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好凶猛 第170章

作者:更俗

朱多金再娇蛮、跋扈,但出身官宦之家,对这里面的道道,还是要比普通人清楚一些——这会儿也是黑着脸不再作声。

“荀庭衡这些天说话也是阴阳怪气的,看来我们以后还是要少去沾惹这些人。”虽然别后重逢才小半天,但朱桐却感觉到朱芝的姿态比以往强硬多了,赶忙表态要与荀庭衡划清界线。

“虏兵很快就会杀到汴梁城,到时候汴梁所有人都在劫难逃,任凭荀家搬弄什么是非,又有何用?”朱芝感慨道。

“没那么严重吧!”朱桐吃惊问道,“朝廷在河东、河北还有二十万兵马,据坚城以守,难道都是吃素的?”

……

……

“你觉得朝廷还有多久时间?”

朱芝他们下楼去,王禀抛向徐怀的第一问题,就是想知道虏兵最快多久会杀到汴梁城下,朝廷还有多少时间为这场注定不可能避免的大劫多做些准备。

“十天——”徐怀说道。

“最快十天时间,那最晚呢?有没有可能拖过这个冬天?”王禀问道。

“没有最快,也没有最晚,我推算就是十天左右。赤扈人已经完全掌握燕蓟地区,只需要十天时间,其骑兵就可以大规模穿插渗透到汴梁附近来。”

徐怀很肯定的说道,

“是的,赤扈人目前才初步掌握云朔燕蓟等地,兵围太原城还未攻下,他们似乎可以等进一步巩固在北方的优势之后再大举南下,但对赤扈人来说,赶在这个冬季南下,对绝大多数人都未见有警醒过来的大越,打击将更为致命。即便赤扈人这个冬季南下,并不大可能在河淮站稳脚,可能还会收缩回北部,但河淮却注定变得千疮百孔……”

“应州守了快一个月才被攻陷,太原不至于十天都守不住吧?而河北涿、雄诸州城深池险,赤扈人能猝然克之?”赵湍问道。

“太原、涿、雄诸城,应该是能守上一段时间,但虏兵南下并不需要攻陷这些城池,”徐怀说道,“特别是河北,城池之外一马平川,之前有可能限制骑兵行动的溪河湖泽这时候也冻得结实,可以叫骑兵绕开城池尽情驰骋……”

“赤扈人绕开城池南下,他们的粮秣怎么解决?父皇已下诏河东、河北诸州县都严格坚壁清野,令虏兵想劫掠也无所得,朝廷大臣都认为这应该能迟滞虏兵南下!”景王说道。

徐怀忍不住要拍脑门子,朝中都是一群纸上谈兵的家伙,景王赵湍对实际的军务也不甚了解,这时候只能耐着性子解释:

“除了军纪严明外,赤扈人比契丹、党项人更能吃苦忍耐,这也是他们最令人生畏的地方,将卒不畏艰苦,则能舍生忘死,其志坚韧难折,这是天下雄锐最根本的素质——此外,赤扈兵马征战四方,惯以马乳及其他乳制品为食,他们可以做到完全不需要额外的补充,就能坚持上千里甚至数千里距离的行军。而漠北草原上的良马,可能不及西北高大健壮,短时间冲阵对杀也要稍弱一些,但忍耐性也极好,冰天雪地时便能用马蹄刨开坚冻啃食枯草……”

