是玩明白了。

  法国可是一直以来都号称最“民主自由”的国家,法国人也引以为豪。

  如果温斯顿描述的情况发生,那么法国在失去民主自由的同时,戴高乐也将失去法国人的拥戴。

  好吧,关于后一点,其实已经发生了。

  法国确实民主自由,法国人感激戴高乐,但是也仅仅只是感激而已,还没有上升到无可取代的程度。

  戴高乐以前是军人,领导自由法国期间也一直在打仗,至少到目前为止,戴高乐在治理国家这方面,并没有多少亮眼表现。

  跟法国的政坛老手们相比,戴高乐是蹩脚新手,这样的人怎么能领导法兰西重回巅峰呢。

  “首相,如果共产国际能带领法国重回巅峰,那么我也不介意,法国成为俄罗斯模式的国家。”戴高乐对法国的热爱,已经超越了信仰。

  “你认真的吗?”温斯顿难以置信,他对俄罗斯模式的痛恨从来不加掩饰。

  “当然,如果法国能重回巅峰,我愿意就地退休,回老家买个葡萄园,没事去钓钓鱼,带着猎狗去打猎,晚上回家和家人一起烧烤,喝点自酿的葡萄酒,我们吃肉,猎狗啃骨头——”戴高乐心驰神往,和波谲云诡的巴黎相比,戴高乐真心羡慕田园生活。

  “祝你美梦成真——”温斯顿瞪戴高乐的眼神凶狠,跟那副著名照片里的眼神一样。

  “谢谢!”戴高乐眉开眼笑的接受了温斯顿的祝福。

  眼神凶不凶无所谓,能让温斯顿吃瘪,戴高乐感觉晚上应该喝一杯。

  离开戴高乐官邸的时候,温斯顿也没有多失望。

  应该说温斯顿本来就对戴高乐没报多大希望。

  没有戴高乐,温斯顿还有其他选择。

  甚至戴高乐都不算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在巴黎的民意调查中,大部分人对戴高乐的选情并不看好。

  法国临时政府中最有权势的两个人,除了戴高乐就是雷纳德。

  雷纳德不用找,他跟南部非洲的关系牢不可破,本人就是南部非洲在法国最大的利益代言人,如果雷纳德明天将自己的国籍更换为南部非洲,温斯顿丝毫不会意外。

  三号人物是共产国际出身的临时国会议长菲利克斯·古安。

  这个人也不用找,温斯顿担心在见到他之后,会忍不住用拐杖抽他。

  有人讨厌共产国际,就有人喜欢。

  就在温斯顿思考接下来去找谁的时候,菲利克斯·古安也迎来了他的客人。

  菲利克斯·古安的客人不是别人,正是温斯顿在英国最大的竞争对手,英国工党党魁克莱门特·爱德礼。

  现在温斯顿还不知道,克莱门特·爱德礼领导的英国工党,即将退出联合内阁,向温斯顿发起总攻。

  按照温斯顿的计划,英国应该在战争结束后再举行大选,那时候携领导英国在二战中获胜的温斯顿,有信心击败任何竞争对手。

  爱德礼不想让温斯顿如愿,他甚至不想等战争结束,理由和温斯顿所希望的一样。

  一旦战争结束,温斯顿就将拥有最耀眼光环,到时候爱德礼再想将温斯顿拉下马,就要付出更多努力。

  现在是最好的时机。

  “我们不如联合起来,同时举行大选,这样就能相互呼应,如果我们同时胜出,我们将主宰世界。”爱德礼这时候就只字不提,英国工党跟法国工人国际完全是两码事。

  跟法国工人国际相比,英国工党就是个挂羊头卖狗肉的,只有一个幌子。

  幌子也有价值,毕竟打着“工人”的旗号,爱德礼来法国是希望得到工人国际的支持,那样爱德礼将更有信心击败温斯顿。

  “法国是个民主自由的国家,对于主宰世界没有丝毫兴趣——”菲利克斯·古安不冷不淡,对于爱德礼的热情没多少回应。

  跟英国工党不同,法国工人国际是真正代表法国工人利益的组织,菲利克斯·古安对于英式虚伪也没多少兴趣,就算没有英国工党的呼应,菲利克斯·古安也有信心击败戴高乐。

上一篇:将军好凶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