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南非当警察 第1159章

作者:鲇鱼头

  战役发起之后,第八集团军右翼的澳大利亚第9师进展顺利,顺利突破前沿阵地后,接下来是德军布置的雷区。

  负责排雷工作的印度第四师。

  众所周知,排雷是个辛苦活,危险不说还没多大功劳,其他部队报战功都是俘虏歼灭多少多少敌人,击毁多少多少坦克,缴获多少多少物资。

  负责排雷的部队是排了多少多少颗雷——

  我看你就像个地雷。

  和狂飙猛进的澳大利亚部队相比,印度第四师排雷的进度就像是蜗牛在蠕动。

  德国人也过分,雷区的纵深超出预料。

  第四师的工作也不彻底,在一块被第四师宣布安全的区域,一辆新西兰军队的汽车被地雷炸毁,车上的三名军人全部死亡,这件事甚至引发了两支军队的口水战。

  新西兰人怪印度人工作不负责,地雷还没有排干净就宣称是安全区域,这简直就是谋杀。

  第四师的士兵是印度人,军官都是英国人,英国人也擅长甩锅,把责任甩给狡猾的德国人,又抱怨排雷的工作太繁重,没有适合的工具,部队官兵对于排雷工作的抵触很高等等。

  口水归口水,部队的进攻不能停。

  左翼的印度第11师在进攻鲁韦萨特岭的时候,遭到德军顽强狙击,部队损失惨重,在损失达到百分之五的时候,不得不撤出战斗。

  接手的第10装甲师在进攻的时候,又遭到德军装甲部队的迎头痛击,部队装备的“格兰特”和“斯图亚特”全部损失殆尽,其中很多是被英军主动抛弃的。

  “格兰特”坦克跟南部非洲坦克相比差距巨大,英军装甲部队官兵无比痛恨“格兰特”,所以在遭到德军攻击的时候,就主动将“格兰特”抛弃,这样部队就可以换装南部非洲坦克了。

  蒙哥马利对这种情况心知肚明,却没有太好的办法。

  英国政府试图找平衡,士兵们却会用脚投票。

  美国人把部队现役的坦克卖给英国,这难道会是好心,美国人什么时候这么高尚了?

  现在蒙哥马利终于明白了,要击败德国人还得依靠澳大利亚军队。

  于是刚刚从战场上撤下来休整还不到24小时的澳大利亚第9师重新回到前线。

  澳大利亚部队的战斗力还是不错的,毕竟装备的是南部非洲坦克。

  第9师回到前线后,顺利攻破德军阵地,第八集团军终于得到了突破点。

  不过紧接着,第9师就遭到德国第7装甲师,和第15装甲师的夹击,战况焦灼。

  真正的拐点来自9月21号。

  前面说过,隆美尔北非军团的补给严重不足,尤其是油料。

  坦克部队作战对于油料的依赖是很严重的,从13号战斗爆发到21号,北非军团的油料已经即将耗尽,隆美尔一天五个电报请求运送更多油料支援,最终等来的却是油船被击沉的消息。