第六章 献策

怕单纯口述景王难以理解,徐怀在楼上,直接吩咐朱芝与周景赶去朱府,将一套完整的骑兵行装连马牵来。

见徐怀打发朱芝跑脚如此顺溜,而朱芝却无半点意见,跑得甚快,缨云郡主、荣乐县主、朱多金也只能坐在底楼对望——王萱托腮看着龙津桥上的如织行人。

朱芝、周景取来一整套骑兵行装,徐怀便直接到羊肉汤店的后院里,将赤扈骑兵的行军作战武备以及惯用的作战方式、行军饮食等种种,直接演示给景王看。

这种演示没有什么精彩的地方,甚至可以说是相当的枯燥乏味——缨云郡主、朱多金、荣乐县主等一干女眷看了直打哈欠,远不比她们以往所见的武举比斗来得激动人心。

然而一支军队的行动作战方式,与行装是直接相关的,对兵事略有了解的人,就多少能从这些行装上看出一些蹊跷来。

因为比众人印象里的草原骑兵,赤扈人更能吃苦耐劳、服从性高,对后勤的依赖更是令人难以想象的低,这就决定了他们的作战能力,远非普通兵马能及。

这也令他们有着超乎想象的穿插及运动作战能力——而这些恰恰又都是大越兵马最为致命的短板。

这也注定赤扈人即便这个冬季并没有把握打下汴梁城,也一定会大规模杀入河淮地区——岳海楼对河淮的了解,可能远在一般朝廷大臣之上,他的投敌,所带来的破坏性,将是难以想象的。

就是因为大越朝堂到这一刻还存有麻痹思想,汴梁城绝大部分人都以为危险距离尚远,心存懈怠,赤扈骑兵大规模穿插进来,震慑力及破坏力也就更能超乎想象。

徐怀此时甚至都不难想象赤扈人将在河淮地区采取何种战术:

“在赤扈人眼里,大越军民有如羊群,他们不会急于进攻坚城——他们夺云朔,也差不多将外围威胁完全扫除干净之后,再有条不紊的将兵马、器械调到应州城下攻打。应州能守二十余天,一是郭仲熊等人效命不降的气节难能可贵,二是赤扈人的攻城作战,要比我们以往想象的,有节奏,有层次,不急不躁得多——他们前期总是强行驱使降附军、驱赶受其控制的民众攻城,消耗城中的箭石与将卒体力,打击敌军的士气。他们行动作战,迅捷有如雷霆,杀敌于不料,但敌军要是有所防备,据坚城以守,他们又会表现极有耐性。他们对降附军汰弱留强也毫不留情面。在他们的高强度压制下,降附军在攻城战中常常伤亡都极其惨重,但攻下城池后却因为又得许大掠作为补偿,降附军的战斗力非但不会减弱,甚至还得到扭曲的加强,更纵溺于屠杀;也从心理上也更屈于赤扈人的意志。普通民众的死活,赤扈人更是丝毫不关心,甚至被视为累赘而肆意加以屠虐。他们会不惜将一座座村寨,一座座城池的男丁屠杀干净,将妇孺掳为奴隶,然后将土地腾空出来长满野草,正好可以充当他们的牧场。以此推测,赤扈人大规模穿插到黄河南岸,也不会直接进逼汴梁城,他们甚至都不会封锁勤王兵马进汴梁的通道。他们一股股骑兵会在汴梁外围的州县杀戮、驰骋,会尝试进攻那些防御松驰、没有什么守兵、轻易就会投降的县城,屠杀十几二十万民众作为恐吓,以便更有效的将附近州县数以十万计,乃至上百万、二三百万的人口往汴梁城里驱赶。他们会在时机合适时,再完成成对汴梁城的合围,一方面用汴梁城中倍增的人口消耗城中的存粮,一方面会俘虏周边州县的民众、兵卒,驱使他们进攻汴梁城。所以,赤扈人十天左右会大规模渡过黄河,但对汴梁的围城,将依照他们在外围劫掠驱赶作战的效果而定,可能会在一个月到一个半月之后。倘若汴梁城能熬过一个半月到两个月的时间不失守,赤扈人将有可能解围而去——然而在围城期间,汴梁城将成为一座巨大的磨盘,将数以十万、甚至上百万、二三百万的老少妇孺,将像草芥一样被除去,然而这还仅仅是赤扈人的第一次南下作战……”

