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从改变开始 第219章

作者:一白化贝

“这种条件下,会导致材料表层碳化物形成和第二相析出受到抑制,最终使表层晶粒细化,形成重熔层,重熔层厚度越厚,材料的表面硬度也就越高。”

“对比各种工艺参数的条件下,随着脉冲次数的增加,其实验结果都是在预期范围内的。”

“既如此,关于表面显微组织的部分,可以跳过了,进入下一步。”

陈舟所想的下一步,便是关于耐蚀性能的分析。

一块好钢,不仅需要够硬,还有能耐得住腐蚀!

按照预想的设定,陈舟开始把数据进行整合处理。

对比分析30SiMn3MoVA钢经强脉冲离子束处理前后的动电位极化曲线图。

同时再利用Tafel外推法拟合动电位极化曲线得出的腐蚀电位和腐蚀电流随脉冲次数的变化情况,得到拟合参数的列表。

图表是最直观的数据体现,也是处理数据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看了一眼,陈舟只觉得无趣。

这种一切都在预料之中的数据处理,实在是朴实枯燥且无华。

不经意的又偏头看了一眼杨依依,只见这丫头正聚精会神的看着眼前的文献资料。

陈舟瞥了一眼杨依依所看到内容,呀,这丫头又走在自己前面了。

轻轻一笑,陈舟转头看向电脑上的图表,手中速度开始加快。

得赶快把数据处理完,早点追上小杨老师的步伐才行!

图表上直观的显示出,与原始样品相比,经高脉冲离子束处理后的腐蚀电位Ecorr都发生不同程度的正移。

这表明,处理后的试样,腐蚀倾向性都降低了。

而Tafel外推法拟合的参数,也体现出,经高脉冲离子束处理后,样品的腐蚀电流密度Icorr都变小了。

这表明,处理后的样品,它的腐蚀速率减小。

草稿纸上,陈舟开始写到:

【腐蚀电位升高和腐蚀电流密度降低,表面经脉冲处理后的试样耐蚀性增强,其腐蚀电位最高为-641mV,腐蚀倾向性最低,腐蚀电流最小为6.91×10^-4mA/cm2,腐蚀速率最小,相比于原始试样的腐蚀电流减小。】

【数据分析结果为30次脉冲处理后的样品,耐蚀性能最好。】

这是第一组工艺参数条件下,所得到的数据分析结论。

做完一组,陈舟马不停蹄的赶赴下一组实验数据。

同样的方法,同样的思考。

随着时间的流逝,陈舟面前的草稿纸逐渐堆多,未处理的数据,越来越少。

终于,陈舟长舒了一口气。

“总体规律,也出来了。”

换上一张新的草稿纸,陈舟习惯性的点了两下,才开始写这个规律。

【经高脉冲离子束处理后,试样耐蚀性能都得到提高,但并不是随脉冲次数增加而提高,其有一定的反复性。】

看着自己写下的这段文字,陈舟想了想,继续写到。

【第一组工艺参数,可以在30到33次脉冲次数区间进行再实验;第二组工艺参数……】

这是陈舟的建议,也是他所能做的微小调整。

这也是陈舟对待实验的态度。

当然,这可不是陈舟瞎给出来的数据。

而是在实验数据的处理中,就顺带着做出的调整和推测。

30SiMn3MoVA钢耐蚀性的提高,是因为脉冲处理后试样表面层晶粒细化和残余奥氏体含量的增加,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个奥氏体,其实就是γ-Fe,是在高脉冲离子束处理后,试样表层组织发生变化,才产生的。

同时,高脉冲离子束处理后形成的重熔层,不仅能硬,还能耐腐蚀。

在这些变化的共同作用下,样品表面耐蚀性能得到提高。

想到这,陈舟在给出的实验调整参数旁边,又写上了自己给出的理由。

【……在一定的脉冲次数范围内,重熔层厚度会随着脉冲次数的增加有一定程度的增厚,继而提高了材料的抗腐蚀性能。】

做完这些,陈舟神情一松:“数据终于搞定了呀!”

打开电脑上word文档的新一页,陈舟开始整理数据的处理结果。

不多时,文件压缩,邮箱发送,搞定!

接下来,就是实验的验证了。

陈舟伸了个懒腰,就准备看看杨依依钻研的怎么样了。

可没想到,他一扭头,就看到杨依依正笑眯眯的看着他。

陈舟顿时一囧,旋即小脸一扬:“我脸上的帅气,吸引了你么?”

杨依依没有说话,只是做了个“恶”的表情。

陈舟刚想抬手,却被杨依依先抓住了胳膊。

没办法,肉在人手,赶紧求饶。

和陈舟所想的一样,杨院长收到实验数据的处理结果后,便马上安排了新的实验。

实验在有条不紊的进行,陈舟的日子也过得很是充实。

但陈舟不知道的是,某个地方却因为他,正“吵”的不可开交。

而“吵”起来的原因,也很简单,数位院士的联名推荐信,已就位。

第三百一十七章 国家“万人计划”

国家组织部门的会议室内。

一位老人正在这里主持这次国家“万人计划”的人选会议。

“又到了每年的这个时间段,相信你们也收到了不少推荐信,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说说。”老人是政务院的一位领导。

因为国家“万人计划”是国家11个部门联合启动实施的,所以必须有一位足以拍板做决定的领导压阵。

否则,还真不好说选出来的人员,是否符合计划的标准。

听到老领导的话,负责会议主持的国家组织部门的领导田立庚说道:“那我们就先说一说初审的情况吧。”