  第八集团军发动进攻的时候,地中海舰队也加大了对意大利本土和北非之间的封锁,巡洋舰和驱逐舰24小时不间断巡逻,保证没有任何一艘船抵达北非。

  小胡子知道隆美尔的情况,督促胖光头无论如何也要保证对北非军团的补给。

  意大利的油料也已经下降到危险线以下,强大的“维托里奥·维内托”级战列舰因为缺少油料连门都不敢出,就算有油也因为缺少护航力量,要时刻面对盟军战舰的威胁。

  纵然在无比艰难的情况下,胖光头还是派出油船,试图在夜间向北非送油。

  胖光头现在还没有对小胡子彻底失望,只要俄罗斯战场没有决出胜负,轴心国就有胜利的机会。

  如果隆美尔在北非失败,那么盟军随时可以在意大利本土登陆。

  跟英印部队相比,皇家海军还是靠谱的,毕竟大英帝国就是海盗——海洋起家。

  油船被击沉,为隆美尔北非军团敲响了丧钟。

  缺少油料的隆美尔,不得不减少装甲部队出动的频率。

  这是饮鸩止渴,隆美尔最擅长的就是运动战,一旦待在原地被动防守,隆美尔迟早会被蒙哥马利活活推死。

  既澳大利亚第9师之后,23号第30军终于从中路突破德军阵地,将德军防线从中间切开,首尾不能兼顾。

  25号,第13军也从南路突破德军阵地,德军开始后撤,战役向着蒙哥马利最初计划的开始发展。

  隆美尔不甘心失败,组织第21装甲师和第90轻型装甲师向第30军发起反击。

  这次反击彻底失败,从埃及境内及时赶来支援的南部非洲第21师及时堵住缺口,彻底粉碎了隆美尔反扑的希望。

  到27号,隆美尔手下可以使用的坦克只剩下200辆,不得不全面撤退。

  此时第八集团军还有大约800辆坦克没有投入使用。

  所以真不是隆美尔打不过蒙哥马利,而是由双方的实力决定的,隆美尔拥有的资源太少了,对面也不是蒙哥马利一个人,而是盟军这个整体。

  撤退过程中,还有各种插曲出现。

  为了尽可能保存实力,隆美尔将所剩无几的油料全部集中起来供应德军部队,意大利人再次被抛弃。

  蒙哥马利这时候全力以赴,派出所有飞机,对正在撤退的德军进行狂轰滥炸,和澳大利亚第9师作战的德国第164师全军覆没。

  奉命断后的意大利第10军也大部被歼。

  整整两年,北非战役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第2275章 最出色的军队居然是意大利人

  十月,俄罗斯的冬天如约而至,伏尔加格勒战役还在进行中。

  有了去年莫斯科保卫战的经验,德军在后勤补给上有了很大改进,士兵的防寒服是第一需求,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如果保暖效果不佳,士兵的战斗力会受到巨大影响。

  俄罗斯军队的保暖服,比德军配发的防寒服,更适应俄罗斯的环境。

  很多德军士兵从死去的俄罗斯士兵身上把衣服拔下来穿到自己身上,这样的行为在战场上是被明令禁止的,因为穿上对方军队的服装,那么在被俘之后就不再享受《日内瓦公约》的保护。

  仗打到这个份上,《日内瓦公约》已经荡然无存,不管是德国人还是俄罗斯人,只要俘虏了对方士兵,直接就地处决,根本没有幸存的可能。

  经过三个月的血战,德国人终于将战线推进到伏尔加河沿岸,占领了百分之八十市区,城内的俄罗斯军队,被压缩到两个长方形的狭长地带。

  此时伏尔加河开始结冰,俄罗斯人的后勤补给受到严重影响。

  城内的战斗异常激烈,在拖拉机厂附近,工人在距离战场仅隔一条街的厂房里继续生产,新生产出来的坦克甚至来不及涂装油漆和安装射击瞄准器,就被工人志愿兵驾驶着开上战场。

  仗打的太惨了,俄罗斯第62集团军下辖的两个师,损失了大约百分之七十五的兵员,依然在坚持作战。

  德国人更惨,到目前为止,轴心国已经在伏尔加格勒损失了近70万人,以及1000余辆坦克,2000多门大炮和迫击炮,1400架飞机。

  十月十号,保卢斯被迫休战三天,补充给养的同时,派出新的生力军,替换损失惨重的作战部队。

  此时德军在俄罗斯境内的防线长达2000公里,以德军目前的实力,根本无法维持如此之长的战线,从伏尔加格勒沿顿河到沃罗涅日的350公里,居然没有部队防守,俄罗斯人如果腾出手来,随时可以从这里突破德军防线。

  小胡子手中的兵力已经捉襟见肘,无法派出德军部队,只能从仆从军中抽调三个集团军填充防线。

  这只是杯水车薪,三个集团军根本无法覆盖长达350公里的防线,某些区域,一个野战排的防线长达一到两公里,如果俄罗斯人反击,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俄罗斯人的反击即将到来。