景王赵湍脸色惨白,抿着嘴,看着手里徐怀他们在云朔战场上,从赤扈人手里缴获的骑弓及箭矢。

这把骑弓与他们日常狩猎所用的弓弩相比,可谓简陋之极,但油亮的握把,不知道在原主人手里把玩了多少年,沁入多少手心油脂,才会有如此质感。

他以往是意识到势态的严峻,但也远没有听徐怀亲口述说来得深刻,内心仿佛被利刃一刀刀划开,鲜血淋漓。

大劫将至,徐怀不会觉得有些事还有保密的需要。

刚才是朱芝、卢雄、吕文虎他们知礼节,主动在景王、王禀面前避讳离开,徐怀才让周景、徐心庵、王宪、也跟着回避一二。

这时候演示赤扈骑兵的行军作战方式,需要周景、徐心庵他们配合,众人不再回避,徐怀也不会介意缨云郡主、荣乐县主、朱多金一干女眷在场。

缨云郡主、荣乐县主、朱多金听徐怀说及十天之后赤扈骑兵就将渡过黄河,一个月到一个半月之后就会对汴梁城完成合围,她们起初毫不在意。

徐怀整天暴露在北地的风沙严寒之下,面皮粗糙发黄,但他终究又是那么的年轻。

荣乐县主、朱多金甚至觉得王禀如此人物、景王地位如此之高,竟然毕恭毕敬听一个少小伙子说这些,场面就有些滑稽。

然而在看到景王、王禀以及夫君朱沆听过徐怀一番话后,面色都是那样的难看,很长时间都默然无语,她们这才真正被吓住了,花容失色:势态真这么严峻、险恶,汴梁城上百万人丁都会遭受赤扈骑兵的肆意践踏?

在景王、王禀面前,女眷也不敢胡乱插嘴问话。

“有何策可救危局?”赵湍过了良久,像背负重物走了极长的一段路,长吐一口浊气,哑声问道。

“我们得史先生指教,虽然能对即将到来的险恶局面作一二预判,但要说到如何挽救,只能说尽十二分的努力,也只能使局面没有那么难看,想要彻底逆转乾坤,已非人力能为!”

那些清晰从脑海闪现的记忆片段,将历史既定的重要片段直接展示在徐怀的眼前,令他对形势有着超乎常人的分析能力;徐怀这时候顾不上藏什么拙,但将确实有着常人难及真知灼见的史轸推出来,以将一切说成桐柏山众人集思广益的结果,也只是希望能更有说服力。

王禀此时将景王赵湍领过来,显然是寄望景王能成为朝中的助力,要不然在朝中太势单力薄了,作为十数员执政之一,实在没有信心说服那么多压根都还没有彻底清醒过来的人。

特别是当今圣上,还没有意识到形势到底有多严峻、恶劣。

而徐怀对汴京之战的结局,从来都不抱任何乐观的想法,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降低惨烈程度,以及尽可能多、尽可能早的为后续的江淮防御积蓄力量。

有些主张,徐怀早就在给王禀的信函里有提及,但他这时候待要跟景王讲述,却看到史轸在一旁欲言又止,说道,“至于形势要如何才能稍稍挽回一些,殿下或可直接听史先生说说……”

景王也听王禀、朱沆说过史轸乃是从父祖辈就是《武经总要》的实际编撰者,虽官位低微,实质上却是大隐隐于朝式的人物,当即也是执门生之礼,与史轸说道:

“请史先生知无不言。”

“能为之事,之前在给王相的信函里都有提及。”

史轸有些惶恐的给景王还礼。

接下来要如何在注定崩坏的局势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补救,他们一路上都有反复的研究讨论,朱沆、史轸他们也很清楚细枝末节。