说着,田立庚把手中的稿件翻到新的一页,继续说道:“每年评选的名额在1000名左右,其中杰出人才在10人左右,领军人才在800人左右,青年拔尖人才200左右,也就是我们分10年的年均目标。”

“当然,根据原定计划,每年的名额并不是限额的。如果优秀人才过多,那名额自然也是可以扩充的。”

“这段时间,我们各部门也都收到了不少的推荐信,经过我们11部门联合的初审筛选,现在还剩下1748人。”

“可以说,这1748人都是完全符合国家‘万人计划’选拔标准的。我们今天的会议,就先过一下第一批的263人。下面按照会议流程,开始进行人员的详细筛选。”

田立庚说完,冲国家科技部门的领导点了点头,对方会意,接过田立庚的话,说道:“那下面,我们就按照名单排序,讨论一下第一批的263人。”

这位国家科技部门的领导名叫李振邦,他拿出第一批候选人的名单,开始念名:“首先是杰出人才第一批的3人名单筛选。”

“第一个,王怡芳。华国科学院院士,华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今年11月9日,2015年‘基础物理学突破奖’颁奖仪式在米国加州圣何塞举行。”

“作为大亚湾中微子项目的首席科学家,王怡芳获得此项荣誉,这也是我国科学家首次获得该奖项。”

“所以,王怡芳的入选,可以说是众望所归。老领导,我们11部门的联合意见也是把她排在杰出人才的第一位。”

政务院老领导微微点头,表示赞同。

看到老领导点头同意,田立庚、李振邦等11部门的专项负责领导同时松了口气。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

把王怡芳放在第一位,就是为了保证第一个全票通过。

有了第一个的顺利通过,后面也会顺利很多。

李振邦拿起笔记录了一下,便接着说道:“那王怡芳同志就确定为今年杰出人才第一批的第一人了。”

“接下来,是第二个……”

今年杰出人才第一批的3人很快被敲定了。

几乎都是各个领域的大佬,在华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可以说,够得上杰出人才的,早已不是一般人了,都是研究方向处于世界科技前沿,科研上取得重大成果,具有成长为世界级科学家潜力的人。

这也是为什么国家“万人计划”中杰出人才最少的原因。

接下来,就是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入选者讨论了。

如果说杰出人才是领域的大佬,那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就是有希望成为真正领域大佬的人物。

当然,相对于杰出人才基本上都是科研领域来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就不止是科研领域了。

这也是国家“万人计划”中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人数是最多的的原因。

也因为这个人数是最多的,即使是分批次讨论,按照组织部门的会议流程,单第一批人员的讨论会议就排了两天的时间。

“那下面我们就开始今年第一批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人选讨论,这个人数是最多的,所以会议的争议可能会有些多,咱们都耐心点,也多给老领导分分忧。”李振邦笑着说道。

其他部门的专项负责领导都笑着说:“没问题,这是应该的,相信我们能把意见统一。”

只不过,他们说这话的时候,目光都不经意的从老领导身上掠过。

说到底,真正能拍板的人,还是这位老人。

只不过,他们没想到的是,真正会引起大争议的人,还在后面。

李振邦拿出第一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候选名单,继续念名:“第一个,方钟。华国科学院物理所副所长,研究员。”

“今年,方钟团队首次在实验中发现了外尔费米子。科学家们认为,这一发现对拓扑电子学和量子计算机等颠覆性技术的突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而且,这一研究成果入选了英国《物理世界》的‘2015年十大突破’。”

“根据初审的筛选意见,我提议把方钟同志放在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第一批200人的第一位,大家觉得如何?”

田立庚看了老领导一眼,第一个发表意见:“我赞同李局长的这个提议,虽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范围比较广,但第一位的还是应该是科研领域的人才。”

“一方面,与我们国家的政策的相符,另一方面,也与杰出人才的领域相对应,呈现出一种人才相继的局面。”

紧跟在田立庚后面,其余部门的专项负责人也各自发表了意见。

除了仅有的两人表示再看看其余人选的情况外,其余人基本上都赞同把方钟放在第一批第一位的位置上。

华国一直以来,都有着人才的难言之隐,尤其是基础科学方面。

现在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

该说的,田立庚都说了,他们能考虑到的层面,也都在这两个原因里。

“老领导,您的意见呢?”李振邦询问道。

关于初选的名单早就报上去了,老领导也基本上都看过了,不说对每个人的情况都了解。

但是那么几个人的资料,可以说他掌握的信息,还要比在场的其他人要更丰富。

轻轻点头,老领导拍板道:“不用再看其他人了,方钟同志可以放在第一位。我们国家的基础科学研究,需要这样的人才。”

这句话一说,基本上就定了基调,没有人再有异议。

同时,这样的基调一定下,对于后续的讨论,也算是给了一个方向。

也让李振邦的提议,更有底气一些。

本来会前讨论时,对于谁来念名的选择,大家都是希望组织部门的人来的,也就是田立庚来做。

怎么说呢,理由大概就是,你们组织部门主持的会议,结果人选的提议汇报,却要其他部门的人来,这不合适吧?

其实,说到底,还是多部门联合评选的责任问题。

但是田立庚本人却有不同的看法,就如同他刚才所说的两方面考虑一般,他觉得还快科技部门的人来比较好。

毕竟,主管科研项目,对科研经费的划拨,科研项目的研究进展,每位候选者的了解程度,都要高于他这位组织部门的专项负责人。

跟老领导汇报起来,也更直接,更有“说服力”。

李振邦一开始是想拒绝的,但是科技部门的一把手找他谈过一次话后。

他就“不经意”的找到田立庚,用绕了半天的方法,最终被田立庚“说服”了。

上一篇:华娱之我即是天命

下一篇:返回列表