  去年的莫斯科保卫战,小胡子对俄罗斯人的决心和韧性有了新的了解。

  这还远远不够。

  大胡子一方面派出军队将德军主力牢牢吸引在伏尔加格勒,另一方面在积蓄力量。

  到十月中旬,大胡子秘密在伏尔加格勒周边集结了10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组成的三个方面军,其中包括1个坦克集团军,4个空军集团军和若干个独立军、坦克军和旅,共143个师110.6万人,计15500门火炮和迫击炮,1463辆坦克和强击火炮,1350架飞机。

  此时向伏尔加格勒进攻的B集团军群,共有80个师又3个旅,约100万人,10290门火炮,675辆坦克,1216架飞机。

  从兵力对比上就能看出来,俄罗斯现在越打越强,德国则是不断被削弱,损失无法得到及时补充。

  德国陆军参谋总长弗朗兹·哈尔德意识到德军战线的隐患,向小胡子建议放弃对伏尔加格勒的进攻,命令B集团军群,以及向高加索地带进攻的A集团军群向西撤退。

  小胡子不甘心失败,也听不进任何劝谏,所有和停止进攻相关的言论,都被小胡子认为是背叛。

  9月底,小胡子免去哈尔德陆军总参谋长职务,接手的是驻法德军总司令库尔特·蔡茨勒上将。

  德国内部出现分歧的时候,大胡子批准了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拟定的反攻计划,并亲自将反攻计划命名为“天王星行动”。

  10月31号,天王星行动正式开始实施。

  西南方面军由瓦杜丁中将指挥,从顿河西岸的谢拉莫菲维奇和克利茨卡亚地域桥头阵地实施主攻,突破正面罗马利亚第3集团军防御,目标直指顿河东岸的卡拉奇。

  伏尔加格勒方面军由叶廖缅科上将指挥,其任务是从伏尔加格勒南面向西北突击,突破罗马利亚第4集团军防御,与西南方面军在卡拉奇会师,完成对伏尔加格勒城内德军的合围。

  同时顿河方面军由罗科索夫斯基中将指挥,其任务是从伏尔加格勒西北向东南实施辅助性突击,掩护西南方面军的主攻。

  计划开始实施的当天,俄罗斯军队从冰天雪地里向轴心国部队的防线发起攻击。

  罗马尼亚军队不管是数量山,还是从意志上,以及装备水平上,跟俄罗斯军队都有巨大差距。

  负责主攻的西南方面军由18个步兵师,和8个坦克旅,2个摩托旅,6个骑兵师,以及1个反坦克旅组成,并得到空军第2,第17集团军的支援。

  面对数十万俄罗斯军队的疯狂攻击,罗马尼亚人根本无法阻止,西南方面军只用了24小时就突破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的防御阵地,