正常情况下,徐怀是对局势进行深入分析的核心,应该由徐怀当面跟景王讲述才对,但见徐怀示意他来说,不是喜欢出头的史珍,又确实别的建议要提,硬着头皮说下去,

“大越难有一支成规模的兵马能在野战与赤扈骑兵争锋,想要完全杜绝赤扈人的杀戮与破坏,想将赤扈骑人完全阻拦在黄河北岸,都是不现实的。至少在前两到三次的河淮防御战中,不能叫赤扈人尝到苦头,是无法实现这一目的。不过,赤扈人的作战方式,并不难预见。倘若只是想着尽可能限制赤扈人的杀戮与破坏,不惜一切代价击退赤扈人,并非完全无法作为:第一,不能将所有的勤王兵马都收入汴梁城或京畿地区。这么做完全没有意义,甚至这是赤扈人最为期待的。汴梁城由京畿现有的禁军防守就足够了,应诏前来的勤王兵马应在京畿外围挑选三四,或五六座核心的坚固城池驻守,最大限度的钳制赤扈骑兵在河淮地区的活动范围,并灵活的寻找战机,积少成多的消灭赤扈骑兵,积少成多的积累战果,意义则更大。除此之外,京畿之外,京西南路、京西北路、京东东路、京东西路以及河北路都要选派大臣——(史轸在此时稍稍停顿了一下,看了景王一眼)或皇子担任防御使,除了统领诸路勤王兵马以及河北驻军,配合京畿的防御作战外,还要有权力统领诸路监司,将京西南路、京西北路、京东东路、京东西路形成真正意义上、对赤扈人的防御区,发动军事潜力,与京畿共同形成防御纵深。当然,考虑到汴京会暂时陷入赤扈人的合围之中,朝廷诏令难以颁出,最为迫切的,似乎当谏圣上出巡淮南,留太子在汴梁监国——如此一来,汴梁即便为虏兵围困,诸路勤王兵马及诸路防御使都能指挥如一,东南粮秣也能源源不断从江淮运抵汴梁外围的城池,支持对赤扈人的作战,不虞汴梁被围后,诏令难以传出,诸路勤王兵马群龙无首,以及东南财赋断输……”

第七章 撤离

勤王兵马不入汴梁,于汴梁外围挑选四座坚固大城驻守,与汴梁守军互为犄角;派遣大臣担任诸路都防御使,改变诸路漕司、宪司、仓司相互牵制、军事力量组织及动员效率低下的弊端,使地方与勤王兵马协同调动、相互支持,在汴梁四周形成更为广阔、坚韧的防御纵深——这是徐怀在府州时,就与朱沆商议出来、希望通过王禀进献给朝廷的京畿整体防御战略。

徐怀并不指望朝中真能在如此仓促的时间里,在朝中君臣都还没有彻底警醒过来之际,就全盘接受这样的建言。

不过,哪怕朝廷接受其中一部分,哪怕汴梁城最终注定会失陷,都会对下一阶段江淮地区的防御作战有利。

至于太子留守汴梁监国,圣上出巡淮南,徐怀他们在府州时却没有细想这点——主要也是考虑到朝廷未必会有如此坚决的决心,同时在时间上也太仓促。

徐怀见史轸这时候在景王面前提出这点,他先是一愣,转念想到史轸刚才找来时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便明白他说这话是有一些私心的。

说白了,就是史轸想劝父母妻小及兄弟姐妹即刻撤出汴梁城,但他家人听不进他的话,并不以为此时的形势有严峻。

倘若朝中此时有大臣劝谏天宣帝即刻出巡,即便谏言未必会受采纳,但这也能叫史轸再给家人解释当前的形势有多严峻时,有更强的说服力。

徐怀也没有揭破史轸。

这么多建议,即便能说服王禀、景王二人,但待王禀、景王进奏上去,会有多少被采纳,还是未知数呢。

景王赵湍丝毫未觉有何异常,只是神色凝重的问史轸:“请史先生,于汴梁外围择坚城驻入勤王兵马,哪几座城池合适?”