  叶廖缅科上将指挥的伏尔加格勒方面军,发起进攻的时间比西南方面军晚一天。

  11月1号,伏尔加格勒方面军的第51、57、64集团军也在南部转入反攻,突破罗马利亚第4集团军的防线,主要由骑兵组成的罗马尼亚人迅速被歼灭。

  轴心国部队此时已经是强弩之末,俄罗斯人的反击非常迅猛,2号西南方面军分批渡过顿河,3号西南方面军和伏尔加格勒方面军在卡拉奇会师,彻底完成对伏尔加格勒的包围。

  在包围圈内,有德第6集团军的5个军22个师,罗马尼亚和意大利部队,以及部分克罗地亚军队,共约27万人。

  俄罗斯人反击的速度,远远超出德国人的预料之外。

  31号俄罗斯人刚刚发起反击的时候,新任德国陆军总参谋长蔡茨勒建议小胡子下令保卢斯撤离。

  小胡子的信心也开始动摇。

  在法国战役期间犯过错的戈林再次向小胡子保证,他率领的德国空军有能力通过“空中桥梁”,为伏尔加格勒城内的第6集团军提供空中补给。

  小胡子再次信了戈林的邪。

  说起来很神奇,虽然戈林犯过无数错误,不过小胡子对戈林的信任从来没有动摇过。

  就算戈林说德国空军可以从柏林起飞,对比勒陀利亚实施轰炸,估计小胡子也坚信不疑。

  保卢斯没能等到小胡子的撤退命令,等来的是第6集团军重组为“伏尔加壁垒集团军”的命令。

  小胡子命令保卢斯无论如何也要坚持作战,哪怕战斗到最后一兵一卒,一枪一弹,也不能从伏尔加格勒撤退。

  很快戈林给小胡子的承诺就彻底破灭,进入冬季之后,俄罗斯的环境极其恶劣,德国空军的出动受到巨大影响。

  现在的俄罗斯军队,也不再是去年的那支俄罗斯军队,拥有南部非洲和美国的援助,俄罗斯军队装备了大量防空武器,德国空军对第6集团军的空投受到极大影响。

  包围圈内的德军,每天需要大约700吨补给物资。

  德国空军的运输上限是300吨。

  实际空投到伏尔加格勒的物资更是减少到只有大约100吨。

  而且这些物资还不是全部空投到德军的阵地上,部分物资甚至空投到俄罗斯军队的阵地上。

  最终德军每天获得的补给物资,仅为所需物资的大约百分之十。

  在完成对伏尔加格勒的包围后,俄罗斯人开始逐渐缩小包围圈。

  小胡子此时仍然没有意识到即将大祸临头,针对战局发展还在调整进攻。

  2号当天,小胡子下令将曼施坦因率领的的第11集团军扩建为顿河集团军群,由曼施坦因任司令,并把被包围在伏尔加格勒的第6集团军,霍特率领的第4装甲集团军,以及罗马尼亚第3、第4集团军的残兵交与曼施坦因指挥。

  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出现了,罗马尼亚第3、第4集团军,在“天王星行动”中首当其冲遭到俄罗斯军队的反击。

  这两个集团军的防线都被俄罗斯军队攻破,罗马尼亚人却神奇的保存了绝大部分实力。

  能从俄罗斯人面前逃出生天,却逃不过小胡子的坚持,毫无斗志的罗马尼亚人被迫重返战场,他们还要继续和俄罗斯人作战。

  小胡子希望曼施坦因能迫使俄罗斯军队的攻势停顿,并夺回已失去的阵地。

  曼施坦因不乐观,他认为德军成功的机会在于第6集团军从伏尔加格勒向西南突围,同时霍特第4装甲集团军则从伏尔加格勒以南的科捷尔尼科沃向东北进攻,夹击叶廖缅科指挥的伏尔加格勒方面军,完成这一任务之后,再回过头来攻击图瓦京指挥的西南方面军。

  这个计划代表德军放弃对伏尔加格勒的进攻。

  小胡子不同意曼施坦因的计划,不仅不同意保卢斯突围,同时还不允许保卢斯投降,并且命令曼施坦因必须杀出一条血路,攻破俄罗斯军队的包围圈。

  看着地图上犬牙交错的战线,曼施坦因心情无比沉重,俄罗斯人表现出来的战争潜力,远远超出德国人的战前预计。

  就算曼施坦因完成小胡子下达的命令,打破俄罗斯人的包围圈,和第6集团军汇合。

  天知道大胡子手中还有没有预备队,万一顿河对面再冒出上百万俄罗斯军队,那么连曼施坦因的第11集团军也会被包围。

  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德国人尽管一再调高对俄罗斯战争潜力的预测,俄罗斯人依然能突破预测的上限。

  战争进行到现在,俄罗斯已经损失了上千万人,德国人杀人杀到手软,俄罗斯人却根本杀不完。

  11月12号,曼施坦因按照小胡子的命令发起“冬季风暴”行动,企图解救被包围在伏尔加格勒的第6集团军。

  曼施坦因还是有能力的,德军并没有完全丧失信心,霍特率领的第4装甲集团军,于16日突破了俄罗斯第51集团军在阿克赛河上的防线,到19号前锋部队第57装甲军距离南面包围圈仅有30英里。

  此时曼施坦因无奈地发现,第4装甲集团军如果继续前进,那么可能重蹈第6集团军覆辙,遭到俄罗斯军队的包围。

上一篇:将军好凶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