建议设置防御区、地方义军招募等具体细节,徐怀他们在府州、在赶来汴梁的途中都有详细的商议,甚至就是由更精通案牍之事的史轸整理成文,史轸这时候也直接说出来:

“要在京畿外围设立防御区,就不能局限于京西、京东路旧有的辖属——先皇帝时,就有大臣主张将北面的澶州(濮阳)、南面的许州(许昌)、西面的郑州、东面的襄邑(商丘睢县)升格为京畿辅郡,意在加强汴梁及京畿防御——这四座城池除了西辅郑州外,其他三辅距离京畿还是太近,与京西南路、京东路及河北路的腹地相距又太远,需要进行调整,许州可换成更南面一些的蔡州,襄邑可换成更东南方向一些的宋州,澶州可换为北面偏东的魏州……”

徐怀将早就由史轸执笔所拟的备虏策取出来,交给景王,说道:“置防御区之事,我们草草写了一封策子——而太子监国、圣上出巡之事,事情非同小可,我们就没有落于文字……”

“事不宜迟,王相,你这就再陪我进宫去见父皇呈禀此事。”景王赵湍说道。

事情如此紧急,每一刻都要争分夺秒。

景王在随扈安排车马之际,就与王禀站在院子里就着灯笼,快速将徐怀他们所拟的京畿备虏策通读了一遍,待要动身之时,他又朝史轸说道:“还是得请史先生陪我们进宫走一趟,有些事才能说得清楚……”

史轸心里还念着怎么说服家人即刻南下避难,再想到徐怀才是提出京畿防区策的核心,当是徐怀进宫,在官家及诸相公面前解释这一切才合情合理。

不过,在他待要将这事推到徐怀头上,史轸又猛然想到王禀未必没有在诸相公及官家面前举荐徐怀,多半是官家或官家身边的人还是顾忌徐怀的身世,才令景王先随王禀、朱沆赶来打前哨。

想到这里,史轸只得朝徐怀苦笑道:“我勉为其难陪王相、殿下走一趟,其他事只能劳烦军侯照顾周全!”

徐怀知道史轸是说他家小的事,说道:“其他事但请史先生放心,我都会安排妥当!”

徐怀对所谓进宫面圣,心里是不屑一顾的,他甚至会尽可能避免直接进宫。

他却不是担心自己的身世会受猜忌,这节骨眼上也不会担心锋芒太甚,徐怀主要还是担心天宣帝与诸相公倘若在一定程度上采纳他的建言,就很有可能会让他留在京畿协助王禀。

这不是徐怀所期待的,也不是徐怀所擅长的。

就算王禀受命主持京畿防御事,受人牵制的地方也太多了。

对京畿驻军的调动,除了要通过三衙进行外,兵部、枢密院会不会参与进来?

真正决策防御之事时,要不要与诸执政大臣商议,最终奏请天宣帝定度,这其中会受到多少掣肘?

更为关键的,天宣帝的信任是极其不稳定的,甚至随时会出现反覆。

这种种糟心事必然会一件接一件的发生,但徐怀又无能为力,他留下来干什么,跟在王禀身后受气?

徐怀还是留在京畿之外,倘若备虏策完全不被采纳,他就率桐柏山卒在外围游击作战,打死也不会带桐柏山卒进汴梁;倘若备虏策被采纳或部分被采纳,徐怀就会争取南下,回到桐柏山,在桐柏山卒的基础之上组织更大规模的勤王义军。

京西南路、京西北路、京东东路、京东西路现有的驻泊禁军,规模及战斗力都非常有限,备虏策真要被采纳,各地还需要大规模招募义军补充地方兵马的不足。

……

……

很多事都来不及细说,王禀与景王赵湍带着史轸便匆匆赶往宫中——朱沆在朝臣之中还没到登堂入室的层次,之前是被召进宫中复旨,这会儿他也是先与徐怀返回府邸等候进一步的消息。

荣乐县主此时也如霜打茄子,神色惶然问朱沆:“形势真如此危恶?”

“你说呢?”朱沆没好气的反问道,“难不成我找景王、王相过来演戏唬你?”

“那我们要如何做?你还不快派人去跟父亲说一声,是不是赶紧收拾一二即刻出城?”荣乐县主问道。

“……”朱沆忍不住想翻白眼。

之前消息没有传回,他还没有进宫复旨,府中女眷先收拾收拾出城,像往年一样,先到尉氏县南的庄子里过年节;待有小规模虏兵渡过黄河,女眷就趁势往南避难,他也可以心无旁鹜的留在汴梁,参与京师守御。

现在荣乐县主与他老母以及长女朱多金,在朱桐及女婿朱璲等人的陪同下离开汴梁,也没有什么,但实在不宜再扩大范围了。

要不然一顶临阵脱逃的帽子扣下来,谁能承受得住?

再说了,荣乐县主的父亲是老郡王,是官家的堂兄,不持诏能随便离开汴梁吗?

见朱沆不予理会,荣乐县主也完全没有先前的嚣张气焰,与缨云郡主及长女朱多金、女婿宋璲等一起往朱府走去——还没有进府邸,守在宅门前的家丁便小跑过来禀道:“璲公子的父亲宋公在府里等老爷回来!”

“怎么不请宋璲父亲到前街去?”朱沆问道。

他们与景王、王相到前街猫二胡子羊肉汤店,前宅的家丁是清楚的;朱芝当中还带人回来过一趟。

“宋公说不妨碍老爷与殿下、王相议事,他没有什么急事!”家丁说道。

朱沆朝徐怀苦涩一笑。

宋廷山与他是儿女亲家,两家宅子也挨得极近,但朱沆与宋廷山的私人往来并不密切;而宋廷山在朝中是户部侍郎,也比他要权高位重多了。

朱沆上次从征归来,宋廷山起先也只是先派儿子宋璲过来问候一声,然后挑了一个吉日在宅中摆宴,将他以及王禀、王番等人一并邀请过去喝酒,算是尽了接风洗尘的礼数。

宋廷山这次急吼吼的亲自跑过来,说是没有什么急事,但朱沆也能猜到亲家应该神通广大、手眼通天,是已经听到什么消息,到他这里求证来了。

不过,除了宋廷山是儿女亲家,不可能置之不理外,他们眼下除了等宫里的消息,也没有其他事情可做。

朱沆看向徐怀问道:“要一起见一见宋璲他父亲?”

徐怀点点头,但在与朱沆进朱宅之前,将郑屠、王宪喊过来,吩咐道:“你们去看现在都有谁回来了,带领二三十人去史轸宅上,便说史轸犯下诛族大罪,已被有司捉住,骗他家老小跟你们先行返回桐柏山!”又跟王萱说道,“我安排两人送你回去跟你父亲说一声,你也直接去淮源!”

王番不管能不能辞去侍制之职,此时都不能随便离开汴梁的;而王禀真要能主持京畿防务,身边也必然需要一些人手相助,现在史轸跟随进宫了,他接下来就与王番以及卢雄、王孔等人留在王禀身边。

王萱以及史轸的家人都不是什么重要人物,他们离开之后,王禀、史轸他们能少些牵挂,也无需分心去照料周全。

至于朱家女眷以及这时候跑过来打探消息的宋廷山家女眷,倘若也想提前离开汴梁,也是可以一并安排……

第八章 议和

户部侍郎、宋璲的父亲宋廷山是个身形削瘦的中年人,要比朱沆年长五六岁,已经过了五旬年纪,黄脸瘦长,穿着便袍坐在朱家前宅的问玉堂里饮着茶,看到徐怀、朱沆、王举等人走进廊前,才慢悠悠的放下茶盏,起身来揖礼问道:

“边事多劫难,朝中能像你这般不辞辛苦、不畏凶险的良臣已是不多,此行一切还算顺利吧?”

朱沆回来除了洗漱一番、换上一身崭新的官服外,人就没有歇上一口气,甚至都没有吃上一口热饭;他这会儿也没有气力跟宋廷山玩推手,径直说道:

“景王殿下与王相又进宫去了,将劝谏圣上出巡淮南,留太子坐镇汴梁监国……”

宋廷山这时候什么心思,朱沆怎能还不清楚,他也没有力气跟宋廷山特别详细说一通形势有多险恶,直接给他说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